一種可移動氣囊式整體升降樓板腳手架及其施工方法,該腳手架包括基座、連接在基座上的基座腳輪、與基座相互平行的上部承臺以及連接在上部承臺和基座之間的支撐結構,支撐結構包括一對對稱于基座縱軸、連接在上部承臺和基座之間的剪叉式支撐機構和一組均勻間隔對稱于基座的中心、連接在上部承臺和基座的之間的氣囊式支撐結構。該腳手架施工時無需進行復雜的腳手架桿件安裝以及后期桿件拆卸,使用時,將可移動氣囊式整體升降樓板腳手架升至指定高度而后充起氣囊即可完成腳手架施工,完工后,將可移動氣囊式整體升降樓板腳手架降至原始位置即可完成腳手架的收回,整個過程簡單便捷、機械化程度高、提高了施工效率。可廣泛應用于現澆混凝土樓板施工。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可移動氣囊式整體升降樓板腳手架及其施工方法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建筑施工用機械設備,特別是一種腳手架及其施工方法。
技術介紹
在我國建筑行業中,腳手架工程是一項重要的工程,而腳手架工程會直接影響到建筑行業的發展,在現階段混凝土樓板施工過程中,通常采用的是滿堂式的腳手架支撐形式,但是在腳手架施工的過程中,勞動量大、勞動強度高、對于工人施工技術要求也比較高,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例如搭接不牢固會造成腳手架倒塌,造成人員傷亡,而在現實施工中,就曾發生過這樣血淋淋的事故;此外,對于工程經濟而言,腳手架的用鋼量比較大,而且腳手架的使用周轉次數少,施工成本高;最后,滿堂式的腳手架在效率上搭接慢、施工效率低、施工工期長,影響工程工期,綜上,現有的腳手架的缺點對于建筑行業產生一些負面的影響。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移動氣囊式整體升降樓板腳手架及其施工方法,要解決現有腳手架施工強度高、工作量大、效率低的技術問題;并解決腳手架結構復雜、存在安全隱患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可移動氣囊式整體升降樓板腳手架,包括基座、連接在基座上的基座腳輪、與基座相互平行的上部承臺以及連接在上部承臺和基座之間的支撐結構,所述支撐結構包括一對對稱于基座縱軸、連接在上部承臺和基座之間的剪叉式支撐機構和一組均勻間隔對稱于基座的中心、連接在上部承臺和基座的之間的氣囊式支撐結構;其中剪叉式支撐機構的上、下端分別對應連接在上部承臺和基座的端部,氣囊式支撐結構連接在兩個剪叉式支撐機構之間。所述基座的一端或者兩端連接有推移把手。所述剪叉式支撐機構包括剪叉式升降桿組以及與剪叉式升降桿組下端連接的液壓缸;所述剪叉式升降桿組的長度方向與基座的寬度方向平行,其上端的一端頭與上部承臺固定連接、另一端頭連接有沿著上部承臺上滑道梁滑動的滑輪;所述剪叉式升降桿組的下端的一端頭與基座固定連接、另一端頭連接有沿著基座上軌道梁滑動的滾輪,剪叉式升降桿組連接滾輪的一端同時與液壓缸的液壓棒連接;所述液壓缸連接在基座上。所述氣囊式支撐結構包括柱形的氣囊、連接在氣囊上下兩端面的封板、均勻間隔箍接在氣囊上的箍環以及與氣囊連接的充氣泵;所述氣囊的上端通過上封板與上部承臺固定連接、下端通過下封板與基座固定連接;所述充氣泵連接在基座上。所述基座與地面之間連接有至少四個千斤頂。所述基座為平面框架或者平面板體。所述上部承臺是由橫梁、縱梁相互焊接而成的網格狀框架。所述基座腳輪為單向輪或者萬向輪。一種應用所述的可移動氣囊式整體升降樓板腳手架的施工方法,具體步驟如下:步驟一,推動可移動氣囊式整體升降樓板腳手架至施工現場指定位置。步驟二,啟動千斤頂,使基座腳輪離開地面。步驟三,同時啟動基座上的液壓缸,升起剪叉式升降桿組至上部承臺達到指定高度位置。步驟四,停止液壓缸,此時,由上部承臺帶起的氣囊還未充氣。步驟五,啟動充氣泵,向氣囊中充氣。步驟六,關閉充氣泵,保證各個氣囊中氣壓相同。步驟七,在上部承臺上支設樓板模板,綁扎鋼筋。步驟八,澆筑樓板混凝土。步驟九,待樓板混凝土滿足拆模要求時,將氣囊放氣泄壓。步驟十,啟動液壓缸,通過剪叉式升降桿組帶動上部承臺下降。步驟十一,收起千斤頂,移動可移動氣囊式整體升降樓板腳手架至下一工作面繼續施工。所述步驟七中,如果上部承臺的水平度不能滿足要求時,調整千斤頂的高度對上部承臺的水平度進行微調。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具有以下特點和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克服了傳統腳手架施工效率低、存在安全隱患的缺點,解決了降低施工強度、提高施工質量的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針對腳手架的結構進行了機械化的設計,提高了腳手架施工的機械化程度:利用剪叉式支撐機構進行上部承臺的升降,并利用氣囊式支撐結構進行對上部承臺的支撐,這種升降支撐結構代替了傳統的桿件支撐組合,不僅提供了更為靈活的升降空間,同時簡化了腳手架的安裝支設施工,無需進行復雜的桿件安裝,只要先升后充氣即可進行后期樓板施工,簡單方便,效率高。該腳手架的上部承臺是由橫梁、縱梁相互焊接而成的網格狀框架,由鋼材制成、剛度大,保證了后期澆筑混凝土樓板施工的要求強度;而上部承臺所受荷載全部由多個氣囊式支撐結構承受,氣囊為柱形,柱身上箍接有若干箍環,提高了氣囊柱自身的強度,同時,氣囊通過鋼板與上部承臺固定連接,也進一步保證了氣囊對上部承臺支撐的穩定性;剪叉式支撐機構起輔助升降作用,剪叉式升降桿組的上端的一端頭可以沿著上部承臺的滑道梁滑動,而剪叉式升降桿組的下端的一端頭與液壓缸連接并可以沿著基座的軌道梁滑動,為剪叉式升降桿組的升降提供了條件,完成剪叉式支撐機構的升降功能;基座與地面之間連接有千斤頂,這里千斤頂有兩個作用,一是為了基座腳輪脫離地面,避免基座腳輪受力,保證施工時腳手架的穩定性,二是可以進行腳手架水平度的微調,保證上部承臺具備較好的水平度,有利于后期樓板施工,保證了施工質量;此外,基座上連接有基座腳輪和推移把手,這樣方便了腳手架的移動,使其可以靈活轉換施工場地,保證了施工效率;該腳手架施工簡單方便,施工時不會產生破損,可以多次重復使用,降低了施工成本。本專利技術的腳手架不是由桿件現場組裝而成的,施工時無需進行復雜的腳手架桿件安裝以及后期桿件拆卸,使用時,只需要將可移動氣囊式整體升降樓板腳手架升至指定高度而后充起氣囊即可完成腳手架施工,后期照常進行樓板施工即可,完工后,將可移動氣囊式整體升降樓板腳手架降至原始位置即可完成腳手架的收回,整個過程簡單便捷、提高了施工效率,縮短了施工工期,提高了建筑施工中的機械化程度,降低了勞動強度。本專利技術可廣泛應用于現澆混凝土樓板施工。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腳手架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的腳手架施工狀態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的腳手架的剪叉式支撐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專利技術的腳手架的剪叉式支撐機構和氣囊式支撐結構的分布示意圖。附圖標記:1-推移把手、2-基座、3-千斤頂、4-基座腳輪、5-液壓缸、6-液壓棒、7-滾輪、8-軌道梁、9-充氣泵、10-氣囊、11-剪叉式升降桿組、12-上部承臺、13-箍環、14-滑道梁。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參見圖1所示,這種可移動氣囊式整體升降樓板腳手架,包括基座2、連接在基座2的一端或者兩端的推移把手1、連接在基座2上的基座腳輪4、與基座2相互平行的上部承臺12以及連接在上部承臺12和基座2之間的支撐結構,其中,所述基座2為平面框架或者平面板體;所述基座腳輪4為單向輪或者萬向輪;所述上部承臺12是由橫梁、縱梁相互焊接而成的網格狀框架;所述支撐結構包括一對對稱于基座2縱軸、連接在上部承臺12和基座2之間的剪叉式支撐機構和一組均勻間隔對稱于基座2的中心、連接在上部承臺12和基座2的之間的氣囊式支撐結構;其中剪叉式支撐機構的上、下端分別對應連接在上部承臺12和基座2的端部,氣囊式支撐結構連接在兩個剪叉式支撐機構之間,氣囊式支撐結構分布間隔均勻、可以均勻分散承擔上部承臺12的受力即可。所述氣囊式支撐結構包括柱形的氣囊10、連接在氣囊上下兩端面的封板、均勻間隔箍接在氣囊10上的箍環13以及與氣囊10連接的充氣泵9;所述氣囊10的上端通過上封板與上部承臺12固定連接、下端通過下封板與基座2固定連接;氣囊的底部有出氣口和與充氣泵9連接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可移動氣囊式整體升降樓板腳手架,包括基座(2)、連接在基座(2)上的基座腳輪(4)、與基座(2)相互平行的上部承臺(12)以及連接在上部承臺(12)和基座(2)之間的支撐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結構包括一對對稱于基座(2)縱軸、連接在上部承臺(12)和基座(2)之間的剪叉式支撐機構和一組均勻間隔對稱于基座(2)的中心、連接在上部承臺(12)和基座(2)的之間的氣囊式支撐結構;其中剪叉式支撐機構的上、下端分別對應連接在上部承臺(12)和基座(2)的端部,氣囊式支撐結構連接在兩個剪叉式支撐機構之間。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可移動氣囊式整體升降樓板腳手架,包括基座(2)、連接在基座(2)上的基座腳輪(4)、與基座(2)相互平行的上部承臺(12)以及連接在上部承臺(12)和基座(2)之間的支撐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結構包括一對對稱于基座(2)縱軸、連接在上部承臺(12)和基座(2)之間的剪叉式支撐機構和一組均勻間隔對稱于基座(2)的中心、連接在上部承臺(12)和基座(2)的之間的氣囊式支撐結構;其中剪叉式支撐機構的上、下端分別對應連接在上部承臺(12)和基座(2)的端部,氣囊式支撐結構連接在兩個剪叉式支撐機構之間。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動氣囊式整體升降樓板腳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的一端或者兩端連接有推移把手(1)。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移動氣囊式整體升降樓板腳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叉式支撐機構包括剪叉式升降桿組(11)以及與剪叉式升降桿組(11)下端連接的液壓缸(5);所述剪叉式升降桿組(11)的長度方向與基座的寬度方向平行,其上端的一端頭與上部承臺(12)固定連接、另一端頭連接有沿著上部承臺(12)上滑道梁(14)滑動的滑輪(15);所述剪叉式升降桿組(11)的下端的一端頭與基座(2)固定連接、另一端頭連接有沿著基座(2)上軌道梁(8)滑動的滾輪(7),剪叉式升降桿組(11)連接滾輪(7)的一端同時與液壓缸(5)的液壓棒(6)連接;所述液壓缸(5)連接在基座(2)上。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可移動氣囊式整體升降樓板腳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氣囊式支撐結構包括柱形的氣囊(10)、連接在氣囊上下兩端面的封板、均勻間隔箍接在氣囊(10)上的箍環(13)以及與氣囊(10)連接的充氣泵(9);所述氣囊(10)的上端通過上封板與上部承臺(12)固定連接、下端通過下封板與基座(2)固...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麻建鎖,蔡煥琴,白潤山,馮拴,周苗苗,蘇小虎,
申請(專利權)人:河北建筑工程學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河北;1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