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加強型的散熱片工件夾具,包括底板、分度裝置、壓緊裝置、夾緊裝置和推緊裝置;所述底板的兩端分別固定在所述分度裝置之間,并沿所述分度裝置的旋轉軸線旋轉;所述底板用于放置所述散熱片工件;所述推緊裝置安裝于所述底板靠近所述分度裝置的兩側;所述壓緊裝置穿過所述底板沿旋轉軸線分布的孔中;所述夾緊裝置安裝于所述底板的兩側,并與所述底板旋轉軸線垂直,所述底板安裝所述散熱片工件的反面設置有縱橫交錯的加強筋。這種夾具具有更強的抗折強度和穩定性,在滿足加工要求的同時有效地減輕了底板夾具的重量,節省成本。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模具加工夾具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加強型的散熱片工件夾具。
技術介紹
隨著數控技術的發展,許多產品的零部件加工都由數控機床加工完成,機床上一般需要安裝夾具來裝夾工件或引導刀具,其作用是將工件定位,以使工件獲得相對于機床和刀具的正確位置,并將工件可靠的夾緊。在散熱片工件的加工中,夾具由于裝夾及加工的重復進行而導致使用壽命縮短,造成散熱片工件的合格率隨著夾具精度的下降而下降,因此,如何設計出具有較高強度的散熱片工件夾具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加強型的散熱片工件夾具,增強了夾具的抗折強度和穩定性,在滿足加工要求的同時有效地減輕了底板夾具的重量,降低了生產成本。為達此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加強型的散熱片工件夾具,包括底板、分度裝置、壓緊裝置、夾緊裝置和推緊裝置;所述底板的兩端分別固定在所述分度裝置之間,并沿所述分度裝置的旋轉軸線旋轉;所述底板用于放置所述散熱片工件;所述推緊裝置安裝于所述底板靠近所述分度裝置的兩側;所述壓緊裝置穿過所述底板沿旋轉軸線分布的孔中;所述夾緊裝置安裝于所述底板的兩側,并與所述底板旋轉軸線垂直,所述底板安裝所述散熱片工件的反面設置有縱橫交錯的加強筋。優選的,所述分度裝置包括分布在所述散熱片工件旋轉軸線兩端的分度盤和分度盤尾座。優選的,所述壓緊裝置包括旋轉壓緊氣缸、旋轉臂、旋轉臂固定座和軟墊;所述旋轉壓緊氣缸安裝于所述底板的旋轉軸線的孔上;所述旋轉臂固定座安裝于所述旋轉夾緊氣缸上;所述旋轉臂安裝于所述旋轉臂固定座上;所述軟墊分別安裝于所述旋轉臂的兩端。進一步的,所述旋轉臂兩端有通孔槽,所述軟墊穿過通孔槽來回滑動。進一步的,所述旋轉臂與所述旋轉臂固定座之間設有2?5mm的間隙。進一步的,所述壓緊裝置至少有一組。優選的,所述夾緊裝置包括氣缸安裝座,安裝于所述氣缸安裝座上的雙軸夾緊氣缸,固定于所述的雙軸夾緊氣缸靠近所述散熱片工件一側的第一檔板,和安裝于所述工件另一側,并與所述第一檔板相對應的定位板。進一步的,所述夾緊裝置在所述底板的兩側分別設置不少于一組。優選的,所述推緊裝置包括固設于所述底板靠近所述分度盤一端的第二擋板和另一端的雙軸推緊氣缸。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增強了夾具的抗折強度和穩定性,在滿足加工要求的同時有效地減輕了底板夾具的重量,節省了成本。【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正面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反面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A處的放大圖。其中:1_底板;201-分度盤;202_分度盤尾座;301_旋轉壓緊氣缸;302_旋轉臂;303_旋轉臂固定座;304_軟墊;401_氣缸安裝座;402_雙軸夾緊氣缸;403_定位板;404-第一擋板;501_第二擋板;502_雙軸推緊氣缸。【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請參考圖1和圖2,一種加強型的散熱片工件夾具,包括底板1、分度裝置2、壓緊裝置3、夾緊裝置4和推緊裝置5 ;所述底板I的兩端分別固定在所述分度裝置2之間,并沿所述分度裝置2的旋轉軸線旋轉;所述底板I用于放置所述散熱片工件;所述推緊裝置5安裝于所述底板I靠近所述分度裝置2的兩側;所述壓緊裝置3穿過所述底板I沿旋轉軸線分布的孔中;所述夾緊裝置4安裝于所述底板I的兩側,并與所述底板I旋轉軸線垂直,所述底板I安裝所述散熱片工件的反面設置有縱橫交錯的加強筋102。所述分度裝置2使所述散熱片工件可以沿軸線360°旋轉,所述壓緊裝置3、夾緊裝置4和推緊裝置5,分別協助所述散熱片工件固定在垂直所述底板I的方向,與所述散熱片工件在同一平面上并與軸線垂直和平行的方向。所述加強筋102使所述底板I局部增加了厚度,增加了支撐作用,從而增加了抗折強度和穩定性使所述底板I更加輕便,在滿足加工要求的所述底板I剛度要求的同時更加有效地減輕了所述底板I的重量。優選的,所述分度裝置2包括分布在所述散熱片工件旋轉軸線兩端的分度盤201和分度盤尾座202。通過所述分度裝置2可以使所述散熱片工件在同一夾具上完成多個角度的加工。所述分度盤201的主要功能就是進行圓周旋轉運動,達到分度或者等分的作用,減少同一所述散熱片工件的裝夾次數,提高工件精度和加工效率。優選的,所述壓緊裝置3包括旋轉壓緊氣缸301、旋轉臂302、旋轉臂固定座303和軟墊304 ;所述旋轉壓緊氣缸301安裝于所述底板I的旋轉軸線的孔上;所述旋轉臂固定座303安裝于所述旋轉夾緊氣缸301上;所述旋轉臂302安裝于所述旋轉臂固定座303上;所述軟墊304分別安裝于所述旋轉臂302的兩端。進一步的,所述旋轉臂302兩端有通孔槽,所述軟墊304穿過通孔槽來回滑動。所述軟墊304可以根據所述散熱片工件的寬度進行來回調節并通過螺栓或其他方式鎖定,以適應不同寬度的所述散熱片工件;也可以根據同一側放置的不同厚度的所述散熱片工件來進行上下調節,以適應不同厚度的所述散熱片工件的加工。一般將其調節于所述散熱片工件的中軸線位置上,從而獲得更平均的壓緊效果,使所述散熱片工件在加工過程中不容易上下抖動。進一步的,所述旋轉臂302與所述旋轉臂固定座303之間設有2?5mm的間隙。一般優選為3mm。當兩側所述散熱片工件的厚度不一致時,所述間隙能使所述旋轉臂有空間像天平那樣自動適應所述散熱片工件的厚度并壓住兩側的所述散熱片工件。進一步的,所述壓緊裝置3至少有一組。根據兩點一線的原理,最佳方案為所述壓緊裝置3至少有兩組,才能使散熱片工件壓緊在所述底板I上并受力均勻。優選的,所述夾緊裝置4包括氣缸安裝座401,安裝于所述氣缸安裝座401上的雙軸夾緊氣缸402,固定于所述的雙軸夾緊氣缸402靠近所述工件一側的第一檔板404,和安裝于所述工件另一側,并與所述第一檔板404相對應的定位板403。所述第一檔板404用螺栓或其他方式固定在雙軸夾緊氣缸402上,防止刮花或碰傷散熱片工件;雙軸夾緊氣缸402剛度比一般氣缸大,且雙軸夾緊氣缸402軸頭不會旋轉,夾緊力度大,可以更加有效地滿足機械精加工的要求;所述雙周夾緊氣缸402和所述定位板403共同夾緊所述散熱片工件。進一步的,所述夾緊裝置4在所述底板I的兩側分別設置不少于一組。根據兩點一線的原理,最佳方案為所述夾緊裝置4至少有兩組,才能夾緊散熱片工件。優選的,所述推緊裝置5包括固設于所述底板I靠近所述分度盤201 —端的第二擋板501和另一端的雙軸推緊氣缸502。所述雙軸推緊氣缸502用螺栓、焊接或其他方式固定在所述底板I上,所述散熱片工件一端靠在所述第二擋板501的端面上,所述雙軸推緊氣缸502推緊所述散熱片工件的另一端,實現所述散熱片工件在軸線方向上的固定。以上內容僅為本專利技術的較佳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依據本專利技術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制。【主權項】1.一種加強型的散熱片工件夾具,包括底板、分度裝置、壓緊裝置、夾緊裝置和推緊裝置;所述底板的兩端分別固定在所述分度裝置之間,并沿所述分度裝置的旋轉軸線旋轉;所述底板用于放置所述散熱片工件;所述推緊裝置安裝于所述底板靠近所述分度裝置的兩側;所述壓緊裝置穿過所述底板沿旋轉軸線分布的孔中;所述夾緊裝置安裝于所述底板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加強型的散熱片工件夾具,包括底板、分度裝置、壓緊裝置、夾緊裝置和推緊裝置;所述底板的兩端分別固定在所述分度裝置之間,并沿所述分度裝置的旋轉軸線旋轉;所述底板用于放置所述散熱片工件;所述推緊裝置安裝于所述底板靠近所述分度裝置的兩側;所述壓緊裝置穿過所述底板沿旋轉軸線分布的孔中;所述夾緊裝置安裝于所述底板的兩側,并與所述底板旋轉軸線垂直,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安裝所述散熱片工件的反面設置有縱橫交錯的加強筋。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葉永安,趙小雨,劉世泉,
申請(專利權)人:佛山市普拉迪數控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