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生物毒性急性試驗鑒別方法,屬于生物分析檢測技術領域。主要是通過培育一種特定的生物菌,用過氧化鈉作為變色劑,并且用2Gx的X光對其進行照射,然后經過氯化鈉溶液復蘇后放入待測水體中,3~4分鐘內觀察待測水中生物菌顏色是否改變,改變則說明具有毒性,從而實現對該生物毒性急性試驗鑒別的方法。本發明專利技術針對于目前技術缺陷發明專利技術了生物化學變色毒性檢測法,解決了試驗時間長、工作效率低、對現場環境比較苛刻的問題,提高了工作效率、縮短了試驗時間,具有分析速度快、成本比較低的特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公開了,屬于生物分析檢測
技術介紹
生物毒性檢測能直觀地反映污染水體對生物群種的綜合毒性,是預測和控制化學物污染的一種不可缺少的輔助手段,因而得到了廣泛應用和迅速發展。生物毒性是指樣品對生物的毒性強弱,分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通常以半致死濃度表示,應用環保,醫學臨床,自來水,海關及公安,目前常見的生物傳感器分為魚類、貝類、藻類、跳騷類和發光菌等。急性毒性試驗,又稱急性致死試驗、短期試驗,指在短期時間內接觸高濃度毒物時,被測試污染物質會導致受試生物群體產生一特定比例的有害影響的試驗;它可在較少時候內獲得污染物的毒性危害信息,急性毒性試驗可以反應機體短時間接觸污染物所受的的損害,并為確定有毒物質的作用、劑量與效應的關系提供依據,是一種應用廣泛的毒性測試方法。隨著社會的發展,生物毒性已經逐步成為評價污染的手段之一,國內外主要的生物毒性檢測技術為發光細菌毒性檢測方法。在《水質毒性分析的最新技術及應用》中說明,發光細菌綜合毒性檢測技術是建立在細菌發光生物傳感方法基礎上的毒性檢測技術,它能有效地檢測突發性或破壞性的環境污染;發光細菌的發光過程是菌體內一種新陳代謝的生理過程,是光呼吸進程,是呼吸鏈上的一個側支,該光的波長在500nm左右,但是這個發光過程易受到外界條件的影響,凡是干擾或者損害細菌呼吸或生理過程任何因素都能使細菌發光強度發生變化,有毒有害物質與發光細菌接觸時,水樣中的毒性物質會影響發光菌的新陳代謝,發光強度的減弱與樣品毒性物質的濃度成正比。細菌發光法的現場水質綜合毒性分析技術在環境檢測中應用很廣泛,但是該法所需的發光細菌試劑需要在_18 20度的條件下保存,而且復蘇溫度也要在3 —8度的條件下進行,這種條件對于現場環境來說都是非常苛刻的,從而影響實驗數據的重復性和穩定性,而且試驗時間比較長,達不到急性試驗、工作效率比較低。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針對上述方法存在的試驗時間比較長,工作效率比較低,對現場環境比較苛刻問題,提出了一種生物化學變色毒性檢測法;培育一種特定的生物菌使其帶有顏色,當樣品中存在有毒物質時,生物菌顏色將發生改變,通過顏色的變化測定樣品是否有毒性,具有靈敏度高、設備簡單、分析速度快、成本比較低等特點。1.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1)取一種特定培育的生物菌進行試驗; (2)首先將生物菌與水凝膠混合在一起,并且用過氧化鈉作為變色劑,使其顏色為淡黃色; (3)然后將混合好的生物菌放置在容積為3L的試驗容器中,用2Gx的X光對其進行照射8?15s ; (4)最后將在2Gx的X光照射后的生物菌放入含有5%的氯化鈉溶液中進行復蘇,復蘇完畢,將生物菌放入待測水體中,放置3?4分鐘,觀察生物菌的顏色是否改變,從而實現該生物菌對生物毒性急性試驗鑒別。所述的特定培養生物菌培育步驟為: (1)取生產過一季花生的土壤作為菌源,在溫度為35°c?38°C,pH7.2?7.8,光照條件下在氨氮培養基上進行培養15?20h,菌落作為菌源; (2)把得到的菌源放入氨氮濃度為550mg/L?800mg/L農藥廢水中,用2Gx的X光進行照射; (3)培養20小時后得到生物菌。所述的水凝膠是一種集吸水、保水、緩釋于一體并且親水性但不溶于水的高分子聚合物,按質量濃度百分比計,其中胰蛋白胨15%,酵母膏8%,甘油20%,KH2P04115%,瓊脂7%,Na2HP0425%,NaC110%,再添加4?5mg生物菌粉到110?120mL水凝膠中。所述的過氧化鈉是一種性能優良的新型變色劑,按照質量比為4?5mg生物菌粉對應I?2g的過氧化鈉。所述的氨氮培養基中以質量百分比計,含有瓊脂2 %?4 %, NH4NO31^ ?30%,KCl 10% ?25%,Na2HP0415% ?25%,NaN0315% ?20%。本專利技術與其它傳統方法相比,具有的明顯特征: (1)測試速度快:5分鐘之內就可以得到第一測量結果,而傳統的發光細菌法則至少需要30分鐘; (2)試劑穩定,測試方便; (3)在常溫下即可進行分析,無需恒溫器,對環境沒有苛刻要求。【具體實施方式】,其特征在于具體步驟為: (1)取一種特定培育的生物菌進行試驗; (2)首先將生物菌與水凝膠混合在一起,并且用過氧化鈉作為變色劑,使其顏色為淡黃色; (3)然后將混合好的生物菌放置在容積為3L的試驗容器中,用2Gx的X光對其進行照射8?15s ; (4)最后將在2Gx的X光照射后的生物菌放入含有5%的氯化鈉溶液中進行復蘇,復蘇完畢,將生物菌放入待測水體中,放置3?4分鐘,觀察生物菌的顏色是否改變,從而實現該生物菌對生物毒性急性試驗鑒別。所述的特定培養生物菌培育步驟為: (5)取生產過一季花生的土壤作為菌源,在溫度為35°C?38°C,pH7.2?7.8,光照條件下在氨氮培養基上進行培養15?20h,菌落作為菌源; (6)把得到的菌源放入氨氮濃度為550mg/L?800mg/L農藥廢水中,用2Gx的X光進行照射; (7)培養20小時后得到生物菌。所述的水凝膠是一種集吸水、保水、緩釋于一體并且親水性但不溶于水的高分子聚合物,按質量濃度百分比計,其中胰蛋白胨15%,酵母膏8%,甘油20%,KH2P04115%,瓊脂7%,Na2HP0425%,NaC110%,再添加4?5mg生物菌粉到110?120mL水凝膠中。所述的過氧化鈉是一種性能優良的新型變色劑,按照質量比為4?5mg生物菌粉對應I?2g的過氧化鈉。所述的氨氮培養基中以質量百分比計,含有瓊脂2 %?4 %, NH4NO31^ ?30%,KCl 10% ?25%,Na2HP0415% ?25%,NaN0315% ?20%。 實例I(I)取一培育后的生物菌進行試驗; (2)將4mg的生物菌粉與IlOmL的水凝膠混合,取Ig的過氧化鈉作為變色劑,顏色為淡黃色; (3)將混合后的生物菌放置在容積為3L的試驗容器中,用2Gx的X光對其進行照射15s ; (4)將在2Gx的X光照射后的生物菌放入含有5%的氯化鈉溶液中進行復蘇,復蘇完畢,將生物菌放入待測水體中,放置4分鐘,觀察生物菌顏色是否改變。 本實例中生物菌顏色沒有發生改變,待測水中沒有毒性。 實例2(I)取一培育后的生物菌進行試驗; (2)將4.5mg的生物菌粉與115mL的水凝膠混合,取1.5g的過氧化鈉作為變色劑,顏色為淡黃色; (3)將混合后的生物菌放置在容積為3L的試驗容器中,用2Gx的X光對其進行照射1s ; (4)將在2Gx的X光照射后的生物菌放入含有5%的氯化鈉溶液中進行復蘇,復蘇完畢,將生物菌放入待測水體中,放置3.5分鐘,觀察生物菌顏色是否改變。本實例中生物菌顏色發生改變,待測水體中有毒性,大大減少了 92%左右試驗時間,達到急性試驗的效果。 實例3(I)取一培育后的生物菌進行試驗; (2)將5mg的生物菌粉與120mL的水凝膠混合,取2g的過氧化鈉作為變色劑,顏色為淡黃色; (3)將混合后的生物菌放置在容積為3L的試驗容器中,用2Gx的X光對其進行照射8s ; (4)將在2Gx的X光照射后的生物菌放入含有5%的氯化鈉溶液中進行復蘇,復蘇完畢,將生物菌放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生物毒性急性試驗鑒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步驟為:(1)取一種特定培育的生物菌進行試驗;(2)首先將生物菌與水凝膠混合在一起,并且用過氧化鈉作為變色劑,使其顏色為淡黃色;(3)然后將混合好的生物菌放置在容積為3L的試驗容器中,用2Gx的X光對其進行照射8~15s;(4)最后將在2Gx的X光照射后的生物菌放入含有5%的氯化鈉溶液中進行復蘇,復蘇完畢,將生物菌放入待測水體中,放置3~4分鐘,觀察生物菌的顏色是否改變,從而實現該生物菌對生物毒性急性試驗鑒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趙遠,徐波,蔡強,孫向武,陳文艷,肖嫻,仇愛峰,俞潔,孫娜,
申請(專利權)人:常州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