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斷開式驅動橋主減速器總成,包括:電機通過軸間過渡箱體與軸間分動箱體連接,用于將動力傳遞至第一分動斜齒輪、第二分動斜齒輪;軸間過渡箱體的一端通過第一分動斜齒輪與軸間分動箱體的一端連接;所述軸間過渡箱體的另一端通過第二分動斜齒輪與軸間分動箱體的另一端連接;第二分動斜齒輪將動力傳遞至主動螺旋錐齒輪總成;主動螺旋錐齒輪總成的一端設置在軸間分動箱體內,主動螺旋錐齒輪總成的另一端設置在主減速器殼體內;被動螺旋錐齒輪總成通過軸承與第一懸掛支套、第二懸掛支套連接,用于將動力傳遞至第一輪邊內半軸總成及第二輪邊內半軸總成;如此,斷開式驅動橋主減速器總成承載能力強,可滿足混合動力底盤各項高性能的要求。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汽車傳動
,尤其涉及一種斷開式驅動橋主減速器總成。
技術介紹
隨著汽車制造業的發展,用戶對汽車機動性、可靠性、隱蔽性、經濟性等性能有著更高的要求。雖然目前采用混合動力電驅動技術可以解決很多技術瓶頸,但對某些特定類型的汽車來說,比如越野車,混合動力電驅動技術依然不能滿足越野車底盤性能要求。現有的混合動力電驅動技術一般是以集成式電驅動橋主減速器為核心傳動總成,電驅動橋一般應用在電動客車底盤上,承載能力小。還有一些電驅動橋總成是電機與整體式驅動橋的集成,具體地,電機與整體式驅動橋主減速器輸入軸連接,將動力通過主被動螺旋錐齒輪及行星差速器傳遞至兩個輪邊減速器,再傳遞至輪胎輪輞總成。但這種電驅動橋承載能力有限,越野性能不佳,不能滿足重型越野車的底盤性能要求。基于此,目前亟需設計一種可以滿足混合動力底盤各項性能的斷開式驅動橋主減速器。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斷開式驅動橋主減速器總成,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的電驅動橋不能滿足混合動力底盤傳動系統的性能要求。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斷開式驅動橋主減速器總成,所述主減速器總成包括:電機,所述電機通過軸間過渡箱體與軸間分動箱體連接,用于將動力傳遞至第一分動斜齒輪、第二分動斜齒輪;軸間過渡箱體,所述軸間過渡箱體的一端通過所述第一分動斜齒輪與所述軸間分動箱體的一端連接;所述軸間過渡箱體的另一端通過所述第二分動斜齒輪與所述軸間分動箱體的另一端連接;第二分動斜齒輪,所述第二分動斜齒用于將動力傳遞至主動螺旋錐齒輪總成;主動螺旋錐齒輪總成,所述主動螺旋錐齒輪總成的一端設置在所述軸間分動箱體內,所述主動螺旋錐齒輪總成的另一端設置在主減速器殼體內,用于將所述動力傳遞至被動螺旋錐齒輪總成;被動螺旋錐齒輪總成,所述被動螺旋錐齒輪總成通過軸承與第一懸掛支套、第二懸掛支套連接,用于將動力傳遞至第一輪邊內半軸總成及第二輪邊內半軸總成。上述方案中,所述主減速器總成還包括:柱塞油泵;其中,所述柱塞油泵的一端設置在所述軸間分動箱體的底部,所述柱塞油泵的另一端設置在所述主減速器殼體的底部用于通過油道和油池對所述第一分動斜齒輪、第二分動斜齒輪、主動螺旋錐齒輪總成及被動螺旋錐齒輪總成進行潤滑。上述方案中,所述主減速器總成還包括:第三懸掛支套;其中,所述第三懸掛支套設置在所述電機的一端,用作安裝支撐點。上述方案中,所述主減速器總成還包括:輪間差速器;其中,所述輪間差速器通過螺栓與被動螺旋錐齒輪總成的一側連接,用于將被動螺旋錐齒輪總成傳遞的動力傳遞至所述第一輪邊內半軸總成及所述第二輪邊內半軸總成。上述方案中,所述輪間差速器包括:行星齒輪式差速器。上述方案中,所述輪間差速器還包括:托森差速器。上述方案中,所述輪間差速器還包括:牙嵌式差速器。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斷開式驅動橋主減速器總成,所述主減速器總成包括:電機,所述電機通過軸間過渡箱體與軸間分動箱體連接,用于將動力傳遞至第一分動斜齒輪、第二分動斜齒輪;軸間過渡箱體,所述軸間過渡箱體的一端通過所述第一分動斜齒輪與所述軸間分動箱體的一端連接;所述軸間過渡箱體的另一端通過所述第二分動斜齒輪與所述軸間分動箱體的另一端連接;第二分動斜齒輪,所述第二分動斜齒輪用于將動力傳遞至主動螺旋錐齒輪總成;主動螺旋錐齒輪總成,所述主動螺旋錐齒輪總成的一端設置在所述軸間分動箱體內,所述主動螺旋錐齒輪總成的另一端設置在主減速器殼體內,用于將所述動力傳遞至被動螺旋錐齒輪總成;被動螺旋錐齒輪總成,所述被動螺旋錐齒輪總成通過軸承與第一懸掛支套、第二懸掛支套連接,用于將動力傳遞至第一輪邊內半軸總成及第二輪邊內半軸總成;如此,通過集成電機和斷開式驅動橋,使電機輸出的動力經過所述第一分動斜齒輪、所述第二分動斜齒輪、所述主動螺旋錐齒輪總成及所述被動螺旋錐齒輪總成的二級減速后還可以獲得較大的輸入扭矩,保證了輪邊的大功率輸出及承載能力,滿足了重型越野車混合動力底盤傳動系統的高性能要求。【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斷開式驅動橋主減速器總成的剖面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斷開式驅動橋主減速器總成的輪邊剖面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滿足混合動力底盤傳動系統的性能要求,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斷開式驅動橋主減速器總成,所述主減速器總成包括:電機,所述電機通過軸間過渡箱體與軸間分動箱體連接,用于將動力傳遞至第一分動斜齒輪、第二分動斜齒輪;軸間過渡箱體,所述軸間過渡箱體的一端通過所述第一分動斜齒輪與所述軸間分動箱體的一端連接;所述軸間過渡箱體的另一端通過所述第二分動斜齒輪與所述軸間分動箱體的另一端連接;第二分動斜齒輪,所述第二分動斜齒輪用于將動力傳遞至主動螺旋錐齒輪總成;主動螺旋錐齒輪總成,所述主動螺旋錐齒輪總成的一端設置在所述軸間分動箱體內,所述主動螺旋錐齒輪總成的另一端設置在主減速器殼體內,用于將所述動力傳遞至被動螺旋錐齒輪總成;被動螺旋錐齒輪總成,所述被動螺旋錐齒輪總成通過軸承與第一懸掛支套、第二懸掛支套連接,用于將動力傳遞至第一輪邊內半軸總成及第二輪邊內半軸總成。下面通過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本實施例提供一種斷開式驅動橋主減速器總成,如圖1所示,所述主減速器總成包括:電機1,軸間過渡箱體2、軸間分動箱體3、第一分動斜齒輪4、第二分動斜齒輪5、主動螺旋錐齒輪總成6 ;其中,所述電機I的一側通過定位銷、雙頭螺柱與軸間過渡箱體2的一側連接,以保證所述電機I與所述軸間過渡箱體2同軸。所述軸間過渡箱體2的另一側通過雙頭螺柱與軸間分動箱體3連的一側接,所述電機I產生的動力由所述電機I的輸出軸通過花鍵傳遞至一級減速機構。其中,所述軸間分動箱體3的另一側還通過定位銷、雙頭螺柱與主減速器殼體7連接。所述軸間過渡箱體2的一端還通過定位銷、雙頭螺柱與主減速器殼體7連接。所述軸間過渡箱體2的一端通過所述第一分動斜齒輪4與所述軸間分動箱體3的一端連接;所述軸間過渡箱體2的另一端通過所述第二分動斜齒輪4與所述軸間分動箱體3的另一端連接;所述軸間過渡箱體2同時具有可支撐軸承,承載受力及密封存油等功能。所述軸間分動箱體3的內部放置第一分動斜齒輪4、第二分動斜齒輪5的支撐軸承,具有承載受力及密封存油等功能。具體地,所述一級減速機構包括:第一分動斜齒輪4、第二分動斜齒輪5 ;,用于將電機I產生的動力傳遞至二級減速機構。所述二級減速機構包括:主動螺旋錐齒輪總成6當前第1頁1 2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斷開式驅動橋主減速器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減速器總成包括:電機,所述電機通過軸間過渡箱體與軸間分動箱體連接,用于將動力傳遞至第一分動斜齒輪、第二分動斜齒輪;軸間過渡箱體,所述軸間過渡箱體的一端通過所述第一分動斜齒輪與所述軸間分動箱體的一端連接;所述軸間過渡箱體的另一端通過所述第二分動斜齒輪與所述軸間分動箱體的另一端連接;第二分動斜齒輪,所述第二分動斜齒用于將動力傳遞至主動螺旋錐齒輪總成;主動螺旋錐齒輪總成,所述主動螺旋錐齒輪總成的一端設置在所述軸間分動箱體內,所述主動螺旋錐齒輪總成的另一端設置在主減速器殼體內,用于將所述動力傳遞至被動螺旋錐齒輪總成;被動螺旋錐齒輪總成,所述被動螺旋錐齒輪總成通過軸承與第一懸掛支套、第二懸掛支套連接,用于將動力傳遞至第一輪邊內半軸總成及第二輪邊內半軸總成。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蛟龍,袁罕,劉君澤,王正洋,
申請(專利權)人:湖北航天技術研究院特種車輛技術中心,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湖北;4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