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防水格柵及車輛,該防水格柵包括上格柵單元和下格柵單元,上格柵單元右葉片具有由右至左逐漸朝下延伸的右側面,下格柵單元左葉片具有由左至右逐漸朝下延伸的右側面,下格柵單元右葉片具有由右至左逐漸朝下傾斜設置的左側面,上格柵單元右葉片的右側面與下格柵單元右葉片的左側面之間形成由右至左逐漸朝下延伸的導流通道,該導流通道的延伸方向與所述下格柵單元左葉片的右側面相交。防水格柵右側的水流在流向防水格柵時,經導流通道的水流會被下格柵單元左葉片的右側面阻擋而不能流向防水格柵的左側,這樣就起到很好的防水效果,同時也不需要設置折板,沿左右方向流經防水格柵的氣流也會更加流暢,增加了防水格柵的通氣效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防水格柵及車輛。
技術介紹
車輛上的格柵一般用來通風,在有些車輛上,通過將格柵的葉片在從內向外的方向傾斜向下設置而起到一定的防止雨水進入車體內部的作用,但是這種格柵的防水效果實在是相當有限,特別是在遇到大雨天氣或者行駛過程中有積水濺起時就不能有效的防止水進入車體內部。授權公告號為CN203872495的中國技術專利公開了一種防水格柵及使用其的車輛,這種防水格柵主要包括格柵本體和多個葉片,格柵本體具有與安裝位置外部空間接觸的第一側部和與安裝位置內部空間接觸的第二側部,每個葉片均由第一側部朝向第二側部向上傾斜設置,每個葉片的靠近第一側部的端部設有傾斜向下的第一檔板,靠近第二側部的端部設有從第二側部向第一側部傾斜向下設置的折板,這樣在車體外側的沖擊水流從上向下傾斜濺射時不會進入第二側部,從下往上傾斜濺射時,葉片上的折板也能夠有效的擋止水流從第一側部進入第二側部,能夠實現防水,但是,在外側的氣流從第一側部向第二側部流動時,恰恰是由于折板的存在擋住了大部分氣流,這就嚴重影響了格柵的通風透氣效果,同時,這種格柵結構復雜,制造起來難度較大,生產成本也較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保證防水效果的同時可以省去折板的防水格柵;同時,本技術還提供一種使用該防水格柵的車輛。本技術的防水格柵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防水格柵,包括上下相鄰設置的上格柵單元和下格柵單元,上格柵單元包括上格柵單元左葉片和上格柵單元右葉片,下格柵單元包括下格柵單元左葉片和下格柵單元右葉片,上格柵單元右葉片具有由右至左逐漸朝下延伸的右側面,下格柵單元左葉片具有由左至右逐漸朝下延伸的右側面,下格柵單元右葉片具有由右至左逐漸朝下傾斜設置的左側面,上格柵單元右葉片的右側面與下格柵單元右葉片的左側面之間形成由右至左逐漸朝下延伸的導流通道,該導流通道的延伸方向與所述下格柵單元左葉片的右側面相交。各格柵單元的左、右葉片之間形成供進入柵格單元內部的水流從上往下流通的過水通道。各格柵單元的左、右葉片在左右方向相互對稱設置。所述格柵單元的左、右葉片的上端均設有寬度方向在左右方向延伸的豎向擋水板。所述格柵單元的左、右葉片的上端均設有寬度方向在左右方向延伸的豎向擋水板。本技術的車輛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車輛,包括設于車體上的防水格柵,所述防水格柵包括上下相鄰設置的上格柵單元和下格柵單元,上格柵單元包括上格柵單元左葉片和上格柵單元右葉片,下格柵單元包括下格柵單元左葉片和下格柵單元右葉片,上格柵單元右葉片具有由右至左逐漸朝下延伸的右側面,下格柵單元左葉片具有由左至右逐漸朝下延伸的右側面,下格柵單元右葉片具有由右至左逐漸朝下傾斜設置的左側面,上格柵單元右葉片的右側面與下格柵單元右葉片的左側面之間形成由右至左逐漸朝下延伸的導流通道,該導流通道的延伸方向與所述下格柵單元左葉片的右側面相交。各格柵單元的左、右葉片之間形成供進入柵格單元內部的水流從上往下流通的過水通道。各格柵單元的左、右葉片在左右方向相互對稱設置。所述格柵單元的左、右葉片的上端均設有寬度方向在左右方向延伸的豎向擋水板。所述防水格柵包括用于與車體連接的格柵框架,所述格柵單元設于格柵框架上,所述格柵框架的下端設有與所述過水通道連通的朝向車體外側的出水口。本技術的防水格柵包括上下相鄰設置的上格柵單元和下格柵單元,上格柵單元右葉片具有由右至左逐漸朝下延伸的右側面,下格柵單元左葉片具有由左至右逐漸朝下延伸的右側面,下格柵單元右葉片具有由右至左逐漸朝下傾斜設置的左側面,上格柵單元右葉片的右側面與下格柵單元右葉片的左側面之間形成由右至左逐漸朝下延伸的導流通道,該導流通道的延伸方向與所述下格柵單元左葉片的右側面相交,這樣在右側的沖擊水流通過導流通道進入格柵單元內部時,能夠被下格柵單元左葉片的右側面擋止而不會進入格柵單元的左側,起到良好的防水效果,同時,格柵單元右側的氣流能夠通過導流通道并通過上、下格柵單元左葉片之間的間隙通過防水格柵,通風透氣效果也較好。由于導流通道的設置,防水格柵右側的水流在流向防水格柵時,只有與導流通道導向方向一致的水流才能進入格柵內部,而這些經導流通道的水流則會被下格柵單元左葉片的右側面阻擋而不能流向防水格柵的左側,這樣就能夠起到很好的防水效果,同時也不需要再設置折板,省去折板后,沿左右方向流經防水格柵的氣流也會更加流暢,增加了防水格柵的通氣效果。進一步地,格柵單元的左、右葉片之間形成供進入柵格單元內部的水流從上往下流動的過水通道,在沖擊水流從導流通道進入格柵單元內部時,能夠在格柵單元左葉片的擋止和引導作用下進入過水通道向下流動,不會向左而穿過格柵單元的左葉片,進一步提高防水效果。進一步地,格柵單元的左、右葉片在左右方向相互對稱設置,這樣設置提高了格柵單元的通用性,在生產、安裝以及后期的維修更換過程中較為方便,同時也能夠雙向防水通風的效果,適用性更強。進一步地,格柵單元的左、右葉片的上端均設有寬度方向在左右方向延伸的豎向擋水板,這樣的設置是為了避免在由右側的導流通道進入格柵單元內部的沖擊水流沖擊在格柵單元的左葉片上時,向上濺射而從相鄰兩個格柵單元的左葉片之間的間隙中進入防水格柵的左側,保證絕對的防水。【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一種防水格柵的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左視圖;圖3為圖2中C處的結構放大圖。【具體實施方式】本技術的一種車輛的實施例:包括車體,車體上安裝有既能通風、又滿足防水要求的防水格柵,該防水格柵的結構如圖1-3所示,包括格柵框架1,格柵框架的外周設有連接結構并用于與車體上的用于安裝防水格柵的安裝結構固定連接,格柵框架的內部框口用于安裝由格柵葉片2組成的格柵單元,其中格柵單元包括上下相鄰設置的上格柵單元和下格柵單元,上格柵單元包括上格柵單元左葉片和上格柵單元右葉片,下格柵單元包括下格柵單元左葉片和下格柵單元右葉片,上格柵單元右葉片具有由右至左逐漸朝下延伸的右側面,下格柵單元左葉片具有由左至右逐漸朝下延伸的右側面,下格柵單元右葉片具有由右至左逐漸朝下傾斜設置的左側面,上格柵單元右葉片的右側面與下格柵單元右葉片的左側面之間形成由右至左逐漸朝下延伸的導流通道,導流通道用于在防水格柵外側的沖擊水流從右側向防水格柵流動時,將沖擊水流引導至這部分間隙中并最終使這些水流向下流動,導當前第1頁1 2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防水格柵,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相鄰設置的上格柵單元和下格柵單元,上格柵單元包括上格柵單元左葉片和上格柵單元右葉片,下格柵單元包括下格柵單元左葉片和下格柵單元右葉片,上格柵單元右葉片具有由右至左逐漸朝下延伸的右側面,下格柵單元左葉片具有由左至右逐漸朝下延伸的右側面,下格柵單元右葉片具有由右至左逐漸朝下傾斜設置的左側面,上格柵單元右葉片的右側面與下格柵單元右葉片的左側面之間形成由右至左逐漸朝下延伸的導流通道,該導流通道的延伸方向與所述下格柵單元左葉片的右側面相交。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凱,黃自佳,薛小強,
申請(專利權)人:鄭州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河南;4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