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水工隧洞內大體積混凝土封堵體結構,包括混凝土封堵體本體,所述的混凝土封堵體本體為適應水工隧洞形狀的城門型結構,共分為四部分澆筑塊,第一部分澆筑塊為底部L型混凝土澆筑塊,所述的L型混凝土澆筑塊高度高過內部穿過的通水鋼管,所述的L型混凝土澆筑塊其高位區位于混凝土封堵體本體前部即通水鋼管輸水來源方向,所述的L型混凝土澆筑塊其低位區位于混凝土封堵體本體后部即通水鋼管的輸水方向,所述的第二、三、四部分澆筑塊位于L型混凝土澆筑塊上方,本發明專利技術還包括該混凝土封堵體分塊澆筑方法,本發明專利技術的封堵體具有較強的承載能力,在長久使用后不會出現漏水、滲水和水源回流現象,水工隧洞封堵體作為大體積混凝土工程,工程堅固、質量穩定。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水工隧洞內大體積混凝土封堵體結構及其分塊澆筑方法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水工隧洞內混凝土封堵體結構,具體的說涉及一種水工隧洞內大體積混凝土封堵體結構及其分塊澆筑方法。
技術介紹
水工隧洞是在山體中或地下開鑿的過水洞,水工隧洞可用于輸水、發電、供水、泄水、灌溉、施工導流和通航,水工隧洞是水利樞紐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隧洞線路必須與水利樞紐的建設任務相適應,并須根據地形、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水文等條件選定。輸水隧洞一般是用作水源輸送,其封堵體是水工建筑物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施工也是工程建設中的重要環節之一,在水工隧洞封堵體的設計與施工中應克服以下問題:(1)水工隧洞封堵體的體型應盡量簡單,且具有較強的承載能力,其構造應當合理,工程質量應當持久、穩定;(2)從現有技術來看,滲水、漏水是造成封堵體設計施工失敗和失事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理想的封堵體應當完全避免滲水、漏水和內部水源回流現象。在水工隧洞封堵體施工中,有時會遇到通水鋼管穿越水工隧洞的情形,具體的說,水工隧洞內混凝土封堵體一面為水源,例如作為輸出水源的水庫,封堵體另一面為有壓蓄水隧洞,通水鋼管穿越水工隧洞將一面的水源引到另一面的有壓蓄水隧洞,在所述的工程要求下,需要設計一種水工隧洞內大體積混凝土封堵體結構,以及所述封堵體的澆筑方法。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技術缺陷,提供一種水工隧洞內大體積混凝土封堵體結構及其分塊澆筑方法,本專利技術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應用本專利技術的水工隧洞封堵體具有較強的承載能力,在長久使用后不會出現漏水、滲水和水源回流現象,水工隧洞封堵體作為大體積混凝土工程,整體構造合理,工程堅固、質量穩定。一種水工隧洞內大體積混凝土封堵體結構,包括混凝土封堵體本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土封堵體本體為適應水工隧洞形狀的城門型結構,共分為四部分澆筑塊,第一部分澆筑塊為底部L型混凝土澆筑塊,所述的L型混凝土澆筑塊高度高過內部穿過的通水鋼管,所述的L型混凝土澆筑塊其高位區位于混凝土封堵體本體前部即通水鋼管輸水來源方向,所述的L型混凝土澆筑塊其低位區位于混凝土封堵體本體后部即通水鋼管的輸水方向,所述的第二、三、四部分澆筑塊位于L型混凝土澆筑塊上方,所述的第二部分澆筑塊位于上方后部即通水鋼管的輸水方向,所述的第四部分澆筑塊位于上方前部即通水鋼管輸水來源方向,所述的第三部分澆筑塊位于第二部分澆筑塊和第四部分澆筑塊之間。根據上述結構的本專利技術,其特征還在于,所述的L型混凝土澆筑塊其低位區長度占整體長度的5/8,其高位區占整體長度的3/8,所述的上方第二澆筑塊長度占L型混凝土澆筑塊長度的2/8,上方第三澆筑塊長度占L型混凝土澆筑塊長度的3/8,上方第四澆筑塊長度占L型混凝土澆筑塊長度的3/8。根據上述結構的本專利技術,其特征還在于,所述的混凝土封堵體本體內部設置有止水鋼板。根據上述結構的本專利技術,其特征還在于,所述的止水鋼板分為三塊,一塊縱向設置于第二部分混凝土澆筑塊和L型混凝土澆筑塊的交接處,一塊縱向設置于第三部分混凝土澆筑塊和L型混凝土澆筑塊的交接處,一塊設置于第四部分混凝土澆筑塊和L型混凝土澆筑塊的交接處。根據上述技術方案的水工隧洞內大體積混凝土封堵體分塊澆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1)第一次澆筑第一部分澆筑塊,即底部的L型混凝土澆筑塊,所述的L型混凝土澆筑塊高度高過內部穿過的通水鋼管,所述的L型混凝土澆筑塊其高位區位于混凝土封堵體本體前部即通水鋼管輸水來源方向,所述的L型混凝土澆筑塊其低位區位于混凝土封堵體本體后部即通水鋼管的輸水方向,所述的L型混凝土澆筑塊其低位區長度占整體長度的5/8,其高位區占整體長度的3/8;2)第二次澆筑第二部分澆筑塊,所述的第二部分澆筑塊位于L型混凝土澆筑塊上方后部即通水鋼管的輸水方向,第二部分澆筑塊長度占L型混凝土澆筑塊長度的2/8;3)第三次澆筑第三部分澆筑塊,所述的第三部分澆筑塊位于第二部分澆筑塊和第四部分澆筑塊之間,第三部分澆筑塊長度占L型混凝土澆筑塊長度的3/8;4)第四次澆筑第四部分澆筑塊,所述的第四部分澆筑塊位于上方前部即通水鋼管輸水來源方向,第四部分澆筑塊長度占L型混凝土澆筑塊長度的3/8,至此,水工隧洞內大體積混凝土封堵體分塊澆筑方法施工完畢。根據上述結構及施工方法的本專利技術,其有益效果在于:所述的混凝土封堵體以及封堵體內混凝土的分層次、分塊施工,保障了封堵體對有壓蓄水隧洞的封堵效果,所述封堵體內止水鋼板的設置保障了封堵體不會出現滲水、漏水和水源回流現象,水工隧洞封堵體作為大體積混凝土工程,整體構造合理,工程堅固、質量穩定。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以及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進行進一步的描述:圖1為本專利技術水工隧洞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A-A向剖面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混凝土封堵體縱剖面圖;圖4為圖3中D-D向剖面圖。在圖中,1、水工隧洞;2、混凝土封堵體本體;5、通水鋼管;8、L型混凝土澆筑塊;9、第二部分澆筑塊;10、第三部分澆筑塊;11、第四部分澆筑塊;12、止水鋼板;16、有壓蓄水隧洞。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2、3、4所示,本專利技術一種水工隧洞內大體積混凝土封堵體結構,包括混凝土封堵體本體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土封堵體本體2為適應水工隧洞1形狀的城門型結構,共分為四部分澆筑塊,第一部分澆筑塊為底部L型混凝土澆筑塊8,所述的L型混凝土澆筑塊8高度高過內部穿過的通水鋼管5,所述的L型混凝土澆筑塊8其高位區位于混凝土封堵體本體前部即通水鋼管5輸水來源方向,所述的L型混凝土澆筑塊8其低位區位于混凝土封堵體本體2后部即通水鋼管5的輸水方向,所述的第二、三、四部分澆筑塊位于L型混凝土澆筑塊8上方,所述的第二部分澆筑塊9位于上方后部即通水鋼管5的輸水方向,所述的第四部分澆筑塊11位于上方前部即通水鋼管5輸水來源方向,所述的第三部分澆筑塊10位于第二部分澆筑塊9和第四部分澆筑塊11之間。根據上述結構的本專利技術,其特征還在于,所述的L型混凝土澆筑塊8其低位區長度占整體長度的5/8,其高位區占整體長度的3/8,所述的上方第二澆筑塊9長度占L型混凝土澆筑塊長度的2/8,上方第三澆筑塊10長度占L型混凝土澆筑塊長度的3/8,上方第四澆筑塊11長度占L型混凝土澆筑塊長度的3/8。根據上述結構的本專利技術,其特征還在于,所述的混凝土封堵體本體2內部設置有止水鋼板12。根據上述結構的本專利技術,其特征還在于,所述的止水鋼板12分為三塊,一塊縱向設置于第二部分混凝土澆筑塊9和L型混凝土澆筑塊8的交接處,一塊縱向設置于第三部分混凝土澆筑塊10和L型混凝土澆筑塊8的交接處,一塊設置于第四部分混凝土澆筑塊11和L型混凝土澆筑塊8的交接處。根據上述技術方案的水工隧洞內大體積混凝土封堵體分塊澆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1)第一次澆筑第一部分澆筑塊,即底部的L型混凝土澆筑塊8,所述的L型混凝土澆筑塊8高度高過內部穿過的通水鋼管5,所述的L型混凝土澆筑塊8其高位區位于混凝土封堵體本體2前部即通水鋼管5輸水來源方向,所述的L型混凝土澆筑塊8其低位區位于混凝土封堵體本體2后部即通水鋼管5的輸水方向,所述的L型混凝土澆筑塊8其低位區長度占整體長度的5/8,其高位區占整體長度的3/8;2)第二次澆筑第二部分澆筑塊9,所述的第二部分澆筑塊9位于L型混凝土澆筑塊8上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水工隧洞內大體積混凝土封堵體結構,包括混凝土封堵體本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土封堵體本體為適應水工隧洞形狀的城門型結構,共分為四部分澆筑塊,第一部分澆筑塊為底部L型混凝土澆筑塊,所述的L型混凝土澆筑塊高度高過內部穿過的通水鋼管,所述的L型混凝土澆筑塊其高位區位于混凝土封堵體本體前部即通水鋼管輸水來源方向,所述的L型混凝土澆筑塊其低位區位于混凝土封堵體本體后部即通水鋼管的輸水方向,所述的第二、三、四部分澆筑塊位于L型混凝土澆筑塊上方,所述的第二部分澆筑塊位于上方后部即通水鋼管的輸水方向,所述的第四部分澆筑塊位于上方前部即通水鋼管輸水來源方向,所述的第三部分澆筑塊位于第二部分澆筑塊和第四部分澆筑塊之間。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水工隧洞內大體積混凝土封堵體結構,包括混凝土封堵體本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土封堵體本體為適應水工隧洞形狀的城門型結構,共分為四部分澆筑塊,第一部分澆筑塊為底部L型混凝土澆筑塊,所述的L型混凝土澆筑塊高度高過內部穿過的通水鋼管,所述的L型混凝土澆筑塊其高位區位于混凝土封堵體本體前部即通水鋼管輸水來源方向,所述的L型混凝土澆筑塊其低位區位于混凝土封堵體本體后部即通水鋼管的輸水方向,第二、三、四部分澆筑塊位于L型混凝土澆筑塊上方,所述的第二部分澆筑塊位于上方后部即通水鋼管的輸水方向,所述的第四部分澆筑塊位于上方前部即通水鋼管輸水來源方向,所述的第三部分澆筑塊位于第二部分澆筑塊和第四部分澆筑塊之間;所述的L型混凝土澆筑塊其低位區長度占整體長度的5/8,其高位區占整體長度的3/8,所述的上方第二澆筑塊長度占L型混凝土澆筑塊長度的2/8,上方第三澆筑塊長度占L型混凝土澆筑塊長度的3/8,上方第四澆筑塊長度占L型混凝土澆筑塊長度的3/8;所述的混凝土封堵體本體內部設置有止水鋼板。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工隧洞內大體積混凝土封堵體結構,其特征還在于,所述的止水鋼板分為三塊,一塊縱向設置于第二部分混凝土澆筑塊和L型混凝土澆筑塊的交接處...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紹權,林文彬,斯波,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十九冶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四川;5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