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大尺寸導光板玻璃及其制作方法,它依次包括以下步驟:(a)將厚度為1~5mm的玻璃原片切割成55~75寸的玻璃板;(b)對玻璃板進行磨邊,隨后對其中的至少一邊部進行拋光;(c)將拋光后的玻璃板用去離子水進行盤刷清洗,后用風刀吹干,從底部向其照射光線,檢查其表面質量,觀察是否有點狀不良、線狀不良、臟點以及爆邊缺陷;(d)剔除含有所述缺陷的不合格產品,隨后在合格的玻璃板任一表面上印刷油墨形成遮光網點;(e)將印刷油墨后的玻璃板置于120~200℃干燥10~30分鐘;(f)在玻璃板印刷網點的表面貼和反射膜即可。這樣能夠確保油墨干燥的同時使玻璃進行一定程度的內部結構重塑,從而提高其強度。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玻璃加工領域,涉及一種導光板玻璃,具體涉及。
技術介紹
背光模組為液晶顯示器面板的關鍵零組件之一,功能在于供應充足的亮度與分布均勻的光源,使其能正常顯示影像。背光源是位于液晶顯示器背后的一種光源,它的發光效果將直接影響到液晶顯示模塊視覺效果。液晶本身并不發光,它顯示圖形或字符是它對光線調制的結果;它提供LCD面板的光源,主要由光源、導光板、光學用膜片、塑膠框等組成。現有的導光板材質主要是丙烯酸(亞克力),其強度較低;而且在組裝后導致機器(電腦、電視等)設備較厚,不符合電子產品超薄型的趨勢。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大尺寸導光板玻璃的制作方法。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大尺寸導光板玻璃的制作方法,它依次包括以下步驟: Ca)將厚度為l~5mm的玻璃原片切割成55~75寸的玻璃板; (b)對玻璃板進行磨邊,隨后對其中的至少一邊部進行拋光; (C)將拋光后的玻璃板用去離子水進行盤刷清洗,后用風刀吹干,從底部向其照射光線,檢查其表面質量,觀察是否有點狀不良、線狀不良、臟點以及爆邊缺陷; Cd)剔除含有所述缺陷的不合格產品,隨后在合格的玻璃板任一表面上印刷油墨形成遮光網點; Ce)將印刷油墨后的玻璃板置于120~200°C干燥10~30分鐘; Cf)在玻璃板印刷網點的表面貼合反射膜即可。優化地,所述步驟(d)中,印刷遮光網點后對玻璃板進行灰度測試,確保遮光網點折反射出的光線強度均勻。優化地,所述步驟(f)中,反射膜貼合后進行外觀檢測,確保無氣泡。優化地,所述步驟(b)中,對所述玻璃入光面進行直邊磨邊拋光使其無爆邊、無磨輪印。優化地,所述步驟(C)中,所述去離子水中含有質量濃度為5~15%的檸檬酸。優化地,所述步驟(d)中,所述印刷方式為絲網印刷。本專利技術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上述方法制得的大尺寸導光板玻璃。由于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專利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本專利技術大尺寸導光板玻璃的制作方法,一方面選用厚度可選的玻璃原片制作導光板,另一方面將印刷油墨后的玻璃板置于120~200°c干燥10~30分鐘,隨后貼合反射膜;這樣能夠確保油墨干燥的同時使玻璃進行一定程度的內部結構重塑,從而提高其強度(其強度是塑膠亞克力導光板的36倍),而且選用較薄的玻璃可以使電視機更薄,機身厚度能夠下降至5mm以下,順應電子產業薄型電視競爭的趨勢;解決了亞克力導光板透光率低的缺陷,而且重量輕且牢固,可節約電子產品組裝成本。【具體實施方式】本專利技術一種大尺寸導光板玻璃的制作方法,它依次包括以下步驟:(a)將厚度為l~5mm的玻璃原片切割成55~75寸的玻璃板;(b)對玻璃板進行磨邊,隨后對其中的至少一邊部進行拋光;(C)將拋光后的玻璃板用去離子水進行盤刷清洗,后用風刀吹干,從底部向其照射光線,檢查其表面質量,觀察是否有點狀不良、線狀不良、臟點以及爆邊缺陷;(d)剔除含有所述缺陷的不合格產品,隨后在合格的玻璃板任一表面上印刷油墨形成遮光網點;Ce)將印刷油墨后的玻璃板置于120~200°C干燥10~30分鐘;(f)在玻璃板印刷網點的表面貼和反射膜即可。一方面選用厚度可選的玻璃原片制作導光板,另一方面將印刷油墨后的玻璃板置于120~200°C干燥10~30分鐘,隨后貼合反射膜;這樣能夠確保油墨干燥的同時使玻璃進行一定程度的內部結構重塑,從而提高其強度(其強度是塑膠亞克力導光板的36倍),而且選用較薄的玻璃可以使電視機更薄,機身厚度能夠下降至5mm以下,順應電子產業薄型電視競爭的趨勢。所述步驟(d)中,印刷遮光網點后對玻璃板進行灰度測試,確保遮光網點折反射出的光線強度均勻。所述步驟(f )中,反射膜貼合后進行外觀檢測,確保無氣泡。所述步驟(b)中,對所述玻璃入光面進行直邊磨邊拋光使其無爆邊、無磨輪印。所述步驟(c)中,所述去離子水中含有質量濃度為5~15%的檸檬酸。所述步驟(d)中,所述印刷方式為絲網印刷。為了進一步提高導光板玻璃的強度,可以先將拋光后的玻璃板置于420~450°C的硝酸鉀熔融液體中1~1.5小時,再置于硝酸鉀和錫酸鉀(錫酸鉀固體質量占硝酸鉀固體質量的0.1-0.15%)混合熔融液體中30~45分鐘,冷卻至室溫洗凈。下面將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行詳細說明。實施例1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大尺寸導光板玻璃,它的制作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驟: Ca)將厚度為Imm的玻璃原片切割成55寸的玻璃板; (b)對玻璃板進行磨邊加工成圓角,隨后對其中的一邊部(入光面)進行直邊磨邊拋光,使其無爆邊、無磨輪印; (c)將拋光后的玻璃板用含有質量濃度為5%的檸檬酸水溶液進行盤刷清洗,后用風刀吹干,從底部用背光LED燈條向其照射光線,檢查其表面質量,觀察是否有點狀不良、線狀不良、臟點以及爆邊缺陷; Cd)剔除含有所述缺陷的不合格產品,隨后在合格的玻璃板任一表面上采用絲網印刷技術印刷油墨形成遮光網點,隨后進行灰度測試,確保遮光網點印刷均勻,其反射出的光線強度均勻; Ce)將印刷油墨后的玻璃板置于120°C干燥30分鐘; Cf)在玻璃板印刷網點的表面貼和反射膜,隨后進行外觀檢測,確保無氣泡即可。實施例2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大尺寸導光板玻璃,它的制作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驟: (a)將厚度為1.5mm的玻璃原片切割成75寸的玻璃板; (b)對玻璃板進行磨邊加工成圓角,隨后對其中相對設置的兩邊部進行拋光; (c)將拋光后的玻璃板用含有質量濃度為15%的檸檬酸水溶液進行盤刷清洗,后用風刀吹干,從底部向其照射光線,檢查其表面質量,觀察是否有點狀不良、線狀不良、臟點以及爆邊缺陷; Cd)剔除含有所述缺陷的不合格產品,隨后在合格的玻璃板任一表面上采用絲網印刷技術印刷油墨形成遮光網點,隨后進行灰度測試,確保遮光網點印刷均勻; Ce)將印刷油墨后的玻璃板置于200°C干燥10分鐘; Cf)在玻璃板印刷網點的表面貼和反射膜,隨后進行外觀檢測,確保無氣泡即可。實施例3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大尺寸導光板玻璃,它的制作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驟: Ca)將厚度為5mm的玻璃原片切割成70寸的玻璃板; (b)對玻璃板進行磨邊加工成圓角,隨后對其中相對設置的兩邊部進行拋光; (c)將拋光后的玻璃板用含有質量濃度為10%的檸檬酸水溶液進行盤刷清洗,后用風刀吹干,從底部向其照射光線,檢查其表面質量,觀察是否有點狀不良、線狀不良、臟點以及爆邊缺陷; Cd)剔除含有所述缺陷的不合格產品,隨后在合格的玻璃板任一表面上采用絲網印刷技術印刷油墨形成遮光網點(常規密度即可),隨后進行灰度測試,確保遮光網點印刷均勻;Ce)將印刷油墨后的玻璃板置于150°C干燥20分鐘; Cf)在玻璃板印刷網點的表面貼和反射膜,隨后進行外觀檢測,確保無氣泡即可。實施例4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大尺寸導光板玻璃,它的制作方法與實施例2中的基本一致,不同的是步驟(b)中在拋光后將玻璃板置于420°C的硝酸鉀熔融液體中1.5小時,再置于硝酸鉀和錫酸鉀(錫酸鉀固體質量占硝酸鉀固體質量的0.1%)混合熔融液體中30分鐘,冷卻至室溫洗凈。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專利技術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大尺寸導光板玻璃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它依次包括以下步驟:(a)將厚度為1~5mm的玻璃原片切割成55~75寸的玻璃板;(b)對玻璃板進行磨邊,隨后對其中的至少一邊部進行拋光;(c)將拋光后的玻璃板用去離子水進行盤刷清洗,后用風刀吹干,從底部向其照射光線,檢查其表面質量,觀察是否有點狀不良、線狀不良、臟點以及爆邊缺陷;(d)剔除含有所述缺陷的不合格產品,隨后在合格的玻璃板任一表面上印刷油墨形成遮光網點;(e)將印刷油墨后的玻璃板置于120~200℃干燥10~30分鐘;(f)在玻璃板印刷網點的表面貼合反射膜即可。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高建維,
申請(專利權)人:安比斯特殊玻璃蘇州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