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自散熱帶PWM信號發生器的可控臺燈;包括有燈架,設于燈架上的燈罩,所述燈罩的頂部設有導光板;所述燈罩內設有用于照明的照明燈;所述照明燈包括有透明球形燈殼以及固接透明球形燈殼下方的燈體;所述燈體包括有燈主體以及設于燈主體上的光源本體,所述光源本體里封裝有多個LED燈;所述燈主體包括有PCB板,所述PCB板上設有用于控制LED燈亮滅的調光電路;通過特別設計的導光板提高了燈光效果,增加燈光利用率,通過燈體的結構設計實現了較好的散熱效果,降低了燈的損壞率,通過優化的電路設計,實現了較為低成本的燈光控制,因此,本實新總體降低了燈的成本,增加了使用效果和實用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自散熱帶PWM信號發生器的可控臺燈。
技術介紹
目前,臺燈的種類有很多,臺燈的每個部件都是市場研究的主體,包括臺燈上的導光板、燈珠、供電的電路等等,因此從降低成本、提高使用效率的方面看,需要將各個部件不斷的優化,因此從上述著手實現低成本、散熱好、使用率高的臺燈一直是企業不斷追求的目標。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所述的缺點,提供一種成本低、散熱好實用率高的臺燈。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的具體方案如下:一種自散熱帶PWM信號發生器的可控臺燈,包括有燈架,設于燈架上的燈罩,所述燈罩的頂部設有導光板;所述燈罩內設有用于照明的照明燈;所述照明燈包括有透明球形燈殼以及固接透明球形燈殼下方的燈體;所述燈體包括有燈主體以及設于燈主體上的光源本體,所述光源本體里封裝有多個LED燈;所述燈主體包括有PCB板,所述PCB板上設有用于控制LED燈亮滅的調光電路;所述調光電路包括有電容Cl、PWM信號發生器、M0S管Q1、電阻R1 ;所述電容C1與LED燈并聯,所述LED燈的正極與電源VCC相連,所述LED燈的負極通過電阻R1與M0S管Q1的漏極連接,所述M0S管Q1的柵極與PWM信號發生器的信號輸出端連接,所述M0S管Q1的源極接地。其中,所述電容C1為有極性電容器,所述電容C1的正極連接LED燈的正極,所述C1的負極連接LED燈的負極。其中,所述燈架底部設有多個吸盤。其中,所述PWM信號發生器為ZIGBEE模塊。其中,所述球形燈殼為亞克力燈殼。其中,所述導光板包括有導光板本體,所述導光板本體一側設有入光面,所述入光面為鋸齒狀;所述每個鋸齒的齒尖角度為10度至50度;所述導光板本體頂面上分布有復數個撞點孔,所述每個撞點孔包括有內壁呈弧形的一階凹陷,所述一階凹陷向下延伸有內壁呈弧形的二階凹陷,所述二階凹陷向下延伸有內壁呈弧形的三階凹陷,所述三階凹陷向下延伸有呈半球形的四階凹陷;所述一階凹陷的頂端開口處直徑大于二階凹陷頂端開口處直徑;所述二階凹陷底端開口處直徑大于三階凹陷頂端開口處凹陷;所述四階凹陷的半球面直徑與三階凹陷的底端開口處直徑相同;所述導光板本體的底面貼覆有一層透光層;所述透光層的底面設有復數個首尾相連的呈弧形的入光凸起:其中,所述燈主體還包括有云臺,設于云臺上的呈圓形的第一圍墻,還包括有燈柱,所述光源本體設于燈柱上;所述燈主體還包括有風扇套筒,所述風扇套筒與第一圍墻之間設有滾珠,所述風扇套筒內設有齒痕,所述風扇套筒外圍設有扇葉,所述云臺底面設有電機,所述電機的動力輸出端設有齒輪,所述齒輪與齒痕配合;其中,所述透明球形燈殼上設有多個通孔;其中,所述LED燈包括有第一支腳以及第二支腳;所述第一支腳的頂部延伸有一圓環形的第一平臺,所述第二支腳的頂部設有一圓盤形的第二平臺;所述第一平臺上沿著圓環的中間設有燈槽,所述燈槽內設有復數個LED芯片;所述第二平臺上設有復數個LED芯片;所述燈槽內的LED芯片,其正極電性連接第一平臺,其負極電性連接第二平臺;所述第二平臺的LED芯片,其負極電性連接第一平臺,其正極電性連接第二平臺;還包括有用于封裝第一平臺及第二平臺的封裝部,所述封裝部的兩側設有反光條;其中,所述第一支腳以及第二支腳的下部均設有一矩形增強塊。其中,所述增強塊上設有防滑花紋。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為:通過特別設計的導光板提高了燈光效果,增加燈光利用率,通過燈體的結構設計實現了較好的散熱效果,降低了燈的損壞率,通過優化的電路設計,實現了較為低成本的燈光控制,因此,本實新總體降低了燈的成本,增加了使用效果和實用性?!靖綀D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立體圖;圖2是本技術的調光電路的電路圖;圖3是本技術的照明燈的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的燈體的俯視圖;圖5是本技術的燈體的剖面圖;圖6是本技術的LED燈的結構示意圖;圖7是本技術的LED燈的俯視圖;圖8是本技術的導光板的示意圖;圖9是本技術的導光板的剖面圖;圖1至圖9中的附圖標記說明:1-燈罩;2-導光板;21_入光面;22_撞點孔;221_ —階凹陷;222_ 二階凹陷;224_三階凹陷;225_四階凹陷;23_透光層;231_錐形凹陷;232_入光凸起;3-燈架;4-球形燈殼;41_通孔;5-燈體;51_云臺;52_風扇套筒;521_扇葉;53_電機;531_齒輪;54_燈柱;541-光源本體;55_第一圍墻;551_滾珠;6-LED燈;61_封裝部;62_反光條;63_第一平臺;64-第一支腳;65_第二支腳;66-反光層;67- LED芯片;68_第二平臺;69_反光片;691_增強塊?!揪唧w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并不是把本技術的實施范圍局限于此。如圖1至圖9所示,本實施例所述的一種自散熱帶PWM信號發生器的可控臺燈,包括有燈架3,設于燈架3上的燈罩1,所述燈罩1的頂部設有導光板2 ;所述燈罩1內設有用于照明的照明燈;所述照明燈包括有透明球形燈殼4以及固接透明球形燈殼4下方的燈體5 ;所述燈體5包括有燈主體以及設于燈主體上的光源本體541,所述光源本體541里封裝有多個LED燈6 ;所述燈主體包括有PCB板,所述PCB板上設有用于控制LED燈6亮滅的調光電路;所述調光電路包括有電容Cl、PWM信號發生器、M0S管Q1、電阻R1 ;所述電容C1與LED燈6并聯,所述LED燈6的正極與電源VCC相連,所述LED燈6的負極通過電阻R1與M0S管Q1的漏極連接,所述M0S管Q1的柵極與PWM信號發生器的信號輸出端連接,所述M0S管Q1的源極接地。M0S管Q1的柵極通入PWM信號,PWM信號為高時M0S管Q1導通,電流由經LED燈、電容Cl濾波、經限流電阻R1限流;PWM信號為低,M0S管Q1截止。電容C1上的電能經LED燈放電,持續發光;PWM信號的占空比,決定了 LED燈的電流平均值lied的大小,假如PWM信號高電平時電流為I max,那么Iled=Imax*Duty ;Duty為PWM信號的占空比;其電路結構簡單,電路器件較少,成本較低,實用性高,使得LED燈具的成本也降低;本實施例所述的一種自散熱帶PWM信號發生器的可控臺燈,所述電容C1為有極性電容器,所述電容C1的正極連接LED燈6的正極,所述C1的負極連接LED燈6的負極。本實施例所述的一種自散熱帶PWM信號發生器的可控臺燈,所述燈架3底部設有多個吸盤。所述吸盤能有效使得燈架3穩定的站立于臺面上,不容易傾倒。本實施例所述的一種自散熱帶PWM信號發生器的可控臺燈,所述PWM信號發生器為ZIGBEE模塊;本實施例所述的一種自散熱帶PWM信號發生器的可控臺燈,所述球形燈殼4為亞克力燈殼;所述通孔41的直接為 lmm-2mm0本實施例所述的一種自散熱帶PWM信號發生器的可控臺燈,所述導光板當前第1頁1 2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自散熱帶PWM信號發生器的可控臺燈,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燈架(3),設于燈架(3)上的燈罩(1),所述燈罩(1)的頂部設有導光板(2);所述燈罩(1)內設有用于照明的照明燈;所述照明燈包括有透明球形燈殼(4)以及固接透明球形燈殼(4)下方的燈體(5);所述燈體(5)包括有燈主體以及設于燈主體上的光源本體(541),所述光源本體(541)里封裝有多個LED燈(6);所述燈主體包括有PCB板,所述PCB板上設有用于控制LED燈(6)亮滅的調光電路;所述調光電路包括有電容C1、PWM信號發生器、MOS管Q1、電阻R1;所述電容C1與LED燈(6)并聯,所述LED燈(6)的正極與電源VCC相連,所述LED燈(6)的負極通過電阻R1與MOS管Q1的漏極連接,所述MOS管Q1的柵極與PWM信號發生器的信號輸出端連接,所述MOS管Q1的源極接地;所述LED燈(6)包括有第一支腳(64)以及第二支腳(65);所述第一支腳(64)的頂部延伸有一圓環形的第一平臺(63),所述第二支腳(65)的頂部設有一圓盤形的第二平臺(68);所述第一平臺(63)上沿著圓環的中間設有燈槽,所述燈槽內設有復數個LED芯片(67);所述第二平臺(68)上設有復數個LED芯片(67);所述燈槽內的LED芯片(67),其正極電性連接第一平臺(63),其負極電性連接第二平臺(68);所述第二平臺(68)的LED芯片(67),其負極電性連接第一平臺(63),其正極電性連接第二平臺(68);還包括有用于封裝第一平臺(63)及第二平臺(68)的封裝部(61),所述封裝部的兩側設有反光條(62);所述第一支腳(64)以及第二支腳(65)的下部均設有一矩形增強塊(691)。...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小春,王琴,
申請(專利權)人:廣東星美燦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