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翻曬裝置,屬于農業機械領域,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多個車輪支撐的車架,車架后端設有扶手;車架上設有一號軸,一號軸與其中一車輪或車輪所在軸分別設有相互嚙合的齒輪,一號軸上設有多組翻轉器;所述的車架從前向后依次包括第一斜面、第二斜面和第三斜面;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還包括二號軸和三號軸,其中一車輪軸的兩端與二號軸兩端、二號軸的兩端與三號軸的兩端分別通過連桿連接,各軸的端部穿過連桿上的孔;連接連桿的車輪軸的一端與二號軸的同側端、二號軸的一端與三號軸的同側端分別通過鏈輪、鏈條結構相連接;二號軸和三號軸上各設有輪組。與現有技術相比較具有翻曬效率高的特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農業機械,特別是一種翻曬裝置。
技術介紹
地瓜片、煙草等農作物和海產品收獲后需要進行晾曬干燥,晾曬時,需要將其翻轉,以加快晾曬速度,提高干燥效果。人工方式翻轉效率低下,且耗費人力。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技術任務是針對以上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翻曬效率高的一種翻曬裝置。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翻曬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多個車輪支撐的車架,車架后端設有扶手;車架上設有一號軸,一號軸與其中一車輪或車輪所在軸分別設有相互嚙合的齒輪,一號軸上設有多組翻轉器,每組翻轉器上設有一個或多個呈放射形排列的F形構件,所述的F形構件包括一個縱桿和兩個橫桿,所述的縱桿首端與一號軸垂直固定連接,其中一橫桿一端與縱桿末端垂直固定連接,另一橫桿一端與縱桿中間垂直固定連接;所述的車架從前向后依次包括第一斜面、第二斜面和第三斜面,所述的第一斜面向上傾斜,第二斜面和第三斜面向下傾斜;第一斜面前邊緣緊靠地面,第一斜面的后邊緣與第二斜面的前邊緣相連接;所述的一號軸位于第二斜面后邊緣和第三斜面前邊緣之間,第二斜面和第三斜面上與所述的翻轉器相對應的位置設有缺口 ;本技術還包括二號軸和三號軸,其中一車輪軸的兩端與二號軸兩端、二號軸的兩端與三號軸的兩端分別通過連桿連接,各軸的端部穿過連桿上的孔;連接連桿的車輪軸的一端與二號軸的同側端、二號軸的一端與三號軸的同側端分別通過鏈輪、鏈條結構相連接,各軸的端部與鏈輪固定連接;其中二號軸位于所述的第二斜面上方,三號軸位于車架的前方;二號軸和三號軸上各設有輪組,每個輪組包括一個或多個輪子。上述的輪子邊緣設有尖刺。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技術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1、翻曬效率高;2、無需發動機,能源環保;3、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正視圖。圖2是本技術的俯視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進一步說明。為便于敘述,設定晾曬的農作物(下文簡稱晾曬物)進入本裝置一端為前,離開本裝置一端為后。如圖1、2所示,本技術包括由多個車輪2支撐的車架1,車架I后端設有扶手16。車架I上設有一號軸13,一號軸13兩端穿過車架I兩側壁上的孔,可在孔內自由旋轉。一號軸13與其中一車輪2或車輪2所在軸分別設有相互嚙合的齒輪12,一號軸13上設有多組翻轉器11,每組翻轉器11上設有一個或多個呈放射形排列的F形構件,所述的F形構件包括一個縱桿和兩個橫桿,所述的縱桿首端與一號軸13垂直固定連接,其中一橫桿一端與縱桿末端垂直固定連接,另一橫桿一端與縱桿中間垂直固定連接。所述的車架I從前向后依次包括第一斜面4、第二斜面3和第三斜面15,所述的第一斜面4向上傾斜,第二斜面3和第三斜面15向下傾斜。第一斜面4前邊緣緊靠地面,第一斜面4的后邊緣與第二斜面3的前邊緣相連接。所述的一號軸13位于第二斜面3后邊緣和第三斜面15前邊緣之間,第二斜面3和第三斜面15上與所述的翻轉器11相對應的位置設有缺口 17,以便翻轉器11旋轉時能夠順利通過。所述的相對應指的是翻轉器11轉動時,翻轉器11運動的軌跡與第二斜面3和第三斜面15相重合的部分。本技術還包括二號軸5和三號軸6,其中一車輪2軸的兩端與二號軸5兩端、二號軸5的兩端與三號軸6的兩端分別通過連桿9連接,各軸的端部穿過連桿9上的孔,可在孔內自由旋轉。連接連桿9的車輪2軸的其中一端與二號軸5的同側端、二號軸5的一端與三號軸6的同側端分別通過鏈輪10、鏈條8結構相連接,各軸的端部與鏈輪10固定連接。其中二號軸5位于所述的第二斜面3上方,三號軸6位于車架I的前方。二號軸5和三號軸6上各設有輪組7,每個輪組7包括一個或多個輪子,輪子邊緣設有尖刺,從而增加輪子與晾曬物14之間的摩擦力。操作流程如下:使用者手持扶手16在晾曬場地上向前推動本裝置,經過齒輪12裝置驅動,使翻轉器11沿與車輪2轉向相反的方向轉動,經鏈輪10鏈條8驅動,使二號軸5及其輪組7、三號軸6及其輪組7沿與車輪2相同的方向轉動。首先三號軸6的輪組7對晾曬物14進行碾壓,由于晾曬物14未完全曬干,有一定的柔軟性,經碾壓后前端翹起,使前端高于所述的第一斜面4的前邊緣的高度,經三號軸6的輪組7的推動將其推上第一斜面4,再經過二號軸5的輪組7將其推向第二斜面3,晾曬物14沿第二斜面3自然滑下,當翻轉器11轉過時,帶動晾曬物14翻轉180°后落在第三斜面15上,沿第三斜面15滑下,落到地面上,完成翻曬過程。需要說明的是,本技術的特定實施方案已經對本技術進行了詳細描述,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背離本技術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對它進行的各種顯而易見的改變都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主權項】1.一種翻曬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多個車輪支撐的車架,車架后端設有扶手;車架上設有一號軸,一號軸與其中一車輪或車輪所在軸分別設有相互嚙合的齒輪,一號軸上設有多組翻轉器,每組翻轉器上設有一個或多個呈放射形排列的F形構件,所述的F形構件包括一個縱桿和兩個橫桿,所述的縱桿首端與一號軸垂直固定連接,其中一橫桿一端與縱桿末端垂直固定連接,另一橫桿一端與縱桿中間垂直固定連接;所述的車架從前向后依次包括第一斜面、第二斜面和第三斜面,所述的第一斜面向上傾斜,第二斜面和第三斜面向下傾斜;第一斜面前邊緣緊靠地面,第一斜面的后邊緣與第二斜面的前邊緣相連接;所述的一號軸位于第二斜面后邊緣和第三斜面前邊緣之間,第二斜面和第三斜面上與所述的翻轉器相對應的位置設有缺口 ;本技術還包括二號軸和三號軸,其中一車輪軸的兩端與二號軸兩端、二號軸的兩端與三號軸的兩端分別通過連桿連接,各軸的端部穿過連桿上的孔;連接連桿的車輪軸的一端與二號軸的同側端、二號軸的一端與三號軸的同側端分別通過鏈輪、鏈條結構相連接,各軸的端部與鏈輪固定連接;其中二號軸位于所述的第二斜面上方,三號軸位于車架的前方;二號軸和三號軸上各設有輪組,每個輪組包括一個或多個輪子。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翻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輪子邊緣設有尖刺。【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翻曬裝置,屬于農業機械領域,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多個車輪支撐的車架,車架后端設有扶手;車架上設有一號軸,一號軸與其中一車輪或車輪所在軸分別設有相互嚙合的齒輪,一號軸上設有多組翻轉器;所述的車架從前向后依次包括第一斜面、第二斜面和第三斜面;本技術還包括二號軸和三號軸,其中一車輪軸的兩端與二號軸兩端、二號軸的兩端與三號軸的兩端分別通過連桿連接,各軸的端部穿過連桿上的孔;連接連桿的車輪軸的一端與二號軸的同側端、二號軸的一端與三號軸的同側端分別通過鏈輪、鏈條結構相連接;二號軸和三號軸上各設有輪組。與現有技術相比較具有翻曬效率高的特點。【IPC分類】A23B4/03, A23L3/40【公開號】CN204811756【申請號】CN201520593078【專利技術人】張冬朔 【申請人】張冬朔【公開日】2015年12月2日【申請日】2015年8月10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翻曬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多個車輪支撐的車架,車架后端設有扶手;車架上設有一號軸,一號軸與其中一車輪或車輪所在軸分別設有相互嚙合的齒輪,一號軸上設有多組翻轉器,每組翻轉器上設有一個或多個呈放射形排列的F形構件,所述的F形構件包括一個縱桿和兩個橫桿,所述的縱桿首端與一號軸垂直固定連接,其中一橫桿一端與縱桿末端垂直固定連接,另一橫桿一端與縱桿中間垂直固定連接;所述的車架從前向后依次包括第一斜面、第二斜面和第三斜面,所述的第一斜面向上傾斜,第二斜面和第三斜面向下傾斜;第一斜面前邊緣緊靠地面,第一斜面的后邊緣與第二斜面的前邊緣相連接;所述的一號軸位于第二斜面后邊緣和第三斜面前邊緣之間,第二斜面和第三斜面上與所述的翻轉器相對應的位置設有缺口;本實用新型還包括二號軸和三號軸,其中一車輪軸的兩端與二號軸兩端、二號軸的兩端與三號軸的兩端分別通過連桿連接,各軸的端部穿過連桿上的孔;連接連桿的車輪軸的一端與二號軸的同側端、二號軸的一端與三號軸的同側端分別通過鏈輪、鏈條結構相連接,各軸的端部與鏈輪固定連接;其中二號軸位于所述的第二斜面上方,三號軸位于車架的前方;二號軸和三號軸上各設有輪組,每個輪組包括一個或多個輪子。...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冬朔,
申請(專利權)人:張冬朔,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