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升降器滑塊和滑軌的配合機構,包括滑軌和滑動設置在所述滑軌中的滑塊,所述滑塊上設置有存油槽,還包括容納腔,所述容納腔具有與所述存油槽連通的第一開口和與外界連通且靠近滑軌側壁的第二開口,在所述容納腔中設置一塞桿,所述塞桿上設置有密封所述第一開口的第一膜片和密封所述第二開口的第二膜片,還包括一套設在所述塞桿的彈性件,所述彈性件頂靠所述塞桿使得所述第二開口密封所述第二膜片,在所述滑軌的一側設置有第一磁體,在所述塞桿上固定設置有與所述第一磁體磁極相反的第二磁體。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在當車窗正好升降至第一磁體和第二磁體相對位置停止時,當容納腔中的油漏完時便不會繼續漏油,因此防止了油的浪費。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汽車車窗升降器領域,更具體的,涉及一種升降器上升降器滑塊和滑軌的配合機構。
技術介紹
本申請人與2013年03月18日遞交了申請號為“201320122351.0”的技術專利,其中公開了一種升降器滑塊和滑軌的配合機構,包括在所述滑塊內靠近其側壁位置設置的存油槽,在所述存油槽上具有與滑塊側壁連通的通孔,一堵頭堵設于所述通孔中,堵頭一側與一彈簧頂靠(從而使得其具有密封堵頭的趨勢),在導軌側壁上設置有與所述堵頭配合的凸起。在每次滑塊滑移至所述凸起位置時,所述堵頭被所述凸起所頂靠,從而使得堵頭從通孔上脫出,此時可以從存油槽中漏出一部分的油以用于潤滑。但是在實際試驗過程中發現,上述結構在滑塊多次滑移后堵頭部分易出現磨損,此時容易造成和凸起配合失效,即導致在滑移至凸起位置時堵頭并不頂靠凸起或頂靠凸起的有效部分減少,從而導致存油槽中少漏油甚至不漏油。此外在當車窗升降至凸起與堵頭頂靠位置停止時,將導致通孔中會一直漏油,從而導致潤滑油的過量,造成浪費。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了升降器滑塊和滑軌的配合機構。本技術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升降器滑塊和滑軌的配合機構,包括滑軌和滑動設置在所述滑軌中的滑塊,所述滑塊上設置有存油槽,所述滑塊還包括容納腔,所述容納腔具有與所述存油槽連通的第一開口和與外界連通且靠近滑軌側壁的第二開口,在所述容納腔中設置一塞桿,所述塞桿上設置有密封所述第一開口的第一膜片和密封所述第二開口的第二膜片,當所述第一膜片密封所述第一開口時,所述第二膜片和所述第二開口之間具有間隙,當所述第二膜片密封所述第二開口時,所述第一膜片和所述第一開口之間具有間隙,還包括一套設在所述塞桿的彈性件,所述彈性件頂靠所述塞桿使得所述第二開口密封所述第二膜片,在所述滑軌的一側設置有第一磁體,在所述塞桿上固定設置有與所述第一磁體磁極相反的第二磁體。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彈性件為彈簧。本技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術在滑塊滑移時(未到達第一磁體位置),存油槽中的油隨著間隙流入至容納腔中,當滑移至第一磁體和第二磁體相對位置時,第一磁體吸引第二磁體,使得容納腔的第二開口打開,此時油從該開口中漏出用于潤滑,并且在當車窗正好升降至第一磁體和第二磁體相對位置停止時,當容納腔中的油漏完時便不會繼續漏油,因此防止了油的浪費。【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A處的局部放大圖。圖3為當第一磁體遠離第二磁體時塞桿和容納腔的配合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參見圖1至圖3,升降器滑塊和滑軌的配合機構,包括滑軌2和滑動設置在所述滑軌2中的滑塊1,所述滑塊I上設置有存油槽10,所述滑塊I還包括容納腔3,所述容納腔3具有與所述存油槽10連通的第一開口 30和與外界連通且靠近滑軌2側壁的第二開口 31,在所述容納腔3中設置一塞桿4,所述塞桿4上設置有密封所述第一開口 30的第一膜片40和密封所述第二開口 31的第二膜片41,當所述第一膜片40密封所述第一開口 30時,所述第二膜片41和所述第二開口 31之間具有間隙,當所述第二膜片41密封所述第二開口 31時,所述第一膜片40和所述第一開口 30之間具有間隙,還包括一套設在所述塞桿4的彈性件5,所述彈性件5頂靠所述塞桿4使得所述第二開口 31密封所述第二膜片41,在所述滑軌2的一側設置有第一磁體20,在所述塞桿4上固定設置有與所述第一磁體20磁極相反的第二磁體(附圖未示出)。本實施例中,所述彈性件5為彈簧,當然彈性件5也可以其它元件,只要滿足能夠使得所述第二開口 31密封所述第二膜片41即可,在實施例中不加以贅述。所述滑塊I位于所述容納腔3位置設置有與其連通的單向氣孔6,環境空氣可以借由單向氣孔6進入容納腔,以防止在第一膜片40密封第一開口 30時,容納腔內負壓過高,導致油無法從第二開口和第二膜片的間隙中漏出的問題發生。本技術原理如下:在滑塊滑移時(未到達第一磁體位置),存油槽中的油隨著間隙流入至容納腔中,當滑移至第一磁體和第二磁體相對位置時,第一磁體吸引第二磁體,使得容納腔的第二開口打開(第一開口同時封閉),此時油從該開口中漏出用于潤滑。在當車窗正好升降至第一磁體和第二磁體相對位置停止時,當容納腔中的油漏完時便不會繼續漏油,因此防止了油的浪費。【主權項】1.升降器滑塊和滑軌的配合機構,包括滑軌(2)和滑動設置在所述滑軌(2)中的滑塊(I ),所述滑塊(I)上設置有存油槽(10),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塊(I)還包括容納腔(3),所述容納腔(3)具有與所述存油槽(10)連通的第一開口(30)和與外界連通且靠近滑軌(2)側壁的第二開口(31),在所述容納腔(3)中設置一塞桿(4),所述塞桿(4)上設置有密封所述第一開口(30)的第一膜片(40)和密封所述第二開口(31)的第二膜片(41),當所述第一膜片(40)密封所述第一開口(30)時,所述第二膜片(41)和所述第二開口(31)之間具有間隙,當所述第二膜片(41)密封所述第二開口( 31)時,所述第一膜片(40 )和所述第一開口( 30 )之間具有間隙,還包括一套設在所述塞桿(4)的彈性件(5),所述彈性件(5)頂靠所述塞桿(4)使得所述第二開口(31)密封所述第二膜片(41),在所述滑軌(2)的一側設置有第一磁體(20),在所述塞桿(4)上固定設置有與所述第一磁體(20)磁極相反的第二磁體。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器滑塊和滑軌的配合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件(5)為彈簧。【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升降器滑塊和滑軌的配合機構,包括滑軌和滑動設置在所述滑軌中的滑塊,所述滑塊上設置有存油槽,還包括容納腔,所述容納腔具有與所述存油槽連通的第一開口和與外界連通且靠近滑軌側壁的第二開口,在所述容納腔中設置一塞桿,所述塞桿上設置有密封所述第一開口的第一膜片和密封所述第二開口的第二膜片,還包括一套設在所述塞桿的彈性件,所述彈性件頂靠所述塞桿使得所述第二開口密封所述第二膜片,在所述滑軌的一側設置有第一磁體,在所述塞桿上固定設置有與所述第一磁體磁極相反的第二磁體。本技術在當車窗正好升降至第一磁體和第二磁體相對位置停止時,當容納腔中的油漏完時便不會繼續漏油,因此防止了油的浪費。【IPC分類】F16N11/06, E05F15/00【公開號】CN204826990【申請號】CN201520556998【專利技術人】王景華 【申請人】寧波世通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公開日】2015年12月2日【申請日】2015年7月29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升降器滑塊和滑軌的配合機構,包括滑軌(2)和滑動設置在所述滑軌(2)中的滑塊(1),所述滑塊(1)上設置有存油槽(10),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塊(1)還包括容納腔(3),所述容納腔(3)具有與所述存油槽(10)連通的第一開口(30)和與外界連通且靠近滑軌(2)側壁的第二開口(31),在所述容納腔(3)中設置一塞桿(4),所述塞桿(4)上設置有密封所述第一開口(30)的第一膜片(40)和密封所述第二開口(31)的第二膜片(41),當所述第一膜片(40)密封所述第一開口(30)時,所述第二膜片(41)和所述第二開口(31)之間具有間隙,當所述第二膜片(41)密封所述第二開口(31)時,所述第一膜片(40)和所述第一開口(30)之間具有間隙,還包括一套設在所述塞桿(4)的彈性件(5),所述彈性件(5)頂靠所述塞桿(4)使得所述第二開口(31)密封所述第二膜片(41),在所述滑軌(2)的一側設置有第一磁體(20),在所述塞桿(4)上固定設置有與所述第一磁體(20)磁極相反的第二磁體。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景華,
申請(專利權)人:寧波世通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