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自動開孔設備,包括:定位架,其包括豎直設置的支桿以及多個水平延伸的定位桿,各定位桿以可沿支桿移動且可通過鎖緊機構固定至支桿的一個標記位置的方式設置在支桿上;定位桿包括主體、前端部以及連接主體和前端部的連接部,其中,連接部為彈性片狀結構,且該彈性片狀結構水平設置;機架;開孔裝置,其以可移動的方式設置在機架上;行程開關,其設置在開孔裝置的外殼上;控制器,其與行程開關和開孔裝置通信連接,在開孔裝置行進至其中一個標記位置時,行程開關受該標記位置上的定位桿的前端部的觸碰而發(fā)出觸發(fā)信號,控制器接收觸發(fā)信號,并控制開孔裝置進行開孔工作。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高了自動開孔設備的工作可靠性和加工精度。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自動開孔設備。
技術介紹
在生產(chǎn)高低壓開關柜時,需要在柜門開孔。這些通孔主要用于走線。為了實現(xiàn)在柜門的不同高度上開孔,目前的自動開孔設備主要是通過在控制裝置中設定特定的程序,使開孔裝置可以行進至特定位置,并在該特定位置上開孔。目前沒有相應的檢測裝置可以輔助確定開孔裝置的位置,一旦自動開孔設備出現(xiàn)故障,則容易生產(chǎn)不合格的產(chǎn)品。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設計開發(fā)了一種輔助開孔裝置確定開孔位置以提高工作可靠性和加工精度的自動開孔設備。本技術提供的技術方案為:一種自動開孔設備,包括:定位架,其包括豎直設置的支桿以及多個水平延伸的定位桿,各定位桿以可沿所述支桿移動且可通過鎖緊機構固定至所述支桿的一個標記位置的方式設置在所述支桿上;所述定位桿包括主體、前端部以及連接所述主體和所述前端部的連接部,其中,所述連接部為彈性片狀結構,且該彈性片狀結構水平設置;機架;開孔裝置,其以可移動的方式設置在所述機架上;行程開關,其設置在所述開孔裝置的外殼上;控制器,其與所述行程開關和所述開孔裝置通信連接,在所述開孔裝置行進至其中一個標記位置時,所述行程開關受該標記位置上的定位桿的前端部的觸碰而發(fā)出觸發(fā)信號,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觸發(fā)信號,并控制所述開孔裝置進行開孔工作。優(yōu)選的是,所述的自動開孔設備中,所述行程開關設置在所述外殼的底部。優(yōu)選的是,所述的自動開孔設備中,所述定位架還包括多個紅外檢測器,各紅外檢測器安裝于一個支座上,各支座豎直設置于一個定位桿上,且各支座的高度設計為:在所述開孔裝置行進至其中一個標記位置時,所述紅外檢測器與所述開孔裝置的鉆頭處于相同的高度,且位于所述鉆頭的一側;所述控制器與所述紅外檢測器連接,所述控制器還連接至一報警器,所述控制器根據(jù)所述紅外檢測器的檢測信號控制所述報警器發(fā)出報警信號。優(yōu)選的是,所述的自動開孔設備中,所述報警器為蜂鳴器。優(yōu)選的是,所述的自動開孔設備中,所述定位桿的前端部包覆有橡膠墊層。優(yōu)選的是,所述的自動開孔設備中,所述連接部為由鋼片制成。本技術所述的自動開孔設備設計了一定位架,該定位架包括支桿和多個定位桿,將定位架設置在柜門的一側,各定位桿則設置在柜門須開孔的位置的下方,當開孔裝置沿機架移動時,行程開關受定位桿的觸碰而發(fā)出觸發(fā)信號,說明開孔裝置到達了準確的位置,則開孔裝置進行開孔工作。其中,在開孔裝置向下一個標記位置行進時,需要先經(jīng)過當前標記位置上的定位桿,連接部為彈性片狀結構,開孔裝置通過時,連接部會發(fā)生變形,使前端部向開孔裝置的行進方向發(fā)生擺動,從而不妨礙開孔裝置的通過。本技術提高了自動開孔設備的工作可靠性和加工精度。【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所述的自動開孔設備的結構示意圖?!揪唧w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以令本領域技術人員參照說明書文字能夠據(jù)以實施。如圖1所示,本技術提供一種自動開孔設備,包括:定位架6,其包括豎直設置的支桿7以及多個水平延伸的定位桿8,各定位桿以可沿所述支桿移動且可通過鎖緊機構固定至所述支桿7的一個標記位置的方式設置在所述支桿上;所述定位桿8包括主體9、前端部11以及連接所述主體和所述前端部的連接部10,其中,所述連接部為彈性片狀結構,且該彈性片狀結構水平設置;機架I ;開孔裝置2,其以可移動的方式設置在所述機架上;行程開關5,其設置在所述開孔裝置的外殼3上;控制器,其與所述行程開關和所述開孔裝置通信連接,在所述開孔裝置行進至其中一個標記位置時,所述行程開關受該標記位置上的定位桿的前端部的觸碰而發(fā)出觸發(fā)信號,說明開孔裝置達到了準確的開孔位置,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觸發(fā)信號,并控制所述開孔裝置進行開孔工作。開孔時,將定位架設置在柜門14的一側,支桿7豎直設置,定位桿8沿支桿移動,以改變定位桿8在高度上的位置,最后使各定位桿與柜門上的一個須開孔的位置的下方一定距離,定位桿在支桿上所處的位置稱為標記位置。其中,定位桿8的一端具有固定套,固定套套設在支桿上,固定套在與桿體相對的一側開設有固定孔,支桿也設置有多個螺孔,一螺栓穿過固定孔并旋緊至螺孔,以將定位桿固定在標記位置。定位桿的連接部為彈性片狀結構,這樣,當開孔裝置從當前的標記位置向下一個標記位置移動時,開孔裝置壓動前端部,連接部發(fā)生變形使前端部避讓開孔裝置,從而使開孔裝置通過當前標記位置的定位桿。本技術通過定位架、行程開關輔助開孔裝置確定開孔位置,在開孔裝置出現(xiàn)故障時,主要是行程開關和定位架可以正常工作,開孔裝置就可以在準確的開孔位置開孔。開孔裝置的具體結構以及開孔過程則采用現(xiàn)有技術。所述的自動開孔設備中,所述行程開關設置在所述外殼的底部,此時,開孔裝置從上向下移動。所述的自動開孔設備中,所述定位架還包括多個紅外檢測器13,各紅外檢測器安裝于一個支座12上,各支座12豎直設置于一個定位桿8上,且各支座的高度設計為:在所述開孔裝置行進至其中一個標記位置時,所述紅外檢測器與所述開孔裝置的鉆頭4處于相同的高度,且位于所述鉆頭4的一側;所述控制器與所述紅外檢測器13連接,所述控制器還連接至一報警器,所述控制器根據(jù)所述紅外檢測器的檢測信號控制所述報警器發(fā)出報警信號。當開孔裝置行進至標記位置時,紅外檢測器所發(fā)出的紅外射線被鉆頭反射,并被紅外檢測器所接收,則紅外檢測器發(fā)出檢測信號,說明開孔裝置已達到準確的開孔位置。如紅外檢測器沒有發(fā)出檢測信號,則說明開孔裝置沒有處在準確的開孔裝置,可能發(fā)生了故障,報警器發(fā)出報警信號。所述的自動開孔設備中,所述報警器為蜂鳴器。為了不對行程開關造成損傷,使行程開關與前端部之間為軟接觸,所述的自動開孔設備中,所述定位桿的前端部11包覆有橡膠墊層。所述的自動開孔設備中,所述連接部為由鋼片制成。盡管本技術的實施方案已公開如上,但其并不僅僅限于說明書和實施方式中所列運用,它完全可以被適用于各種適合本技術的領域,對于熟悉本領域的人員而言,可容易地實現(xiàn)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離權利要求及等同范圍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技術并不限于特定的細節(jié)和這里示出與描述的圖例?!局鳈囗棥?.一種自動開孔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位架,其包括豎直設置的支桿以及多個水平延伸的定位桿,各定位桿以可沿所述支桿移動且可通過鎖緊機構固定至所述支桿的一個標記位置的方式設置在所述支桿上;所述定位桿包括主體、前端部以及連接所述主體和所述前端部的連接部,其中,所述連接部為彈性片狀結構,且該彈性片狀結構水平設置; 機架; 開孔裝置,其以可移動的方式設置在所述機架上; 行程開關,其設置在所述開孔裝置的外殼上; 控制器,其與所述行程開關和所述開孔裝置通信連接,在所述開孔裝置行進至其中一個標記位置時,所述行程開關受該標記位置上的定位桿的前端部的觸碰而發(fā)出觸發(fā)信號,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觸發(fā)信號,并控制所述開孔裝置進行開孔工作。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開孔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行程開關設置在所述外殼的底部。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動開孔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架還包括多個紅外檢測器,各紅外檢測器安裝于一個支座上,各支座豎直設置于一個定位桿上,且各支座的高度設計為:在所述開孔裝置行進至其中一個標記位置時,所述紅外檢測器與所述開孔裝置的鉆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一種自動開孔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架,其包括豎直設置的支桿以及多個水平延伸的定位桿,各定位桿以可沿所述支桿移動且可通過鎖緊機構固定至所述支桿的一個標記位置的方式設置在所述支桿上;所述定位桿包括主體、前端部以及連接所述主體和所述前端部的連接部,其中,所述連接部為彈性片狀結構,且該彈性片狀結構水平設置;機架;開孔裝置,其以可移動的方式設置在所述機架上;行程開關,其設置在所述開孔裝置的外殼上;控制器,其與所述行程開關和所述開孔裝置通信連接,在所述開孔裝置行進至其中一個標記位置時,所述行程開關受該標記位置上的定位桿的前端部的觸碰而發(fā)出觸發(fā)信號,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觸發(fā)信號,并控制所述開孔裝置進行開孔工作。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徐寶剛,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金雨科創(chuàng)自動化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