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機械拆卸裝置
,尤其是一種防滑型拉馬。
技術介紹
在機械行業中,常涉及電機皮帶輪,電機中定子、轉子以及各種齒輪與軸之間的拆卸作業,需要使用一種稱之為拉馬的工具。它的螺母與絲桿之間組成螺旋機構,螺母是固定在主體上的,當拉爪的前端掛鉤將齒輪鉤牢之后,旋動絲桿使其前端與軸接觸并向前繼續頂住軸,即可使輪軸分離。現有的拉馬工作時絲桿頂在軸上,缺乏牢固的連接結構,旋轉時容易滑脫,導致操作失敗。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現有的拉馬絲杠缺乏固定,容易滑脫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了一種防滑型拉馬。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防滑型拉馬,包括絲桿、拉座、拉腳和拉爪,絲桿插在拉座的中央,拉腳連接在拉座的邊緣,拉爪連接在拉腳的末端,絲桿上設有護墊,護墊上設有護爪和定位塊。根據本技術的另一個實施例,進一步包括護墊呈罩形,旋轉連接在絲桿的底部。根據本技術的另一個實施例,進一步包括護爪為彈性伸縮桿,對稱分布在護墊的邊緣。根據本技術的另一個實施例,進一步包括定位塊為強磁鐵,安裝在護墊的底部圓心上。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在絲桿的底部旋轉連接罩形的護墊,并在護墊的邊緣和底部圓心分別設置對稱的彈性伸縮結構的護爪和強磁鐵材質的定位塊,使絲桿與軸之間建立起牢固的連接關系。工作時,先將護墊通過定位塊吸附在軸的頂部中央,然后根據軸的半徑調節護爪的長度,緊密扣在軸的邊緣,形成包裹結構,進一步提高了連接穩固性,當絲杠旋轉時,只限定在護套內,不對軸產生影響,從而有效避免滑脫,提高了工作的可靠性。【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進一步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絲 ...
【技術保護點】
一種防滑型拉馬,包括絲桿(1)、拉座(2)、拉腳(3)和拉爪(4),絲桿(1)插在拉座(2)的中央,拉腳(3)連接在拉座(2)的邊緣,拉爪(4)連接在拉腳(3)的末端,其特征是:絲桿(1)上設有護墊(5),護墊(5)上設有護爪(6)和定位塊(7)。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曙,
申請(專利權)人:常州駿嘉紡織染整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