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汽車車輪粉塵集塵裝置,包括與汽車的車輪隔離且安裝在汽車的車身上且至少部分圍繞所述車輪的外圈且內部具有空氣通道、所述車輪的后側具有將汽車行駛中車輪產生的粉塵和空氣吸入所述空氣通道內的吸入口、所述車輪的前側具有排出通過所述吸入口吸入的空氣的排出口的集塵管部;以及位于所述集塵管部內部,集塵被吸入到所述集塵管部內的粉塵的集塵部。本發明專利技術通過回收汽車行駛中輪胎的磨耗及與路面的磨耗產生的粉塵,能夠防止大氣污染并且能夠保護周圍環境。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汽車車輪粉塵集塵裝置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汽車車輪粉塵集塵裝置,更具體而言,涉及一種能夠集塵處理行駛中汽車車輪處產生的粉塵的汽車車輪粉塵集塵裝置。
技術介紹
通常情況下,城市中心的大氣污染現象隨著人口的密集逐漸惡化,隨著汽車的增加和道路的不斷擴建,道路揚塵也隨之增加。汽車除了尾氣之外,由于輪胎和剎車片磨耗排出大量的小顆粒灰塵,形成揚塵的幾率約為12%(2008年),由于輪胎材料組成成分含有鎘,鉻,鉛等部分對人體具有危害的重金屬,因此可以確認比一般灰塵更具危害性。而且,由于剎車片磨耗產生的小顆粒灰塵的粒徑比較小,可直接對人體和環境產生影響。經確認2007年首爾地區揚塵排出量中,由于輪胎磨耗產生的揚塵(PM10)量為1,399噸,由于剎車片磨耗產生的揚塵(PM10)量為2,191噸,由于道路表面磨耗產生的揚塵(PM10)量為1,333噸(資料出處:國立環境科學院,都市區PM2.5產生過程研究(2010)),將上述揚塵合計,其總量在首爾地區揚塵排出量中僅次于道路揚塵排出量。即,所述汽車行駛中產生的小顆粒灰塵,不僅包括輪胎橡膠和道路表面的小顆?;覊m,還包括剎車片磨耗產生的小顆粒灰塵,因此如果被人體吸入,可導致呼吸道疾病、眼部疾病及皮膚疾病等,而且通過污染空氣對動植物及日常起居等都產生惡劣影響。特別是,粒徑為10μm以下的小顆?;覊m(PM10),對環境污染產生惡劣影響。但是,汽車由于不具有回收行駛中車輪輪胎、路面及剎車片磨耗產生的粉塵的裝置,導致輪胎和路面磨耗產生的粉塵污染周圍環境的問題發生。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汽車車輪的粉塵集塵裝置,該裝置通過回收汽車行駛在車輪輪胎、路面、剎車片磨耗產生的粉塵及路面堆積的粉塵,能夠防止大氣污染。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汽車車輪的粉塵集塵裝置以解決上述技術問題,該裝置包括:與汽車的車輪隔離且安裝在汽車的車身上、至少部分圍繞所述車輪的外圈且內部具有空氣通道、所述車輪的后側具有將汽車行駛中車輪產生的粉塵和空氣吸入所述空氣通道內的吸入口、所述車輪的前側具有排出通過所述吸入口吸入的空氣的排出口的集塵管部;形成于所述集塵管部內部,集塵被吸入到所述集塵管部內的粉塵的集塵部;以及與所述集塵管部連接且吸入所述車輪的剎車裝置生成的剎車片粉塵的剎車片粉塵吸入部。本專利技術涉及的所述剎車片粉塵吸入部可包至少部分括圍繞所述剎車裝置的剪切器的剪切器覆蓋部件;以及連接所述剪切器覆蓋部件和所述集塵管部且與所述集塵管部的吸入口側連接的連接管部件。本專利技術涉及的所述連接管部件可包括與位于所述剪切器的中央的孔連通的第一連接管;以及從汽車行駛中的輪遮蓋內側沿著行駛中車輪的旋轉方向,與所述第一連接管隔離布置的第二連接管。本專利技術涉及的所述剪切器覆蓋部件部分覆蓋所述剪切器的兩側面,且在可兩端部側具有覆蓋所述剪切器的兩端部的、凸出的托盤部。本專利技術涉及的所述集塵管部可包括:安置于所述車輪的后側通過吸入口吸入空氣的主吸入管部;與所述吸入管部連接且與所述剎車片粉塵吸入部連接的剎車粉塵吸入管部;以及連接于所述剎車粉塵吸入管部,具有向所述車輪前側排出空氣的排出口的主排出管部,所述剎車粉塵吸入管部的空氣通道的直徑小于所述主吸入管部和所述主排出管部的空氣通道的直徑。本專利技術涉及的所述剎車粉塵吸入管部和所述主吸入管部的連接部分從所述主吸入管部至所述剎車粉塵吸入管部的入口,直徑逐漸變小,所述剎車粉塵吸入管部和所述主排出管部的連接部分有從所述剎車粉塵吸入管部的出口至所述主排出管部,直徑逐漸變大。本專利技術涉及的所述剎車粉塵吸入管部的入口側直徑逐漸減小的角度可大于所述剎車粉塵吸入管部的出口側直徑逐漸變大的角度。本專利技術涉及的所述集塵管部的所述吸入口的尺寸可大于所述排出口尺寸。本專利技術涉及的所述空氣通道從所述吸入口至所述排出口通道可逐漸變小。本專利技術涉及的所述集塵部可設置在所述空氣通道內,且包括捕集所述粉塵的集塵過濾器,所述集塵管部的另一端部下面形成有所述排出口,且具有內部設置有所述集塵過濾器的集塵盒部,所述集塵盒部包括:與所述集塵管部的另一端部連接的上盒部;可分離地安裝在所述上盒部的下部,下部面具有所述排出口的下盒部;以及可分離地連接所述上盒部和所述下盒部的盒連接部件。本專利技術涉及的所述集塵盒部的下部面可具有從所述排出口至所述下部面的上部的凸出的上部排出管部及從所述排出口至所述排出口的下部面凸出的下部排出管部,所述上部排出管部的上部安裝有所述集塵過濾器,所述下部排出管部的端部面向車輪方向凸出。本專利技術涉及的所述下盒部的下部面可具有向所述下部排出管部的兩側隔離且凸出的、形成通道的凸出部。本專利技術涉及的所述形成通道的凸出部從汽車的前側至后側形成圓弧形。本專利技術涉及的面向汽車前側的所述下部排出管部的前端部為圓形或者流線型。本專利技術涉及的所述形成通道的凸出部和所述下部排出管部的兩側之間形成的通道在所述下部排出管部的出口側端部形成最狹小形狀。此外,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汽車車輪的粉塵集塵裝置以解決上述所述的技術問題,該裝置包括:與汽車的車輪隔離且安裝在汽車的車身上、至少部分圍繞所述車輪的外圈且內部具有空氣通道、所述車輪的后側具有將汽車行駛中車輪產生的粉塵和空氣吸入所述空氣通道內的吸入口、所述車輪的前側具有排出通過所述吸入口吸入的空氣的排出口的集塵管部;形成于所述集塵管部內部,集塵被吸入到所述集塵管部內的粉塵的集塵部;以及攔截所述集塵管部內部流向所述集塵部的水的截水手段,所述截水手段包括:感應流入所述集塵管部內的水的感應器;開或關所述集塵管部內管路的管路開關閘閥;以及基于所述感應器感應到有水通過所述吸入口流入所述集塵管部內時,啟動所述管路開關閘閥關閉所述集塵管部內的管路的閘閥控制部。此外,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汽車車輪的粉塵集塵裝置以解決上述所述的技術問題,該裝置包括:與汽車的車輪隔離且安裝在汽車的車身上、至少部分圍繞所述車輪的外圈且內部具有空氣通道、所述車輪的后側具有將汽車行駛中車輪產生的粉塵和空氣吸入所述空氣通道內的吸入口、所述車輪的前側具有排出通過所述吸入口吸入的空氣的排出口的集塵管部;形成于所述集塵管部內部,集塵被吸入到所述集塵管部內的粉塵的集塵部;以及攔截所述集塵管部內部向所述集塵部流入的水的截水手段,所述截水手段包括:感應流入所述集塵管部內的水的感應器;作為所述集塵管部上側面的一部分,可旋轉,旋轉時所述集塵管部的上側面形成排水孔且關閉所述集塵管部內的管路的排水閘門部件;使所述排水閘門部件旋轉的執行器;以及基于所述感應器感應到有水通過所述吸入口流入所述集塵管部內時,啟動所述執行器的閘門控制部。本專利技術通過回收汽車行駛在車輪輪胎磨耗和路面磨耗及剎車片磨耗產生的粉塵及路面堆積的粉塵,能夠防止大氣污染,起到保護周圍環境的效果。本專利技術不需要額外的送風裝置,通過汽車利用行駛中產生的氣流吸入并去除粉塵,因此具有降低安裝費用的效果。附圖說明圖1是圖示安裝有本專利技術涉及的汽車車輪的粉塵集塵裝置的汽車的示意圖;圖2是圖示安裝有本專利技術涉及的汽車車輪的粉塵集塵裝置的汽車的放大圖;圖3是圖示安裝有本專利技術涉及的汽車車輪的粉塵集塵裝置的其他例子的截面圖;圖4是圖示本專利技術涉及的汽車車輪的粉塵集塵裝置中截水手段的一實施例的示意圖;圖5是圖示本專利技術涉及的汽車車輪的粉塵集塵裝置中截水手段的另一實施例的示意圖;圖6至圖8是圖示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汽車車輪粉塵集塵裝置,包括:與汽車的車輪隔離且安裝在汽車的車身上、至少部分圍繞所述車輪的外圈且內部具有空氣通道且所述車輪的后側具有將汽車行駛中車輪產生的粉塵和空氣吸入所述空氣通道內的吸入口且所述車輪的前側具有排出通過所述吸入口吸入的空氣的排出口的集塵管部;位于所述集塵管部內部,集塵被吸入到所述集塵管部內的粉塵的集塵部;以及與所述集塵管部連接且吸入所述車輪的剎車裝置產生的剎車片粉塵的剎車片粉塵吸入部。
【技術特征摘要】
2014.06.24 KR 10-2014-0077456;2014.09.30 KR 10-2011.一種汽車車輪粉塵集塵裝置,包括:與汽車的車輪隔離且安裝在汽車的車身上、至少部分圍繞所述車輪的外圈且內部具有空氣通道且所述車輪的后側具有將汽車行駛中車輪產生的粉塵和空氣吸入所述空氣通道內的吸入口且所述車輪的前側具有排出通過所述吸入口吸入的空氣的排出口的集塵管部;位于所述集塵管部內部,集塵被吸入到所述集塵管部內的粉塵的集塵部;以及與所述集塵管部連接且吸入所述車輪的剎車裝置產生的剎車片粉塵的剎車片粉塵吸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剎車片粉塵吸入部包括:至少部分圍繞所述剎車裝置的剪切器的剪切器覆蓋部件;以及連接所述剪切器覆蓋部件和所述集塵管部且與所述集塵管部的吸入口側連接的連接管部件,所述連接管部件包括:與位于所述剪切器的中央的孔連通的第一連接管;以及從汽車行駛中的輪遮蓋內側沿著行駛中車輪的旋轉方向,與所述第一連接管隔離布置的第二連接管。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車輪粉塵集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切器覆蓋部件部分覆蓋所述剪切器的兩側面,且在兩端部側具有覆蓋所述剪切器的兩端部的、凸出的托盤部。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車輪粉塵集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塵管部包括:安置于所述車輪的后側、通過吸入口吸入空氣的主吸入管部;與所述吸入管部連接且與所述剎車片粉塵吸入部連接的剎車粉塵吸入管部;以及連接于所述剎車粉塵吸入管部,具有向所述車輪前側排出空氣的排出口的主排出管部;所述剎車粉塵吸入管部的空氣通道的直徑小于所述主吸入管部和所述主排出管部的空氣通道的直徑。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汽車車輪粉塵集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剎車粉塵吸入管部和所述主吸入管部的連接部分從所述主吸入管部至所述剎車粉塵吸入管部的入口,直徑逐漸變小,所述剎車粉...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韓清源,河惠英,
申請(專利權)人:韓清源,河惠英,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韓國;KR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