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電表SMT雙貼片混合回流焊接生產線,其包括SMT回流焊機、貼片機以及輸送裝置,貼片機為兩臺,其中一臺貼片機的輸出口與SMT回流焊機的輸入口之間設置單條輸送鏈,另一臺貼片機的輸出口至SMT回流焊機的輸入口之間依次設置輸送載具的第一輸送鏈、第二輸送鏈、第三輸送鏈,第三輸送鏈與單條輸送鏈平行設置;第一輸送鏈與第二輸送鏈之間設置第一轉向臺,第二輸送鏈與第三輸送鏈之間設置第二轉向臺。這種結構,利用各個輸送鏈和轉向臺,將兩臺貼片機輸出的電表電路板輸送到SMT回流焊機,結構合理,可充分發揮貼片機和SMT回流焊機,適于電表電路板的大批量生產應用,可大幅提高生產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焊接設備,尤其是涉及一種電表SMT雙貼片混合回流焊接生產線。
技術介紹
一般SMT生產工藝包括焊膏印刷、貼片和回流焊三個步驟,所以要組成一條完整的SMT生產線,必然包括實施上述工藝步驟的設備:印刷機、貼片機和回流焊爐。回流焊接設備具有高效、多功能、智能化特點,調整時間短,生產效率高,因此得到廣泛應用,但在實際實際應用中,由于每塊電路板上貼片元件數量不一,如何協調貼片機和回流焊接設備的設置,以發揮貼片機和回流焊接設備各自的最大效率,是在生產加工企業里需要解決的問題,例如名為“一種SMT生產線”(授權公告號CN204206639U)的公開技術,就是為加工電路板數量大但每塊電路板上貼片元件比較少的情況下提供的解決方案;但包括上述公開技術在內的現有技術,均各自針對特定的的產品,并不適于電表SMT貼片混合回流焊接的生產應用。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效率較高的電表SMT雙貼片混合回流焊接生產線。本技術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電表SMT雙貼片混合回流焊接生產線,包括SMT回流焊機、貼片機以及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貼片機為兩臺,其中一臺貼片機的輸出口與SMT回流焊機的輸入口之間設置單條輸送鏈,另一臺貼片機的輸出口至SMT回流焊機的輸入口之間依次設置輸送載具的第一輸送鏈、第二輸送鏈、第三輸送鏈,第三輸送鏈與單條輸送鏈平行設置;第一輸送鏈與第二輸送鏈之間設置第一轉向臺,第二輸送鏈與第三輸送鏈之間設置第二轉向臺。這種結構,利用各個輸送鏈和轉向臺,將兩臺貼片機輸出的電表電路板輸送到SMT回流焊機,結構合理,可充分發揮貼片機和SMT回流焊機,適于電表電路板的大批量生產應用,可大幅提高生產效率。作為優選,兩臺貼片機并列設置,其中輸出口設置單條輸送鏈的貼片機的輸出口與SMT回流焊機的輸入口相對。這種布置方式,既充分利用空間、避免對制造場地的過多占用,又可減少輸送路線的長度、提高生產效率。作為優選,所述的單條輸送鏈、第一輸送鏈、第二輸送鏈、第三輸送鏈的兩側為導軌,其中一導軌具有驅動載具沿導軌滑動的驅動機構,該驅動機構與載具構成傳動連接。這種結構,輸送快速、穩定,便于控制,并是整體結構更加緊湊。作為優選,第一轉向臺、第二轉向臺包括輸送平臺,輸送平臺的頂部為輸送帶;第一轉向臺上的輸送帶的運行輸送方向與第二輸送鏈的輸送方向一致,第二轉向臺上的輸送帶的運行輸送方向與第三輸送鏈的輸送方向一致。這種結構,輸送穩定、可靠。因此,本技術結構合理,可充分發揮貼片機和SMT回流焊機,適于電表電路板的大批量生產應用,可大幅提高生產效率。【附圖說明】附圖1是本技術的一種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實施例:電表SMT雙貼片混合回流焊接生產線,如附圖1所示,其包括SMT回流焊機1、貼片機2以及輸送裝置,貼片機2為兩臺,其中一臺貼片機2的輸出口與SMT回流焊機I的輸入口之間設置單條輸送鏈3,另一臺貼片機2的輸出口至SMT回流焊機I的輸入口之間依次設置輸送載具的第一輸送鏈4、第二輸送鏈6、第三輸送鏈8,第三輸送鏈8與單條輸送鏈3平行設置;第一輸送鏈4與第二輸送鏈6之間設置第一轉向臺5,第二輸送鏈6與第三輸送鏈8之間設置第二轉向臺7。兩臺貼片機2并列設置,其中輸出口設置單條輸送鏈3的貼片機2的輸出口與SMT回流焊機I的輸入口相對。單條輸送鏈3、第一輸送鏈4、第二輸送鏈6、第三輸送鏈8的兩側為導軌,其中一導軌具有驅動載具沿導軌滑動的驅動機構,該驅動機構與載具構成傳動連接。第一轉向臺5、第二轉向臺7包括輸送平臺,輸送平臺的頂部為輸送帶;第一轉向臺5上的輸送帶的運行輸送方向與第二輸送鏈6的輸送方向一致,第二轉向臺7上的輸送帶的運行輸送方向與第三輸送鏈8的輸送方向一致。對于本技術,輸送的電路板安置在載具上,載具作為平臺,將電路板從兩臺貼片機輸出到SMT回流焊機;利用各個輸送鏈和轉向臺,通過載具將兩臺貼片機輸出的電表電路板輸送到SMT回流焊機,結構合理,可充分發揮貼片機和SMT回流焊機,適于電表電路板的大批量生產應用,可大幅提高生產效率。【主權項】1.一種電表SMT雙貼片混合回流焊接生產線,包括SMT回流焊機(1)、貼片機(2)以及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貼片機(2)為兩臺,其中一臺貼片機(2)的輸出口與SMT回流焊機(O的輸入口之間設置單條輸送鏈(3),另一臺貼片機(2)的輸出口至SMT回流焊機(I)的輸入口之間依次設置輸送載具的第一輸送鏈(4)、第二輸送鏈(6)、第三輸送鏈(8),第三輸送鏈(8)與單條輸送鏈(3)平行設置;第一輸送鏈(4)與第二輸送鏈(6)之間設置第一轉向臺(5 ),第二輸送鏈(6 )與第三輸送鏈(8 )之間設置第二轉向臺(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表SMT雙貼片混合回流焊接生產線,其特征在于:兩臺貼片機(2)并列設置,其中輸出口設置單條輸送鏈(3)的貼片機(2)的輸出口與SMT回流焊機(O的輸入口相對。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表SMT雙貼片混合回流焊接生產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單條輸送鏈(3)、第一輸送鏈(4)、第二輸送鏈(6)、第三輸送鏈(8)的兩側為導軌,其中一導軌具有驅動機構,該驅動機構與載具構成傳動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電表SMT雙貼片混合回流焊接生產線,其特征在于:第一轉向臺(5)、第二轉向臺(7)包括輸送平臺,輸送平臺的頂部為輸送帶;第一轉向臺(5)上的輸送帶的運行輸送方向與第二輸送鏈(6)的輸送方向一致,第二轉向臺(7)上的輸送帶的運行輸送方向與第三輸送鏈(8)的輸送方向一致。【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電表SMT雙貼片混合回流焊接生產線,其包括SMT回流焊機、貼片機以及輸送裝置,貼片機為兩臺,其中一臺貼片機的輸出口與SMT回流焊機的輸入口之間設置單條輸送鏈,另一臺貼片機的輸出口至SMT回流焊機的輸入口之間依次設置輸送載具的第一輸送鏈、第二輸送鏈、第三輸送鏈,第三輸送鏈與單條輸送鏈平行設置;第一輸送鏈與第二輸送鏈之間設置第一轉向臺,第二輸送鏈與第三輸送鏈之間設置第二轉向臺。這種結構,利用各個輸送鏈和轉向臺,將兩臺貼片機輸出的電表電路板輸送到SMT回流焊機,結構合理,可充分發揮貼片機和SMT回流焊機,適于電表電路板的大批量生產應用,可大幅提高生產效率。【IPC分類】H05K3/34【公開號】CN204887738【申請號】CN201520531383【專利技術人】徐新如, 朱永豐, 鄭敏武, 楊守旭, 沈學良 【申請人】杭州西力電能表制造有限公司【公開日】2015年12月16日【申請日】2015年7月21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表SMT雙貼片混合回流焊接生產線,包括SMT回流焊機(1)、貼片機(2)以及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貼片機(2)為兩臺,其中一臺貼片機(2)的輸出口與SMT回流焊機(1)的輸入口之間設置單條輸送鏈(3),另一臺貼片機(2)的輸出口至SMT回流焊機(1)的輸入口之間依次設置輸送載具的第一輸送鏈(4)、第二輸送鏈(6)、第三輸送鏈(8),第三輸送鏈(8)與單條輸送鏈(3)平行設置;第一輸送鏈(4)與第二輸送鏈(6)之間設置第一轉向臺(5),第二輸送鏈(6)與第三輸送鏈(8)之間設置第二轉向臺(7)。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徐新如,朱永豐,鄭敏武,楊守旭,沈學良,
申請(專利權)人:杭州西力電能表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