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船用抗老化耐腐蝕電纜,包括線芯,線芯包括兩根絕緣導線,絕緣導線包括導體及包覆在導體外的絕緣層組成,在線芯外包覆有護套層,其中護套層采用改性丁腈橡膠制備,改性丁腈橡膠的原料包括:丁腈橡膠,氯丁橡膠,三元乙丙橡膠,氟硅橡膠,硫化劑PDM,硫化劑HTDM,硫化促進劑M,硫化促進劑D,防老劑AW,防老劑RD,防老劑BLE,妥爾油,松焦油,白油,炭黑,云母粉,沸石粉,復合陶瓷玻璃微球,粘合劑A,羧甲基纖維素鈉。本發明專利技術抗老化、耐腐蝕及力學性能極為優異。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船用抗老化耐腐蝕電纜
本專利技術涉及礦用電纜
,尤其涉及一種船用抗老化耐腐蝕電纜。
技術介紹
眾所周知無論從機械性、耐熱、耐腐蝕以及災害防護角度考慮,船舶所使用的橡膠材料在維持船舶正常運行方面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具體應用過程中,橡膠材料必須能抵抗老化、腐蝕的氣候條件,同時在受強烈外力撞擊下仍能暫時保證其正常運行。
技術實現思路
基于
技術介紹
存在的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提出了一種船用抗老化耐腐蝕電纜,抗老化、耐腐蝕及力學性能極為優異。本專利技術提出的一種船用抗老化耐腐蝕電纜,包括線芯,線芯包括兩根絕緣導線,絕緣導線包括導體及包覆在導體外的絕緣層組成,在線芯外包覆有護套層,其中護套層采用改性丁腈橡膠制備。優選地,改性丁腈橡膠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丁腈橡膠20-40份,氯丁橡膠30-40份,三元乙丙橡膠5-15份,氟硅橡膠5-10份,硫化劑PDM0.5-1.5份,硫化劑HTDM1-2份,硫化促進劑M0.5-0.8份,硫化促進劑D0.5-1.2份,防老劑AW1-2份,防老劑RD1-4份,防老劑BLE1-2份,妥爾油1-2份,松焦油1-2份,白油1-2份,炭黑40-60份,云母粉15-30份,沸石粉5-15份,復合陶瓷玻璃微球30-40份,粘合劑A5-8份,羧甲基纖維素鈉1-5份。優選地,復合陶瓷玻璃微球采用如下工藝制備:將玻璃微球、陶瓷微粒放入碳酸鈉溶液中攪拌,過濾,洗滌至中性,送入鹽酸中攪拌,過濾,洗滌至中性,烘干,送入馬弗爐中煅燒,冷卻,得到預處理料;將羥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用乙醇稀釋,加入聚二甲基硅氧烷、β-環糊精、預處理料、三氟乙酸攪拌,過濾,烘干,得到復合陶瓷玻璃微球。優選地,復合陶瓷玻璃微球采用如下工藝制備:按重量份稱取20-40份玻璃微球、10-25份陶瓷微粒放入50-70份濃度為0.2-0.5mol/L的碳酸鈉溶液中攪拌20-40min,攪拌溫度為40-50℃,過濾,洗滌至中性,送入60-70份濃度為1-2mol/L的鹽酸攪拌15-30min,攪拌溫度為30-37℃,過濾,洗滌至中性,烘干,送入馬弗爐中煅燒,煅燒時間為2-3h,煅燒溫度為500-550℃,冷卻,得到預處理料;按重量份將15-30份羥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用50-60份乙醇稀釋,加入1-3份聚二甲基硅氧烷、10-15份β-環糊精、40-80份預處理料、0.5-3份三氟乙酸攪拌40-60min,攪拌溫度為70-90℃,過濾,烘干,得到復合陶瓷玻璃微球。優選地,丁腈橡膠、氯丁橡膠、三元乙丙橡膠及氟硅橡膠的重量比為30-34:32-35:10-12:6-8。優選地,硫化劑PDM、硫化劑HTDM、硫化促進劑M及硫化促進劑D的重量比為1-1.2:1.4-1.8:0.6-0.64:0.8-1。優選地,炭黑、云母粉、沸石粉及復合陶瓷玻璃微球的重量比為50-54:20-25:8-12:34-37。優選地,改性丁腈橡膠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丁腈橡膠30-34份,氯丁橡膠32-35份,三元乙丙橡膠10-12份,氟硅橡膠6-8份,硫化劑PDM1-1.2份,硫化劑HTDM1.4-1.8份,硫化促進劑M0.6-0.64份,硫化促進劑D0.8-1份,防老劑AW1.4-1.6份,防老劑RD2-3.4份,防老劑BLE1.2-1.5份,妥爾油1.6-1.9份,松焦油1.5-1.7份,白油1.4-1.6份,炭黑50-54份,云母粉20-25份,沸石粉8-12份,復合陶瓷玻璃微球34-37份,粘合劑A6-7份,羧甲基纖維素鈉2-4份。本專利技術中,上述改性丁腈橡膠采用一般橡膠的制備工藝制備,即原材料準備→塑煉→混煉→成型→硫化→休整→檢驗。本專利技術采用丁腈橡膠、氯丁橡膠、三元乙丙橡膠及氟硅橡膠作為主料,并采用硫化劑PDM、硫化劑HTDM、硫化促進劑M、硫化促進劑D作為硫化體系,保證制品的抗老化、耐腐蝕性能,且力學性能極為優異,妥爾油、松焦油及白油與上述組分協同作用,制品硬度與韌性均較高,通過添加適量的炭黑、云母粉、沸石粉及復合陶瓷玻璃微球協同作為填充增強材料,可進一步增強制品抗老化與力學性能,適于在船舶環境,而在復合陶瓷玻璃微球中,通過一定方式在玻璃微球、陶瓷微粒表面負載羥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β-環糊精等,借助負載物比表面積大,特殊的腔體結構,對其周圍的物料吸附力極強,與其他原料共同作用,制品不僅質量輕,且力學性能、耐腐蝕及抗老化性能進一步增強。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提出的一種船用抗老化耐腐蝕電纜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圖1為本專利技術提出的一種船用抗老化耐腐蝕電纜的結構示意圖。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進行詳細說明。實施例1參照圖1,一種船用抗老化耐腐蝕電纜,包括線芯,線芯包括兩根絕緣導線,絕緣導線包括導體1及包覆在導體1外的絕緣層2組成,在線芯外包覆有護套層3,其中護套層3采用改性丁腈橡膠制備。改性丁腈橡膠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丁腈橡膠40份,氯丁橡膠30份,三元乙丙橡膠15份,氟硅橡膠5份,硫化劑PDM1.5份,硫化劑HTDM1份,硫化促進劑M0.8份,硫化促進劑D0.5份,防老劑AW2份,防老劑RD1份,防老劑BLE2份,妥爾油1份,松焦油2份,白油1份,炭黑60份,云母粉15份,沸石粉15份,復合陶瓷玻璃微球30份,粘合劑A8份,羧甲基纖維素鈉1份。實施例2參照圖1,一種船用抗老化耐腐蝕電纜,包括線芯,線芯包括兩根絕緣導線,絕緣導線包括導體1及包覆在導體1外的絕緣層2組成,在線芯外包覆有護套層3,其中護套層3采用改性丁腈橡膠制備。改性丁腈橡膠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丁腈橡膠20份,氯丁橡膠40份,三元乙丙橡膠5份,氟硅橡膠10份,硫化劑PDM0.5份,硫化劑HTDM2份,硫化促進劑M0.5份,硫化促進劑D1.2份,防老劑AW1份,防老劑RD4份,防老劑BLE1份,妥爾油2份,松焦油1份,白油2份,炭黑40份,云母粉30份,沸石粉5份,復合陶瓷玻璃微球40份,粘合劑A5份,羧甲基纖維素鈉5份。實施例3參照圖1,一種船用抗老化耐腐蝕電纜,包括線芯,線芯包括兩根絕緣導線,絕緣導線包括導體1及包覆在導體1外的絕緣層2組成,在線芯外包覆有護套層3,其中護套層3采用改性丁腈橡膠制備。改性丁腈橡膠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丁腈橡膠34份,氯丁橡膠32份,三元乙丙橡膠12份,氟硅橡膠6份,硫化劑PDM1.2份,硫化劑HTDM1.4份,硫化促進劑M0.64份,硫化促進劑D0.8份,防老劑AW1.6份,防老劑RD2份,防老劑BLE1.5份,妥爾油1.6份,松焦油1.7份,白油1.4份,炭黑54份,云母粉20份,沸石粉12份,復合陶瓷玻璃微球34份,粘合劑A7份,羧甲基纖維素鈉2份。復合陶瓷玻璃微球采用如下工藝制備:按重量份稱取40份玻璃微球、10份陶瓷微粒放入70份濃度為0.2mol/L的碳酸鈉溶液中攪拌40min,攪拌溫度為40℃,過濾,洗滌至中性,送入70份濃度為1mol/L的鹽酸攪拌30min,攪拌溫度為30℃,過濾,洗滌至中性,烘干,送入馬弗爐中煅燒,煅燒時間為3h,煅燒溫度為500℃,冷卻,得到預處理料;按重量份將30份羥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用50份乙醇稀釋,加入3份聚二甲基硅氧烷、10份β-環糊精、80份預處理料、0.5份三氟乙酸攪拌60mi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船用抗老化耐腐蝕電纜,其特征在于,包括線芯,線芯包括兩根絕緣導線,絕緣導線包括導體(1)及包覆在導體(1)外的絕緣層(2)組成,在線芯外包覆有護套層(3);其中護套層(3)采用改性丁腈橡膠制備。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船用抗老化耐腐蝕電纜,其特征在于,包括線芯,線芯包括兩根絕緣導線,絕緣導線包括導體(1)及包覆在導體(1)外的絕緣層(2)組成,在線芯外包覆有護套層(3);其中護套層(3)采用改性丁腈橡膠制備;改性丁腈橡膠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丁腈橡膠20-40份,氯丁橡膠30-40份,三元乙丙橡膠5-15份,氟硅橡膠5-10份,硫化劑PDM0.5-1.5份,硫化劑HTDM1-2份,硫化促進劑M0.5-0.8份,硫化促進劑D0.5-1.2份,防老劑AW1-2份,防老劑RD1-4份,防老劑BLE1-2份,妥爾油1-2份,松焦油1-2份,白油1-2份,炭黑40-60份,云母粉15-30份,沸石粉5-15份,復合陶瓷玻璃微球30-40份,粘合劑A5-8份,羧甲基纖維素鈉1-5份;復合陶瓷玻璃微球采用如下工藝制備:將玻璃微球、陶瓷微粒放入碳酸鈉溶液中攪拌,過濾,洗滌至中性,送入鹽酸中攪拌,過濾,洗滌至中性,烘干,送入馬弗爐中煅燒,冷卻,得到預處理料;將羥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用乙醇稀釋,加入聚二甲基硅氧烷、β-環糊精、預處理料、三氟乙酸攪拌,過濾,烘干,得到復合陶瓷玻璃微球。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抗老化耐腐蝕電纜,其特征在于,復合陶瓷玻璃微球采用如下工藝制備:按重量份稱取20-40份玻璃微球、10-25份陶瓷微粒放入50-70份濃度為0.2-0.5mol/L的碳酸鈉溶液中攪拌20-40min,攪拌溫度為40-50℃,過濾,洗滌至中性,送入60-70份濃度為1-2mol/L的鹽酸攪拌15-30min,攪拌溫度為30-37℃,過濾,洗滌至中性,烘干,送入馬弗爐中煅燒,...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毛文秀,徐延琴,吳仁杰,曾月娥,朱丹,
申請(專利權)人:晉源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安徽;3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