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底座與鞍座穩定配合型精密立式加工中心,包括:底座、鞍座、絲杠螺母機構、第一驅動機構;底座的上表面上設有第一導軌和第二導軌;底座的上表面位于第一導軌和第二導軌之間設有一體成型的第一絲杠座和第二絲杠座;鞍座安裝在第一導軌和第二導軌上,且鞍座的下表面上設有一體成型的第一螺母座;絲杠螺母機構包括絲杠螺母和絲杠,絲杠螺母安裝在第一螺母座上,絲杠依次穿過第一絲杠座、絲杠螺母和第二絲杠座并與第一驅動機構連接;第一驅動機構通過絲杠驅動鞍座在底座上沿著Y軸方向進行移動。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穩定、配合精度降高。且簡化了裝配工藝,使得整個加工中心的結構更為簡單實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機加工
,尤其涉及一種底座與鞍座穩定配合型精密立式加工中心。
技術介紹
加工中心是從數控銑床發展而來的。與數控銑床的最大區別在于加工中心具有自動交換加工刀具的能力,通過在刀庫上安裝不同用途的刀具,可在一次裝夾中通過自動換刀裝置改變主軸上的加工刀具,實現多種加工功能。廣泛應用于機械制造、機加工領域。在加工中心中,底座和鞍座是其主要的組成部件,且鞍座安裝在底座上,鞍座通過絲杠組件與底座滑動配合,因此,絲杠組件與底座和鞍座的連接方式直接影響底座與鞍座的配合精度,而在加工過程中,鞍座與底座的配合精度直接影響著整個加工中心的加工精度。因此,絲杠組件與底座和鞍座的連接方式顯的尤為重要。但現有的技術中,絲杠組件基本上都是采用螺栓將絲杠組件中的支撐座和絲杠螺母座與底座和鞍座進行固定,再利用絲杠將二者連接在一起實現配合。由于螺栓的固定方式,在工作中,尤其是加工中心這種需要多軸移動的工作場合中,很容易產生松動,造成鞍座在移動過程中不斷的在底座上來回晃動,嚴重影響了加工中心的加工精度。
技術實現思路
基于上述
技術介紹
存在的技術問題,本技術提出一種底座與鞍座穩定配合型精密立式加工中心,該加工中心中通過增強底座與鞍座的配合精度,以實現對加工精度的提高。本技術提出了一種底座與鞍座穩定配合型精密立式加工中心,包括:底座、鞍座、絲杠螺母機構、第一驅動機構;底座水平布置,底座的上表面位于底座中心線的兩側設有沿著Y軸方向布置且相互平行的第一導軌和第二導軌;底座的上表面位于第一導軌和第二導軌之間設有一體成型的第一絲杠座和第二絲杠座,且第一絲杠座和第二絲杠座之間的連線平行于第一導軌和第二導軌;鞍座可滑動安裝在第一導軌和第二導軌上,且鞍座的下表面上設有一體成型的第一螺母座;絲杠螺母機構包括絲杠螺母和絲杠,其中,絲杠螺母安裝在第一螺母座上,絲杠依次穿過第一絲杠座、絲杠螺母和第二絲杠座并與第一驅動機構連接;第一驅動機構通過絲杠驅動鞍座在底座上沿著Y軸方向進行移動。優選地,第一導軌、第二導軌與底座一體成型。優選地,底座的下表面位于底座中心線的兩側設有沿著Y軸方向布置且相互平行的第一支撐面和第二支撐面;第一支撐面和第二支撐面之間設有弧形面,且弧形面的凸面朝向底座的上表面,弧形面的最高點位于底座上表面中心線的下方。優選地,第一支撐面和第二支撐面的下方分別沿Y軸方向布置且相互平行的第一支撐座和第二支撐座。優選地,第一支撐座和第二支撐座均由多塊在同一直線上的支撐塊組成,且每塊支撐座上均設有豎直布置的調節螺栓孔。優選地,工作臺的下表面位于弧形面最高點處設有一體成型的第二螺母座。優選地,還包括固定在底座的一側的立柱、安裝在鞍座上并可在鞍座上沿著X軸方向進行滑動的工作臺、以及安裝在立柱上并可在立柱上沿著Z軸方向進行滑動的加工機頭。優選地,立柱內部設有豎直布置的矩形腔,矩形腔內設有一體成型的豎直布置的加強構件;加強構件包括圓筒和加強件,圓筒的外周面與矩形腔的內周面之間預留有間隙,加強件位于間隙內且沿著立柱的高度方向設有多層,加強件的兩端分別連接矩形腔內周面和圓筒的外周面。本技術中,通過將第一絲杠座和第二絲杠座與底座一體成型,將第一螺母座與鞍座一體成型;并通過絲杠、絲杠螺母與第一螺母座、第一絲杠座和第二絲杠座進行配合實現鞍座與底座的連接;由于本技術中用于固定絲杠螺母的第一螺母座、用于固定絲杠的第一絲杠座和第二絲杠座均采用一體成型技術,從而提高了結構的穩定性,避免了因螺栓固定造成連接松動,配合精度降低的問題;同時,簡化了裝配工藝,使得整個加工中心的結構更為簡單實用。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提出的一種底座與鞍座穩定配合型精密立式加工中心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提出的一種底座與鞍座穩定配合型精密立式加工中心中所述底座的結構示意圖一;圖3為本專利技術提出的一種底座與鞍座穩定配合型精密立式加工中心中所述底座的結構示意圖二;圖4為本專利技術提出的一種底座與鞍座穩定配合型精密立式加工中心中所述鞍座與底座的裝配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提出的一種底座與鞍座穩定配合型精密立式加工中心中所述工作臺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專利技術提出的一種底座與鞍座穩定配合型精密立式加工中心中所述工作臺與鞍座的裝配圖;圖7為本專利技術提出的一種底座與鞍座穩定配合型精密立式加工中心中所述立柱的結構示意圖;圖8為本專利技術提出的一種底座與鞍座穩定配合型精密立式加工中心中所述立柱的俯視圖;圖9為本專利技術提出的一種底座與鞍座穩定配合型精密立式加工中心中所述加工機頭與立柱的裝配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進行詳細說明。如圖1-9所示,圖1為本技術提出的一種底座與鞍座穩定配合型精密立式加工中心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提出的一種底座與鞍座穩定配合型精密立式加工中心中所述底座的結構示意圖一;圖3為本專利技術提出的一種底座與鞍座穩定配合型精密立式加工中心中所述底座的結構示意圖二;圖4為本專利技術提出的一種底座與鞍座穩定配合型精密立式加工中心中所述鞍座與底座的裝配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提出的一種底座與鞍座穩定配合型精密立式加工中心中所述工作臺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專利技術提出的一種底座與鞍座穩定配合型精密立式加工中心中所述工作臺與鞍座的裝配圖;圖7為本專利技術提出的一種底座與鞍座穩定配合型精密立式加工中心中所述立柱的結構示意圖;圖8為本專利技術提出的一種底座與鞍座穩定配合型精密立式加工中心中所述立柱的俯視圖;圖9為本專利技術提出的一種底座與鞍座穩定配合型精密立式加工中心中所述加工機頭與立柱的裝配圖。在本文中,所述X軸、Y軸、Z軸相互正交構成三維立體坐標系。參照圖1,本技術實施例提出的一種底座與鞍座穩定配合型精密立式加工中心,包括:底座1、鞍座2、工作臺3、立柱4、加工機頭5、第一驅動機構、第二驅動機構、第三驅動機構和絲杠螺母機構:其中:絲杠螺母機構包括絲杠6和絲杠螺母;第一驅動機構用于驅動鞍座2在底座1上沿著Y軸方向進行移動;第二驅動機構用于驅動工作臺3在鞍座2上沿著X軸方向進行移動;第三驅動機構用于驅動加工機頭5在立柱4上沿著Z軸方向進行移動。參照圖2,底座1水平布置,底座1的上表面位于中心線的兩側設有沿著Y軸方向布置且相互平行的第一導軌101和第二導軌102;底座1的下表面位于底座1中心線的兩側均設有沿著Y軸方向布置且相互平行的第一支撐面103和第二支撐面104;第一支撐面103和第二支撐面104之間均設有弧形面105,且弧形面105的凸面朝向底座1的上表面,弧形面105的最高點位于底座1上表面中心線的下方;第一支撐面103和第二支撐面104的下方分別沿Y軸方向布置且相互平行的第一支撐座1031和第二支撐座1041;第一支撐座1031和第二支撐座1041均由多塊在同一直線上的支撐塊組成,且每塊支撐座上均設有豎直布置的調節螺栓孔;底座1下表面位于弧形面105的兩端均設有水平調節塊1051,水平調節塊1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底座與鞍座穩定配合型精密立式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鞍座(2)、絲杠螺母機構、第一驅動機構;底座(1)水平布置,底座(1)的上表面位于底座(1)中心線的兩側設有沿著Y軸方向布置且相互平行的第一導軌(101)和第二導軌(102);底座(1)的上表面位于第一導軌(101)和第二導軌(102)之間設有一體成型的第一絲杠座(106)和第二絲杠座(107),且第一絲杠座(106)和第二絲杠座(107)之間的連線平行于第一導軌(101)和第二導軌(102);鞍座(2)可滑動安裝在第一導軌(101)和第二導軌(102)上,且鞍座(2)的下表面上設有一體成型的第一螺母座;絲杠螺母機構包括絲杠螺母和絲杠(6),其中,絲杠螺母安裝在第一螺母座上,絲杠(6)依次穿過第一絲杠座(106)、絲杠螺母和第二絲杠座(107)并與第一驅動機構連接;第一驅動機構通過絲杠(6)驅動鞍座(2)在底座(1)上沿著Y軸方向進行移動。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底座與鞍座穩定配合型精密立式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包括:底
座(1)、鞍座(2)、絲杠螺母機構、第一驅動機構;
底座(1)水平布置,底座(1)的上表面位于底座(1)中心線的兩側設有
沿著Y軸方向布置且相互平行的第一導軌(101)和第二導軌(102);
底座(1)的上表面位于第一導軌(101)和第二導軌(102)之間設有一體
成型的第一絲杠座(106)和第二絲杠座(107),且第一絲杠座(106)和第二
絲杠座(107)之間的連線平行于第一導軌(101)和第二導軌(102);
鞍座(2)可滑動安裝在第一導軌(101)和第二導軌(102)上,且鞍座(2)
的下表面上設有一體成型的第一螺母座;
絲杠螺母機構包括絲杠螺母和絲杠(6),其中,絲杠螺母安裝在第一螺母
座上,絲杠(6)依次穿過第一絲杠座(106)、絲杠螺母和第二絲杠座(107)
并與第一驅動機構連接;
第一驅動機構通過絲杠(6)驅動鞍座(2)在底座(1)上沿著Y軸方向進
行移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底座與鞍座穩定配合型精密立式加工中心,其特
征在于,第一導軌(101)、第二導軌(102)與底座一體成型。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底座與鞍座穩定配合型精密立式加工中心,其特
征在于,底座(1)的下表面位于底座(1)中心線的兩側設有沿著Y軸方向布
置且相互平行的第一支撐面(103)和第二支撐面(104);第一支撐面(103)
和第二支撐面(104)之間設有弧形面(105),且弧形面(105)的凸面朝向底
座(1)的上表面...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正祥,張楊宇,
申請(專利權)人:安徽華隆精密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安徽;3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