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適用于滅菌柜內部使用的折疊輪內車,包括內車車架、前排車輪和后排車輪,在內車車架上設有2套分別與車輪配合的折疊機構;折疊機構包括與內車車架的橫梁平行的2根由連桿連接的活動長桿,在2根活動長桿的中部固定安裝有撞板,在撞板上安裝有撞輪,在撞板兩側的活動長桿上各設有一個限位塊;在活動連接架板上固定設有與活動長桿平行的推管,在推管的中部連接設有旋轉力臂,在活動長桿上還固定有復位塊,復位塊上固定有復位拉簧,復位拉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橫梁上。其結構設計合理,操作簡便,省力,節約成本,節約了供應中心存放外車的空間,環境整潔,不影響醫務人員的物流通道。特別適合在醫院使用,也適用于其它可以適用的場合。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內車,特別是一種適用于滅菌柜內部使用的折疊輪內車。
技術介紹
現有技術中,醫院都是將清洗好的手術器械(如手術刀、手術剪)等需要滅菌的物品在器械打包區進行打包(敷料包),滅菌柜內車置于滅菌柜前門滅菌柜外車上。人工將敷料包碼垛到滅菌柜內車上,再將滅菌柜內外車推送至滅菌柜前門入口處,將內外車分離;夕卜車停留在滅菌柜前門入口處;內車推入滅菌柜內部對其進行滅菌,滅菌結束后。人工將滅菌柜后門的外車運行至后門出口處,內車拉出至滅菌柜后門外車上,再將內外車推入敷料存放區,由工作人員將敷料包從內車上卸車,放置在敷料包存放架上。此種滅菌柜內、外車轉運的方式存在的缺陷:1、每臺滅菌柜需配置兩輛內車,兩輛外車。外車只是內車的移動托架。2、將外車上的內車推至滅菌柜時,需人工將外車與滅菌柜內部軌道對接。對接不上,內車無法進入。對接完以后,要將外車鎖定,防止推入內車時外車倒退造成意外。滅菌結束后將內車拉出時要先將滅菌柜后門的外車與滅菌柜出口軌道對接且人工鎖定,再將內車拉至外車上,以上操作很繁瑣。平時外車的存放在潔凈區和器械打包區,占用了寶貴的空間,影響醫務人員的物流通道。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設計合理、使用方便,節約空間與成本,有效防止交叉感染的一種適用于滅菌柜內部使用的折疊輪內車。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的。本技術是一種適用于滅菌柜內部使用的折疊輪內車,包括內車車架和安裝在內車車架上的前排車輪和后排車輪,其特點是:在內車車架上設有2套分別與前排車輪和后排車輪配合的折疊機構;所述的折疊機構包括與內車車架的橫梁平行的2根由連桿連接的活動長桿,在2根活動長桿的中部固定安裝有撞板,在撞板上安裝有撞輪,在撞板兩側的活動長桿上各設有一個限位塊;每個限位塊上設有限位塊卡槽,在限位塊卡槽內設有固定板連接軸,該固定板連接軸安裝在對稱的固定板上,所述的固定板分別設在限位塊兩側并固定在內車車架上,在限位塊與固定板之間設有一活動連接架板,活動連接架板的上部通過腳板連接軸連接在固定板上、下部穿過活動長桿,所述的前排車輪或后排車輪固定在活動連接架板上;在活動連接架板上固定設有與活動長桿平行的推管,在推管的中部連接設有旋轉力臂,旋轉力臂上設有限位槽,穿過限位槽設有固定在內車車架上的力臂支桿;旋轉力臂的后部設有滾輪;所述的力臂支桿與推管平行;在活動長桿上還固定有復位塊,復位塊上固定有復位拉簧,復位拉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橫梁上。本技術所述的適用于醫院滅菌柜內部使用的折疊輪內車,進一步優選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的撞板采用前端高、后端低的方式設置,所述的撞輪安裝在撞板的低點部位上。本技術所述的適用于醫院滅菌柜內部使用的折疊輪內車,進一步優選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的旋轉力臂為開口朝下的彎板狀。本技術所述的適用于醫院滅菌柜內部使用的折疊輪內車,進一步優選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的旋轉力臂由連續的三段式臂體構成,前段臂體固定在推管上,限位槽設在中段臂體上,滾輪設在后段臂體上,前段臂體、后段臂體與中段臂體呈120° -160°夾角。本技術折疊輪內車在使用時:人工推動折疊輪內車進入滅菌柜,前進過程中內車車架兩側的邊梁搭在滅菌柜內部滾輪上,當折疊輪內車撞輪與前門阻擋板相撞接時(前門阻擋板與滅菌柜缸體固定),撞板帶動限位塊圍繞活動長桿向上旋轉,使限位塊卡槽脫離固定板連接軸,人工推動折疊輪內車繼續向前運行,內車前排車輪與滅菌柜前端面下邊沿碰撞時,內車前排四輪圍繞活動長桿旋轉收起進入滅菌柜,前排車輪進入滅菌柜后,人工推動內車繼續向前運行,撞板帶動限位塊圍繞活動長桿向上旋轉,使限位塊卡槽脫離固定板連接軸,內車后排車輪與前端面下邊沿碰撞、收起進入滅菌柜,此時前后門復位拉簧處于拉緊狀態,折疊輪內車整體進入滅菌柜后,關閉滅菌柜前門進行滅菌(后門已關閉,滅菌柜具有前后門互鎖功能)。滅菌結束后,將滅菌柜后門打開,后門員工拉動折疊輪內車出柜,折疊輪內車出柜時旋轉力臂后部的滾輪受到后門阻擋板阻擋,滾輪沿著阻擋板斜面向前運行,旋轉力臂向下旋轉,推管壓迫內車前排車輪旋轉復位成行走狀態,當前排車輪脫離滅菌柜后端面時,復位彈簧拉動復位塊使前排車輪迅速彈出復位成成行走狀態。內車車輪在出柜過程中受旋轉力臂及拉簧的雙重作用使其復位成行走狀態。繼續拉動內車,當內車前排車輪完全出柜后與地面接觸時,前排車輪對內車起到支撐作用。繼續拉動內車使后排車輪出柜,當后排腳輪脫離滅菌柜后端面時,重復前排車輪出柜時動作,使后排車輪完全出柜與地面接觸。此時前、后排車輪共同支撐折疊輪內車。工作人員推動折疊輪內車卸下敷料包。本技術使用時,與之配合的前、后門阻擋板的結構可以設計成如圖2圖3所述的形狀,配合撞輪使用。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折疊輪內車具有以下優點:1、其節約成本,現有技術中每臺滅菌柜需要配置兩臺內車,兩臺外車。本技術只需配置一輛折疊輪內車便可完成周轉使用。2、其結構設計合理,操作簡便,省力。3、節約了供應中心存放外車的空間,環境整潔,不影響醫務人員的物流通道。特別適合在醫院使用,也適用于其它可以適用的場合。【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一種俯視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后排車輪出柜狀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的前排車輪進柜狀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參照附圖,進一步描述本技術的具體技術方案,以便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進一步地理解本技術,而不構成對其權利的限制。實施例1,參照圖1 一 3,一種適用于滅菌柜內部使用的折疊輪內車,包括內車車架I和安裝在內車車架I上的前排車輪3和后排車輪2,在內車車架I上設有2套分別與前排車輪3和后排車輪2配合的折疊機構;所述的折疊機構包括與內車車架I的橫梁4平行的2根由連桿6連接的活動長桿5,在2根活動長桿5的中部固定安裝有撞板7,在撞板7上安裝有撞輪8,在撞板7兩側的活動長桿5上各設有一個限位塊9 ;每個限位塊9上設有限位塊卡槽10,在限位塊卡槽10內設有固定板連接軸11,該固定板連接軸11安裝在對稱的固定板12上,所述的固定板12分別設在限位塊9兩側并固定在內車車架I上,在限位塊9與固定板12之間設有一活動連接架板13,活動連接架板13的上部通過腳板連接軸14連接在固定板12上、下部穿過活動長桿5,所述的前排車輪3或后排車輪4固定在活動連接架板13上;在活動連接架板13上固定設有與活動長桿5平行的推管15,在推管15的中部連接設有旋轉力臂16,旋轉力臂16上設有限位槽17,穿過限位槽17設有固定在內車車架I上的力臂支桿18 ;旋轉力臂16的后部設有滾輪19 ;所述的力臂支桿18與推管15平行;在活動長桿5上還固定有復位塊20,復位塊20上固定有復位拉簧21,復位拉簧21的另一端固定在橫梁4上。實施例2,實施例1所述的適用于滅菌柜內部使用的折疊輪內車中:所述的撞板7采用前端高、后端低的方式設置,所述的撞輪8安裝在撞板7的低點部位上。實施例3,實施例1或2所述的適用于滅菌柜內部使用的折疊輪內車中:所述的旋轉力臂16為開口朝下的彎板狀。實施例4,實施例1或2或3所述的適用于滅菌柜內部使用的折疊輪內車中:所述的旋轉力臂16由連續的三段式臂體構成,前段臂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適用于滅菌柜內部使用的折疊輪內車,包括內車車架和安裝在內車車架上的前排車輪和后排車輪,其特征在于:在內車車架上設有2套分別與前排車輪和后排車輪配合的折疊機構;所述的折疊機構包括與內車車架的橫梁平行的2根由連桿連接的活動長桿,在2根活動長桿的中部固定安裝有撞板,在撞板上安裝有撞輪,在撞板兩側的活動長桿上各設有一個限位塊;每個限位塊上設有限位塊卡槽,在限位塊卡槽內設有固定板連接軸,該固定板連接軸安裝在對稱的固定板上,所述的固定板分別設在限位塊兩側并固定在內車車架上,在限位塊與固定板之間設有一活動連接架板,活動連接架板的上部通過腳板連接軸連接在固定板上、下部穿過活動長桿,所述的前排車輪或后排車輪固定在活動連接架板上;在活動連接架板上固定設有與活動長桿平行的推管,在推管的中部連接設有旋轉力臂,旋轉力臂上設有限位槽,穿過限位槽設有固定在內車車架上的力臂支桿;旋轉力臂的后部設有滾輪;所述的力臂支桿與推管平行;在活動長桿上還固定有復位塊,復位塊上固定有復位拉簧,復位拉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橫梁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徐壽海,湯錦云,楊善明,
申請(專利權)人:連云港千櫻醫療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