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工作基站智能節電系統,其包括前端智能節電單元和終端信息處理單元,所述前端智能節電單元與所述終端信息處理單元連接,所述前端智能節電單元連接有遠供電設備,所述遠供電設備連接遠端基站并為遠端基站供電;其中所述終端信息處理單元為所述前端智能節電單元提供供電配置與命令數據并接受所述前端智能節電單元的反饋數據,所述前端智能節電單元根據所述配置與命令數據完成對所述遠供電設備的供電輸出控制。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無需人工干預,通過前端智能節電單元與所述終端信息處理單元配合實現定時、自動對基站的供電情況進行操作和控制,前端智能節電單元還可以實時獲取前端智能節電單元的反饋數據。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到基站供電
,特別是一種根據基站的工作需求為基站間歇性供電的智能節電系統。
技術介紹
目前絕大多數的基站,供電方式都是傳統的直接供電方式,基站一直處于工作狀態,在網絡維護成本中,電費的支出最大。而在現有的一些間歇性工作的基站,在一天的時間內只有某個時間段需要進行供電一運行,其他時間段處于維護狀態,并不需要供電運行。比如高鐵基站,可以只在一段時間內保持工作狀態,在夜間可以處于關閉狀態。而現有技術類似的基站都是24小時供電,或者是通過人工的方式在不需要工作的時候進行斷電處理。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工作基站智能節電系統,其包括前端智能節電單元和終端信息處理單元,所述前端智能節電單元與所述終端信息處理單元連接,所述前端智能節電單元連接有遠供電設備,所述遠供電設備連接遠端基站并為遠端基站供電;其中所述終端信息處理單元為所述前端智能節電單元提供供電配置與命令數據并接受所述前端智能節電單元的反饋數據,所述前端智能節電單元根據所述配置與命令數據完成對所述遠供電設備的供電輸出控制。較佳地,所述前端智能節電單元包括中央處理器、智能控制模塊、存儲模塊、無線傳輸模塊、時鐘模塊;其中所述無線傳輸模塊與所述終端信息處理單元連接并接受所述配置與命令數據,所述無線傳輸模塊將所述配置與命令數據發送至所述中央處理器;所述中央處理器采集所述時鐘模塊的實時時鐘數據,并根據所述配置與命令數據產生一控制指令發送至所述智能控制模塊,所述智能控制模塊輸出所述控制指令至所述遠供電設備并控制其電源輸出。較佳地,所述終端信息處理單元包括終端無線傳輸模塊、終端數據處理模塊、終端存儲模塊和顯示模塊,所述終端數據處理模塊向所述終端無線傳輸模塊發送所述配置與命令數據并接受所述反饋數據,所述終端無線傳輸模塊與所述無線傳輸模塊之間完成雙向數據傳輸;所述終端存儲模塊存儲所述反饋數據,所述顯示模塊顯示所述反饋數據。較佳地,所述無線傳輸模塊與所述終端存儲模塊通過GPRS信號傳輸數據。本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術提供的前端智能節電單元與終端信息處理單元之間采用無線方式進行通訊,實現在正常工作環境下的數據流量無線傳遞,安裝簡單、組網方便;前端智能節電單元自動獲取實時時鐘信息,結合終端信息處理單元發送的配置與命令數據,對基站的電源供應進行定時控制,在需要的時候開啟電源,在閑置的時候關閉電源,達到節能降耗的目的;本技術還能夠前端智能節電單元的實時運行狀態,將狀態數據定時傳送到終端信息處理單元,使用戶更好的了解現場的工作情況。本技術無需人工干預,定時控制、自動操作,定時時間可以遠程配置,無需人員進入現場,即可對基站的供電情況進行操作和控制。當然,實施本技術的任一產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時達到以上所述的所有優點。【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工作基站智能節電系統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工作基站智能節電系統,如圖1所示,其包括前端智能節電單元10和終端信息處理單元20,前端智能節電單元10與終端信息處理單元20連接,所述前端智能節電單元10連接有遠供電設備31,遠供電設備31連接遠端基站41并為遠端基站41供電;其中終端信息處理單元20為前端智能節電單元10提供供電配置與命令數據并接受前端智能節電單元10的反饋數據,前端智能節電單元10根據所述配置與命令數據完成對遠供電設備31的供電輸出控制。本實施例中前端智能節電單元10包括中央處理器11、智能控制模塊12、存儲模塊14、無線傳輸模塊13、時鐘模塊15 ;其中智能控制模塊12、存儲模塊14、無線傳輸模塊13、時鐘模塊15分別與中央處理器11連接;無線傳輸模塊13與終端信息處理單元20連接并接受所述配置與命令數據,無線傳輸模塊13將所述配置與命令數據發送至中央處理器11,中央處理器11采集時鐘模塊15的實時時鐘數據,并根據所述配置與命令數據產生一控制指令發送至智能控制模塊12,智能控制模塊12輸出所述控制指令至遠供電設備31并控制其電源輸出,遠供電設備31確定給遠端基站41輸出電源或關閉電源。其中終端信息處理單元20包括終端無線傳輸模塊21、終端數據處理模塊22、終端存儲模塊23和顯示模塊24,終端數據處理模塊22向終端無線傳輸模塊21發送所述配置與命令數據并接受所述反饋數據,終端無線傳輸模塊21與無線傳輸模塊13之間完成雙向數據傳輸;終端存儲模塊23存儲所述反饋數據,顯示模塊24顯示所述反饋數據。本實施例提供的反饋數據可以是前端智能節電單元10的實時運行數據以及可能出現的故障信息數據,無線傳輸模塊13與終端存儲模塊23通過GPRS信號傳輸數據。具體使用的中央處理器11的型號為LPC2366,前端無線傳輸模塊13的型號為⑶900D,存儲模塊14的型號為24C512,實鐘模塊15的型號為SD2068,終端無線傳輸模塊21的型號為JIASUNGPRS Modem。本技術提供的前端智能節電單元與終端信息處理單元之間采用無線方式進行通訊,實現在正常工作環境下的數據流量無線傳遞,安裝簡單、組網方便;前端智能節電單元自動獲取實時時鐘信息,結合終端信息處理單元發送的配置與命令數據,對基站的電源供應進行定時控制,在需要的時候開啟電源,在閑置的時候關閉電源,達到節能降耗的目的;本技術還能夠前端智能節電單元的實時運行狀態,將狀態數據定時傳送到終端信息處理單元,使用戶更好的了解現場的工作情況。本技術無需人工干預,定時控制、自動操作,定時時間可以遠程配置,無需人員進入現場,即可對基站的供電情況進行操作和控制。以上公開的本技術優選實施例只是用于幫助闡述本技術。優選實施例并沒有詳盡敘述所有的細節,也不限制該技術僅為所述的【具體實施方式】。顯然,根據本說明書的內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變化。本說明書選取并具體描述這些實施例,是為了更好地解釋本技術的原理和實際應用,從而使所屬
技術人員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技術。本技術僅受權利要求書及其全部范圍和等效物的限制。【主權項】1.一種工作基站智能節電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智能節電單元(10)和終端信息處理單元(20),所述前端智能節電單元(10)與所述終端信息處理單元(20)連接,所述前端智能節電單元(10)連接有遠供電設備(31),所述遠供電設備(31)連接遠端基站(41)并為遠端基站(41)供電; 其中所述終端信息處理單元(20)為所述前端智能節電單元(10)提供供電配置與命令數據并接受所述前端智能節電單元(10)的反饋數據,所述前端智能節電單元(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工作基站智能節電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智能節電單元(10)和終端信息處理單元(20),所述前端智能節電單元(10)與所述終端信息處理單元(20)連接,所述前端智能節電單元(10)連接有遠供電設備(31),所述遠供電設備(31)連接遠端基站(41)并為遠端基站(41)供電;其中所述終端信息處理單元(20)為所述前端智能節電單元(10)提供供電配置與命令數據并接受所述前端智能節電單元(10)的反饋數據,所述前端智能節電單元(10)根據所述配置與命令數據完成對所述遠供電設備(31)的供電輸出控制。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淑萍,王秀俊,汪曹陽,
申請(專利權)人:合肥佳訊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安徽;3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