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孔板印刷多色套印裝置,包括輸紙端傳紙輥筒、收紙端傳紙輥筒以及印刷滾筒,在所述印刷滾筒周向設置有呈環狀的封閉型軟性絲網,在所述軟性絲網內設置有至少兩個圓形孔板,在所述圓形孔板上設置有漏墨圖紋孔,在每個圓形孔板內設置有供墨機構,所述軟性絲網、印刷滾筒以及圓形孔板同步轉動,相鄰圓形孔板之間以及每個圓形孔板與印刷幅面之間的周向、軸向相對位置可獨立、自由、即時調節。本發明專利技術通過印刷滾筒周向軟性絲網以及軟性絲網內多個圓形孔板的設置,實現了孔板印刷的多色套印印刷工藝,從而形成極具防偽功能的多色孔板印刷接線套印圖紋,而在套印過程中,利用軟性絲網對已印圖紋的保護,能有效防止多色印刷過程中的混色。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孔板印刷
,特別涉及一種孔板印刷多色套印裝置及其套印工ο
技術介紹
孔板印刷又叫絲網印刷,即采用絲網做版材的一種印刷方式,其方法是在印版上制作出圖紋和版膜兩部分,版膜阻止油墨通過,油墨由外力刮壓從圖紋部分通過印到承印物,從而形成印刷圖紋,其孔板印刷油墨濃厚,色澤鮮麗。但是,由于通過孔板印刷的墨層厚,則油墨干燥緩慢,所以傳統孔板印刷技術難以實現傳統凸印、凹印技術的多色接線、套印,難以實現彩色印刷。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能夠實現兩色及兩色以上的孔板印刷圖紋的套印,并能有效防止多色印刷過程中混色的孔板印刷多色套印裝置及其套印工藝。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孔板印刷多色套印裝置,包括輸紙端傳紙輥筒、收紙端傳紙輥筒以及印刷滾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印刷滾筒周向設置有呈環狀的封閉型軟性絲網,在所述軟性絲網內設置有至少兩個圓形孔板,在所述圓形孔板上設置有漏墨圖紋孔,在每個圓形孔板內設置有供墨機構,所述軟性絲網、印刷滾筒以及圓形孔板同步轉動,相鄰圓形孔板之間以及每個圓形孔板與印刷幅面之間的周向、軸向相對位置可獨立、自由、即時調節。本專利技術所述的孔板印刷多色套印裝置,其所述供墨機構包括墨斗、墨斗輥以及靠版墨輥,所述墨斗輥將墨斗中的油墨傳遞到靠版墨輥上,所述靠版墨輥利用一定壓力將傳遞的油墨依次通過圓形孔板的漏墨圖紋孔以及軟性絲網的網孔傳遞到印刷滾筒輸送的紙張上。—種孔板印刷多色套印裝置的套印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輸紙端傳紙輥筒接受輸紙部送來的紙張并傳遞到印刷滾筒,所述印刷滾筒叼著紙張轉動到與對應圓形孔板相切時,墨斗中的油墨依次通過圓形孔板的漏墨圖紋孔以及軟性絲網的網孔傳遞到紙張上而形成該圓形孔板上漏墨圖紋孔的圖紋,紙張繼續隨印刷滾筒和軟性絲網傳遞到與下一個圓形孔板相切點,下一個圓形孔板內設置的供墨機構將油墨同樣傳遞到紙張上而形成該圓形孔板上漏墨圖紋孔的圖紋。本專利技術所述的孔板印刷多色套印裝置的套印工藝,其通過至少兩個圓形孔板在紙張上形成不同顏色、形狀的圖紋,所述不同顏色、形狀的圖紋在紙張上形成多色接線套印圖紋。本專利技術利用單張紙輪轉印刷機的印刷滾筒傳遞輸紙機構傳來的紙張作為印刷承印物,通過印刷滾筒周向軟性絲網以及軟性絲網內多個圓形孔板的設置,實現了孔板印刷的多色套印印刷工藝,從而形成極具防偽功能的多色孔板印刷接線套印圖紋,而在套印過程中,利用軟性絲網對已印圖紋的保護,能有效防止多色印刷過程中的混色。【附圖說明】 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中標記:1為輸紙端傳紙輥筒,2為收紙端傳紙輥筒,3為印刷滾筒,4為軟性絲網,5為圓形孔板,6為墨斗,7為墨斗棍,8為靠版墨棍,9為輸紙部,10為磁化、干燥部,11為收紙部。【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詳細的說明。為了使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專利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專利技術。如圖1所示,一種孔板印刷多色套印裝置,包括輸紙端傳紙輥筒1、收紙端傳紙輥筒2以及印刷滾筒3,在所述印刷滾筒3周向設置有一個目數為150左右且呈環狀的封閉型軟性絲網4,在所述軟性絲網4內設置有至少兩個圓形孔板5,在所述圓形孔板5上設置有漏墨圖紋孔,孔板漏墨圖紋孔目數為300左右,軟性絲網中圓形孔板的設置數量受限于印刷滾筒的大小和軟性絲網的強度,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軟性絲網內設置有兩個圓形孔板,在每個圓形孔板5內設置有供墨機構,所述供墨機構用以提供適宜孔板印刷的油墨,其所供油墨的品類、顏色可以不一致,所述軟性絲網4、印刷滾筒3以及圓形孔板5同步轉動,從而使圓形孔板形成的圖紋在依次經過多個圓形孔板印刷時不蹭臟,而且相鄰圓形孔板5之間以及每個圓形孔板5與印刷幅面之間的周向、軸向相對位置可獨立、自由、即時調節,以實現不同品類、顏色油墨的孔板印刷圖紋之間及其在紙張上的相對位置的匹配,這樣可以實現孔板印刷圖紋的多色套印,從而在紙張上形成極具防偽功能的多色孔板印刷圖紋。其中,所述供墨機構包括墨斗6、墨斗輥7以及靠版墨輥8,所述墨斗輥7將墨斗6中的油墨傳遞到靠版墨輥8上,所述靠版墨輥8利用一定壓力將傳遞的油墨依次通過圓形孔板5的漏墨圖紋孔以及軟性絲網4的網孔傳遞到印刷滾筒1輸送的紙張上。—種上述孔板印刷多色套印裝置的套印工藝,所述輸紙端傳紙輥筒接受輸紙部9送來的紙張并傳遞到印刷滾筒,所述印刷滾筒叼著紙張轉動到與對應圓形孔板相切時,墨斗中的油墨依次通過圓形孔板的漏墨圖紋孔以及軟性絲網的網孔傳遞到紙張上而形成該圓形孔板上漏墨圖紋孔的圖紋,紙張繼續隨印刷滾筒和軟性絲網傳遞到與下一個圓形孔板相切點,下一個圓形孔板內設置的供墨機構將油墨同樣傳遞到紙張上而形成該圓形孔板上漏墨圖紋孔的圖紋,通過兩個圓形孔板在紙張上形成不同顏色、形狀的圖紋,所述不同顏色、形狀的圖紋在紙張上形成多色接線套印圖紋。完成印刷過程的紙張由印刷滾筒傳遞到收紙端傳紙輥筒,再傳遞到磁化、干燥部10進行印后處理,最終傳遞到收紙部11,完成一頁單張紙印刷的一個循環周期。本專利技術實現了不同性狀、顏色油墨的孔板印刷的套印功能,極大地提高了孔板印刷防偽性能,極大地提高了造假難度。以上所述僅為本專利技術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專利技術,凡在本專利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主權項】1.一種孔板印刷多色套印裝置,包括輸紙端傳紙輥筒(1)、收紙端傳紙輥筒(2)以及印刷滾筒(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印刷滾筒(3)周向設置有呈環狀的封閉型軟性絲網(4),在所述軟性絲網(4)內設置有至少兩個圓形孔板(5),在所述圓形孔板(5)上設置有漏墨圖紋孔,在每個圓形孔板(5)內設置有供墨機構,所述軟性絲網(4)、印刷滾筒(3)以及圓形孔板(5)同步轉動,相鄰圓形孔板(5)之間以及每個圓形孔板(5)與印刷幅面之間的周向、軸向相對位置可獨立、自由、即時調節。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孔板印刷多色套印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墨機構包括墨斗(6)、墨斗輥(7)以及靠版墨輥(8),所述墨斗輥(7)將墨斗(6)中的油墨傳遞到靠版墨輥(8)上,所述靠版墨輥(8)利用一定壓力將傳遞的油墨依次通過圓形孔板(5)的漏墨圖紋孔以及軟性絲網(4)的網孔傳遞到印刷滾筒(1)輸送的紙張上。3.—種如上述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孔板印刷多色套印裝置的套印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輸紙端傳紙輥筒接受輸紙部送來的紙張并傳遞到印刷滾筒,所述印刷滾筒叼著紙張轉動到與對應圓形孔板相切時,墨斗中的油墨依次通過圓形孔板的漏墨圖紋孔以及軟性絲網的網孔傳遞到紙張上而形成該圓形孔板上漏墨圖紋孔的圖紋,紙張繼續隨印刷滾筒和軟性絲網傳遞到與下一個圓形孔板相切點,下一個圓形孔板內設置的供墨機構將油墨同樣傳遞到紙張上而形成該圓形孔板上漏墨圖紋孔的圖紋。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孔板印刷多色套印裝置的套印工藝,其特征在于:通過至少兩個圓形孔板在紙張上形成不同顏色、形狀的圖紋,所述不同顏色、形狀的圖紋在紙張上形成多色接線套印圖紋。【專利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孔板印刷多色套印裝置,包括輸紙端傳紙輥筒、收紙端傳紙輥筒以及印刷滾筒,在所述印刷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孔板印刷多色套印裝置,包括輸紙端傳紙輥筒(1)、收紙端傳紙輥筒(2)以及印刷滾筒(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印刷滾筒(3)周向設置有呈環狀的封閉型軟性絲網(4),在所述軟性絲網(4)內設置有至少兩個圓形孔板(5),在所述圓形孔板(5)上設置有漏墨圖紋孔,在每個圓形孔板(5)內設置有供墨機構,所述軟性絲網(4)、印刷滾筒(3)以及圓形孔板(5)同步轉動,相鄰圓形孔板(5)之間以及每個圓形孔板(5)與印刷幅面之間的周向、軸向相對位置可獨立、自由、即時調節。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馬仁選,何元明,崔博,
申請(專利權)人:成都印鈔有限公司,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四川;5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