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驗證高溫服務器系統可靠性的測試方法,其具體實現過程為:將高溫服務器樣品在無包裝條件下置于試驗箱中,通過管道直接向樣品的印刷電路板吹送熱風或冷風,用熱電偶來測量、控制電路板上的溫度,逐步升高溫度,由此找出高溫工作極限,在此溫度條件基礎上,繼續升高溫度直至找到高溫服務器系統的破壞極限。該一種驗證高溫服務器系統可靠性的測試方法與現有技術相比,可快速暴露產品潛在缺陷;通過試驗、改進、驗證這一循環方式,有效增加產品的極限值;產品可靠性得到明顯提升;大大縮短產品研發、設計、生產和上市周期;長遠來看,降低產品成本,實用性強,易于推廣。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說明】
本專利技術涉及計算機服務器
,具體地說是一種實用性強、驗證高溫服務器系統可靠性的測試方法。
技術介紹
服務器性能測試是服務器產品開發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的主要是用于確認服務器產品的質量;提供產品信息,提供給開發人員反饋信息,為風險評估準備信息;確定服務器產品研發過程中的問題,尤其是高溫服務器的溫度極限測試,對服務器能否正常工作非常關鍵。在產品設計和試產階段,為得出服務器產品高溫設計冗余度和極限承載能力(破壞或損傷極限),本專利技術設計一種試驗,即驗證高溫服務器系統可靠性的測試方法,它應用步進的方法給產品施加環境應力并檢測其性能,直到產品失效為止。為提高試驗效率,所施應力并非工作環境的模擬而是加速應力,通常為高變溫率(至少應大于25° C/min)的溫度循環設備,還包括有通電循環電應力。可以作為確定高溫環境應力篩選的應力量值的依據。本實驗是一種激發試驗方法。理論依據是故障物理學,把故障或失效作為研究的對象,通過激發和改善產品缺陷達到提高可靠性的目的。它不是模擬真實的環境,而是對產品施加比產品實際使用條件更嚴酷的環境和工作應力。快速激發并排除產品的潛在缺陷,縮短產品的研發周期。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技術任務是針對以上不足之處,提供一種實用性強、驗證高溫服務器系統可靠性的測試方法。,其具體實現過程為:將高溫服務器樣品在無包裝條件下置于試驗箱中,通過管道直接向樣品的印刷電路板吹送熱風或冷風,用熱電偶來測量、控制電路板上的溫度,逐步升高溫度,由此找出高溫工作極限,在此溫度條件基礎上,繼續升高溫度直至找到高溫服務器系統的破壞極限。所述無包裝的高溫服務器樣品是指試驗前對受試的高溫服務器樣品進行機械性能和電氣性能檢查,然后對于有過溫保護的產品,將過溫保護功能去掉;對于有外殼的樣品將樣品外殼去掉,保證樣品內部電路與環境溫度一致變化。將試驗箱中的樣品置于中央位置,風管正對樣品,當有多個樣品時,樣品之間保持一定距離且互不重疊;熱電耦置于樣品附近,將熱電耦懸于空中并固定好,且與樣品或試驗箱內壁保持一定距離。所述測試的詳細過程為: 設定起始應力, 保持一定時間,進行功能測試; 當不滿足結束條件,即樣品功能測試0K時,設定下一個應力; 滿足結束條件時,查看是否為工作極限或損壞極限,記錄相應的工作極限值或損壞極限值,并記錄當前的應力大小,完成測試。所述測試的具體過程為: 第一步:室溫20°C對服務器產品安裝運行Burn-1N加壓程式,運行30分鐘,測試0K后關閉機器,將試驗箱溫度從20°C升高到35°C或樣品的最高工作溫度; 第二步:等待10?15分鐘,保證樣品溫度穩定后,再給設備上電,并在功能監測試時間20mins內,做3次壓力加載; 第三步:當測試0K時,則給設備下電,并進一步升高溫箱溫度Δ T,該Δ T溫度為5°C,重復第二步; 第四步:直到找到被測設備的高溫工作極限與破壞極限。本專利技術的,具有以下優點: 本專利技術的,可快速暴露產品潛在缺陷;通過試驗、改進、驗證這一循環方式,有效增加產品的極限值;產品可靠性得到明顯提升;大大縮短產品研發、設計、生產和上市周期;長遠來看,降低產品成本,實用性強,易于推廣。【附圖說明】附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測試具體流程圖。附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高溫步進應力試驗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本專利技術提供,其具體實現過程為:通過找到產品高溫工作極限和高溫破壞極限,以AT (5°C)為單位逐步升高溫度,由此找出高溫工作極限,在此溫度條件基礎上,繼續升高溫度直至找到高溫服務器系統的破壞極限。利用大功率加熱器,可試驗到+ 200°C。在加熱步進試驗中,并非像原來的環境試驗那樣對試驗裝置內的空氣溫度進行控制,而是通過管道直接向印刷電路板吹送熱風或冷風,用熱電偶來測量、控制電路板上的溫度。在應力水平上(即:在產品發生失效,但當應力略有降低或完全恢復常態時,產品又能夠恢復正常的最高應力水平叫做工作限,包括上工作限和下工作限),若產品在一直恢復到常態仍然不能回復正常工作,那么產品不能工作的應力水平叫做損壞限,包括上損壞限和下損壞限。高溫服務器系統只有高操作上限及高破壞上限,無低操作下限及低破壞下限。基于上述步驟,其具體實現過程為: 一、初始檢測。試驗前對受試樣品進行機械性能(外觀和內部結構)和電氣性能檢查,保證樣品機械性能(外觀和內部結構)和電氣性能正常。二、樣品預處理。對于有過溫保護的產品,要求將過溫保護功能去掉;對于有外殼的樣品如果可能要求將樣品外殼去掉,保證樣品內部電路與環境溫度一致變化。三、樣品安裝。將樣品在無包裝條件下置于試驗箱中,盡可能置于試驗箱中央,保證風管能正對樣品,對于較小的樣品可以將風管延長至樣品附近,樣品和風管的相對位置不應該影響樣品的風道設計;同時試驗樣品間應有適當距離,并且不應互相重疊,試驗樣品不得對箱內條件產生明顯的影響。四、設定溫度檢測點。將試驗箱中的Product熱電耦置于樣品附近,注意將熱電耦懸于空中并固定好,不要與樣品或試驗箱內壁接觸,要求Product熱電耦盡可能放在離風管附近。五、功能監測。每個試驗的每個停留階段進行功能監測,檢查試驗樣品功能是否正常。如果功能正常繼續加大試驗應力繼續試驗,直到滿足試驗結束條件為止。如附圖1所示,所述測試的詳細過程為: 設定起始應力; 保持一定時間,進行功能測試; 當不滿足結束條件,即樣品功能測試0K時,設定下一個應力; 滿足結束條件時,查看是否為工作極限或損壞極限,記錄相應的工作極限值或損壞極限值,并記錄當前的應力大小,完成測試。所述測試的具體過程為: 第一步:室溫20°C對服務器產品安裝運行Burn-1N加壓程式,運行30分鐘,測試0K后關閉機器,將試驗箱溫度從20°C升高到35°C或樣品的最高工作溫度; 第二步:等待10?15分鐘,保證樣品溫度穩定后,再給設備上電,并在功能監測試時間20mins內,做3次壓力加載; 第三步:當測試0K時,則給設備下電,并進一步升高溫箱溫度Δ T,該Δ T溫度為5°C,重復第二步; 第四步:直到找到被測設備的高溫工作極限與破壞極限。最后得到的高溫步進應力試驗示意圖如附圖2所示。單項試驗滿足如下條件之一可以結束本試驗項目,進行下一個項目的試驗,直到所有試驗項目進行完為止。( 1)試驗已經滿足參考判定標準要求; (2)找到產品的工作極限或損壞極限; (3)對于溫度循環達到規定的循環次數沒有發生失效; (4)達到試驗設備的極限; (5)出現非功能性失效如焊點融化,PCB嚴重受損等等; (6)與同類產品相比或根據經驗數據認為可以終止試驗; (7)繼續改進成本較大,得不償失。采用本方法,可快速發現產品的設計缺陷或薄弱環節,改進提高高溫服務器產品的可靠性。上述【具體實施方式】僅是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個案,本專利技術的專利保護范圍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具體實施方式】,任何符合本專利技術的的權利要求書的且任何所述
的普通技術人員對其所做的適當變化或替換,皆應落入本專利技術的專利保護范圍。【主權項】1.,其特征在于,其具體實現過程為:將高溫服務器樣品在無包裝條件下置于試驗箱中,通過管道直接向樣品的印刷電路板吹送熱風或冷風,用熱電偶來測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驗證高溫服務器系統可靠性的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體實現過程為:將高溫服務器樣品在無包裝條件下置于試驗箱中,通過管道直接向樣品的印刷電路板吹送熱風或冷風,用熱電偶來測量、控制電路板上的溫度,逐步升高溫度,由此找出高溫工作極限,在此溫度條件基礎上,繼續升高溫度直至找到高溫服務器系統的破壞極限。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馬壯,羅嗣恒,
申請(專利權)人:浪潮電子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