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可調式燃氣加熱式網帶爐,包括爐體、托輥網帶式傳輸裝置,所述爐體包括依次相連的預熱段、加熱段、均熱段和保溫段,所述預熱段的首部與進料口相連,保溫段的末端與出料口相連,所述托輥網帶式傳輸裝置貫穿預熱段、加熱段、均熱段和保溫段,所述預熱段和加熱段之間設有第一調節擋板,加熱段和均熱段之間設有第二調節擋板,均熱段和保溫段之間設有第三調節擋板,所述加熱段和均熱段內均設有第一燃氣輻射管,第一燃氣輻射管呈螺旋狀,所述加熱段和均熱段內均設有支撐臺,所述支撐臺底部設有升降裝置。本發明專利技術通過將第一燃氣輻射管設置成螺旋狀,使得第一燃氣輻射管的長度變長,增大換熱面積,提高熱效率,從而降低能耗。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說明】
本專利技術涉及熱處理設備的
,特別是網帶爐的
【
技術介紹
】網帶爐主要用于粉末冶金制品燒結及金屬粉末的還原及電子產品在保護氣氛或空氣中的預燒、燒成或熱處理工藝中。目前網帶式加熱爐在熱處理行業已相當普遍。整套設備由爐體、網帶傳動系統及溫控系統三大部分組成。爐體由進料段、預燒段、燒結段、緩冷段、水冷段及出料段組成。網帶傳動系統由耐高溫網帶、傳動裝置等組成。現有技術中,網帶爐的加熱一般依靠單一的電熱輻射管或電熱管中、低溫,也有采用單一燃氣輻射管供熱的實例,完成輻射、對流、傳到加熱的工藝過程。目前常用的燃氣輻射管均是在爐膛內橫向并列設置,燃氣輻射管的長度受爐膛寬度的影響。但由于燃氣輻射管的熱效率跟輻射管的長度有很大關系,換熱面積越大則節能越高效。因此,如何提高燃氣輻射管的熱效率,以達到更高的節能效果,是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就是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提出一種可調式燃氣加熱式網帶爐,能夠提高燃氣輻射管的熱效率,降低能耗。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出了一種可調式燃氣加熱式網帶爐,包括爐體、托輥網帶式傳輸裝置,所述爐體包括依次相連的預熱段、加熱段、均熱段和保溫段,所述預熱段的首部與進料口相連,保溫段的末端與出料口相連,所述托輥網帶式傳輸裝置貫穿預熱段、加熱段、均熱段和保溫段,所述預熱段和加熱段之間設有第一調節擋板,加熱段和均熱段之間設有第二調節擋板,均熱段和保溫段之間設有第三調節擋板,所述加熱段和均熱段內均設有第一燃氣輻射管,第一燃氣輻射管呈螺旋狀,所述加熱段和均熱段內均設有支撐臺,支撐臺上設有通孔,第一燃氣輻射管設置在通孔內,所述支撐臺底部設有升降裝置,所述預熱段、均熱段和保溫段均設有若干第二燃氣輻射管,第二燃氣輻射管呈直管狀,所述均熱段內安裝有循環風扇。作為優選,所述預熱段與進料口之間安裝有擋煙門簾,出料口的通道上安裝有油幕噴口和抽煙氣口。作為優選,所述托輥網帶式傳輸裝置穿過第一燃氣輻射管所圍成的管狀通道。作為優選,所述通孔的直徑大于第一燃氣輻射管所形成的螺旋狀管道的外徑。作為優選,所述第一調節擋板、第二調節擋板、第三調節擋板數量均為2,第一調節擋板、第二調節擋板、第三調節擋板均對稱分布在托輥網帶式傳輸裝置的上下兩側。作為優選,所述第一調節擋板、第二調節擋板、第三調節擋板均為可單獨調節結構。作為優選,所述加熱段和均熱段內的支撐臺底部的升降裝置為同步調節結構。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通過將第一燃氣輻射管設置成螺旋狀,使得第一燃氣輻射管的長度變長,增大換熱面積,提高熱效率,從而降低能耗;支撐臺有效的支撐了第一燃氣輻射管;第一燃氣輻射管設置在通孔內,提高了加熱效果;升降裝置的設置使得工件處于第一燃氣輻射管的中心,進一步提高了加熱效果;第一調節擋板、第二調節擋板、第三調節擋板的設置有效的調節了各段之間的對流狀況,提高了處理效果;預熱段與進料口之間設置擋煙門簾,出料口的通道上設置油幕噴口和抽煙氣口,可以有效的避免煙氣的冒出,提高了生產安全性。本專利技術的特征及優點將通過實施例結合附圖進行詳細說明。【【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一種可調式燃氣加熱式網帶爐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爐體、2-托輥網帶式傳輸裝置、3-預熱段、4-加熱段、5-均熱段、6_保溫段、7-進料口、8-出料口、30-第二燃氣輻射管、31-擋煙門簾、40-第一燃氣輻射管、41-支撐臺、42-通孔、43-升降裝置、51-循環風扇、81-油幕噴口、82-抽煙氣口、91-第一調節擋板、92-第二調節擋板、93-第三調節擋板。【【具體實施方式】】參閱圖1,本專利技術一種可調式燃氣加熱式網帶爐,包括爐體1、托輥網帶式傳輸裝置2,所述爐體1包括依次相連的預熱段3、加熱段4、均熱段5和保溫段6,所述預熱段3的首部與進料口 7相連,保溫段6的末端與出料口 8相連,所述托輥網帶式傳輸裝置2貫穿預熱段3、加熱段4、均熱段5和保溫段6,所述預熱段3和加熱段4之間設有第一調節擋板91,加熱段4和均熱段5之間設有第二調節擋板92,均熱段5和保溫段6之間設有第三調節擋板93,所述加熱段4和均熱段5內均設有第一燃氣輻射管40,第一燃氣輻射管40呈螺旋狀,所述加熱段4和均熱段5內均設有支撐臺41,支撐臺41上設有通孔42,第一燃氣輻射管40設置在通孔42內,所述支撐臺41底部設有升降裝置43,所述預熱段3、均熱段5和保溫段6均設有若干第二燃氣輻射管30,第二燃氣輻射管30呈直管狀,所述均熱段5內安裝有循環風扇51,所述預熱段3與進料口 7之間安裝有擋煙門簾31,出料口 8的通道上安裝有油幕噴口 81和抽煙氣口 82,所述托輥網帶式傳輸裝置2穿過第一燃氣輻射管40所圍成的管狀通道,所述通孔42的直徑大于第一燃氣輻射管40所形成的螺旋狀管道的外徑,所述第一調節擋板91、第二調節擋板92、第三調節擋板93數量均為2,第一調節擋板91、第二調節擋板92、第三調節擋板93均對稱分布在托輥網帶式傳輸裝置2的上下兩側,所述第一調節擋板91、第二調節擋板92、第三調節擋板93均為可單獨調節結構,所述加熱段4和均熱段5內的支撐臺41底部的升降裝置43為同步調節結構。本專利技術工作過程:本專利技術一種可調式燃氣加熱式網帶爐在工作過程中,由于第一燃氣輻射管40呈螺旋狀,使得第一燃氣輻射管40的長度變長,增大換熱面積,提高熱效率,從而降低能耗;支撐臺41有效的支撐了第一燃氣輻射管40 ;第一燃氣輻射管40設置在通孔42內,提高了加熱效果;調節升降裝置43可使工件處于第一燃氣輻射管2的中心,進一步提高了加熱效果;分別調節第一調節擋板91、第二調節擋板92、第三調節擋板93可以有效的調整各段之間的對流狀況,提高了處理效果;預熱段3與進料口 7之間設置擋煙門簾31,出料口 8的通道上設置油幕噴口 81和抽煙氣口 82,可以有效的避免煙氣的冒出,提高了生產安全性。上述實施例是對本專利技術的說明,不是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定,任何對本專利技術簡單變換后的方案均屬于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主權項】1.一種可調式燃氣加熱式網帶爐,其特征在于:包括爐體(1)、托輥網帶式傳輸裝置(2),所述爐體(1)包括依次相連的預熱段(3)、加熱段(4)、均熱段(5)和保溫段(6),所述預熱段(3)的首部與進料口(7)相連,保溫段(6)的末端與出料口(8)相連,所述托輥網帶式傳輸裝置(2)貫穿預熱段(3)、加熱段(4)、均熱段(5)和保溫段(6),所述預熱段(3)和加熱段(4)之間設有第一調節擋板(91),加熱段(4)和均熱段(5)之間設有第二調節擋板(92),均熱段(5)和保溫段(6)之間設有第三調節擋板(93),所述加熱段(4)和均熱段(5)內均設有第一燃氣輻射管(40),第一燃氣輻射管(40)呈螺旋狀,所述加熱段(4)和均熱段(5)內均設有支撐臺(41),支撐臺(41)上設有通孔(42),第一燃氣輻射管(40)設置在通孔(42)內,所述支撐臺(41)底部設有升降裝置(43),所述預熱段(3)、均熱段(5)和保溫段(6)均設有若干第二燃氣輻射管(30),第二燃氣輻射管(30)呈直管狀,所述均熱段(5)內安裝有循環風扇(51)。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調式燃氣加熱式網帶爐,其特征在于:所述預熱段(3)與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可調式燃氣加熱式網帶爐,其特征在于:包括爐體(1)、托輥網帶式傳輸裝置(2),所述爐體(1)包括依次相連的預熱段(3)、加熱段(4)、均熱段(5)和保溫段(6),所述預熱段(3)的首部與進料口(7)相連,保溫段(6)的末端與出料口(8)相連,所述托輥網帶式傳輸裝置(2)貫穿預熱段(3)、加熱段(4)、均熱段(5)和保溫段(6),所述預熱段(3)和加熱段(4)之間設有第一調節擋板(91),加熱段(4)和均熱段(5)之間設有第二調節擋板(92),均熱段(5)和保溫段(6)之間設有第三調節擋板(93),所述加熱段(4)和均熱段(5)內均設有第一燃氣輻射管(40),第一燃氣輻射管(40)呈螺旋狀,所述加熱段(4)和均熱段(5)內均設有支撐臺(41),支撐臺(41)上設有通孔(42),第一燃氣輻射管(40)設置在通孔(42)內,所述支撐臺(41)底部設有升降裝置(43),所述預熱段(3)、均熱段(5)和保溫段(6)均設有若干第二燃氣輻射管(30),第二燃氣輻射管(30)呈直管狀,所述均熱段(5)內安裝有循環風扇(51)。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圣鈿,
申請(專利權)人:嘉興中岳熱處理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