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農用烘干機,它涉及農用機械設備技術領域;它的烘干機箱的左端上方設有給料口,左側設有兩個送風口,右側上端設有出風口,右側底部設有出料口;第一傳送帶、第二傳送帶和第三傳送帶由上而下設置在烘干機箱的內部,烘干機箱的內部左側固定設有兩個水平支架,右側固定設有一個水平支架,第一傳送帶、第二傳送帶和第三傳送帶的底部分別通過長彈簧和短彈簧與水平支架連接,振動電機的底部固定在水平支架上,第一傳送帶、第二傳送帶和第三傳送帶的底部分別與振動電機相連;烘干機箱的左側設有熱風機,熱風機通過熱風輸送管與送風口相連。它大大減小了天氣、場地對晾曬的限制,節約了人力和時間,提高了晾干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農用機械設備
,具體涉及一種農用烘干機。
技術介紹
目前市場上烘干機系列有很多,絕大部分烘干機設備服務化工行業,但是服務農業尤其是專門針對農產品的烘干機目前尚不多。農產品,如麥子、瓜籽、葵花籽、玉米等收上來后需要及時晾曬去除其中水分,便于儲存,但晾曬時受天氣的影響、占用大量場地且需要大量人力和時間來完成晾曬的工作,工作量巨大,工作效率低下。目前,大部分農場品仍采用自熱晾干的方式,采用烘干機進行烘干可以作為自然晾干的一種替代選擇。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使用方便的農用烘干機,它大大減小了天氣、場地對晾曬的限制,節約了人力和時間,提高了瞭干效率。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它包含烘干機箱、第一傳送帶、第二傳送帶、第三傳送帶、水平支架、振動電機、短彈簧、長彈簧、熱風機、熱風輸送管;所述烘干機箱的左端上方設有給料口,烘干機箱的左側設有兩個送風口,烘干機箱的右側上端設有出風口,烘干機箱的右側底部設有出料口 ;第一傳送帶、第二傳送帶和第三傳送帶由上而下設置在烘干機箱的內部,第一傳送帶和第三傳送帶左高右低平行傾斜設置,第二傳送帶左低右高傾斜設置,第二傳送帶的右端水平伸出第一傳送帶的右端,第三傳送帶的左端水平伸出第二傳送帶的左端;烘干機箱的內部左側固定設有兩個水平支架,右側固定設有一個水平支架,水平支架上均設有短彈簧和長彈簧,第一傳送帶、第二傳送帶和第三傳送帶的底部分別通過長彈簧和短彈簧與水平支架連接,長彈簧和短彈簧之間設置有振動電機,振動電機的底部固定在水平支架上,第一傳送帶、第二傳送帶和第三傳送帶的底部分別與振動電機相連;烘干機箱的左側設有熱風機,熱風機通過熱風輸送管與送風口相連。本專利技術的工作原理是:熱風機將產生的熱風通過熱風輸送管輸送至烘干機箱內部,使烘干機箱內部不斷有一定溫度的熱風吹入;物料通過給料口進入烘干機箱,通過振動電機、短彈簧和長彈簧產生的震動帶動第一傳送帶、第二傳送帶和第三傳送帶震動,結合重力作用,則物料依次通過第一傳送帶、第二傳送帶和第三傳送帶最后由出料口送出,完成烘干工作。采用上述結構后,本專利技術有益效果為:它大大減小了天氣、場地對晾曬的限制,節約了人力和時間,提高了晾干效率。【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1、烘干機箱;2、第一傳送帶;3、第二傳送帶;4、第三傳送帶;5、水平支架;6、振動電機;7、短彈簧;8、長彈簧;9、熱風機;10、熱風輸送管;1_1、給料口 ;1_2、送風口 ; 1-3、出風口 ; 1-4、出料口。【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參看如圖1所示,本【具體實施方式】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它包含烘干機箱1、第一傳送帶2、第二傳送帶3、第三傳送帶4、水平支架5、振動電機6、短彈簧7、長彈簧8、熱風機9、熱風輸送管10 ;所述烘干機箱I的左端上方設有給料口 1-1,烘干機箱I的左側設有兩個送風口 1-2,烘干機箱I的右側上端設有出風口 1-3,烘干機箱I的右側底部設有出料口 1-4 ;第一傳送帶2、第二傳送帶3和第三傳送帶4由上而下設置在烘干機箱I的內部,第一傳送帶2和第三傳送帶4左高右低平行傾斜設置,第二傳送帶3左低右高傾斜設置,第二傳送帶3的右端水平伸出第一傳送帶2的右端,第三傳送帶4的左端水平伸出第二傳送帶3的左端;烘干機箱I的內部左側固定設有兩個水平支架5,右側固定設有一個水平支架5,水平支架5上均設有短彈簧7和長彈簧8,第一傳送帶2、第二傳送帶3和第三傳送帶4的底部分別通過長彈簧8和短彈簧7與水平支架5連接,長彈簧8和短彈簧7之間設置有振動電機6,振動電機6的底部固定在水平支架5上,第一傳送帶2、第二傳送帶3和第三傳送帶4的底部分別與振動電機6相連;烘干機箱I的左側設有熱風機9,熱風機9通過熱風輸送管10與送風口 1-2相連。本【具體實施方式】的工作原理是:熱風機9將產生的熱風通過熱風輸送管10輸送至烘干機箱I內部,使烘干機箱I內部不斷有一定溫度的熱風吹入;物料通過給料口 1-1進入烘干機箱1,通過振動電機6、短彈簧7和長彈簧8產生的震動帶動第一傳送帶2、第二傳送帶3和第三傳送帶4震動,結合重力作用,則物料依次通過第一傳送帶2、第二傳送帶3和第三傳送帶4最后由出料口 1-4送出,完成烘干工作。采用上述結構后,本【具體實施方式】的有益效果為:它大大減小了天氣、場地對晾曬的限制,節約了人力和時間,提高了晾干效率。以上所述,僅用于說明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對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換,只要不脫離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均應涵蓋在本專利技術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主權項】1.一種農用烘干機,其特征在于:它包含烘干機箱(I)、第一傳送帶(2)、第二傳送帶(3)、第三傳送帶(4)、水平支架(5)、振動電機(6)、短彈簧(7)、長彈簧(8)、熱風機(9)、熱風輸送管(10);所述烘干機箱(I)的左端上方設有給料口(1-1),烘干機箱(I)的左側設有兩個送風口(1-2),烘干機箱(I)的右側上端設有出風口(1-3),烘干機箱(I)的右側底部設有出料口(1-4);第一傳送帶(2)、第二傳送帶(3)和第三傳送帶(4)由上而下設置在烘干機箱(I)的內部,第一傳送帶(2)和第三傳送帶(4)左高右低平行傾斜設置,第二傳送帶(3)左低右高傾斜設置,第二傳送帶(3)的右端水平伸出第一傳送帶(2)的右端,第三傳送帶(4)的左端水平伸出第二傳送帶(3)的左端;烘干機箱(I)的內部左側固定設有兩個水平支架(5),右側固定設有一個水平支架(5),水平支架(5)上均設有短彈簧(7)和長彈簧(8),第一傳送帶(2)、第二傳送帶(3)和第三傳送帶(4)的底部分別通過長彈簧(8)和短彈簧(7)與水平支架(5)連接,長彈簧(8)和短彈簧(7)之間設置有振動電機¢),振動電機(6)的底部固定在水平支架(5)上,第一傳送帶(2)、第二傳送帶(3)和第三傳送帶(4)的底部分別與振動電機(6)相連;烘干機箱(I)的左側設有熱風機(9),熱風機(9)通過熱風輸送管(10)與送風口 (1-2)相連。【專利摘要】一種農用烘干機,它涉及農用機械設備
;它的烘干機箱的左端上方設有給料口,左側設有兩個送風口,右側上端設有出風口,右側底部設有出料口;第一傳送帶、第二傳送帶和第三傳送帶由上而下設置在烘干機箱的內部,烘干機箱的內部左側固定設有兩個水平支架,右側固定設有一個水平支架,第一傳送帶、第二傳送帶和第三傳送帶的底部分別通過長彈簧和短彈簧與水平支架連接,振動電機的底部固定在水平支架上,第一傳送帶、第二傳送帶和第三傳送帶的底部分別與振動電機相連;烘干機箱的左側設有熱風機,熱風機通過熱風輸送管與送風口相連。它大大減小了天氣、場地對晾曬的限制,節約了人力和時間,提高了晾干效率。【IPC分類】F26B17/26【公開號】CN105333715【申請號】CN201510865673【專利技術人】呂萍華 【申請人】呂萍華【公開日】2016年2月17日【申請日】2015年12月2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農用烘干機,其特征在于:它包含烘干機箱(1)、第一傳送帶(2)、第二傳送帶(3)、第三傳送帶(4)、水平支架(5)、振動電機(6)、短彈簧(7)、長彈簧(8)、熱風機(9)、熱風輸送管(10);所述烘干機箱(1)的左端上方設有給料口(1?1),烘干機箱(1)的左側設有兩個送風口(1?2),烘干機箱(1)的右側上端設有出風口(1?3),烘干機箱(1)的右側底部設有出料口(1?4);第一傳送帶(2)、第二傳送帶(3)和第三傳送帶(4)由上而下設置在烘干機箱(1)的內部,第一傳送帶(2)和第三傳送帶(4)左高右低平行傾斜設置,第二傳送帶(3)左低右高傾斜設置,第二傳送帶(3)的右端水平伸出第一傳送帶(2)的右端,第三傳送帶(4)的左端水平伸出第二傳送帶(3)的左端;烘干機箱(1)的內部左側固定設有兩個水平支架(5),右側固定設有一個水平支架(5),水平支架(5)上均設有短彈簧(7)和長彈簧(8),第一傳送帶(2)、第二傳送帶(3)和第三傳送帶(4)的底部分別通過長彈簧(8)和短彈簧(7)與水平支架(5)連接,長彈簧(8)和短彈簧(7)之間設置有振動電機(6),振動電機(6)的底部固定在水平支架(5)上,第一傳送帶(2)、第二傳送帶(3)和第三傳送帶(4)的底部分別與振動電機(6)相連;烘干機箱(1)的左側設有熱風機(9),熱風機(9)通過熱風輸送管(10)與送風口(1?2)相連。...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呂萍華,
申請(專利權)人:呂萍華,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