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一種鋁制品拋光廢水的綜合處理方法,即通過預處理、鳥糞石法回收、多次混凝沉淀、聚合氯化鋁與聚丙烯酰胺處理,將鋁制品拋光廢水綜合處理并達到排放標準。試驗結果表明,采用本發明專利技術的鋁制品拋光廢水的綜合處理方法,能有效去除總磷TP和化學需氧量COD,且得到晶型規整的鳥糞石。出水中的總磷TP、化學需氧量COD濃度及pH值分別達到0.43-0.48mg/L、49-55mg/L及8。該處理方法操作簡單,特別適用于低pH值,高濃度無機含磷廢水的處理。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特別是一種pH低,含磷量高的 鋁制品拋光廢水的綜合處理方法。
技術介紹
總磷的濃度是水體富營養化的關鍵因素之一,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 GB18918-2002中規定總磷的一級允許排放標準為0. 5mg/L。 鋁制品的拋光工藝產生的廢水pH低(1-2),且含磷量高(1600mg/L以上),排放到 河流等水域中會造成水體富營養化,破壞生態環境,影響農業生產,可能還會危害周圍居民 的身體健康等。 目前對于上述的pH低,含磷量高的鋁制品的拋光工藝生產的廢水的處理方法幾 乎沒有。從現有的資料來看,該廢水的水質屬于高含磷的無機廢水,含磷量已經超過生化處 理方法的處理極限,很難通過生化法達到去除磷的目的。另外物化法處理,主要以單級或多 級的混凝處理法較多,但如何選用除磷劑、減少污泥產量等問題仍然難以解決。且簡單的直 接單級混凝沉淀處理法很難達到處理效果。常見的混凝沉淀能處理的TP在100-500mg/L的 范圍,且最佳處理效果只能達到l〇mg/L左右。而PAC(聚合氯化鋁)與PAM(聚丙烯酰胺) 能處理的TP在100-1000mg/L的范圍,且最佳處理效果只能到20mg/L左右。難以達到城鎮 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中規定總磷的一級允許排放標準。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的pH低,含磷量高的鋁制品的拋光工藝產生的廢 水的處理方法中存在的難以處理,投藥量大,而提供, 該處理方法使得最終排放的水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中規定 TP和C0D的一級允許排放標準。且投藥量較小,pH值穩定,實現了磷的回收可避免二次污 染。 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 -種鋁制品拋光廢水的綜合處理方法,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1)、將鋁制品拋光廢水用HC1調pH值為1,加入強氧化劑過硫酸鹽攪拌混合反應 60min,得到經預處理的酸性的鋁制品拋光廢水; 上述強氧化劑過硫酸鹽的加入量,按強氧化劑過硫酸鹽:鋁制品拋光廢水為 1.5-2. 0g:lL的比例計算; 所述的強氧化劑過硫酸鹽為過硫酸鉀; (2)、鳥糞石法對磷的回收 在步驟(1)所得的經預處理的酸性的鋁制品拋光廢水用NaOH調節pH值為9,加入 氯化鎂與氯化銨,攪拌反應30min,真空抽濾,得沉淀產物和處理后廢水; 所述氯化鎂與氯化銨的加入量,按氯化鎂:氯化銨:步驟(1)所得預處理廢水為 2-2. 5g:1-1. 5g:1L的比例計算;(3)、在步驟(2)所得的處理后廢水用NaOH調節pH值為10,加入鈣離子復合混凝 劑1進行第一次混凝沉淀反應60min,然后控制轉速為3000r/min離心分離3min,得到上清 液1 ; 所述的鈣離子復合混凝劑1由氯化鈣和氫氧化鈣復合而成,鈣離子復合混凝劑1 中氯化鈣與氫氧化鈣的質量比為1:1. 2-1. 6 ;其加入量按鈣離子復合混凝劑1 :步驟(2)所 得處理后廢水為5-6g: 1L的比例計算;(4)、在步驟(3)所得的上清液1中加入鈣離子復合混凝劑2進行第二次混凝沉淀 反應40min,然后控制轉速為3000r/min離心分離3min,得到上清液2 ; 所述的鈣離子復合混凝劑2由氯化鈣和氫氧化鈣復合而成,鈣離子復合混凝劑2 中氯化鈣與氫氧化鈣的質量比為1:1. 2-1. 6 ;其加入量按鈣離子復合混凝劑2 :步驟(2)所 得處理后廢水為3-4g: 1L的比例計算;(5)、在步驟(4)所得的上清液2中加入鈣離子復合混凝劑3進行第三次混凝沉淀 反應20min,然后控制轉速為3000r/min離心分離3min,得到上清液3 ; 所述的鈣離子復合混凝劑3由氯化鈣和氫氧化鈣復合而成,鈣離子復合混凝劑3 中氯化鈣與氫氧化鈣的質量比為1:1. 2-1. 6 ;其加入量按鈣離子復合混凝劑3 :步驟(2)所 得處理后廢水為l-2g: 1L的比例計算; (6)、在步驟(5)所得的上清液3用HC1調節pH值為8,依次加入分子量為79. 44 的聚合氯化鋁(以下簡稱PAC)與分子量為300萬的聚丙烯酰胺(以下簡稱PAM),攪拌反 應30min后過濾,所得的濾液可排放,即完成了pH低,含磷量高的鋁制品拋光廢水的綜合處 理; 上述PAC的加入量,按PAC:上清液3為4-5g: 1L的比例計算; 上述PAM的加入量,按PAM:上清液3為0. 06-0.lg:1L的比例計算。 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 本專利技術的,在常規的混凝沉淀法基礎上,通 過增加預處理和磷回收的處理,控制不同反應階段的條件來控制化學反應,達到處理效果, 實現達標排放和磷回收的目標。該處理方法具有操作方便,適用于工業化應用等特點。 進一步,本專利技術的,主要是利用預處理、鳥糞 石法回收、混凝沉淀處理,實現單一的混凝沉淀難以達到的效果。鈣離子復合混凝劑的合理 配置可以實現減少NaOH的使用,亦可實現出水pH值穩定。鳥糞石法可實現磷的回收,減少 了廢渣的產生避免二次污染。 進一步,本專利技術的,最終處理后的排放水,其 總磷TP、化學需氧量C0D濃度及pH值分別達到0· 43-0. 48mg/L、49-55mg/L及8。【附圖說明】 圖1、實施例1步驟⑵所得的沉淀產物的SEM圖; 圖2、實施例1步驟⑵所得的沉淀產物的XRD圖; 圖3、實施例2步驟⑵所得的沉淀產物的SEM圖;圖4、實施例2步驟⑵所得的沉淀產物的XRD圖。【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進一步闡述,但并不限制本專利技術。 下面所述實施例中所述實驗方法,如無特殊說明,均為常規方法;所述試劑盒材 料,如果無特殊說明,均可從商業途徑獲得。 分子量為79. 44的聚合氯化鋁,上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分子量為300萬的聚丙烯酰胺,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 實施例1 ,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1)、將上海某鋁制品廠的鋁制品拋光廢水用HC1調pH為1,加入強氧化劑過硫酸 鹽攪拌混合反應60min,得到經預處理的酸性的鋁制品拋光廢水; 上述強氧化劑過硫酸鹽的加入量,按強氧化劑過硫酸鹽:鋁制品拋光廢水為 1. 5g:1L的比例計算; 所述的強氧化劑過硫酸鹽為過硫酸鉀; (2)、鳥糞石法對磷的回收 在步驟(1)所得的經預處理的酸性的鋁制品拋光廢水用NaOH調節pH值為9,加入 氯化鎂與氯化銨攪拌反應30min,真空抽濾,得沉淀產物和處理后廢水; 所述的氯化鎂和氯化銨的投加量,按氯化鎂:氯化銨:步驟(1)所得的經預處理的 廢水為2g:lg:lL的比例計算; (3)、在步驟⑵所得的處理后廢水用NaOH調節pH值為10,加入鈣離子復合混凝 劑1進行第一次混凝沉淀反應60min,然后控制轉速為3000r/min離心分離3min,得到上清 液1 ; 所述的鈣離子復合混凝劑1由氯化鈣與氫氧化鈣復合而成,鈣離子復合混凝劑1 中氯化鈣與氫氧化鈣的質量比為1:1. 2;其加入量按鈣離子復合混凝劑1:步驟(2)所得處 理后廢水為5g: 1L的比例計算;(4)、在步驟(3)所得的上清液1中加入鈣離子復合混凝劑2進行第二次混凝沉淀 反應40min,然后控制轉速為3000r/min離心分離3min,得到上清液2;當前第1頁1 2 3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鋁制品拋光廢水中的綜合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包括如下步驟:(1)、將鋁制品拋光廢水用HCl調節pH值為1,加入強氧化劑過硫酸鹽攪拌混合反應60min,得到經預處理的廢水;所述強氧化劑過硫酸鹽的加入量,按強氧化劑過硫酸鹽:鋁制品拋光廢水為1.5?2.0g:1L的比例計算;所述的強氧化劑過硫酸鹽為過硫酸鉀;(2)、鳥糞石法對磷的回收在步驟(1)所得的經預處理的廢水用NaOH調節pH值為9,加入氯化鎂與氯化銨攪拌反應30min,真空抽濾,得沉淀產物和處理后廢水;所述氯化鎂與氯化銨的加入量,按氯化鎂:氯化銨:步驟(1)所得預處理的廢水為2?2.5g:1?1.5g:1L的比例計算;(3)、在步驟(2)所得處理后廢水用NaOH調節pH值10,加入鈣離子復合混凝劑1進行第一次混凝沉淀反應60min,然后控制轉速為3000r/min離心分離3min,得到上清液1;所述的鈣離子復合混凝劑1由氯化鈣和氫氧化鈣復合而成,鈣離子復合混凝劑1中氯化鈣與氫氧化鈣的質量比為1:1.2?1.6;其加入量按鈣離子復合混凝劑1:步驟(2)所得處理后廢水為5?6g:1L的比例計算;(4)、在步驟(3)所得的上清液1中加入鈣離子復合混凝劑2進行第二次混凝沉淀反應40min,然后控制轉速為3000r/min離心分離3min,得到上清液2;所述的鈣離子復合混凝劑2由氯化鈣和氫氧化鈣復而成,鈣離子復合混凝劑2中氯化鈣與氫氧化鈣的質量比為1:1.2?1.6;其加入量按鈣離子復合混凝劑2:步驟(2)所得處理后廢水為3?4g:1L的比例計算;(5)、在步驟(4)所得的上清液2中加入鈣離子復合混凝劑3進行第三次混凝沉淀反應20min,然后控制轉速為3000r/min離心分離3min,得到上清液3;所述的鈣離子復合混凝劑3由氯化鈣和氫氧化鈣復合而成,鈣離子復合混凝劑3中氯化鈣與氫氧化鈣的質量比為1:1.2?1.6;其加入量按鈣離子復合混凝劑3:步驟(2)所得處理后廢水為1?2g:1L的比例計算;(6)、在步驟(5)所得的上清液3用HCl調pH值為8,依次加入聚合氯化鋁與聚丙烯酰胺,然后攪拌反應30min后過濾,所得的濾液可排放,即完成了鋁制品拋光廢水的綜合處理;所述的聚合氯化鋁的分子量為79.44,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為300萬;上述聚合氯化鋁的加入量,按聚合氯化鋁:上清液3為4?5g:1L的比例計算;上述聚丙烯酰胺的加入量,按聚丙烯酰胺:上清液3為0.06?0.1g:1L的比例計算。...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畢東蘇,卞恒磊,何慧紅,夏衛紅,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應用技術學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上海;3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