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屬于半鋼脫硫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半鋼脫硫后進行扒渣時使用的調渣劑及其制備方法,以及扒渣時調渣方法。本發明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解決半鋼脫硫后扒渣時鐵損較高、鋼鐵料消耗大、導致成本升高問題。本發明專利技術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了一種脫硫后半鋼扒渣用調渣劑。該調渣劑是由以下配比的原料制成的球狀顆粒:20%~40%的C、2%~10%的SiO2、2%~20%的Al2O3、30%~40%的MgO。本發明專利技術技術方案能夠有效降低半鋼脫硫后回硫量,同時更能降低半鋼脫硫后扒渣過程中鐵的損失,能夠提高剛睡質量,有效減少成本,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半鋼脫硫
,具體涉及半鋼脫硫后進行扒渣時使用的調渣劑及其制備方法,以及扒渣時調渣方法。
技術介紹
含釩鈦鐵水經過頂底復吹轉爐提取鐵水中的釩后,分別產生半鋼和釩渣,由于半鋼硫含量高,需再進行脫硫,脫硫后的半鋼再扒渣。半鋼脫硫后形成的脫硫渣一般情況下較好,但個別存在渣態稀、渣鐵不分的現象,扒渣時帶鐵嚴重,鐵損較高。尤其是要求脫后硫<0.010%以下時,扒渣后期帶走大量半鋼,造成半鋼流失及損失較高。本領域目前急需解決上述問題,以減少這一過程中半鋼的損失。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解決半鋼脫硫后扒渣時鐵損較高、鋼鐵料消耗大、導致成本升高問題。本專利技術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了一種脫硫后半鋼扒渣用調渣劑。該調渣劑是由以下配比的原料制成的球狀顆粒:20%?40%的(:、2%?10%的3102、2%?20%的厶1203、30%?40% 的 MgO。其中,上述調渣劑的顆粒中粒徑20mm?40mm的占總重量不小于80%。其中,上述調渣劑的顆粒中。粒徑小于5mm的不大于總重量的10%。進一步的,上述調渣劑的含水量不大于2.0%。同時,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了上述脫硫后半鋼扒渣用調渣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取20 % ?40 % 的 C、2 % ?10 % 的 Si02、2 % ?20 % 的 A1203、30 % ?40 % 的 MgO 混合均勻,通過機制成為直徑20?40mm的球狀顆粒,干燥至含水量不大于2.0 %,得到半鋼扒渣用調渣劑。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半鋼脫硫后扒渣使用的調渣劑及制作和使用方法。所述制備方法包括:20%?40%的C、2%?10%的Si02、2%?20%的A1203、30%?40%的MgO混合均勾,通過機制成為直徑20?40mm的占總重量不小于80%、粒徑小于5mm應占總重量的不大于10%的球狀顆粒。經過自然風干或高溫烘烤得到水分不大于2.0%的半鋼脫硫用扒渣調渣劑。此外,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了脫硫后半鋼的扒渣調渣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半鋼脫硫結束后,對脫硫后的半鋼進行扒渣,待扒至脫硫渣的剩余量為原脫硫渣量的1/5?2/5時,再加入上述的脫硫后半鋼扒渣用調渣劑進行調渣。其中,上述方法中所述調渣劑的用量為0.6kg/t半鋼?1.2kg/t半鋼。進一步的,上述方法中所述的調渣為將調渣劑加入后與脫硫渣進行攪拌,攪拌至脫硫渣由稠態變為粉狀后,繼續進行扒渣至脫硫渣被扒盡。一般來說,加入調渣劑后攪拌30秒?120秒后脫硫渣基本就能由稠態變為粉狀,可以繼續進行扒渣。本專利所述半鋼扒渣用調渣劑主要是適用于含釩鈦鐵水經提取釩后的半鋼進行脫硫后的脫硫渣的調渣。尤其適用于含釩鈦磁鐵礦的冶煉處理。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專利技術創造性地提供了一種半鋼脫硫后扒渣使用的調渣劑及其制備方法,以及使用該調渣劑進行調渣的方法。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能夠有效降低半鋼脫硫后回硫量,同時更能降低半鋼脫硫后扒渣過程中鐵的損失,能夠提高剛睡質量,有效減少成本,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作出進一步描述。不小于80%專利技術創造性地提供了一種半鋼脫硫后扒渣使用的調渣劑及其制備方法,以及使用該調渣劑進行調渣的方法。本專利技術該調渣劑是由以下配比的原料制成的球狀顆粒:20%?40%的C、2%?10 %的Si02、2 %?20 %的A1203、30 %?40 %的MgO。其中,上述調渣劑的顆粒粒徑為20?40mm的占重量不少于80 %。進一步的,所述調渣劑的顆粒中,直徑小于5mm的不大于總重量的10%。進一步的,上述調渣劑的含水量不大于2.0%。本專利技術調渣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取20%?40%的C、2%?10%的Si02、2%?20 %的A1203、30 %?40 %的MgO混合均勻,制成為直徑20?40mm的球狀顆粒,干燥至含水量不大于2.0 %,得到半鋼扒渣用調渣劑。所述的干燥可以使用晾干、熱風干燥、烘烤干燥等常規干燥方式。此外,球狀顆粒的制備可以采用本領域常用的制粒設備和工藝。本專利技術了脫硫后半鋼的扒渣調渣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半鋼脫硫結束后,對脫硫后的半鋼進行扒渣,待扒至脫硫渣的剩余量為原脫硫渣量的1/5?2/5時,再加入上述的脫硫后半鋼扒渣用調渣劑進行調渣。所述調渣劑的用量為0.6kg/t半鋼?1.2kg/t半鋼。進一步的,所述的調渣為將調渣劑加入后與脫硫渣進行攪拌,攪拌至脫硫渣由稠態變為粉狀后,繼續進行扒渣至脫硫渣被扒盡。脫硫渣由稠態變為粉狀是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現場掌握的。一般來說,加入調渣劑后攪拌30秒?120秒后脫硫渣基本就能由稠態變為粉狀,可以繼續進行扒渣。以下使用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行更進一步的說明。實施例一本專利技術半鋼扒渣用調渣劑的制備及使用取34.5%的C、8.7%的Si02、18.6%的Α1203、38.2%的MgO混合均勻,通過機制成為球狀顆粒,直徑20?40mm的占總重量為96.4%、小于5mm的重量比例為3.6%。得到的半鋼脫硫扒渣調渣劑實測水分1.2%。含釩鈦鐵水通過轉爐吹氧提取鐵水中的釩后,分別形成富含釩的釩渣和含硫的半鋼。高硫半鋼進入脫硫站后,重量為135t,溫度為1362°C,成分為:C3.82%、Mn0.01%,V0.03%、S1.02%、S0.075%、Ρ0.075%、T1.001 %以及余量的鐵和不可避免的雜質。加入脫硫劑進行脫硫。脫硫結束后,脫硫渣重量為4.7t,先進行扒渣,待脫硫渣扒除至剩余0.9t?1.9t時,加入0.6kg/1半鋼的上述調渣劑,使用扒渣機攪拌30秒,待脫硫渣由稠態變為粉狀后,繼續進行扒渣至脫硫渣被扒盡。扒渣后對脫硫渣被扒盡后的半鋼進行稱重、測溫和取樣分析,脫硫渣被扒盡后的半鋼的重量為131.6t、溫度為1348°C,成分為C3.81%,Mn0.01 %、V0.0.03%、S1.02%、S0.005%、Ρ0.075%、T1.001 % 以及余量的鐵和不可避免的雜質。通過計算得出脫硫過程的脫硫扒渣鐵損為2.5%。實施例二本專利技術半鋼扒渣用調渣劑的制備及使用取33.8 %的C、8.9 %的Si02、19.1 %的A1203、38.2 %的MgO混合均勻,通過機制成為球狀顆粒,直徑20?40mm的占總重量為94.2%、小于5mm的重量比例為5.8%,實測水分1.1%。得到半鋼脫硫扒渣調渣劑。含釩鈦鐵水通過轉爐吹氧提取鐵水中的釩后,分別形成富含釩的釩渣和含硫的半鋼。高硫半鋼進入脫硫站后,重量為140t,溫度為1374°C,成分為:C3.65%、Mn0.011%,V0.029%、S1.018%、S0.085%、P0.071%、T1.001 %以及余量的鐵和不可避免的雜質。加入脫硫劑進行脫硫。脫硫結束后,脫硫渣重量為5.0t,先進行扒渣,待脫硫渣扒除至剩余1.1t?2.0t時,加入1.lkg/t半鋼的上述調渣劑,使用扒渣機攪拌120秒,待脫硫渣由稠態變為粉狀后,繼續進行扒渣至脫硫渣被扒盡。扒渣后對脫硫渣被扒盡后的半鋼進行稱重、測溫和取樣分析,脫硫渣被扒盡后的半鋼的重量為136.lt、溫度為1359°C,成分為C3.64%,Mn0.011%、V0.0.029%、S1.018%、S0.004%、P0.071%、T1.001 % 以及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脫硫后半鋼扒渣用調渣劑,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配比的原料制成的球狀顆粒:20%~40%的C、2%~10%的SiO2、2%~20%的Al2O3、30%~40%的MgO。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家利,陳懷杰,夏艷,
申請(專利權)人:攀鋼集團攀枝花鋼釩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四川;5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