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使用3D打印機制作的導光板及制作方法,包括:具有一中空腔且兩端開口的導光殼體;設置在所述導光殼體的中空腔內的導光隔板;以及安裝在所述導光殼體的開口端用于向所述導光殼體和所述導光隔板提供光線的光源單元;其中,所述光源單元包括可拆卸設置在所述導光殼體開口端的殼罩以及安裝在所述殼罩內的光源。本發明專利技術的導光板具有導光效果好的優點,且導光板通過3D打印機打印成型,具有節約成本、快速成型、生產效率高的特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導光板
,更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使用3D打印機制作的導光板及制作方法。
技術介紹
:導光板是利用光學級的亞克力板材,然后用具有極高反射率且不吸光的高科技材料,在光學級的壓克力板材底面用UV網版印刷技術印上導光點的一種板材。現有技術中的導光板存在導光效率差、成型速度慢、生產效率低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之不足,而提供一種使用3D打印機制作的導光板及制作方法,本專利技術的導光板具有導光效果好的優點,且導光板通過3D打印機打印成型,具有節約成本、快速成型、生產效率高的特點。本專利技術的技術解決措施如下:一種使用3D打印機制作的導光板,包括:具有一中空腔且兩端開口的導光殼體;設置在所述導光殼體的中空腔內的導光隔板;以及安裝在所述導光殼體的開口端用于向所述導光殼體和所述導光隔板提供光線的光源單元;其中,所述光源單元包括可拆卸設置在所述導光殼體開口端的殼罩以及安裝在所述殼罩內的光源。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導光殼體、所述導光隔板和所述殼罩均選用亞克力材料制成,且所述導光殼體、所述導光隔板和所述殼罩上均成型有導光點。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殼罩靠近所述導光殼體的一端面上成型有卡塊,所述卡塊的數量設置為4個。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導光殼體的開口端上成型有與所述卡塊相配合的第二槽體。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導光殼體的頂板和底板上分別成型有用于插置所述導光隔板的第一槽體,所述第一槽體沿所述導光殼體的長度方向延伸。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導光殼體上還成型有用于安裝所述導光殼體的安裝部,所述安裝部固定設置在所述導光殼體頂板和底板的外側壁上,且沿著所述導光殼體的長度方向延伸。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安裝部呈矩形或正方形柱狀。—種使用3D打印機制作的導光板的制作方法,所述如下步驟:步驟一,將亞克力原材料通過抽絲機抽成絲狀,再將絲狀的亞克力原材料送入3D打印機的噴頭裝置內,開啟所述噴頭裝置內部的加熱裝置,使得絲狀的亞克力原材料在噴頭裝置內被加熱熔化;步驟二,進行導光隔板的打印,首先在3D打印機的工作臺上放置打印基板,然后從所述導光隔板的最底層開始打印,按照三維CAD模型在特定方向進行逐層分切得到的每一層打印,在每一層打印完成后通過3D打印機上的攝像單元采集當前狀態下打印件的軸測視圖、主視圖、左視圖、右視圖、后視圖和俯視圖,并與預設在電腦中的三維CAD模型的軸側視圖、主視圖、左視圖、右視圖、后視圖和俯視圖進行比較,若所述導光隔板打印件的軸側視圖、主視圖、左視圖、右視圖、后視圖和俯視圖中的任一視圖出現與三維CAD模型的對應視圖不匹配的情況,則暫停打印,進行工人檢修,檢修完成后進行下一層打印;若3D打印機上的攝像單元采集到得當前狀態下打印件的軸側視圖、主視圖、左視圖、右視圖、后視圖和俯視圖與預設在電腦中的三維CAD模型的軸側視圖、主視圖、左視圖、右視圖、后視圖和俯視圖相匹配,則直接進行下一層的打印,當所述導光隔板打印結束后,則將打印基板從3D打印機的工作臺上取下;步驟三,進行導光殼體的打印,先在3D打印機的工作臺上放置打印基板,然后從所述導光殼體的最底層開始打印,這里的最底層是指所述導光殼體的一個開口端,則另一個開口端則為最頂層,按照三維CAD模型在特定方向進行逐層分切得到的每一層打印,在每一層打印完成后通過3D打印機上的攝像單元采集當前狀態下打印件的軸測視圖、主視圖、左視圖、右視圖、后視圖和俯視圖,并與預設在電腦中的三維CAD模型的軸側視圖、主視圖、左視圖、右視圖、后視圖和俯視圖進行比較,若所述導光殼體打印件的軸側視圖、主視圖、左視圖、右視圖、后視圖和俯視圖中的任一視圖出現與三維CAD模型的對應視圖不匹配的情況,則暫停打印,進行工人檢修,檢修完成后進行下一層打印;若3D打印機上的攝像單元采集到得當前狀態下打印件的軸側視圖、主視圖、左視圖、右視圖、后視圖和俯視圖與預設在電腦中的三維CAD模型的軸側視圖、主視圖、左視圖、右視圖、后視圖和俯視圖相匹配,則直接進行下一層的打印,當所述導光殼體打印結束后,再將打印基板從3D打印機的工作臺上取下;步驟四,進行殼罩的打印,先在3D打印機的工作臺上放置打印基板,然后從所述殼罩的最底層開始打印,這里的頂部為成型有卡塊的一端,最底層為相反的另一端,按照三維CAD模型在特定方向進行逐層分切得到的每一層打印,在每一層打印完成后通過3D打印機上的攝像單元采集當前狀態下打印件的軸測視圖、主視圖、左視圖、右視圖、后視圖和俯視圖,并與預設在電腦中的三維CAD模型的軸側視圖、主視圖、左視圖、右視圖、后視圖和俯視圖進行比較,若所述殼罩打印件的軸側視圖、主視圖、左視圖、右視圖、后視圖和俯視圖中的任一視圖出現與三維CAD模型的對應視圖不匹配的情況,則暫停打印,進行工人檢修,檢修完成后進行下一層打印;若3D打印機上的攝像單元采集到得當前狀態下打印件的軸側視圖、主視圖、左視圖、右視圖、后視圖和俯視圖與預設在電腦中的三維CAD模型的軸側視圖、主視圖、左視圖、右視圖、后視圖和俯視圖相匹配,則直接進行下一層的打印,當所述殼罩打印結束后,再將打印基板從3D打印機的工作臺上取下;步驟五,將光源安裝在所述殼罩內,然后再將所述導光隔板插設在所述導光殼體內,最后將安裝有所述光源的所述殼罩安裝在所述導光殼體的兩個開口端上。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步驟二、所述步驟三、所述步驟四中每一層打印的方向是先X軸方向后y軸方向,打印起點是最底層的左上角的頂點,整個打印方向是先X軸方向后1軸方向最后z軸方向。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1)將導光隔板設置在導光殼體內,光源通過殼罩設置在導光殼體的開口端上,且導光殼體、導光隔板和殼罩均選用亞克力材料制成,所述導光殼體、所述導光隔板和所述殼罩上均成型有導光點,這種設置方式有效的提高了導光效率,導光的效果好;2)導光殼體、導光隔板和殼罩均通過3D打印成型,具有節約成本、快速成型、生產效率高的特點。【附圖說明】:以下附圖僅旨在于對本專利技術做示意性說明和解釋,并不限定本專利技術的范圍。其中: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分解結構示意圖。圖中,10、導光殼體;11、第一槽體;12、第二槽體;13、安裝部;20、導光隔板;30、光源單元;31、光源;32、殼罩;321、卡塊。【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以下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由本說明書所揭示的內容輕易地了解本專利技術的其他優點及功效。本段落中所稱的“頂”、“底”與附圖本身的頂、底方向一致,見圖1和圖2所示,一種使用3D打印機制作的導光板,包括:具有一中空腔且兩端開口的導光殼體10 ;設置在所述導光殼體10的中空腔內的導光隔板20 ;以及安裝在所述導光殼體10的開口端用于向所述導光殼體10和所述導光隔板20提供光線的光源單元30 ;其中,所述光源單元30包括可拆卸設置在所述導光殼體10開口端的殼罩32以及安裝在所述殼罩32內的光源31。所述殼罩32靠近所述導光殼體10的一端面上成型有卡塊321,所述卡塊321的數量設置為4個;所述導光殼體10的開口端上成型有與所述卡塊321相配合的第二槽體12 ;所述卡塊321與所述第二槽體12的設置是為了方便所述殼罩3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使用3D打印機制作的導光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一中空腔且兩端開口的導光殼體(10);設置在所述導光殼體(10)的中空腔內的導光隔板(20);以及安裝在所述導光殼體(10)的開口端用于向所述導光殼體(10)和所述導光隔板(20)提供光線的光源單元(30);其中,所述光源單元(30)包括可拆卸設置在所述導光殼體(10)開口端的殼罩(32)以及安裝在所述殼罩(32)內的光源(31)。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榮,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光韻達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