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利用改性桉樹皮制作的生物質型煤,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煤粉40~50份、改性桉樹皮30~40份、玉米秸稈粉5~8份、大豆秸稈粉5~8份、甘蔗葉粉5~10份、氧化鈣0.5~1份、助燃劑1~2份、粘結劑5~8份。所述改性桉樹皮的制作工藝為:將桉樹皮破碎成4~6cm的長條狀,然后將其浸泡于濃度為1%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浸泡時間為20min,浸泡后用水洗滌至中性,再加入60~70%的乙醇溶液浸泡4~6h,烘干,打成80~120目的粉末。該型煤熱穩定性好、反應活性高,燃燒后的煙塵污染物含量低,具有很好的推廣價值。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型煤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利用改性桉樹皮制作的生物質型煤。 一種利用改性桉樹皮制作的生物質型煤
技術介紹
型煤是以粉煤為主要原料,按具體用途所要求的配比、機械強度和形狀大小經機 械加工壓制成型的,具有一定強度和尺寸及形狀各異的煤成品;型煤具有工藝簡單、投資 少、成本低,且能取得提升燃煤品質、提高燃燒效率、降低燃煤污染等優勢,因此作為燃料在 人們日常生活和工業生產中得到廣泛應用。但是,煤炭資源越來越少,人們開始越來越注重 將廢棄資源應用于型煤中,發展可循環經濟模式。 據統計,我國桉樹面積近313萬公頃,年采伐量估計約10%,約30萬公頃,其中每 公頃產木材約1〇〇~120噸,桉樹皮的含量為12~15%,估算樹皮產量為360萬~400萬 噸/年;桉樹進行加工時,都要去掉邊皮料,這些廢棄的桉樹皮往往被白白地丟棄和燒掉, 桉樹皮的回收再利用,對環境保護和節約能源來說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利用改性桉樹皮制作的生物質型煤,采用改性桉樹皮作為型煤 原料,實現了廢棄資源的再利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為: -種利用改性桉樹皮制作的生物質型煤,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煤粉40~50 份、改性桉樹皮30~40份、玉米秸桿粉5~8份、大豆秸桿粉5~8份、甘蔗葉粉5~10 份、氧化鈣〇. 5~1份、助燃劑1~2份、粘結劑5~8份。 其中,所述改性桉樹皮的制作工藝為:將桉樹皮破碎成4~6cm的長條狀,然后將 其浸泡于濃度為1 %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浸泡時間為20min,浸泡后用水洗滌至中性,再加 入60~70%的乙醇溶液浸泡4~6h,烘干,打成80~120目的粉末。 優選地,所述利用改性桉樹皮制作的生物質型煤,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煤粉 45份、改性桉樹皮35份、玉米秸桿粉7份、大豆秸桿粉7份、甘蔗葉粉8份、氧化鈣0. 8份、 助燃劑1. 5份、粘結劑7份。 優選地,所述助燃劑為NaCl、NaN03、Na2C03、KN03、KC1中的一種或多種的組合。 優選地,所述助燃劑優選由NaCl、Na2C0#PKCl按3:1:2的重量比組成。 優選地,所述粘結劑為腐植酸鈉和粘土的混合物。 優選地,所述粘結劑由腐植酸鈉和粘土優選按3:1的重量比組成。 利用改性桉樹皮制作的生物質型煤,具有以下優勢: (1)對桉樹皮進行改性,先用弱堿性的氫氧化鈉溶液將樹皮中的木質素和纖維素 進行軟化,再用乙醇溶液改善桉樹皮的微孔結構,便于燃燒時氧氣進入桉樹皮的微孔結構 中,從而增加氧氣與型煤的接觸面積,提高型煤的燃盡率;另外還能提高型煤的固硫率; (2)添加了生物質燃料玉米秸桿粉、大豆秸桿粉和甘蔗葉粉,有效地降低型煤的燃 點,使型煤能夠快速點燃; (3)添加了氧化鈣作為固硫劑,能夠增強型煤的固硫作用;另外,氧化鈣具有吸水 作用,能提高型煤的防水性能和強度; (4)所述利用改性桉樹皮制作的生物質型煤使用了較大比例的生物質燃料,實現 了變廢為寶、物盡其用的目的,且由于對桉樹皮進行了改性,使所述利用改性桉樹皮制作的 生物質型煤熱穩定性好、反應活性高,燃燒后的煙塵污染物含量低,具有很好的推廣價值。【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但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和應用范圍不 限于以下實施例: -、利用改性桉樹皮制作的生物質型煤 實施例1 -種利用改性桉樹皮制作的生物質型煤,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煤粉45份、改 性桉樹皮35份、玉米秸桿粉7份、大豆秸桿粉7份、甘蔗葉粉8份、氧化鈣0. 8份、助燃劑 1. 5份、粘結劑7份,其中,助燃劑由NaCl、Na2C0#PKC1按3:1:2的重量比組成,粘結劑由 腐植酸鈉和粘土按3:1的重量比組成。 改性桉樹皮的制作工藝為:將桉樹皮破碎成4~6cm的長條狀,然后將其浸泡于濃 度為1 %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浸泡時間為20min,浸泡后用水洗滌至中性,再加入70%的乙 醇溶液浸泡6h,烘干,打成100目的粉末。 實施例2 -種利用改性桉樹皮制作的生物質型煤,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煤粉40份、改 性桉樹皮40份、玉米秸桿粉5份、大豆秸桿粉5份、甘蔗葉粉10份、氧化鈣0. 5份、助燃劑 2份、粘結劑5份,其中,助燃劑由NaCl、似勵3和謂03按1:1:1的重量比組成,粘結劑由腐 植酸鈉和粘土按1:1的重量比組成。 改性桉樹皮的制作工藝為:將桉樹皮破碎成4~6cm的長條狀,然后將其浸泡于濃 度為1 %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浸泡時間為20min,浸泡后用水洗滌至中性,再加入65%的乙 醇溶液浸泡5h,烘干,打成120目的粉末。 實施例3 -種利用改性桉樹皮制作的生物質型煤,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煤粉50份、改 性桉樹皮30份、玉米秸桿粉8份、大豆秸桿粉8份、甘蔗葉粉5份、氧化鈣1份、助燃劑1份、 粘結劑8份,其中,助燃劑由NaCl、KC1和謂03按2:1:2的重量比組成,粘結劑由腐植酸鈉 和粘土按2:1的重量比組成。 改性桉樹皮的制作工藝為:將桉樹皮破碎成4~6cm的長條狀,然后將其浸泡于濃 度為1 %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浸泡時間為20min,浸泡后用水洗滌至中性,再加入60%的乙 醇溶液浸泡4h,烘干,打成80目的粉末。 二、利用改性桉樹皮制作的生物質型煤性能測試 L強度測試 將上述制備好的實施例樣品,進行強度測試,結果表明本專利技術生物質型煤樣品冷 熱強度高,跌落不易破碎,詳見表1。 表1利用改性桉樹皮制作的生物質型煤強度測試結果表 2.燃燒性能測試 分別取上述制備好的3個實施例樣品,進行燃燒試驗,測定以下檢測項目,試驗結 果詳見表2。 表2利用改性桉樹皮制作的生物質型煤燃燒性能測試結果表 (3)測定結果 結果表明:本專利技術3個實施例樣品燃燒時從里向外釋放熱量,著火點溫度降低至 200-300°C,引燃速度加快,火焰加長,燃燒更充分,增加了火焰的內焰溫度,使火焰的整體 溫度得到提高。 由以上性能測試結果可以得出如下結論:本專利技術的利用改性桉樹皮制作的生物質 型煤發熱量、熱效率高,302的排放量、煙塵排放量較低,原料主要為農業生產廢棄物,成本 降低 30-60%。 以上內容不能認定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專利技術所屬技術領 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專利技術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 都應當視為屬于本專利技術由所提交的權利要求書確定的專利保護范圍。【主權項】1. 一種利用改性桉樹皮制作的生物質型煤,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煤 粉40~50份、改性桉樹皮30~40份、玉米秸桿粉5~8份、大豆秸桿粉5~8份、甘蔗葉 粉5~10份、氧化鈣0. 5~1份、助燃劑1~2份、粘結劑5~8份; 所述改性桉樹皮的制作工藝為:將桉樹皮破碎成4~6cm的長條狀,然后將其浸泡于濃 度為1%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浸泡時間為20min,浸泡后用水洗滌至中性,再加入60~70% 的乙醇溶液浸泡4~6h,烘干,打成80~120目的粉末。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改性桉樹皮制作的生物質型煤,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 重量份的原料:煤粉45份、改性桉樹皮35份、玉米秸桿粉7份、大豆秸桿粉7份、甘蔗葉粉 8份、氧化鈣0. 8份、助燃劑1. 5份、粘結劑7份。3.根據權利要求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利用改性桉樹皮制作的生物質型煤,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煤粉40~50份、改性桉樹皮30~40份、玉米秸稈粉5~8份、大豆秸稈粉5~8份、甘蔗葉粉5~10份、氧化鈣0.5~1份、助燃劑1~2份、粘結劑5~8份;所述改性桉樹皮的制作工藝為:將桉樹皮破碎成4~6cm的長條狀,然后將其浸泡于濃度為1%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浸泡時間為20min,浸泡后用水洗滌至中性,再加入60~70%的乙醇溶液浸泡4~6h,烘干,打成80~120目的粉末。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江東,黃天,梁君祚,梁承悍,
申請(專利權)人:廣西桂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西;4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