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空調控制技術領域,尤其涉及車內安全自動空調控制裝置。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包括MCU單元、壓縮機控制單元、穩壓電源模塊與傳感器模塊,MCU單元一側連接有控制面板與LED顯示面板,MCU單元另一側I/O方式連接控制壓縮機控制單元,傳感器模塊采集信號,并將信號傳輸給MCU單元;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采用空調自動控制技術方法,解決了車內無人時空調無法打開的技術問題,達到了根據車內情況空調可自動開啟的技術效果;采用人體紅外感應技術,達到了智能化感應車內是否有人,能自動感知車內人員情況的技術效果;采用UPS電源技術,解決了汽車熄火控制系統無電源供應的技術問題,達到了熄火可續電控制的技術效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說明】本技術涉及空調控制
,尤其涉及車內安全自動空調控制裝置。
技術介紹
汽車空調,用于把汽車車廂內的溫度、濕度、空氣清潔度及空氣流動調整和控制在最佳狀態,為乘員提供舒適的乘坐環境,減少旅途疲勞;為駕駛員創造良好的工作條件,對確保安全行車起到重要作用的通風裝置。一般包括制冷裝置、取暖裝置和通風換氣裝置。隨著此前幾年汽車業尤其是轎車的快速增長,汽車零部件行業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汽車空調作為提高汽車乘坐舒適性的一種重要部件已被廣大汽車制造企業及消費者所認可,至2013年8月止,在國內,國產轎車空調裝置率已接近100%,在其它車型上的裝置率也在逐年提高,汽車空調汽裝置已成為汽車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功能部件。而隨著汽車行業的高速發展,汽車事故也在頻繁發生,而在入夏后,兒童被困車內造成傷亡的不幸時有發生,但并沒引起家長足夠重視,假使家長把孩子單獨留在車內不過15分鐘,鎖車熄火后離開,起初車內有空調余涼,孩子感覺不到什么,但封閉的車廂就是個熱悶罐,在夏天陽光直曬下,車內溫度會迅速升高,直接威脅孩子的生命。日前,鎮江市丹徒交警大隊民警做了一個實驗一一將溫度計放在溫度只有28 °C的密封車輛內的后排中間位置,采用延時拍攝的方式,記錄陽光直射下車內的溫度變化。一個小時后觀察,車內溫度已飆升到50°C。另有實驗證實,像最近這幾天的午后1點左右,當室外氣溫達35°C時,陽光照射車子僅20分鐘,封閉車廂溫度就會突破50°C,之后溫度還在不斷持續上升。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存在的技術不足,提供了車內安全自動空調控制裝置,采用空調自動控制技術方法,解決了車內無人時空調無法打開的技術問題,達到了根據車內情況空調可自動開啟的技術效果;采用單片機控制技術方法,解決了車內空調控制過于簡單的技術問題,達到了空調控制系統精簡、完善的技術效果;采用人體紅外感應技術,達到了智能化感應車內是否有人,能自動感知車內人員情況的技術效果;采用UPS電源技術,解決了汽車熄火控制系統無電源供應的技術問題,達到了熄火可續電控制的技術效果。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包括MCU單元、壓縮機控制單元、穩壓電源模塊與傳感器模塊,MCU單元一側連接有控制面板與LED顯示面板,MCU單元另一側I/O方式連接控制壓縮機控制單元;傳感器模塊采集信號,并將信號傳輸給MCU單元;穩壓電源模塊一端為MCU模塊、傳感器模塊、壓縮機控制單元提供穩定電源,穩壓電源模塊另一端連接有UPS電源。所述的傳感器模塊包括二氧化碳濃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與多個人體感應模塊,二氧化碳濃度傳感器輸出端連接有放大電路,放大電路輸出端連接有A/D轉換器,二氧化碳濃度傳感器依次通過放大器與A/D轉換器與MCU單元通信,溫度傳感器I/O連接MCU單元,人體感應模塊I/o連接MCU單元。進一步優化本技術方案,所述的MCU單元為ATmegal28單片機,溫度傳感器為DS18D20傳感器,二氧化碳傳感器為MS4100傳感器,A/D轉換器為ADC0809芯片。進一步優化本技術方案,所述的UPS電源為松下LC-XD1217 UPS蓄電池。進一步優化本技術方案,所述的穩壓電源模塊包括變壓器T1、整流橋DU78L12芯片、LM2576芯片與LM117芯片,穩壓電源模塊輸出端包括+12V、+5V、+3.3V三個電壓等級;穩壓電源模塊為MCU單元、A/D轉換器與二氧化碳傳感器提供+5V穩定電壓,穩壓電源模塊為LED顯示面板提供+12V穩定電壓,穩壓電源模塊為溫度傳感器提供+3.3V穩定電壓。進一步優化本技術方案,所述的溫度傳感器DS18D20的DQ引腳連接在MCU單元ATmegal28單片機的PC2 口上。進一步優化本技術方案,所述的人體感應模塊包括人體紅外傳感器、電阻R1、電阻R2與NPN三極管Q1,人體紅外傳感器為HC-SR501傳感器,人體紅外傳感器的OUT引腳通過限流電阻R1連接在NPN三極管Q1的基極,NPN三極管Q1的發射極連接在MCU單元ATmegal28單片機的PC0 口上,NPN三極管Q1的發射極并聯R2,R2另一端接地,NPN三極管Q1的集電極接+3.3V電壓。進一步優化本技術方案,所述的放大電路包括放大器LM324、電阻R3、電阻R4、電阻R5,電阻R3并聯在放大器LM324的輸出端與反相輸入端,電阻R5 —端連接在放大器LM324的反相輸入端,電阻R5的另一端接地,放大器LM324的輸出端連接在A/D轉化器ADC0809的ΙΝ0引腳上,二氧化碳傳感器MS4100的6引腳通過R4連接在放大器LM324的同相輸入端上。進一步優化本技術方案,所述的電阻R1為10K歐姆,電阻R2為10K歐姆,電阻R3為900歐姆,電阻R4為90歐姆,電阻R5為100歐姆。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具有以下優點:1、使用ATmegal28單片機作為主控單元,集成了較大容量的存儲器和豐富強大的硬件接口電路,具有極高性能價格比;2、使用LM2576與LM117開關整流電路,效率高,節能型顯著;3、DS18B20是常用的溫度傳感器,具有體積小,硬件開銷低,抗干擾能力強,精度高的特點;4、ADC0809工作高速,高精度,低溫漂,優秀的長期精度和可重復性;5、HC-SR501人體紅外感應模塊是基于紅外線技術的自動控制產品。靈敏度高、可靠性強、超低功耗,超低電壓工作模式。廣泛應用于各類自動感應電器設備,尤其是干電池供電的自動控制產品;6、MS4100固態二氧化碳傳感器靈敏性高,長期穩定性能好,受環境溫濕度影響較小,使用方便、壽命長,廣泛應用于空調設備、通風設備等領域,適合于本技術的應用。【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原理結構圖。圖2是本技術傳感器結構圖。圖3是本技術控制流程圖。圖4是單片機電路結構圖。圖5是二氧化碳濃度傳感電路結構圖。圖6是人體感應電路結構圖。圖7是溫度傳感器電路結構圖。圖8是穩壓電源電路結構圖。圖中,1、MCU單元;2、傳感器模塊;3、控制面板;4、LED顯示面板;5、穩壓電源模塊;6、壓縮機控制單元;7、UPS電源;21、二氧化碳傳感器;22、溫度傳感器;23、人體紅外傳感器;24、A/D轉換器;25、放大電路;8人體感應模塊。【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并參照附圖,對本技術進一步詳細說明。應該理解,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術的范圍。此外,在以下說明中,省略了對公知結構和技術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術的概念。【具體實施方式】一:如圖1-8所示,包括MCU單元1、壓縮機控制單元6、穩壓電源模塊5與傳感器模塊2,MCU單元1 一側連接有控制面板3與LED顯示面板4,MCU另一側1/0方式連接控制壓縮機控制單元6 ;傳感器模塊2采集信號,并將信號傳輸給MCU單元1 ;穩壓電源模塊5 —端為MCU模塊1、傳感器模塊2、壓縮機控制單元6提供穩定電壓,穩壓電源模塊5另一端連接有UPS電源7。所述的傳感器模塊2包括二氧化碳濃度傳感器21、溫度傳感器22與多個人體感應模塊8,二氧化碳濃度傳感器21輸出端連接有放大電路25,放大電路25輸出端連接有A/D轉換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車內安全自動空調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MCU單元(1)、壓縮機控制單元(6)、穩壓電源模塊(5)與傳感器模塊(2),MCU單元(1)一側連接有控制面板(3)與LED顯示面板(4),MCU另一側I/O方式控制壓縮機控制單元(6);傳感器模塊(2)采集信號,并將信號傳輸給MCU單元(1);穩壓電源模塊(5)一端為MCU模塊(1)、傳感器模塊(2)、壓縮機控制單元(6)提供穩定電壓,穩壓電源模塊(5)另一端連接有UPS電源(7)。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羅文鳳,龍文凱,
申請(專利權)人:羅文鳳,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云南;5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