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模塊式簡易建筑空間,包括能夠收納于地面下方的格子本體,所述格子本體連接有頂升機構,所述頂升機構能夠驅動格子本體沿豎向升降,所述格子本體包括頂板和底板,所述頂升機構設置于底板的下方,所述頂板與底板之間設置有收展機構,所述收展機構能夠帶動頂板與底板沿豎向收納或展開,區別于現有技術中格子本體尺寸相對固定不可變的結構,通過頂板、底板以及收展機構相結合,可以使頂板在伸出地面以后按需調整其高度,也可以使之在收納狀態下占用較小的空間。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城市公共建筑設施領域,特別是一種模塊式簡易建筑空間。
技術介紹
城市的公共設施的特點之一是具有時效性,例如,部分公交車站白天可用,到了夜間便是無效的空間,這對解決人口密集用地緊張相當不利。當今城市為解決人口密集用地緊張的問題,大多以增加建筑高度以提高容積率來滿足更多人群的使用需求,但是卻沒有考慮過在有限的空間內實現多種功能,滿足不同時段的使用需求,從而使公共設施弱化時效性,更高效的來解決人口密集用地緊張的問題,同樣的問題也存在于公共展示空間、城市廣場等場所。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日本建筑師藤本狀介基于人類活動提出的了 350mm模數這一理念,我們根據這一理念創造出一種模塊磚,在地面下埋有350mm*350mm*350mm的模塊磚,利用液壓機推動二分之一(即推出地面175_高),則踏步就形成了。推動一格(即推出地面350mm高),則板凳就形成了,推動兩格(700mm高)桌子就形成了,依次類推,能夠在幾分鐘之內可以生成出豐富多彩的戶外空間。然而,上述方式仍存在以下幾個不足之處:如前文所述模塊式簡易建筑空間在地下預埋深度通常等于萬能盒子在地面所能升起的極限高度加上推動盒子升起所利用推動裝置的高度,這在土方量上不合理,這在造價上面也十分的高昂,利用率較低。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專利技術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能夠壓縮收展的模塊式簡易建筑空間,不僅能夠順利的從地下升出的同時,并且能夠按需調整體高度;更進一步的,本申請旨在提供一種易于按需拼裝、達到豎直方向、水平方向上易于定位固定的模塊式簡易建筑空間。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為:—種模塊式簡易建筑空間,包括能夠收納于地面下方的格子本體,所述格子本體連接有頂升機構,所述頂升機構能夠驅動格子本體沿豎向升降,所述格子本體包括頂板和底板,所述頂升機構設置于底板的下方,所述頂板與底板之間設置有收展機構,所述收展機構能夠帶動頂板與底板沿豎向收納或展開。優選的,所述收展機構包括若干個伸縮液壓機,各個伸縮液壓機的兩端分別與頂板和底板連接。采用這樣的結構,整體結構更加簡潔。優選的,所述頂板和底板均為矩形板,所述伸縮液壓機的數量為四個,所述四個伸縮液壓機分別位于頂板和底板的四角。采用這樣的結構,具有結構穩定、頂升平穩的有益效果Ο優選的,所述頂板與底板之間設置有帆布。采用這樣的結構,通過設置透光但不透明的帆布,進一步提升了格子本體內部的私密性,使外界的人看不到空間內部的人。優選的,所述頂板和底板上均設置有沿豎向延伸的豎向安裝孔,位于頂板和底板上的豎向安裝孔同軸設置,位于頂板的豎向安裝孔內設置有豎向連接桿,所述豎向連接桿的上端面與頂板的頂面相互平行,所述豎向連接桿連接有豎向驅動機構,所述豎向驅動機構能夠帶動豎向連接桿由豎向安裝孔伸出凸起或縮回至豎向安裝孔內形成凹部。采用這樣的結構,有利于根據需要拼裝若干個模塊式簡易建筑空間并固定;優選的,所述豎向連接桿的端部由豎向安裝孔伸出后插接于另一個模塊式簡易建筑空間底板的豎向安裝孔中。優選的,所述頂板的四周各設置有一個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橫向安裝孔,所述頂板上相對兩側的橫向安裝孔同軸設置,至少一個所述橫向安裝孔內設置有橫向連接桿,所述橫向連接桿的外側端面與頂板的側面相互平行,所述橫向連接桿連接有橫向驅動機構,所述橫向驅動機構能夠帶動橫向連接桿由橫向安裝孔伸出至橫向安裝孔的外部形成外凸部、或縮回至橫向安裝孔內形成凹部。優選的,所述橫向連接桿的端部由橫向安裝孔伸出后插接于另一個模塊式簡易建筑空間頂板的橫向安裝孔中。綜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區別于現有技術中格子本體尺寸相對固定不可變的結構,通過頂板、底板以及收展機構相結合,可以使頂板在伸出地面以后按需調整其高度,也可以使之在收納狀態下占用較小的空間。【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安裝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從地面升起后的安裝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的另一視向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中標記:格子本體一1 ;頂升機構一2 ;頂板一3 ;底板一4 ;收展機構一5 ;豎向安裝孔一6 ;豎向連接桿一7 ;橫向連接桿一8。【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詳細的說明。為了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如圖1至圖4所示,本實施例模塊式簡易建筑空間,包括能夠收納于地面下方的格子本體1,所述格子本體1連接有頂升機構2,所述頂升機構2能夠驅動格子本體1沿豎向升降,所述格子本體1包括頂板3和底板4,所述頂升機構2設置于底板4的下方,所述頂板3與底板4之間設置有收展機構5,所述收展機構5能夠帶動頂板3與底板4沿豎向收納或展開,具體的,本實施例中所述收展機構5包括若干個伸縮液壓機,各個伸縮液壓機的兩端分別與頂板3和底板4連接,頂板3和底板4均為矩形板,伸縮液壓機的數量為四個,四個伸縮液壓機分別位于頂板3和底板4的四角,具有結構穩定、頂升平穩的有益效果,本實施例中,頂板3與底板4之間設置有帆布,通過設置透光但不透明的帆布,進一步提升了格子本體1內部的私密性,使外界的人看不到空間內部的人。本實施例中,頂板3和底板4上均設置有沿豎向延伸的豎向安裝孔6,位于頂板3和底板4上的豎向安裝孔6同軸設置,位于頂板3的豎向安裝孔6內設置有豎向連接桿7,豎向連接桿7的上端面與頂板3的頂面相互平行,豎向連接桿7連接有豎向驅動機構,豎向驅動機構能夠帶動豎向連接桿7由豎向安裝孔6伸出凸起或縮回至豎向安裝孔6內形成凹部,豎向連接桿7的端部由豎向安裝孔6伸出后插接于另一個模塊式簡易建筑空間底板4的豎向安裝孔6中,頂板3的四周各設置有一個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橫向安裝孔,頂板3上相對兩側的橫向安裝孔同軸設置,至少一個橫向安裝孔內設置有橫向連接桿8,橫向連接桿8的外側端面與頂板3的側面相互平行,橫向連接桿8連接有橫向驅動機構,橫向驅動機構能夠帶動橫向連接桿8由橫向安裝孔伸出至橫向安裝孔的外部形成外凸部、或縮回至橫向安裝孔內形成凹部,橫向連接桿8的端部由橫向安裝孔伸出后插接于另一個模塊式簡易建筑空間頂板3的橫向安裝孔中,本實施例中的橫向連接桿8與橫向安裝孔的結構與豎向連接桿7與豎向安裝孔6的結構和工作方式相同,其中,本實施例中,通過液壓系統的控制,使得其中一個模塊式簡易建筑空間的底板4的橫向連接桿8或豎向連接桿7移動到另一與之相鄰的模塊式簡易建筑空間的底板4上的橫向安裝孔或豎向安裝孔6中,其可采用液壓系統的控制朝之前移動的兩連接桿的方向移動相同的距離,在其余實施方式中,亦可采用其他的驅動機構和驅動方式,例如絲桿螺母副和電機驅動橫向連接桿8或豎向連接桿7進行軸向移動,在此就不再贅述。本實施例通過上述結構,區別于現有技術中格子本體1尺寸相對固定不可變的結構,通過頂板3、底板4以及收展機構5相結合,可以使頂板3在伸出地面以后按需調整其高度,也可以使之在收納狀態下占用較小的空間。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術,凡在本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模塊式簡易建筑空間,包括能夠收納于地面下方的格子本體,所述格子本體連接有頂升機構,所述頂升機構能夠驅動格子本體沿豎向升降,其特征在于:所述格子本體包括頂板和底板,所述頂升機構設置于底板的下方,所述頂板與底板之間設置有收展機構,所述收展機構能夠帶動頂板與底板沿豎向收納或展開。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建辰,曾皓天,查旭陽,李宗懋,彭家瑤,
申請(專利權)人:西華大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四川;5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