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空調導風板,包括第一導風板,所述第一導風板的兩端設置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內設置第二導風板,所述第二導風板與第一導風板滑動連接,所述第一導風板的中間設置第一安裝座,所述第一安裝座上設置連接臂,所述連接臂遠離第一導風板的一端設置安裝板,所述安裝板上設置第二安裝座,所述連接臂的兩端對稱設置連接座,所述連接座分別與第一安裝座、第二安裝座活動連接,所述連接座上設置支撐板,所述支撐板位于連接臂的兩側,所述連接臂通過支撐板與連接座鉸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以對導風板的角度進行任意連續調整,根據需要定向改變風向,調節的過程不需要消耗電能,而且拆裝均十分方便。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主要涉及空調領域,具體是一種空調導風板。
技術介紹
已有的空調器大都借送風口格柵角度的調整改變其送風方向,無論是窗式、柜式、壁掛分體式還是中央空調式都是這樣,格柵角度的可調位置只有極少數的一、兩個,并不是連續可調的,對風的導向作用較弱,因此,已有的空調器的送風往往直吹人體,這種送風方式易使人體感覺不適,易得空調病,特別是會對老年人的身體健康以及兒童的健康成長造成不利影響,甚至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引起關節炎、感冒等疾病,另外,已有的空調器格柵角度的調整要以遙控器操作,需消耗電能。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一種空調導風板,可以對導風板的角度進行任意連續調整,根據需要定向改變風向,調節的過程不需要消耗電能,而且拆裝均十分方便。本技術為實現上述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種空調導風板,包括第一導風板,所述第一導風板的兩端設置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內設置第二導風板,所述第二導風板與第一導風板滑動連接,所述第一導風板的中間設置第一安裝座,所述第一安裝座上設置連接臂,所述連接臂遠離第一導風板的一端設置安裝板,所述安裝板上設置第二安裝座,所述連接臂的兩端對稱設置連接座,所述連接座分別與第一安裝座、第二安裝座活動連接,所述連接座上設置支撐板,所述支撐板位于連接臂的兩側,所述連接臂通過支撐板與連接座鉸接。所述第一導風板、第二導風板的端面為弧形且與安裝板相對。所述第一安裝座、第二安裝座上設置第二滑槽,所述連接座上設置與第二滑槽相匹配的滑塊,所述第二滑槽的一端設置開口,所述第一安裝座、第二安裝座上設置指示箭頭。所述連接臂的兩端設置弧形端部,所述弧形端部上設置防滑凸紋。所述第一滑槽靠近第一安裝座的一端設置限位擋塊。所述第一滑槽上設置支撐塊,所述第二導風板與支撐塊滑動連接。所述安裝板遠離第一導風板的一側設置膠帶。所述第一安裝座上設置墊塊。所述第一導風板從一端向另一端均勻設置若干個支撐桿。所述第二導風板上設置“]”形通孔。對比與現有技術,本技術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術連接臂分別與安裝板、第一導風板鉸接,轉動導風板或支撐臂即可完成對空調出風角度的調節,而且調節的角度可大可小可連續,十分方便,可以根據需要定向改變風向,而且調節的過程不需要消耗電能。2、本技術第一導風板、第二導風板的端面為弧形且與安裝板相對,可以更好的擴散和導引風向,使風向沿弧形方向擴散,避免風直接吹向前方。3、本技術連接臂與安裝座通過滑槽活動連接,方便對擋風板進行清潔和檢修。4、本技術連接臂的兩端設置弧形端部,更容易對連接臂進行旋轉,方便調節旋轉臂的角度,所述端部上設置防滑凸紋,對連接臂進行定位。5、本技術第一滑槽靠近第一安裝座的一端設置限位擋塊,將第二檔板固定在第一滑槽內。6、本技術第一滑槽上設置支撐塊,增加第二檔板與第一檔板連接的穩定性,防止第二支撐板從第一滑槽內滑落。7、本技術述安裝板遠離第一導風板的一側設置膠帶,可以方便快捷的將安裝板固定在墻壁或空調內機上。8、本技術第一安裝座上設置墊塊,增加連接座與第一安裝座的接觸面積,防止連接座從第一安裝座內滑落。9、本技術第一導風板從一端向另一端均勻設置若干個支撐桿,用于支撐第一檔板,增加第一檔板的使用時間。10、本技術所述第二導風板上設置“[”形通孔,有利于一小部分風從通孔內通過。【附圖說明】附圖1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附圖2是第一檔板的結構示意圖;附圖3是安裝板的結構示意圖;附圖4是連接臂的結構示意圖。附圖中所示標號:1、第一導風板;11、第一安裝座;12、第二安裝座;13、連接座;14、支撐板;15、指示箭頭;16、限位擋塊;17、支撐塊;18、墊塊;19、支撐桿;2、第二導風板;21、滑塊;22、“]”形通孔;3、連接臂;31、防滑凸紋;4、安裝板。【具體實施方式】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技術而不用于限制本技術的范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技術講授的內容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技術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種空調導風板,包括第一導風板1,所述第一導風板1的兩端設置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內設置第二導風板2,所述第二導風板2與第一導風板1滑動連接,可以根據空調內機的長度調節第二導風板2的位置,使本技術能夠適應不同大小的空調內機,擴大使用范圍。所述第一導風板1的中間設置第一安裝座11,所述第一安裝座11上設置連接臂3,所述連接臂3遠離第一導風板1的一端設置安裝板4,所述安裝板4上設置第二安裝座12,所述連接臂3的兩端對稱設置連接座13,所述連接座13分別與第一安裝座11、第二安裝座12活動連接,方便對本技術進行拆裝,其中一個部件損壞,可以按需另配,不需要整體更換;運輸過程中也方便對本技術的包裝和搬運。所述連接座13上設置支撐板14,所述支撐板14位于連接臂3的兩側,所述連接臂3通過支撐板14與連接座13鉸接,連接臂3的兩端均可以旋轉調節角度,可以對擋風板的角度進行任意連續調整,方便定向調節空調內機的出風方向。為了可以更好的擴散和導引風向,使風向沿弧形方向擴散,避免風直接吹向前方,所述第一導風板1、第二導風板2的端面為弧形且與安裝板4相對。為了方便對擋風板進行清潔和檢修,所述第一安裝座11、第二安裝座12上設置第二滑槽,所述連接座13上設置與第二滑槽相匹配的滑塊21,所述第二滑槽的一端設置開口,所述第一安裝座11、第二安裝座12上設置指示箭頭15。為了更容易對連接臂3進行旋轉,方便調節旋轉臂的角度,所述連接臂3的兩端設置弧形端部,所述端部上設置防滑凸紋31,當前第1頁1 2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空調導風板,包括第一導風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導風板(1)的兩端設置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內設置第二導風板(2),所述第二導風板(2)與第一導風板(1)滑動連接,所述第一導風板(1)的中間設置第一安裝座(11),所述第一安裝座(11)上設置連接臂(3),所述連接臂(3)遠離第一導風板(1)的一端設置安裝板(4),所述安裝板(4)上設置第二安裝座(12),所述連接臂(3)的兩端對稱設置連接座(13),所述連接座(13)分別與第一安裝座(11)、第二安裝座(12)活動連接,所述連接座(13)上設置支撐板(14),所述支撐板(14)位于連接臂(3)的兩側,所述連接臂(3)通過支撐板(14)與連接座(13)鉸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成浩,
申請(專利權)人:楊成浩,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