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液晶顯示面板及其制備方法,液晶顯示面板依次包括第一基板、第一偏光層、液晶層、第二基板及第二偏光層,液晶顯示面板還包括色阻層及位于第一偏光層相背于液晶層一側的圖案化相位延遲補償層和填充層,圖案化相位延遲補償層和填充層的總厚度保持不變,圖案化相位延遲補償層中包括若干厚度不同的圖案化相位延遲片,圖案化相位延遲片與色阻一一對應設置,且不同的圖案化相位延遲片對與其對應的色阻中的波長存在對應其波段范圍的相位延遲。本發明專利技術通過圖案化相位延遲補償層中不同圖案化相位延遲片的厚度,可以使與其對應的色阻中的波長存在對應其波段范圍的相位延遲,進而實現相位延遲的補充目的。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液晶顯示
,特別是涉及一種。
技術介紹
通常,液晶顯示器上表面設置一偏振裝置,因而顯示器出射到達人眼的光線為線偏光。然而,人眼的感光細胞習慣于自然光,自然光的偏振方向是在各個方向分布均勻的非線偏振光,其對人眼感光細胞的刺激在各個偏振方向上是相同的,但是人眼所接收顯示器的光是線偏振光,人眼的感光細胞僅接收一個偏振方向的光能刺激,其獲得的刺激是非均衡的,觀察者長時間接收線偏振光時容易出現用眼疲勞的癥狀,因此提出圓偏光顯示器意義重大。如圖1所示為目前顯示器普通圓偏振光顯示器的結構示意圖,其依次包括第一偏光層10、第一基板20、液晶層30、第二基板40第二偏光層50以及背光源60,其中,在第一偏光層10的外側設置了 1/4 λ波片70及表面處理層80,通過在第一偏光層10外側設置了1/4 λ波片70,可以使出射的線偏振光成為圓偏振光,然而這個圓偏振光轉變并不完美,因為1/4 λ波片70產生的相位延遲And= 1/4λ只能對應某一個波長,通常是550nm(380?780波段的中間某一個波長),此時550nm以及其附近波長的光可以較好的轉變為理想的圓偏振光,然而遠離550nm(小于或大于550nm)波長的光就不能較為完美的轉變為圓偏光,因為對于遠離550nm(小于或大于550nm)波長的光其相位延遲And大于或小于1/4 λ。如圖2所示為1/4 λ波片常用材料,圖中歸一化示意改性PC(改性聚碳酸酯)、PC (聚碳酸酯)、C0C (環烯共聚物)、TAC(三醋酸纖維素)、C0P (環烯聚合物)、PMMA+LC (丙烯酸樹脂類+液晶涂布)制成的1/4λ波片的相位延遲Δη(1/(Δη589)(1與波長關系。其中具有改性PC材料一樣(Y軸隨波長增大逐漸增大)特性的材料稱之為逆波長分散材料,其中具有PMMA+LC材料一樣(Y軸隨波長增大逐漸減小)特性的材料稱之為順波長分散材料。理想的1/4 λ波片材料如圖2中直線所示,對于使用此種材料同樣厚度時,相位延遲And可以隨波長從380?780nm增大而增大,使每個波長的光都能發生1/4 λ的相位延遲,然而這種材料并不存在。如圖4所示示意了采用相位延遲And = 1/4λ、λ = 550nm的波片,對于遠離550nm的B、R光透過1/4 λ波片后轉變為橢圓偏振光,假設透過太陽眼鏡前RGB的光強度為R:G:B = 1:1:1,然而透過太陽眼鏡(太陽眼鏡上具有偏光層結構)后RGB的光強度為R:G:B^ 1:1:1,因而導致了如圖3所示的顏色差異,且正波長和逆波長材料制成的1/4 λ波片設置在顯示器上時,在太陽眼鏡下的最佳觀測角度都不一樣(透過太陽眼鏡前和后的色坐標差異最小時),該觀測角度為太陽眼鏡的偏光軸向與顯示器上偏光片軸向的夾角。基于上述實際情況和理論可以發現目前圓偏光顯示器存在以下缺陷:1)遠離固定某個波長的光成為了橢圓偏振光,并不是比較完美的圓偏振光;2)不同材料做成的1/4 λ波片,在不同太陽眼鏡下的最佳觀測角度不一樣;2)通過太陽眼鏡觀看顯示器畫面時顏色變化很大。
技術實現思路
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如下:—種液晶顯不面板,所述液晶顯不面板依次包括第一基板、第一偏光層、液晶層、第二基板及第二偏光層,所述液晶顯示面板還包括色阻層及位于第一偏光層相背于液晶層一側的圖案化相位延遲補償層和填充層,所述圖案化相位延遲補償層和填充層的總厚度保持不變,所述圖案化相位延遲補償層中包括若干厚度不同的圖案化相位延遲片,所述圖案化相位延遲片與色阻一一對應設置,且不同的圖案化相位延遲片對與其對應的色阻中的波長存在對應其波段范圍的相位延遲。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色阻層中包括R色阻、G色阻及B色阻,且R色阻、G色阻及B色阻的厚度Dr、Ds、Db滿足D R= D s= D B。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圖案化相位延遲補償層包括與R色阻、G色阻及B色阻對應設置的第一圖案化相位延遲片、第二圖案化相位延遲片及第三圖案化相位延遲片,且第一圖案化相位延遲片、第二圖案化相位延遲片及第三圖案化相位延遲片的厚度dR、dgN dBi兩足 d R〉d G〉d Bo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填充層相位延遲值為0。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圖案化相位延遲補償層為補償液晶層,所述填充層為可固化樹脂填充層。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圖案化相位延遲片具有連續變化厚度或不連續變化厚度。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圖案化相位延遲片中的第一圖案化相位延遲片、第二圖案化相位延遲片及第三圖案化相位延遲片中遠離色阻層或靠近色阻層的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內。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圖案化相位延遲片為1/4 λ圖案化相位延遲片或1/2 λ圖案化相位延遲片。相應地,一種液晶顯示面板的制備方法,所述制備方法包括:在第一基板上分別形成具有預設圖案化厚度的圖案化相位延遲補償層和填充層;在圖案化相位延遲補償層或填充層上貼附第一偏光層;在第二基板和第一偏光層之間形成色阻層和液晶層;在第二基板外側貼附第二偏光層;其中,在第一基板上分別形成具有預設圖案化厚度的圖案化相位延遲補償層和填充層為:首先在第一基板上形成配向層;然后在配向層上涂覆補償液晶,形成具有預設圖案化厚度的圖案化相位延遲補償層;最后在圖案化相位延遲補償層上形成具有預設圖案化厚度填充層進行平坦化,填充層的上表面為平坦的;或,首先在第一基板上形成具有預設圖案化厚度的填充層;然后在填充層上形成配向層;最后在配向層上涂覆補償液晶,形成表面為平坦化且具有預設圖案化厚度的圖案化相位延遲補償層。相應地,一種液晶顯示面板的制備方法,所述制備方法包括:在第一基板上分別形成色阻層;在色阻層上形成具有預設圖案化厚度的圖案化相位延遲補償層和填充層;在圖案化相位延遲補償層或填充層上貼附第一偏光層;在第二基板和第一偏光層之間形成液晶層;在第二基板外側貼附第二偏光層;其中,在第一基板上分別形成具有預設圖案化厚度的圖案化相位延遲補償層和填充層為:首先在色阻層上形成配向層;然后在配向層上涂覆補償液晶,形成具有預設圖案化厚度的圖案化相位延遲補償層;最后在圖案化相位延遲補償層上形成具有預設圖案化厚度的填充層進行平坦化,填充層的上表面為平坦的;或,首先在色阻層上形成具有預設圖案化厚度的填充層;然后在填充層上形成配向層;最后在配向層上涂覆補償液晶,形成表面為平坦化且具有預設圖案化厚度的圖案化相位延遲補償層。本專利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過圖案化相位延遲補償層中不同圖案化相位延遲片的厚度,可以使與其對應的色阻中的波長存在對應其波段范圍的相位延遲,進而實現相位延遲的補充目的;本專利技術可以提供人眼舒適的視覺享受,同時在太陽眼鏡下可以避免液晶顯示面板上顯示畫面顏色偏移嚴重的問題。【附圖說明】圖1為現有技術的液晶顯示面板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不同材料的1/4 λ圖案化相位延遲片中波長λ與相位延遲And的曲線圖。圖3a是現有技術中無太陽眼鏡、不同角度太陽眼鏡下顯示器上R/G/B/W畫面的色坐標圖,圖3b是不同角度太陽眼鏡下與無太陽眼鏡時色坐標的差值圖,其中,太陽眼鏡中的有機薄膜QWP為采用TAC和PMMA+LC制成的1/4 λ相位延遲片。圖4為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液晶顯示面板,所述液晶顯示面板依次包括第一基板、第一偏光層、液晶層、第二基板及第二偏光層,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顯示面板還包括色阻層及位于第一偏光層相背于液晶層一側的圖案化相位延遲補償層和填充層,所述圖案化相位延遲補償層和填充層的總厚度保持不變,所述圖案化相位延遲補償層中包括若干厚度不同的圖案化相位延遲片,所述圖案化相位延遲片與色阻一一對應設置,且不同的圖案化相位延遲片對與其對應的色阻中的波長存在對應其波段范圍的相位延遲。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唐岳軍,
申請(專利權)人:武漢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湖北;4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