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農業殺蟲器械領域,尤其是一種螻蛄誘殺器。
技術介紹
螻蛄屬于直翅目,它自挖隧道,躲藏在地下,晝伏夜出,破壞莊稼。它啃食農作物的根和莖,使作物枯萎或死亡。它更喜歡吃農作物幼苗和種子,造成大面積缺苗斷壟,使得農作物大幅度減產。螻蛄的生活習性概括的說有以下幾點:生活在地下,晝伏夜出、有趨光性、喜好香油、飛行能力差、不善攀爬、不善游泳。傳統的殺蟲方法是毒殺,即在播種前將農作物種子拌上劇毒農藥,當螻蛄吃有毒的種子和幼苗時,就會被毒死,但此辦法有以下不足,大量使用劇毒農藥拌種,易造成人、畜中毒;生產出來農產品,往往有農藥殘留,影響食品安全;年年使用農藥,土壤中會有農藥殘留,螻蛄也會產生抗藥性。現有技術中公開了一些螻蛄誘捕裝置,公告號CN2891667Y公開了一種多用途誘捕器,包括誘餌,在筒體內上部設有篩板,篩板上有孔,每個孔內裝有細管,細管上端管口與篩板上表面齊平,細管下部伸向筒體底,筒體內底部設有誘餌。公告號CN201898795U公開了一種螻蛄誘捕器,包括筒體和蓋體組成,筒體與蓋體為扣接,所述蓋體截面為半圓形,兩邊有側翼,兩翼上分布若干進蟲孔。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螻蛄誘殺器,所述的螻蛄誘殺器是根據螻蛄的生活習性對其進行誘捕,對人畜無毒害,綠色環保,可重復使用,使用效果良好。設置的香油輪與陷阱球巧妙配合,快速捕捉,使螻蛄防不勝防;防逃漏斗與儲蟲瓶雙雙防逃,使螻蛄插翅難飛。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螻蛄誘殺器,包括燈帽、電池箱 ...
【技術保護點】
一種螻蛄誘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螻蛄誘殺器包括燈帽(1)、電池箱(2)、黑光燈(3)、香油輪(4)、立柱(5)、陷阱球(6)、防逃漏斗(7)、掛鼻(8)、皮筋(9)、儲蟲瓶(10)、清水(11);燈帽(1)內安裝有電池箱(2),電池箱(2)下部設置有黑光燈(3);燈帽(1)放置在防逃漏斗(7)的頂部;防逃漏斗(7)上部外圓周面均布豎直設置有立柱(5),其上部外圓周面上設有開口,其下部外圓周面均布設置有掛鼻(8);防逃漏斗(7)內部沿漏斗徑向設置有橫軸,橫軸上穿設有香油輪(4),香油輪(4)兩側分別裝設有陷阱球(6)三者在同一橫軸上;防逃漏斗(7)的底部內置于儲蟲瓶(10),儲蟲瓶(10)內裝有清水(11),儲蟲瓶(10)的外圓周壁面上設置有掛耳,掛鼻(8)與掛耳通過皮筋(9)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螻蛄誘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螻蛄誘殺器包括燈帽(1)、電池箱(2)、黑光燈(3)、香油輪(4)、立柱(5)、陷阱球(6)、防逃漏斗(7)、掛鼻(8)、皮筋(9)、儲蟲瓶(10)、清水(11);燈帽(1)內安裝有電池箱(2),電池箱(2)下部設置有黑光燈(3);燈帽(1)放置在防逃漏斗(7)的頂部;防逃漏斗(7)上部外圓周面均布豎直設置有立柱(5),其上部外圓周面上設有開口,其下部外圓周面均布設置有掛鼻(8);防逃漏斗(7)內部沿漏斗徑向設置有橫軸,橫軸上穿設有香油輪(4),香油輪(4)兩側分別裝設...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