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當前位置: 首頁 > 專利查詢>徐有信專利>正文

    枯井救生器制造技術(shù)

    技術(shù)編號:8277994 閱讀: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19:10
    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shù)涉及一種枯井救生器,包括左前爪,左前爪的中部與左后爪的中部通過左橫梁連接,右前爪的中部及右后爪的中部通過右橫梁連接,左前爪下部與左后爪下部通過左布帶連接,右前爪的下部及右后爪的下部通過右布帶連接,左前爪的上部與右前爪的上部交叉鉸接,左后爪的上部與右后爪的上部交叉鉸接,左前爪的上端、右前爪的上端、左后爪的上端及右后爪的上端均與救生索連接,將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shù)放入枯井中,落井者只需將雙臂放在布帶上,施救人員向上提拉即可,不需要救援人員下井,只在地面上操作,就能將落入枯井的人員救出,即便是一些井口較小的枯井,同樣適用,結(jié)構(gòu)簡單、使用方便、造價成本低。(*該技術(shù)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shù)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shù)屬于機械
    ,具體涉及一種用于廣大農(nóng)村從枯井中救人時所使用的枯井救生器
    技術(shù)介紹
    目前,在廣大的農(nóng)村,在農(nóng)田里還散落一些報廢的枯井,這些報廢的枯井沒有專人看管,沒有防護設(shè)施,沒有井蓋,井口周圍雜草叢生,沒有任何的危險指示,存在巨大的安全隱患,人掉入枯井的事故時有發(fā)生,尤其是小孩子,小孩子嬉戲打鬧,一不小心就會掉落井中,眾所周知,井相對較深,一般井深至少五米,井中溫度低、光線暗、空氣稀薄且空間十分狹窄,救援工作相當困難,救援人員一旦入井,射入井中的光線容易被切斷,井中光線更加漆黑,容易造成落井人員的恐慌,井中空氣稀薄,對施救人員及落井者都不利。救援工作十 分困難。尤其是遇到井口較小,兒童能夠掉落井里,救援人員卻進不去,必須從旁邊再挖通道進行救援,救援工作更加的困難。
    技術(shù)實現(xiàn)思路
    綜上所述,為了克服現(xiàn)有技術(shù)問題的不足,本技術(shù)提供了一種枯井救生器,它是不需要救援人員下井,只在地面上操作,就能將落入枯井的人員救出,即便是一些井口較小的枯井,同樣適用。為解決上述技術(shù)問題,本技術(shù)的技術(shù)方案是這樣實現(xiàn)的一種枯井救生器,其中包括左前爪、右前爪、左后爪及右后爪,左前爪的中部與左后爪的中部通過左橫梁連接,右前爪的中部及右后爪的中部通過右橫梁連接,左前爪下部與左后爪下部通過左布帶連接,右前爪的下部及右后爪的下部通過右布帶連接,左前爪的上部與右前爪的上部交叉鉸接,左后爪的上部與右后爪的上部交叉鉸接,左前爪的上端、右前爪的上端、左后爪的上端及右后爪的上端均與救生索連接,左前爪的上部與右前爪的中部通過第一彈簧連接,右前爪的上部與左前爪的中部通過第二彈簧連接,左后爪的上部與右后爪的中部通過第三彈簧連接,右后爪的上部與左后爪的中部通過第四彈簧連接。進一步,所述的救生索上懸掛有照明燈。進一步,所述的左橫梁的中部或右橫梁的中部綁扎有輸氧管。進一步,所述的左前爪的上部與左后爪的上部通過左上梁連接。進一步,所述的右前爪的上部與右后爪的上部通過右上梁連接。本技術(shù)的有益效果為I、將本技術(shù)放入枯井中,落井者只需將雙臂放在布帶上,施救人員向上提拉即可,不需要救援人員下井,只在地面上操作,就能將落入枯井的人員救出,即便是一些井口較小的枯井,同樣適用,結(jié)構(gòu)簡單、使用方便、造價成本低。2、本技術(shù)設(shè)置照明燈及輸氧管,為救援工作提供方便,同時,井下照明也有效的減少落井者的恐慌,輸氧管不斷的向井下輸送氧氣,改善井下氧氣稀薄的問題,減少落井者的傷害,為營救工作提供時間。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shù)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shù)圖I的右視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jié)合附圖對本技術(shù)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如圖I、圖2所示,一種枯井救生器,包括左前爪I、右前爪2、左后爪11及右后爪12,左前爪I的中部與左后爪11的中部通過左橫梁3連接,左橫梁3的中部綁扎有輸氧管7的出氣口。右前爪2的中部及右后爪12的中部通過右橫梁4連接,左前爪I下部與左后爪11下部通過左布帶9連接,右前爪2的下部及右后爪12的下部通過右布帶10連接,左前爪I的上部與右前爪2的上部交叉鉸接,左后爪11的上部與右后爪12的上部交叉鉸接,左前爪I的上端、右前爪2的上端、左后爪11的上端及右后爪12的上端均與救生索17連接,左前爪I的上部與右前爪2的中部通過第一彈簧5連接,右前爪2的上部與左前爪I的中部通過第二彈簧6連接,左后爪11的上部與右后爪12的中部通過第三彈簧13連接,右后爪12的上部與左后爪11的中部通過第四彈簧14連接。救生索17上懸掛有照明燈8。左前爪I的上部與左后爪11的上部通過左上梁15連接。右前爪2的上部與右后爪12的上部通過右上梁16連接。使用時,救援人員將左前爪I、右前爪2、左后爪11及右后爪12沿井壁內(nèi)側(cè)緩緩下滑,當滑落至落井者處時,落井者伸開雙臂,將左布帶9及右布帶10分別夾在腋下即可,施救人員上拉救生索17,將本技術(shù)連同落井者一起拉出枯井。完成救援工作。本技術(shù)左前爪I與右前爪2交叉鉸接,且設(shè)置第一彈簧5及第二彈簧6,左后爪11與右后爪12交叉鉸接,且設(shè)置第三彈簧13及第四彈簧14,從而可根據(jù)井口的大小,調(diào)節(jié)左前爪I與后前爪之間的距離,左后爪11與右后爪12之間的距離,從而使本技術(shù)在一些井口較小的地方也可使用。本技術(shù)設(shè)置照明燈8及輸氧管7,為救援工作提供方便,同時,井下照明也有效的減少落井者的恐慌,輸氧管7不斷的向井下輸送氧氣,改善井下氧氣稀薄的問題,減少落井者的傷害,為營救工作提供時間。要說明的是,上述實施例是對本技術(shù)技術(shù)方案的說明而非限制,所屬
    普通技術(shù)人員的等同替換或者根據(jù)現(xiàn)有技術(shù)而做的其它修改,只要沒超出本技術(shù)技術(shù)方案的思路和范圍,均應(yīng)包含在本技術(shù)所要求的權(quán)利范圍之內(nèi)。權(quán)利要求1.一種枯井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前爪(I)、右前爪(2)、左后爪(11)及右后爪(12),左前爪(I)的中部與左后爪(11)的中部通過左橫梁(3)連接,右前爪(2)的中部及右后爪(12)的中部通過右橫梁(4)連接,左前爪(I)下部與左后爪(11)下部通過左布帶(9)連接,右前爪(2)的下部及右后爪(12)的下部通過右布帶(10)連接,左前爪(I)的上部與右前爪(2 )的上部交叉鉸接,左后爪(11)的上部與右后爪(12 )的上部交叉鉸接,左前爪(I)的上端、右前爪(2)的上端、左后爪(11)的上端及右后爪(12)的上端均與救生索(17)連接,左前爪(I)的上部與右前爪(2 )的中部通過第一彈簧(5 )連接,右前爪(2 )的上部與左前爪Cl)的中部通過第二彈簧(6)連接,左后爪(11)的上部與右后爪(12)的中部通過第三彈簧(13)連接,右后爪(12)的上部與左后爪(11)的中部通過第四彈簧(14)連接。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I所述的枯井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救生索(17)上懸掛有照明燈(8)。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I所述的枯井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橫梁(3)的中部或右橫梁(4)的中部綁扎有輸氧管(7)。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I所述的枯井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前爪(I)的上部與左后爪(11)的上部通過左上梁(15)連接。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I所述的枯井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前爪(2)的上部與右后爪(12)的上部通過右上梁(16)連接。專利摘要本技術(shù)涉及一種枯井救生器,包括左前爪,左前爪的中部與左后爪的中部通過左橫梁連接,右前爪的中部及右后爪的中部通過右橫梁連接,左前爪下部與左后爪下部通過左布帶連接,右前爪的下部及右后爪的下部通過右布帶連接,左前爪的上部與右前爪的上部交叉鉸接,左后爪的上部與右后爪的上部交叉鉸接,左前爪的上端、右前爪的上端、左后爪的上端及右后爪的上端均與救生索連接,將本技術(shù)放入枯井中,落井者只需將雙臂放在布帶上,施救人員向上提拉即可,不需要救援人員下井,只在地面上操作,就能將落入枯井的人員救出,即便是一些井口較小的枯井,同樣適用,結(jié)構(gòu)簡單、使用方便、造價成本低。文檔編號A62B99/00GK202699906SQ20122037905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2年8月2日專利技術(shù)者徐有信 申請人:徐有信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

    【技術(shù)保護點】
    一種枯井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前爪(1)、右前爪(2)、左后爪(11)及右后爪(12),左前爪(1)的中部與左后爪(11)的中部通過左橫梁(3)連接,右前爪(2)的中部及右后爪(12)的中部通過右橫梁(4)連接,左前爪(1)下部與左后爪(11)下部通過左布帶(9)連接,右前爪(2)的下部及右后爪(12)的下部通過右布帶(10)連接,左前爪(1)的上部與右前爪(2)的上部交叉鉸接,左后爪(11)的上部與右后爪(12)的上部交叉鉸接,左前爪(1)的上端、右前爪(2)的上端、左后爪(11)的上端及右后爪(12)的上端均與救生索(17)連接,左前爪(1)的上部與右前爪(2)的中部通過第一彈簧(5)連接,右前爪(2)的上部與左前爪(1)的中部通過第二彈簧(6)連接,左后爪(11)的上部與右后爪(12)的中部通過第三彈簧(13)連接,右后爪(12)的上部與左后爪(11)的中部通過第四彈簧(14)連接。

    【技術(shù)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shù)屬性】
    技術(shù)研發(fā)人員:徐有信
    申請(專利權(quán))人:徐有信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综合无码无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拍拍拍色欲| 无码日韩人妻精品久久蜜桃|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 免费A级毛片无码A∨免费 |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 heyzo专区无码综合| 人妻aⅴ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少妇无码视频在线|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红樱桃| 国产午夜无码专区喷水| 99久久人妻无码精品系列蜜桃| 久久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无码粉嫩虎白一线天在线观看| 无码专区狠狠躁躁天天躁|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69天堂人成无码麻豆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不卡| 久久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韩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丰满熟AV无码区HD|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 中文字幕丰满乱孑伦无码专区 | 精品无码人妻久久久久久| 无码中文av有码中文a|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 亚洲av无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伊人成无码综合网| 精品少妇人妻AV无码专区不卡|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 无码日韩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无码永久免费| 国产乱妇无码大片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 | 无码国产激情在线观看| WWW久久无码天堂MV| 性虎精品无码AV导航| 中文无码不卡的岛国片| 日日摸夜夜添无码AVA片|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二本 | 性饥渴少妇AV无码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