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廢水處理技術,具體說是一種PVA廢水的新型處理方法,該方法利用“臭氧+污泥曝氣吸附+水解酸化+好氧”工藝處理PVA廢水,實現PVA廢水的達標排放,具有處理效果好,出水COD低,抗沖擊能力強,易于實現工業化的特點。本發明專利技術利用臭氧預處理PVA廢水,廢水中的PVA難以通過普通生化方法去除,臭氧能夠明顯改變PVA的分子結構,提高其可生化性,而后通過污泥曝氣吸附去除PVA廢水中的部分有機物,降低對后續工藝的沖擊,通過水解酸化進一步增加PVA的可生化性,最后通過好氧處理使出水水質達標。本發明專利技術有效解決了此類化工廢水的治理難題,成功實現PVA廢水的達標排放,在實現環保的同時又節省了經濟成本。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廢水處理技術,具體說是一種PVA廢水的新型處理方法。尤指一種利 用"臭氧+污泥曝氣吸附+水解酸化+好氧"工藝處理PVA廢水,從而實現達標排放的技術。
技術介紹
化工行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國的傳統支柱產業,化工行業的 發展速度和規模對我國社會經濟的各個部門有著直接影響。由于化工行業工藝復雜、產品 多樣,生產中排放的污染物種類多、數量大、毒性高;其所產生的廢水常常含有高濃度的有 機污染物,難以通過常規的廢水處理方法處理,這些廢水不僅會影響生態環境,而且會危及 人類健康。 工業上在利用乙炔和醋酸根合成PVA(聚乙烯醇)的過程中,伴隨產生了大量的 PVA廢水,該廢水具有水量大、有機物濃度高、生物降解性差等特點,難以用常規生化工藝達 標處理。以某化工企業的裝置所產生的PVA廢水為例,廢水的pH為10左右,C0D在1800~ 3200mg/L之間波動,廢水中含有的主要污染物為PVA和醋酸根,其中PVA可生化性差,且含 量高達600mg/L,難以通過普通生化方法降解。 臭氧氧化是一種高級氧化技術,通過其強氧化作用與水中的難降解有機物反應, 改變其分子結構,提高分子活性,增加廢水的可生化性,而且在臭氧處理過程中反應迅速, 流程簡單,沒有二次污染問題,作為預處理技術應用具有極好的發展前景。 污泥曝氣吸附是一種高濃度廢水的預處理工藝,主要作用是通過污泥的作用分解 廢水中的部分有機物,降低廢水的污染物含量,從而減少廢水對后續工藝的沖擊,在處理 PVA廢水時,廢水中的部分PVA以與污泥結合的絮狀形態析出,通過定期排泥降低了廢水的 PVA濃度。作為預處理技術,污泥曝氣吸附具有工藝簡單、易于維護、效果明顯等優點。 "水解酸化+好氧"工藝是一項常用的生化組合工藝,被廣泛的應用于處理印染、造 紙、制藥、化工等行業所產生的難降解廢水中。水解酸化通過微生物的厭氧消化過程改善廢 水中有機物的可生化性,將大分子有機物轉化為小分子;為后續的好氧處理提供良好的條 件。好氧工藝則通過微生物的降解作用,進一步去除廢水中的污染物,通過深度處理實現廢 水的達標排放。 專利"一種纖維乙醇生產廢水的預處理方法"(申請號201210404192)介紹了一種 纖維乙醇生產廢水的處理工藝。該工藝首先向廢水中投加石灰進行堿析作用,混凝澄清后 的廢水下與臭氧發生接觸氧化,該工藝可以去除廢水中的大部分硫酸根、懸浮物,同時提高 廢水的可生化性。 "高級預氧化提高模擬聚乙烯醇廢水可生化性能研究"(趙春祿,楚曉俊,青島科技 大學學報,2010, 31 (6) : 588-592)研究了一種利用Fenton法預氧化+活性污泥的聯合工藝 處理PVA廢水的工藝。與傳統污泥法相比,經過Fenton法作預處理后,PVA廢水中PVA的 可生化性明顯提高,B/C比明顯提高,活性污泥處理PVA廢水時其可生化性更好。然而該工 藝中,Fenton法要求投加多種試劑,而且要多次調整PVA廢水的pH,還會產生沉淀的鐵鹽, 因此,限制了其在工業中的進一步應用。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PVA廢水的新型處理方 法,該方法利用"臭氧+污泥曝氣吸附+水解酸化+好氧"工藝處理PVA廢水,實現PVA廢 水的達標排放,具有處理效果好、出水C0D低、抗沖擊能力強、易于實現工業化的特點。 為達到以上目的,本專利技術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PVA廢水的新型處理方法,包括以下各步驟: 步驟1 :預處理,向PVA廢水中加入酸,將其pH調節到6. 5~7. 5 ; 步驟2:臭氧氧化,經過預處理后的PVA廢水進入臭氧反應器反應,采用微孔爆氣 法通入臭氧,通入的臭氧與PVA廢水的C0D的質量比為1:1~1:3,處理時間為0. 5~2. 5h, 改善廢水中PVA的可生化性; 步驟3:污泥曝氣吸附,經過臭氧氧化處理后的PVA廢水進入污泥曝氣吸附反應 池,采用微孔爆氣法,維持氧含量在3-5mg/L,污泥濃度為2~3g/L,停留時間為6~14h; 步驟4:水解酸化,經過污泥曝氣吸附處理后的PVA廢水進入水解酸化反應池,污 泥濃度為3~5g/L,停留時間為6~16h; 步驟5:好氧,經過水解酸化處理后的PVA廢水進入好氧反應池,污泥濃度為2~ 3g/L,停留時間為15~30h。 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所述PVA廢水的COD濃度為1800mg/L~3200mg/L,pH為 9~10,污染物包括PVA和醋酸根。 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經過預處理后的PVA廢水在所述臭氧反應器中的處理時間 為1~2h。 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經過臭氧氧化處理后的PVA廢水在所述污泥曝氣吸附反應 池中的停留時間為8~12h。 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經過污泥曝氣吸附處理后的PVA廢水在所述水解酸化反應 池中的停留時間為8~14h。 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經過水解酸化處理后的PVA廢水在所述好氧反應池中的停 留時間為20~25h。 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處理后的出水水質COD小于80mg/L,滿足排放標準要求。 本專利技術所述的PVA廢水的新型處理方法的有益效果: 1)通過臭氧氧化能夠改變PVA廢水中PVA的分子結構,提高其可生化性,同時臭氧 對于醋酸根的氧化作用十分微弱,可進行有選擇的氧化,從而減少臭氧的用量,降低工藝能 耗; 2)通過污泥曝氣吸附可以有效去除PVA廢水中的部分有機物,降低PVA廢水的 C0D濃度,減少對后續工藝的沖擊; 3)水解酸化能夠一方面能去除PVA廢水中的部分C0D,另一方面,通過微生物的厭 氧消化作用,分解PVA分子,進一步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 4)好氧通過微生物深度處理作用可以充分降解水中的醋酸根和PVA,保證出水水 質達標。【附圖說明】 本專利技術有如下附圖: 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PVA廢水的新型處理方法的工藝流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本專利技術所述的PVA廢水的新型處理方法,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PVA廢水的新型處理方法,包括如下各步驟: 步驟1 :預處理,向PVA廢水中加入酸,將其pH調節到6. 5~7. 5 ; 步驟2:臭氧氧化,經過預處理后的PVA廢水進入臭氧反應器反應,采用微孔爆氣 法通入臭氧,通入的臭氧與PVA廢水的C0D的質量比為1:1~1:3,處理時間為0. 5~2. 5h, 改善廢水中PVA的可生化性; 步驟3:污泥曝氣吸附,經過臭氧氧化處理后的PVA廢水進入污泥曝氣吸附反應 池,采用微孔爆氣法,維持氧含量在3-5mg/L,污泥濃度為2~3g/L,停留時間為6~14h; 步驟4:水解酸化,經過污泥曝氣吸附處理后的PVA廢水進入水解酸化反應池,污 泥濃度為3~5g/L,停留時間為6~16h; 步驟5:好氧,經過水解酸化處理后的PVA廢水進入好氧反應池,污泥濃度為2~ 3g/L,停留時間為15~30h。 本專利技術通過預處理調節PVA廢水的pH,然后通過臭氧氧化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 并且通過污泥曝氣吸附進一步降低PVA廢水中的有機物,再利用水解酸化進一步提高PVA 的可生化性,同時去除部分C0D,最后通過好氧處理,實現PVA廢水的達標排放。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所述PVA廢水的C0D濃度為1800mg/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PVA廢水的新型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各步驟:步驟1:預處理,向PVA廢水中加入酸,將其pH調節到6.5~7.5;步驟2:臭氧氧化,經過預處理后的PVA廢水進入臭氧反應器反應,采用微孔爆氣法通入臭氧,通入的臭氧與PVA廢水的COD的質量比為1:1~1:3,處理時間為0.5~2.5h,改善廢水中PVA的可生化性;步驟3:污泥曝氣吸附,經過臭氧氧化處理后的PVA廢水進入污泥曝氣吸附反應池,采用微孔爆氣法,維持氧含量在3?5mg/L,污泥濃度為2~3g/L,停留時間為6~14h;步驟4:水解酸化,經過污泥曝氣吸附處理后的PVA廢水進入水解酸化反應池,污泥濃度為3~5g/L,停留時間為6~16h;步驟5:好氧,經過水解酸化處理后的PVA廢水進入好氧反應池,污泥濃度為2~3g/L,停留時間為15~30h。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昕陽,欒金義,邱松,魏令勇,齊紅衛,楊宇斐,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