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自動化測量
技術介紹
舵機諧波剛輪間隙的大小影響舵機承載能力,同時不合理的剛輪間隙,將縮短諧波柔輪的壽命。由于機加產品的加工差異性,機電伺服機構裝配間隙需要通過調整墊片的調整,使機電伺服機構的裝配間隙具有相近的傳動間隙,從而保證機電伺服機構裝配的一致性。機電伺服機構的裝配間隙包括三個方面:錐齒輪副之間的裝配間隙、諧波齒輪剛輪的傳動間隙,以及機電伺服機構總的傳動間隙。現有舵機諧波剛輪間隙測量和調整仍舊停留在手動方法上,測量精度難于保證。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舵機諧波剛輪間隙測量和調整采用手動方式,測量精度難于保證的問題,提供了一種舵機諧波剛輪間隙自動化測量方法。本專利技術所述舵機諧波剛輪間隙自動化測量方法,舵機諧波剛輪包括輸出剛輪和輸入剛輪,輸出剛輪凹陷裝配在殼體內構成殼體組件,輸入剛輪凸起裝配在安裝端蓋內構成安裝端蓋組件;工作狀態下的殼體組件和安裝端蓋組件對扣裝配在一起,且輸出剛輪和輸入剛輪之間存在軸向間隙;該方法的測量工裝包括光柵尺傳感器、壓力傳感器和二維電動臺;在二維電動臺上設置光柵尺傳感器和壓力傳感器;二維電動臺沿x軸移動由手動完成,二維電動臺沿y軸移動由PLC控制自動完成;光柵尺傳感器用于測量二維電動臺沿y軸移動距離,壓力傳感器用于測量二維電動臺與待測件之間的壓力;上位機讀取PLC在現場采集的壓力和位移信號;該方法為:步驟一、獲取輸出剛輪及殼體內表面間距差HAB;步驟二、獲取輸入剛輪及安裝端蓋內表面間距差HCD ...
【技術保護點】
舵機諧波剛輪間隙自動化測量方法,舵機諧波剛輪包括輸出剛輪(1)和輸入剛輪(2),輸出剛輪(1)凹陷裝配在殼體(3)內構成殼體組件,輸入剛輪(2)凸起裝配在安裝端蓋(4)內構成安裝端蓋組件;工作狀態下的殼體組件和安裝端蓋組件對扣裝配在一起,且輸出剛輪(1)和輸入剛輪(2)之間存在軸向間隙;其特征在于,該方法的測量工裝包括光柵尺傳感器(5)、壓力傳感器(6)和二維電動臺(7);在二維電動臺(7)上設置光柵尺傳感器(5)和壓力傳感器(6);二維電動臺(7)沿x軸移動由手動完成,二維電動臺(7)沿y軸移動由PLC(8)控制自動完成;光柵尺傳感器(5)用于測量二維電動臺(7)沿y軸移動距離,壓力傳感器(6)用于測量二維電動臺(7)與待測件之間的壓力;上位機(9)讀取PLC(8)在現場采集的壓力和位移信號;該方法為:步驟一、獲取輸出剛輪(1)及殼體(3)內表面間距差HAB;步驟二、獲取輸入剛輪(2)及安裝端蓋(4)內表面間距差HCD;步驟三、獲取舵機諧波剛輪間隙X=HAB?HCD。
【技術特征摘要】
1.舵機諧波剛輪間隙自動化測量方法,舵機諧波剛輪包括輸出剛輪(1)和輸入剛輪
(2),輸出剛輪(1)凹陷裝配在殼體(3)內構成殼體組件,輸入剛輪(2)凸起裝配在
安裝端蓋(4)內構成安裝端蓋組件;工作狀態下的殼體組件和安裝端蓋組件對扣裝配在一
起,且輸出剛輪(1)和輸入剛輪(2)之間存在軸向間隙;
其特征在于,該方法的測量工裝包括光柵尺傳感器(5)、壓力傳感器(6)和二維電
動臺(7);
在二維電動臺(7)上設置光柵尺傳感器(5)和壓力傳感器(6);二維電動臺(7)
沿x軸移動由手動完成,二維電動臺(7)沿y軸移動由PLC(8)控制自動完成;光柵尺
傳感器(5)用于測量二維電動臺(7)沿y軸移動距離,壓力傳感器(6)用于測量二維電
動臺(7)與待測件之間的壓力;上位機(9)讀取PLC(8)在現場采集的壓力和位移信號;
該方法為:
步驟一、獲取輸出剛輪(1)及殼體(3)內表面間距差HAB;
步驟二、獲取輸入剛輪(2)及安裝端蓋(4)內表面間距差HCD;
步驟三、獲取舵機諧波剛輪間隙X=HAB-HCD。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舵機諧波剛輪間隙自動化測量方法,其特征在于,獲取輸出剛
輪(1)和殼體(3)內表面間距差HAB的過程為:
步驟A1、將殼體組件固定在工裝上,手動調整二維電動臺(7)沿x軸移動至與輸出
剛輪(1)的內表面處于同一y軸位置;
步驟A2、令二維電動臺(7)從初始軸向位置開始向輸出剛輪(1)移動,當電壓傳感
器6采集的壓力信號達到0.2N時,表明二維電動臺(7)接觸到輸出剛輪(1),則二維電
動臺(7)停止移動,記錄此時光柵尺傳感器(5)的讀數作為二維電動臺(7)移動距離HA1;
令二維電動臺(7)返回初始軸向位置,并反復執行步驟A2所述操作,獲取十組數據
HA1、HA2、HA3、HA4、HA5、HA6、HA7、HA8、HA9和HA10;
步驟A3、獲取從初始軸向位置到輸出剛輪(1)內表面的位移步驟A4、手動調整二維電動臺(7)沿x軸移動至與殼體(3)裝配內表面處于同一y
軸位置;
步驟A5、令二維電動臺(7)從初始軸向位置開始向殼體(3)移動,當電壓傳感器6
采集的壓力信號達到0.2N時,表明二維電動臺(7)接觸到殼體(3)的裝配內表面,則二
維電動臺(7)停止...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郭玉波,陳剛,夏齊,張龍,王海鑫,
申請(專利權)人:哈爾濱工業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黑龍江;2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