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多功能磁力式電源開關,由開關殼體、磁力蹺板機構及對稱的動靜觸點等組成。其中有稱之為UM型結構,其特征在于蹺板的下側面設有與蹺板平行的金屬片,所述水平放置的U形支架,下部固定在接線柱上,蹺板金屬片凹部套入U型支架的上部,另有一M型金屬片,凹部向上彈起接觸蹺板金屬片中部,下部和與接線柱電氣連通,上下適當夾住,猶如電阻并聯,達到減少轉動時蹺板中部金屬片接觸電阻。同樣可采用UI型結構,M金屬片由I金屬軟線代替,一頭直接焊接在蹺板,另一頭直接與接線柱電氣連通。因此杜絕了蹺板轉動時,可能會出現的轉動時拉弧的現象,大大提高了此類防水防爆防塵開關的性能,延長了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說明】多功能磁力式電源開關本技術涉及一種具有防水防爆等多功能磁力式電源開關,減少蹺板式固定軸與旋轉蹺板之間的電阻技術和方法。由本專利技術人專利技術的,外磁式防水防爆多用途電源開關,已授權過中國技術專利(86206167.8),以及授權過相關的(93223442.9)和(99243077.1)的基礎上,需要進行改革,減少整個開關的電阻,使其達到更加實用和耐用電囂性能。外磁式防水防爆開關,在全封的情況下,利用磁力穿透作用,用封閉體外的蹺板式的磁體轉動,控制封閉體內部蹺板上的磁體的轉動,從而達到控制電流通斷的目的。內部轉動的繞板和固定的接線柱之間,采用了水平放置的U型支架。電流通過接線柱流入U型支架,再傳入繞板,電流通過兩個觸點的閉合,傳入另一個接線柱,從而實現電氣通斷的動作。無論采用水平放置的U型架,還是之后改進的雙端支架和其它方法,都無法完全解決在轉動情況下需要導電的軸和蹺板之間接觸部分之間,難以十分密合而電阻較大的不合理性。因而導致蹺板式機構的轉動部分容易被大電流侵蝕卡死。下面參示圖2,圖2是上述已有技術的蹺板式的主要部分的結構圖。圖2中,4是蹺板上的金屬導體,5是固定的U型金屬導體,3是連接接線柱的金屬。3固定在殼體上,5固定在3上,4是中部有弧形孔,插入5中的U上端。在殼外磁體蹺動時,殼內磁體在磁力差的作用下,同時也發生的蹺動。電流通過接線柱,進入3,經過5,再進入4,直至觸點導通。上述殼體內的蹺板式機構由于:1.其軸5與4金屬片中間的彎成的弧形孔,受加工限止而相互配合比較松動,即相互之間有較大的空隙,相互配合的接觸面小,電阻較大。2.當蹺板轉動時,4與5的接觸面是轉動的,電阻將發生變化。這樣當電流較大時,容易造成因局部電流密度過高,燒蝕4與5的接觸面,影響內置蹺板工機構的轉動。實踐證明,對于圖2所示的已有技術的蹺板式機構,當電流大于1A時,容易在圖2中轉動部位處造成燒蝕而使軸轉動失效。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使殼體內置蹺板式構造的轉動部分導電,實現減小電阻的方法,在導通蹺板上金屬片原有的水平放置的U導通裝置,增加另外一路導通裝置,提供一種蹺板上下導通的磁力式防水防爆電源開關。這種開關是對本人原申請多項專利的進一步的改進。圖3所示,它采用了水平放置的U型支架,下端固定在金屬導體上,上端被套在蹺板底部的中間彎曲成弧形的金屬導體;再在下端固定的金屬導體3上固定一個M型的6A金屬片,M型的中部向上彈性接觸蹺板底部的中間彎曲成弧形的金屬板4。這樣就形成一種蹺板上金屬板在轉動時上下都能通電的機構。圖3(6A1)是M型金屬彈片的正視圖,圖3(6A2)是M型彈片的透視圖。這樣M型中部向上有一定彈性,既能增加原來蹺板金屬片與U型支架上的接觸面的壓力,達到減少電阻的目的。而且M型彈片本身又是增加一個電流通導。如果說原蹺板上金屬片與U型軸轉動部分的電阻為R1,增加M型裝制可以減少仏,成為R、。那么M型彈片中部與蹺板接觸面的電阻為R2,相當于辦與匕并聯總電阻R,根據并聯電路的性質R<<Ri。因此,此機構稱之為UM型機構,能有效地減少這類磁性開關轉動部分接觸面需要導電的電阻,能有效地改善轉軸上可能出現的拉弧現象,造成燒蝕的情況,從而延長了磁力開關的壽命。由于磁力和壓力的適當配置,蹺板仍能靈活地轉動,不會影響開關的性會泛。同理如圖4所示,如果不采用M型彈片6A,換上I型適當長度的金屬軟線6B,上端焊接在曉板底部的金屬片的中心4,下端電氣連接在固定金屬導電體3。由于6B的金屬有一定的延伸性,不會影響蹺板的轉動。因此,此機構稱之為UI型機構。本技術的多功能磁力電源開關包含:—個密封的開關殼體。設在所述開關殼體底座上并與所述開關殼體內可電氣溝通的至少一個第一接線柱;設在所述開關殼體底座上并與所述開關殼體內可電氣溝通的至少一個第二接線柱;設在所述開關殼體內并與所述第一接線柱電氣連通的靜觸頭;設在所述開關殼體內并與所述第二接線柱電氣連通的蹺板機構;所述蹺板機構由一蹺板和一支撐蹺板運動的U支架組成。在所述蹺板的上側面的上下蹺動的兩端面上各設一磁性材料制動件。在與所述磁性材料制動件相對的所述開關殼體外的與所述磁性材料制動件發生磁力作用時,使所述蹺板式機構相應的蹺板轉動,從而在所述蹺板下側面的端部觸頭與所述靜觸頭之間實現電氣通斷動作受到磁性材料的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蹺板的所述下側面設有至少一個UM型機構,M型金屬片凹起中心向上彈起,接觸所述蹺板下側面金屬板中心的弧形處,M型的兩腳焊接在連通接線柱的金屬塊上,形成UM型機構。或者用一根金屬軟線一端焊接在所述蹺板的弧形處,一端焊接在連通接線柱的金屬塊上,形成UI型機構。如上構成的本技術開關裝置,是對本人先前已獲得過的多項技術專利的進一步改進,不僅保持了原來的開關的磁力穿透全封閉開關的特性,而且使蹺板金屬片與固定金屬軸之間的導電電阻大大減小,不易產生火花,而通斷電的觸點在殼體的全封內,防止了觸點之間拉弧產生的有害氣體外泄。由于殼體的全封閉,用磁力穿透控制,使整個開關體起到防水防爆防塵的作用,達到公共場所如醫院、旅館、機關、學校等場所,各項衛生環境指標良好的情況下,電源開關的面板也能消毒殺菌,并可擦可洗。制成的民用開關,不僅使用時手感好,輕巧靈活,而且更適合廚房間有天然氣場合進行防爆,衛生間水汽很多場合的防水作用。制成工業開頭,也是一種全新的防水、防爆、防塵的電源開關。按照本技術設計的磁力式開關不僅結構簡單而且在工藝上也易于制造和裝配。下面結合附圖所示實施例詳細描述本技術。圖1是本技術的開關裝置的一實施例的結構原理剖示圖。圖2是已有技術的裝置的蹺板中心截面圖。圖3是本技術UM型結構的蹺板中心的截面示意圖。圖3(6A1)中本技術UM型結構中M金屬片正視圖。圖3(6A2)中本技術UM型結構中M金屬片透視圖。圖4是本技術UI型結構的蹺板中心的截面圖。參見圖1,圖1是本技術蹺板上下通導式磁力防水防爆開關一實施例的結構原理圖。這是一種單刀單擲開關,它主要有密封的開關殼體9、第一接線柱1、第二接線柱2、金屬柱3、曉板底部金屬片4、金屬U型導電支架5、金屬M形導電片6、曉板上磁體7、開關的觸點8、密封殼體外的蹺板磁性控制件10等組成。密封的開關殼體9由絕緣材料制成。兩接線柱2設置在開關殼體9的底座上,它們注塑在開關殼體上。金屬柱3(可用于固定U型支架5)、M型金屬片6、U型支架5和曉板底部金屬片4構成UM型曉板上下導電機構。該蹺板上UM機構在開關9內安裝在金屬柱3上,并第二接線柱2電氣連通。8的靜觸點與3和I電氣連通,8的動觸點安裝在4上。7安裝在跳板的兩端。殼體9外有蹺板磁性控制件與殼體內蹺板上磁體7的磁力差使4轉動,使8上的動、靜兩個觸點結合或分離。本技術的專利技術點在于對原來圖2中的蹺板機構的改進。下面參見圖3和圖4,它們是本技術的UM和UI型蹺板式機構的結構圖。圖3中,蹺板底部金屬片上部與金屬U型支架電氣連接,其下部與M型金屬彈片電氣連接,M型下端固定在金屬柱3上。圖4中,曉板底部金屬片上部與金屬U型支架電氣連接,其下部焊接I型金屬軟線,并與金屬柱3電氣連通。如上構成的蹺板式機構,由于蹺板上金屬片4從上和下都能導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多功能磁力式電源開關,它包括具有蹺板機構的通斷電源的裝置(4)和裝有磁性材料的手控件(10),其特征設有包括殼體(9),所述的通斷電裝置(4)安裝于殼體(9)內,在所述蹺板底部金屬片(4)上與水平放置的U型支架5電氣連通,下與M型金屬片(6A)凹部電氣連通,組成所述的UM型機構。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俞文奎,陳祁麟,
申請(專利權)人:俞文奎,陳祁麟,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