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揭露了一種管材自動裁切設備,用于高分子材料管材的裁切,其包括:管材傳送裝置,包括進料端與出料端,用于傳送待裁切管材;裁刀支架,設置于所述管材傳送裝置上方;裁切刀具,設置于所述裁刀支架上;液壓裝置,與所述裁刀支架連接,以驅動所述裁刀支架上下運動;頂針,設置于所述裁刀支架上,用于待裁切管材的脫模;篩分裝置,設置于所述管材傳送裝置的出料端處,用于待裁切管材裁切后的成品和毛邊料的篩分;控制器,與所述液壓裝置連接,用于根據所述待測管材的位置信息控制所述液壓裝置驅動所述裁切刀具進行裁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管材制造
,且特別涉及一種管材自動裁切設備。
技術介紹
隨著裁切行業的競爭日趨激烈,提升各種形狀(管材、片材等)的高分子等材料的裁切效率與精確度已成為必然趨勢,原有的各種形狀(管材、片材等)的高分子等材料的裁切效率低、誤差大、廢品多、勞動強度大。究其原因,原有各種形狀(管材、片材等)的高分子等材料的裁切依靠人工裁切,人工裁切包括樣件和裁刀的定位安裝,人工用力和定位裁切,而人工定位裁切經常導致樣件裁偏而使樣件尺寸誤差較大甚至報廢;同時對于硬度較大且厚度較厚的產品人工裁切極其困難,高強度的勞動力容易使人手起繭甚至磨破。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技術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在管材裁切制造過程中,依靠人工操作所造成的裁切效率低、誤差大、廢品多、勞動強度大等技術問題。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一種自動裁切設備,以提高裁切效率,提升裁切精確度,降低人工裁切勞動強度(特別是對于硬度較大較厚的材料)、誤差與成本。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一種管材自動裁切設備,用于高分子材料管材的裁切,其包括:管材傳送裝置,包括進料端與出料端,用于傳送待裁切管材;裁刀支架,設置于所述管材傳送裝置上方;裁切刀具,設置于所述裁刀支架上;液壓裝置,與所述裁刀支架連接,以驅動所述裁刀支架上下運動;頂針,設置于所述裁刀支架上,用于待裁切管材的脫模;篩分裝置,設置于所述管材傳送裝置的出料端處,用于待裁切管材裁切后的成品和毛邊料的篩分;控制器,與所述液壓裝置連接,用于根據所述待測管材的位置信息控制所述液壓裝置驅動所述裁切刀具進行裁切。進一步的,所述裁刀支架,安裝固定多把所述裁切刀具。進一步的,所述管材傳送裝置包括:傳送帶,同時傳送多種形狀大小不同的待裁切管材。進一步的,所述設備還包括:感應器,設置于所述管材傳送裝置上,與所述控制器連接,用于檢測待測管材傳送的位置信息。進一步的,所述設備還包括:電機,與所述控制器連接;連桿,其一端與所述電機連接,另一端與所述液壓裝置連接。進一步的,所述篩分裝置,包括:篩網及與所述篩網連接的震動裝置;毛邊料筐,設置于所述篩網下方;成品筐,設置于所述篩網出口處。進一步的,所述篩網具有傾斜網面。相較于現有技術,本技術提供的管材自動裁切設備能夠通過裁切物傳送帶自動傳輸樣件,液壓控制系統自動裁切,脫模與篩分控制系統自動脫模并實現成品和毛邊料自動篩分,其中裁切物傳送帶可同時傳送多個樣件,裁刀支架可同時安裝多把大小不同的刀具,感應器可實現樣品傳輸定位和裁切停止感應功能,最大程度地實現了各種形狀(管材、片材等)的高分子等材料的自動裁切,提高了裁切效率,提升了裁切精確度,降低了人工裁切勞動強度(特別是對于硬度較大較厚的材料)、誤差與成本。【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圖1A所示為本技術一實施例提供的管材自動裁切設備的結構示意圖;圖1B所示為本技術一實施例提供的管材自動裁切設備的結構示意圖;圖2所示為本技術另一實施例提供的管材自動裁切設備的結構示意圖;圖3所示為本技術又一實施例提供的管材自動裁切設備的結構示意圖;圖4所示為本技術又一實施例提供的管材自動裁切設備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管材傳送裝置110,裁刀支架120,裁切刀具130,液壓裝置140,頂針150,篩分裝置160,控制器170,感應器180,電機190,連桿200,篩網161,震動裝置162,毛邊料筐163,成品筐164【具體實施方式】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具體的描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考慮到現有技術中,在管材裁切制造過程中,依靠人工操作所造成的裁切效率低、誤差大、廢品多、勞動強度大等技術問題。本技術設計采用裁切物傳送帶自動傳輸樣件,液壓控制系統自動裁切,脫模與篩分控制系統自動脫模并實現成品和毛邊料自動篩分。如圖1A及圖1B,其所示為本技術一實施例提供的管材自動裁切設備的結構示意圖。該管材自動裁切設備,用于高分子材料管材的裁切,其包括:管材傳送裝置110,包括進料端與出料端,用于傳送待裁切管材;裁刀支架120,設置于所述管材傳送裝置上方;裁切刀具130,設置于所述裁刀支架120上;液壓裝置140,與所述裁刀支架120連接,以驅動所述裁刀支架120上下運動;頂針150,設置于所述裁刀支架120上,用于待裁切管材的脫模;篩分裝置160,設置于所述管材傳送裝置110的出料端處,用于待裁切管材裁切后的成品和毛邊料的篩分;控制器170,與所述液壓裝置140連接,用于根據所述待測管材的位置信息控制所述液壓裝置140驅動所述裁切刀具130進行裁切。該管材自動裁切設備能夠通過管材傳送裝置110自動傳輸待裁切管材,控制器170控制液壓裝置140帶動裁切刀具130實現自動裁切,篩分裝置160實現自動脫模,并實現成品和毛邊料自動篩分。在本技術實施例中,所述裁刀支架120,安裝固定多把所述裁切刀具130,可以適用于不同形狀大小的高分子管材,適用性更高。在本技術實施例中,所述管材傳送裝置110包括:傳送帶(圖中未示),可以同時傳送多種形狀大小不同的待裁切管材,其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在本技術實施例中,請參見圖2,該管材自動裁切設備還包括:感應器180,設置于所述管材傳送裝置110上,與所述控制器170連接,用于檢測待測管材傳送的位置信息。在本實施例中,感應器180可為光電位置傳感器,也可以是壓力傳感器等,但本技術并局限于此,凡可以感測待測管材位置的傳感器均包含在本技術范圍以內。在本技術實施例中,請參見圖3,該管材自動裁切設備100還包括:電機190,與所述控制器170連接;連桿200,其一端與所述電機190連接,另一端與所述液壓裝置140連接。由此,可以通過電機190根據裁切需求自動調節連桿200的方向和角度,從而帶動裁刀支架120,調整裁切刀具130的位置和角度,實現不同的裁切方式,減少裁切過程中,毛邊的產生,并保證裁切的切口的圓整度,提高了裁切的質量。在本技術實施例中,請參見圖4,所述篩分裝置160,包括:篩網161及與所述篩網161連接的震動裝置162;毛邊料筐163,設置于所述篩網161下方;成品筐164,設置于所述篩網161出口處。在本技術實施例中,所述篩網161具有傾斜網面,在震動裝置162帶動所述篩網161震動期間,小于篩網161漏孔的毛邊料及碎肩透過漏孔落入毛邊料筐163中,而大于篩網161漏孔的裁切好的成品管材,在震動下,會順著傾斜網面滑入成品筐164,從而完成毛邊料和成品的分離,實現裁切管材的有效篩選。綜上所述,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管材自動裁切設備能夠通過裁切物傳送裝置自動傳輸樣件,液壓控制系統自動裁切,脫模與篩分控制系統自動脫模并實現成品和毛邊料自動篩分,其中裁切物傳送帶可同時傳送多個樣件,裁刀支架可同時安裝多把大小不同的刀具,感應器可實現樣品傳輸定位和裁切停止感應功能,最大程度地實現了各種形狀(管材、片材等)的高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管材自動裁切設備,用于高分子材料管材的裁切,其特征在于,包括:管材傳送裝置,包括進料端與出料端,用于傳送待裁切管材;裁刀支架,設置于所述管材傳送裝置上方;裁切刀具,設置于所述裁刀支架上;液壓裝置,與所述裁刀支架連接,以驅動所述裁刀支架上下運動;頂針,設置于所述裁刀支架上,用于待裁切管材的脫模;篩分裝置,設置于所述管材傳送裝置的出料端處,用于待裁切管材裁切后的成品和毛邊料的篩分;控制器,與所述液壓裝置連接,用于根據所述待測管材的位置信息控制所述液壓裝置驅動所述裁切刀具進行裁切。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毛獨明,葉云和,王志,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長園電子材料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上海;3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