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帶配重的手輪,用于套在閥體上并與閥體頂端的閥桿相連接,包括手輪殼體、置于所述手輪殼體內的配重塊、固定塊及緊固螺絲,手輪殼體的頂部形成一容許緊固螺絲穿過的螺孔;配重塊為中心具有上下貫通的通孔的圓柱體;固定塊由伸入所述配重塊通孔內的連接部以及托在所述配重塊底部的底座構成,所述連接部及底座形成兩直徑大小不一的中空圓柱狀,所述連接部的頂端開有容許緊固螺絲穿過的螺孔,連接部套在所述閥桿上,所述閥桿的頂端為開有內螺紋的螺孔;緊固螺絲依次穿過所述手輪殼體及固定塊的螺孔與閥桿通過螺紋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保證了配重塊的有效固定,避免了配重塊的脫落風險。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水暖手輪。
技術介紹
現在市面上的水暖手輪或手柄產品為了降低原材料成本,有時會采用塑料材質的手輪或手柄,同時為了在手感上更加接近合金手輪、手柄,會在塑料手輪殼體的內部設置有配重塊,通常是通過固定塊與手輪殼體之間的過盈配合來固定配重塊,這樣傳統的固定方法使得配重塊有脫落的風險。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可以有效固定配重塊、避免脫落風險的一種帶配重的手輪。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種帶配重的手輪,用于套在閥體上并與閥體頂端的閥桿相連接,包括:手輪殼體,所述手輪殼體的頂部形成一容許緊固螺絲穿過的螺孔;置于所述手輪殼體內的配重塊,所述配重塊為中心具有上下貫通的通孔的圓柱體;置于所述手輪殼體內的固定塊,所述固定塊由伸入所述配重塊通孔內的連接部以及托在所述配重塊底部的底座構成,所述連接部及底座形成兩直徑大小不一的中空圓柱狀,所述連接部的頂端開有容許緊固螺絲穿過的螺孔,連接部套在所述閥桿上,所述閥桿的頂端為開有內螺紋的螺孔;以及緊固螺絲,所述緊固螺絲依次穿過所述手輪殼體及固定塊的螺孔與閥桿通過螺紋連接。所述固定塊的底座的外圓周面設有縱向外溝紋,所述手輪殼體的內圓周面上設有與之相配合的縱向內溝紋。所述固定塊的連接部的內圓周面上設有縱向內溝紋,所述閥桿的外圓周面上設有與之相配合的縱向外溝紋。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本技術與
技術介紹
相比,具有如下優點:本技術通過緊固螺絲將手輪殼體、固定塊連接并固定在閥體上,從而保證了配重塊及固定塊的有效固定,使配重塊不易脫落出?!靖綀D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分解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分解狀態下的截面圖;圖3為本技術組合狀態下的截面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實施例如圖1所示,一種帶配重的手輪,用于套在閥體5上,并與閥體5頂端的閥桿51相連接,手輪包括手輪殼體1、置于手輪殼體I內的配重塊2和固定塊3以及用于連接固定的緊固螺絲4;見圖2及圖3所示,手輪殼體I的頂部中心下凹形成一個內圓柱,內圓柱底座具有一容許緊固螺絲4穿過的螺孔11,配重塊2為圓柱狀,其中心具有上下貫通的通孔21。固定塊3由連接部31以及底座32構成,連接部31與底座32為連成一體的兩直徑大小不一致的中空圓柱體,底座32的圓柱直徑大于連接部31的圓柱直徑且底座32的圓柱外徑與配重塊2的圓柱外徑相一致,連接部31伸入配重塊的通孔21內,底座32托在配重塊2底部,連接部31的頂端也開有容許緊固螺絲4穿過的螺孔33,連接部31套在閥桿51上使得連接部31的內周面與閥桿51的外周面緊密貼合。閥桿51的頂端為開有內螺紋的螺孔52,緊固螺絲4依次穿過手輪殼體I的螺孔11及固定塊3的螺孔33與閥桿51通過螺紋連接,由此將手輪殼體1、固定塊3固定在閥體5上。固定塊3的底座32的外圓周面設有縱向外溝紋34,手輪殼體I的內圓周面上設有與之相配合的縱向內溝紋12,固定塊3的連接部31的內圓周面上設有縱向內溝紋35,閥桿51的外圓周面上設有與之相配合的縱向外溝紋53,通過內外溝紋之間的配合,可以防止手輪殼體I與固定塊3之間、固定塊3與閥桿51之間發生周向的轉動。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術人員在本技術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主權項】1.一種帶配重的手輪,用于套在閥體上并與閥體頂端的閥桿相連接,其特征在于:包括 手輪殼體,所述手輪殼體的頂部形成一容許緊固螺絲穿過的螺孔; 置于所述手輪殼體內的配重塊,所述配重塊為中心具有上下貫通的通孔的圓柱體; 置于所述手輪殼體內的固定塊,所述固定塊由伸入所述配重塊通孔內的連接部以及托在所述配重塊底部的底座構成,所述連接部及底座形成兩直徑大小不一的中空圓柱狀,所述連接部的頂端開有容許緊固螺絲穿過的螺孔,連接部套在所述閥桿上,所述閥桿的頂端為開有內螺紋的螺孔; 以及緊固螺絲,所述緊固螺絲依次穿過所述手輪殼體及固定塊的螺孔與閥桿通過螺紋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配重的手輪,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塊的底座的外圓周面設有縱向外溝紋,所述手輪殼體的內圓周面上設有與之相配合的縱向內溝紋。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帶配重的手輪,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塊的連接部的內圓周面上設有縱向內溝紋,所述閥桿的外圓周面上設有與之相配合的縱向外溝紋?!緦@勘炯夹g公開了一種帶配重的手輪,用于套在閥體上并與閥體頂端的閥桿相連接,包括手輪殼體、置于所述手輪殼體內的配重塊、固定塊及緊固螺絲,手輪殼體的頂部形成一容許緊固螺絲穿過的螺孔;配重塊為中心具有上下貫通的通孔的圓柱體;固定塊由伸入所述配重塊通孔內的連接部以及托在所述配重塊底部的底座構成,所述連接部及底座形成兩直徑大小不一的中空圓柱狀,所述連接部的頂端開有容許緊固螺絲穿過的螺孔,連接部套在所述閥桿上,所述閥桿的頂端為開有內螺紋的螺孔;緊固螺絲依次穿過所述手輪殼體及固定塊的螺孔與閥桿通過螺紋連接。本技術保證了配重塊的有效固定,避免了配重塊的脫落風險?!綢PC分類】F16K31/60【公開號】CN205226592【申請號】CN201521079879【專利技術人】鄧禮健 【申請人】福建省萬家利潔具工貿有限公司【公開日】2016年5月11日【申請日】2015年12月22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帶配重的手輪,用于套在閥體上并與閥體頂端的閥桿相連接,其特征在于:包括手輪殼體,所述手輪殼體的頂部形成一容許緊固螺絲穿過的螺孔;置于所述手輪殼體內的配重塊,所述配重塊為中心具有上下貫通的通孔的圓柱體;置于所述手輪殼體內的固定塊,所述固定塊由伸入所述配重塊通孔內的連接部以及托在所述配重塊底部的底座構成,所述連接部及底座形成兩直徑大小不一的中空圓柱狀,所述連接部的頂端開有容許緊固螺絲穿過的螺孔,連接部套在所述閥桿上,所述閥桿的頂端為開有內螺紋的螺孔;以及緊固螺絲,所述緊固螺絲依次穿過所述手輪殼體及固定塊的螺孔與閥桿通過螺紋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鄧禮健,
申請(專利權)人:福建省萬家利潔具工貿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福建;3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