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新型合成橡膠的配方,其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過氧化二異丙苯3.26-4.93份,納米碳酸鈣粉5.48-7.29份,聚-4-甲基-1-戊烯3.5-5.5份,松香甘油酯聚氧乙烯醚2.3-5.4份、增韌劑2.1-3.5份,聚醚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2.6-3.8份,聚酰胺蠟微粉3.5-5.4份、癸二酸二辛酯2.3-3.5份、納米二氧化硅1.3-3.2份、硬脂酸鎂4.2-5.5份。本發明專利技術導熱合成橡膠材料具有高熱導率、耐熱性和低壓縮性的優點,導熱系數高;改善了輥輪的操作性和改善了脫模的物理性能;通過本發明專利技術制作的制品,可以實現永久不變形,并且在貯存期間具有非常好的穩定性;可應用于需要足夠耐熱性、熱導率和橡膠彈性的汽車及電氣、電子設備中的導熱材料或散熱材料。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說明】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橡膠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尤其是涉及,屬于橡膠生產領域。
技術介紹
導熱硅橡膠是指在硅橡膠的基礎上添加了特定的導電填充物所形成的一類硅膠。不同的導熱硅橡膠需要填充不同的導電填充物,它所具備的導熱系數相差很大。現有的導電填充物包括二氧化硅、氧化鋁、碳化硅,氮化硅、氧化鎂、碳酸鎂、硬脂酸鎂、氮化鋁等。目前常使用的導電填充物為氧化鋁,生產廠家一般可以根據需要制作不同的導熱系數、固化速度、粘稠度、顏色、軟硬度等進行調節。但現有的采用氧化鋁作為導電填充物的導熱硅橡膠的導熱系數只有1.5-2,在生產時容易粘輥輪和不易脫模。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耐腐蝕、不易老化、導熱系數高、不粘輥輪和易脫模。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合成橡膠的配方,其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 過氧化二異丙苯3.26-4.93份,納米碳酸鈣粉5.48-7.29份,聚_4_甲基-1-戊烯3.5-5.5份,松香甘油酯聚氧乙烯醚2.3-5.4份、增韌劑2.1-3.5份,聚醚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2.6-3.8份。 優化的,上述新型合成橡膠的配方,其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 過氧化二異丙苯3.26份,納米碳酸鈣粉5.48份,聚-4-甲基-1-戊烯3.5份,松香甘油酯聚氧乙烯醚2.3份、增韌劑2.1份,聚醚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2.6份,聚酰胺蠟微粉3.5-5.4份、癸二酸二辛酯2.3-3.5份、納米二氧化硅1.3-3.2份、硬脂酸鎂4.2-5.5份。優化的,上述新型合成橡膠的配方,其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 過氧化二異丙苯3.93份,納米碳酸鈣粉6.29份,聚-4-甲基-1-戊烯4.5份,松香甘油酯聚氧乙烯醚3.7份、增韌劑2.8份,聚醚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2.9份,聚酰胺蠟微粉3.7份、癸二酸二辛酯2.8份、納米二氧化硅1.9份、硬脂酸鎂4.7份。優化的,上述新型合成橡膠的配方,其增韌劑為液體丁腈橡膠。一種新型合成橡膠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按配比稱取過氧化二異丙苯、納米碳酸鈣粉和聚-4-甲基-1-戊烯,攪拌15-20min,攪拌速度為600-700r/min; 2)再加入松香甘油酯聚氧乙烯醚和增韌劑,以900轉/分鐘的速度高速分散25分鐘; 3)然后轉速調低至600轉/分鐘后加入,攪拌16-30min; 4)保持攪拌速度不變,加入聚醚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聚酰胺蠟微粉和癸二酸二辛酯,繼續攪拌40_50min ; 5)然后加入納米二氧化硅和硬脂酸鎂,置入塑化機中,進行塑化,注塑成型即可。本專利技術導熱合成橡膠材料具有高熱導率、耐熱性和低壓縮性的優點,導熱系數高;改善了輥輪的操作性和改善了脫模的物理性能;通過本專利技術制作的制品,可以實現永久不變形,并且在貯存期間具有非常好的穩定性;可應用于需要足夠耐熱性、熱導率和橡膠彈性的汽車及電氣、電子設備中的導熱材料或散熱材料。【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1 本專利技術為一種新型合成橡膠的配方,其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 過氧化二異丙苯3.26份,納米碳酸鈣粉5.48份,聚-4-甲基-1-戊烯3.5份,松香甘油酯聚氧乙烯醚2.3份、增韌劑2.1份,聚醚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2.6份,聚酰胺蠟微粉3.5份、癸二酸二辛酯2.3份、納米二氧化硅1.3份、硬脂酸鎂4.2份。增韌劑為液體丁腈橡膠。—種新型合成橡膠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按配比稱取過氧化二異丙苯、納米碳酸鈣粉和聚-4-甲基-1-戊烯,攪拌15min,攪拌速度為600r/min; 2)再加入松香甘油酯聚氧乙烯醚和增韌劑,以900轉/分鐘的速度高速分散25分鐘; 3)然后轉速調低至600轉/分鐘后加入,攪拌16min; 4)保持攪拌速度不變,加入聚醚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聚酰胺蠟微粉和癸二酸二辛酯,繼續攪拌40min ; 5)然后加入納米二氧化硅和硬脂酸鎂,置入塑化機中,進行塑化,注塑成型即可。實施例2 本專利技術為一種新型合成橡膠的配方,其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 過氧化二異丙苯3.93份,納米碳酸鈣粉6.29份,聚-4-甲基-1-戊烯4.5份,松香甘油酯聚氧乙烯醚3.7份、增韌劑2.8份,聚醚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2.9份。聚酰胺蠟微粉3.7份、癸二酸二辛酯2.8份、納米二氧化硅1.9份、硬脂酸鎂4.7份。增韌劑為液體丁腈橡膠。—種新型合成橡膠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按配比稱取過氧化二異丙苯、納米碳酸鈣粉和聚-4-甲基-1-戊烯,攪拌18min,攪拌速度為650r/min; 2)再加入松香甘油酯聚氧乙烯醚和增韌劑,以900轉/分鐘的速度高速分散25分鐘; 3)然后轉速調低至600轉/分鐘后加入,攪拌19min; 4)保持攪拌速度不變,加入聚醚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聚酰胺蠟微粉和癸二酸二辛酯,繼續攪拌45min ; 5)然后加入納米二氧化硅和硬脂酸鎂,置入塑化機中,進行塑化,注塑成型即可。實施例3 本專利技術為一種新型合成橡膠的配方,其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 過氧化二異丙苯4.93份,納米碳酸鈣粉7.29份,聚-4-甲基-1-戊烯5.5份,松香甘油酯聚氧乙烯醚5.4份、增韌劑3.5份,聚醚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3.8份,聚酰胺蠟微粉5.4份、癸二酸二辛酯3.5份、納米二氧化硅3.2份、硬脂酸鎂5.5份。增韌劑為液體丁腈橡膠。—種新型合成橡膠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按配比稱取過氧化二異丙苯、納米碳酸鈣粉和聚-4-甲基-1-戊烯,攪拌20min,攪拌速度為700r/min; 2)再加入松香甘油酯聚氧乙烯醚和增韌劑,以900轉/分鐘的速度高速分散25分鐘; 3)然后轉速調低至600轉/分鐘后加入,攪拌30min; 4)保持攪拌速度不變,加入聚醚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聚酰胺蠟微粉和癸二酸二辛酯,繼續攪拌50min ; 5)然后加入納米二氧化硅和硬脂酸鎂,置入塑化機中,進行塑化,注塑成型即可。本專利技術導熱合成橡膠材料具有高熱導率、耐熱性和低壓縮性的優點,導熱系數高;改善了輥輪的操作性和改善了脫模的物理性能;通過本專利技術制作的制品,可以實現永久不變形,并且在貯存期間具有非常好的穩定性;可應用于需要足夠耐熱性、熱導率和橡膠彈性的汽車及電氣、電子設備中的導熱材料或散熱材料。 當然,上述說明并非是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制,本專利技術也并不限于上述舉例,本
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專利技術的實質范圍內,作出的變化、改型、添加或替換,都應屬于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主權項】1.一種新型合成橡膠的配方,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 過氧化二異丙苯3.26-4.93份,納米碳酸鈣粉5.48-7.29份,聚_4_甲基-1-戊烯3.5-5.5份,松香甘油酯聚氧乙烯醚2.3-5.4份、增韌劑2.1-3.5份,聚醚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2.6-3.8份,聚酰胺蠟微粉3.5-5.4份、癸二酸二辛酯2.3-3.5份、納米二氧化硅1.3-3.2份、硬脂酸鎂4.2-5.5份。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合成橡膠的配方,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 過氧化二異丙苯3.26份,納米碳酸鈣粉5.48份,聚-4-甲基-1-戊烯3.5份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新型合成橡膠的配方,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過氧化二異丙苯3.26?4.93份,納米碳酸鈣粉5.48?7.29份,聚?4?甲基?1?戊烯3.5?5.5份,松香甘油酯聚氧乙烯醚2.3?5.4份、增韌劑2.1?3.5份,聚醚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2.6?3.8份,聚酰胺蠟微粉3.5?5.4份、癸二酸二辛酯2.3?3.5份、納米二氧化硅1.3?3.2份、硬脂酸鎂4.2?5.5份?。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桂華,
申請(專利權)人:張桂華,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