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含有電磁吸盤的智能沖壓裝置。其中:底座的一側從左往右依次與支撐架的一端、第二矩形桶的一端、第一矩形桶的一端、第五連桿的一端相連;第五連桿剩下的一端與第三連桿的一端鉸接,第三連桿剩下的一端與第一連桿的一端鉸接,第一連桿剩下的一端與柱塞連桿的一端鉸接,柱塞連桿剩下的一端與液壓裝置的一端相連。在常見的鈑金沖壓成型中,用于加工的設備大多都是沖床,但是沖床的結構復雜,維護成本高昂,而且鈑金的沖壓所需的沖壓力不高,使得在沖床沖壓的時候耗費了大量的能源;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優點在于結構簡單易于維護,重力塊的設置還是得本裝置更加的節省能源。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沖壓裝置,尤其是一種含有電磁吸盤的智能沖壓裝置。
技術介紹
在常見的鈑金沖壓成型中,用于加工的設備大多都是沖床,但是沖床的結構復雜,維護成本高昂,而且鈑金的沖壓所需的沖壓力不高,使得在沖床沖壓的時候耗費了大量的能源。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任務是提供一種含有電磁吸盤的智能沖壓裝置,使得達到節約能源,利于維護的目的。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技術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含有電磁吸盤的智能沖壓裝置,包括液壓裝置、第一連桿、第二連桿、第一重力塊、第三連桿、第二重力塊、第四連桿、第五連桿、第一矩形桶、工作臺、沖壓頭、氣栗、電磁吸盤、金屬塊、第二矩形桶、底座、柱塞連桿、支撐架;其中:底座的一側從左往右依次與支撐架的一端、第二矩形桶的一端、第一矩形桶的一端、第五連桿的一端相連;第五連桿剩下的一端與第三連桿的一端鉸接,第三連桿剩下的一端與第一連桿的一端鉸接,第一連桿剩下的一端與柱塞連桿的一端鉸接,柱塞連桿剩下的一端與液壓裝置的一端相連;液壓裝置的一側與支撐架的一側相連;第二矩形桶的底部設有電磁吸盤;第二矩形桶的內部設有第一重力塊,第一重力塊的一側設有金屬塊,第一重力塊的另一側與第二連桿的一端鉸接;第二連桿剩下的一端與第三連桿的一側鉸接;第一重力塊與第二矩形桶的內壁滑動連接;第二矩形桶的底部設有氣栗;第一矩形桶的底部設有工作臺,第一矩形桶的內部設有第二重力塊;第二重力塊的一側設有沖壓頭;第二重力塊的另一側與第四連桿的一端鉸接;第四連桿剩下的一端與第三連桿的一側鉸接,第二重力塊與第一矩形桶的內壁滑動連接。含有電磁吸盤的智能沖壓裝置,其中:第一矩形桶的一側設有開口。本技術的優點在于:通過氣栗、重力塊,連桿的設置加強了本裝置的沖壓力,同時本裝置的結構簡單易于維護,重力塊的設置還是得本裝置更加的節省能源。【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液壓裝置1、第一連桿2、第二連桿3、第一重力塊4、第三連桿5、第二重力塊6、第四連桿7、第五連桿8、第一矩形桶9、工作臺10、沖壓頭11、氣栗12、電磁吸盤13、金屬塊14、第二矩形桶15、底座16、柱塞連桿17、支撐架18。【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1、含有電磁吸盤的智能沖壓裝置,包括液壓裝置1、第一連桿2、第二連桿3、第一重力塊4、第三連桿5、第二重力塊6、第四連桿7、第五連桿8、第一矩形桶9、工作臺10、沖壓頭11、氣栗12、電磁吸盤13、金屬塊14、第二矩形桶15、底座16、柱塞連桿17、支撐架18;其中:底座16的一側從左往右依次與支撐架18的一端、第二矩形桶15的一端、第一矩形桶9的一端、第五連桿8的一端相連;第五連桿8剩下的一端與第三連桿5的一端鉸接,第三連桿5剩下的一端與第一連桿2的一端鉸接,第一連桿2剩下的一端與柱塞連桿17的一端鉸接,柱塞連桿17剩下的一端與液壓裝置I的一端相連;液壓裝置I的一側與支撐架18的一側相連;第二矩形桶15的底部設有電磁吸盤13;第二矩形桶15的內部設有第一重力塊4,第一重力塊4的一側設有金屬塊14,第一重力塊4的另一側與第二連桿3的一端鉸接;第二連桿3剩下的一端與第三連桿5的一側鉸接;第一重力塊4與第二矩形桶15的內壁滑動連接;第二矩形桶15的底部設有氣栗12;第一矩形桶9的底部設有工作臺10,第一矩形桶9的內部設有第二重力塊6;第二重力塊6的一側設有沖壓頭11;第二重力塊6的另一側與第四連桿7的一端鉸接;第四連桿7剩下的一端與第三連桿5的一側鉸接,第二重力塊6與第一矩形桶9的內壁滑動連接。實施例2、含有電磁吸盤的智能沖壓裝置,其中:第一矩形桶9的一側設有開口。其余同實施例1。工作原理:將要加工的毛胚放置在工作臺10上,開啟液壓裝置1、氣栗12與電磁吸盤13;柱塞連桿17在液壓裝置I的驅動下開始下移,氣栗12開始向外抽排空氣;電磁吸盤13開始通過電磁引力吸引金屬塊14下移;第一連桿2與第三連桿5開始下壓,使得第二重力塊6帶著沖壓頭11開始加工毛胚;待加工完之后,開啟液壓裝置I復位,氣栗12開始向第二矩形桶15內充填空氣;電磁吸盤13斷開電源;第三連桿5開始復位;第二重力塊6與沖壓頭11上移復位。【主權項】1.含有電磁吸盤的智能沖壓裝置,包括液壓裝置(I)、第一連桿(2)、第二連桿(3)、第一重力塊(4)、第三連桿(5)、第二重力塊(6)、第四連桿(7)、第五連桿(8)、第一矩形桶(9)、工作臺(10)、沖壓頭(11)、氣栗(12)、電磁吸盤(13)、金屬塊(14)、第二矩形桶(15)、底座(16)、柱塞連桿(17)、支撐架(18);其特征在于:底座(16)的一側從左往右依次與支撐架(18)的一端、第二矩形桶(15 )的一端、第一矩形桶(9 )的一端、第五連桿(8 )的一端相連;第五連桿(8)剩下的一端與第三連桿(5)的一端鉸接,第三連桿(5)剩下的一端與第一連桿(2)的一端鉸接,第一連桿(2)剩下的一端與柱塞連桿(17)的一端鉸接,柱塞連桿(17)剩下的一端與液壓裝置(I)的一端相連;液壓裝置(I)的一側與支撐架(18)的一側相連;第二矩形桶(15)的底部設有電磁吸盤(13);第二矩形桶(15)的內部設有第一重力塊(4),第一重力塊(4)的一側設有金屬塊(14),第一重力塊(4)的另一側與第二連桿(3)的一端鉸接;第二連桿(3)剩下的一端與第三連桿(5)的一側鉸接;第一重力塊(4)與第二矩形桶(15)的內壁滑動連接;第二矩形桶(15)的底部設有氣栗(12);第一矩形桶(9)的底部設有工作臺(10),第一矩形桶(9)的內部設有第二重力塊(6);第二重力塊(6)的一側設有沖壓頭(11);第二重力塊(6)的另一側與第四連桿(7)的一端鉸接;第四連桿(7)剩下的一端與第三連桿(5)的一側鉸接,第二重力塊(6)與第一矩形桶(9)的內壁滑動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電磁吸盤的智能沖壓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矩形桶(9)的一側設有開口。【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含有電磁吸盤的智能沖壓裝置。其中:底座的一側從左往右依次與支撐架的一端、第二矩形桶的一端、第一矩形桶的一端、第五連桿的一端相連;第五連桿剩下的一端與第三連桿的一端鉸接,第三連桿剩下的一端與第一連桿的一端鉸接,第一連桿剩下的一端與柱塞連桿的一端鉸接,柱塞連桿剩下的一端與液壓裝置的一端相連。在常見的鈑金沖壓成型中,用于加工的設備大多都是沖床,但是沖床的結構復雜,維護成本高昂,而且鈑金的沖壓所需的沖壓力不高,使得在沖床沖壓的時候耗費了大量的能源;本技術優點在于結構簡單易于維護,重力塊的設置還是得本裝置更加的節省能源。【IPC分類】B30B1/32, B21D22/02, B30B1/42【公開號】CN205362337【申請號】CN201620072900【專利技術人】章江 【申請人】南昌江鈴集團聯成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公開日】2016年7月6日【申請日】2016年1月26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含有電磁吸盤的智能沖壓裝置,包括液壓裝置(1)、第一連桿(2)、第二連桿(3)、第一重力塊(4)、第三連桿(5)、第二重力塊(6)、第四連桿(7)、第五連桿(8)、第一矩形桶(9)、工作臺(10)、沖壓頭(11)、氣泵(12)、電磁吸盤(13)、金屬塊(14)、第二矩形桶(15)、底座(16)、柱塞連桿(17)、支撐架(18);其特征在于:底座(16)的一側從左往右依次與支撐架(18)的一端、第二矩形桶(15)的一端、第一矩形桶(9)的一端、第五連桿(8)的一端相連;第五連桿(8)剩下的一端與第三連桿(5)的一端鉸接,第三連桿(5)剩下的一端與第一連桿(2)的一端鉸接,第一連桿(2)剩下的一端與柱塞連桿(17)的一端鉸接,柱塞連桿(17)剩下的一端與液壓裝置(1)的一端相連;液壓裝置(1)的一側與支撐架(18)的一側相連;第二矩形桶(15)的底部設有電磁吸盤(13);第二矩形桶(15)的內部設有第一重力塊(4),第一重力塊(4)的一側設有金屬塊(14),第一重力塊(4)的另一側與第二連桿(3)的一端鉸接;第二連桿(3)剩下的一端與第三連桿(5)的一側鉸接;第一重力塊(4)與第二矩形桶(15)的內壁滑動連接;第二矩形桶(15)的底部設有氣泵(12);第一矩形桶(9)的底部設有工作臺(10),第一矩形桶(9)的內部設有第二重力塊(6);第二重力塊(6)的一側設有沖壓頭(11);第二重力塊(6)的另一側與第四連桿(7)的一端鉸接;第四連桿(7)剩下的一端與第三連桿(5)的一側鉸接,第二重力塊(6)與第一矩形桶(9)的內壁滑動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章江,
申請(專利權)人:南昌江鈴集團聯成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西;36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