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進行低溫恒溫烹飪的機器,包括鍋體,所述鍋體由外殼組件、內鍋和底座組成,其中外殼組件安裝在底座上,該外殼組件內設有一內鍋,內鍋通過支架安裝在底座上,該內鍋的外部設有側面發熱組件,該發熱組件與電路板組件連接,電路板組件連接控制盒組件;所述內鍋的底部還設有環流組件,該環流組件由攪拌組件、電機組件和磁鐵轉板組成;所述內鍋的內部設有一感溫組件;所述外殼組件的頂部設有一上蓋組件,該上蓋組件與外殼組件卡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對液體的控溫精度高,通過磁場變化形成水循環,結構比水泵更加簡單,更易于清潔,能夠提高食品低溫恒溫烹飪的效果和效率,值得大力推廣。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烹飪電器領域,尤其是一種進行低溫恒溫烹飪的機器。
技術介紹
1974年法國三星廚師PierreTroisgros的初衷是以此減少鵝肝的重量和水分的流失,他成功地使鵝肝的重量在烹飪后只減少5%。同年,BrounoGoussault開始用真空低溫烹飪來處理牛肉。而現在真空低溫烹飪成為高級西餐廳處理肉類、魚類的主流,同時也可以處理蔬菜和水果。真空低溫烹飪具有以下優點:最低程度地減少水分和重量的流失;保留食物的原味和香料的香味;保留食物的顏色;減少食鹽的使用,或者可以完全不用;保留食物的營養成分,分離事物原汁和清水;比蒸、煮更能保留維他命成分;不需要油或者只需要極少的油;保證每次烹飪的結果都是一樣的。真空低溫烹飪所必須的是兩臺機器:恒溫式低溫料理機和真空密封機,目前市場上的恒溫式低溫料理機通過發熱組件對鍋體加熱,鍋體把熱量傳遞給鍋內的液體,并通過放置于鍋體外部的感溫組件對液體的溫度進行控制,因感溫組件放置于鍋體外部,不能直接感應到鍋內液體的溫度,所以對鍋內液體的溫度控制精度比較差(一般控制在±1.5℃左右);現有的恒溫式低溫料理機一般是通過鍋底底部加熱或者鍋體四周加熱兩種加熱方式,這種加熱方式液體受熱不均勻,所以部分這種機器會配一個水泵,對鍋內的液體進行循環流動,以達到快速均勻鍋內液體溫度的作用,但水泵的結構及成本相對復雜,且水泵內會殘留液體,不易清潔。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進行低溫恒溫烹飪的機器,包括鍋體,所述鍋體由外殼組件、內鍋和底座組成,其中外殼組件安裝在底座上,該外殼組件內設有一內鍋,內鍋通過支架安裝在底座上,該內鍋的外部設有側面發熱組件,該發熱組件與電路板組件連接,電路板組件安裝在底座內,電路板組件連接控制盒組件,該控制盒組件設于外殼組件的側面;所述內鍋的底部還設有環流組件,該環流組件由攪拌組件、電機組件和磁鐵轉板組成,所述電機組件設于內鍋的下方,電機組件的主軸上安裝磁鐵轉板,該磁鐵轉板上設有兩塊磁鐵,對稱設置,攪拌組件設于內鍋的鍋底,內鍋的鍋底上設有與攪拌組件配合的圓槽,圓槽的頂部設有一蓋板,蓋板上設有數個通孔,攪拌組件的材料為磁性材料;所述內鍋的內部設有一感溫組件;所述外殼組件的頂部設有一上蓋組件,該上蓋組件與外殼組件卡接。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方案:所述側面發熱組件呈環形,包圍內鍋的外壁。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方案:所述電路板組件連接外部電源線。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該進行低溫恒溫烹飪的機器具有以下優點:一、感溫組件設于內鍋的內部,通過直接感溫到鍋內液體溫度,對液體的溫度控制精度比較高(可控制在±0.5℃左右);二、通過磁場變化帶動攪拌組件轉動,從而對內鍋內的水流進行攪動,使鍋內液體循環流動;這種加熱方式,使鍋內液體溫度能更快達到溫度均勻,且比加有水泵的機器結構更簡單,更容易清潔,成本更低;本技術對液體的控溫精度高,通過磁場變化形成水循環,結構比水泵更加簡單,更易于清潔,能夠提高食品低溫恒溫烹飪的效果和效率,值得大力推廣。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剖視圖;圖3為內鍋的內部示意圖;圖4為內鍋的底部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的爆炸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請參閱圖1-5,本技術實施例中,一種進行低溫恒溫烹飪的機器,包括鍋體,所述鍋體由外殼組件2、內鍋5和底座6組成,其中外殼組件2安裝在底座6上,該外殼組件2內設有一內鍋5,內鍋5通過支架4安裝在底座6上,該內鍋5的外部設有側面發熱組件3,該側面發熱組件3呈環形,包圍內鍋5的外壁,使得內鍋5受熱均勻,該發熱組件與電路板組件10連接,電路板組件10安裝在底座6內,電路板組件10連接控制盒組件9和外部電源線,通過外部電源線供電,并通過控制盒組件9進行控制,該控制盒組件9設于外殼組件2的側面;所述內鍋5的底部還設有環流組件,該環流組件由攪拌組件7、電機組件8和磁鐵轉板12組成,所述電機組件8設于內鍋5的下方,電機組件8的主軸上安裝磁鐵轉板12,該磁鐵轉板12上設有兩塊磁鐵,對稱設置,攪拌組件7設于內鍋5的鍋底,內鍋5的鍋底上設有與攪拌組件7配合的圓槽,圓槽的頂部設有一蓋板13,蓋板13上設有數個通孔,攪拌組件7的材料為磁性材料,在磁鐵轉板12轉動時能夠由于磁力隨之轉動,從而帶動攪拌組件7轉動,攪拌組件7帶動內鍋5的水循環流動;所述內鍋5的內部設有一感溫組件11,通過直接感溫到鍋內液體溫度,對液體的溫度控制精度比較高(可控制在±0.5℃左右);所述外殼組件2的頂部設有一上蓋組件1,該上蓋組件1與外殼組件2卡接。本技術的結構特點及其優點:一、感溫組件11設于內鍋5的內部,通過直接感溫到鍋內液體溫度,對液體的溫度控制精度比較高(可控制在±0.5℃左右);二、通過磁場變化帶動攪拌組件轉動,從而對內鍋內的水流進行攪動,使鍋內液體循環流動;這種加熱方式,使鍋內液體溫度能更快達到溫度均勻,且比加有水泵的機器結構更簡單,更容易清潔,成本更低。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技術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技術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技術。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術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技術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進行低溫恒溫烹飪的機器,包括鍋體,其特征在于,所述鍋體由外殼組件(2)、內鍋(5)和底座(6)組成,其中外殼組件(2)安裝在底座(6)上,該外殼組件(2)內設有一內鍋(5),內鍋(5)通過支架(4)安裝在底座(6)上,該內鍋(5)的外部設有側面發熱組件(3),該發熱組件與電路板組件(10)連接,電路板組件(10)安裝在底座(6)內,電路板組件(10)連接控制盒組件(9),該控制盒組件(9)設于外殼組件(2)的側面;所述內鍋(5)的底部還設有環流組件,該環流組件由攪拌組件(7)、電機組件(8)和磁鐵轉板(12)組成,所述電機組件(8)設于內鍋(5)的下方,電機組件(8)的主軸上安裝磁鐵轉板(12),該磁鐵轉板(12)上設有兩塊磁鐵,對稱設置,攪拌組件(7)設于內鍋(5)的鍋底,內鍋(5)的鍋底上設有與攪拌組件(7)配合的圓槽,圓槽的頂部設有一蓋板(13),蓋板(13)上設有數個通孔,攪拌組件(7)的材料為磁性材料;所述內鍋(5)的內部設有一感溫組件(11);所述外殼組件(2)的頂部設有一上蓋組件(1),該上蓋組件(1)與外殼組件(2)卡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進行低溫恒溫烹飪的機器,包括鍋體,其特征在于,所述鍋體由外殼組件(2)、內鍋(5)和底座(6)組成,其中外殼組件(2)安裝在底座(6)上,該外殼組件(2)內設有一內鍋(5),內鍋(5)通過支架(4)安裝在底座(6)上,該內鍋(5)的外部設有側面發熱組件(3),該發熱組件與電路板組件(10)連接,電路板組件(10)安裝在底座(6)內,電路板組件(10)連接控制盒組件(9),該控制盒組件(9)設于外殼組件(2)的側面;所述內鍋(5)的底部還設有環流組件,該環流組件由攪拌組件(7)、電機組件(8)和磁鐵轉板(12)組成,所述電機組件(8)設于內鍋(5)的下方,電機組件(8)的主軸上安裝磁鐵轉...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馮敏強,林方剛,
申請(專利權)人:佛山市聯盛達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