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熔絲具上引線絕緣固定支架,包括絕緣桿,所述絕緣桿的一端設有安裝支架,另外一端設有支撐機構;所述安裝支架包括一個與所述絕緣桿套接的彈簧機構,以及一個位于所述絕緣桿端部的掛鉤,所述彈簧機構可沿著所述絕緣桿的軸向滑移;所述支撐機構包括支撐桿,所述支撐桿的一端與所述絕緣桿套接并可沿所述絕緣桿的軸向滑移,另外一端設有可對熔絲具上引線進行夾持的鉗具。其技術效果是:其能夠實現一名斗內電工作業,增加作業的安全性,同時不需要斷接上引線,縮短作業時間,提高作業的經濟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帶電作業領域的一種熔絲具上引線絕緣固定支架。
技術介紹
帶電更換終端桿熔絲具是帶電班經常遇到的作業項目。根據《10kV架空配電線路帶電作業指導書》規定,目前有拆熔絲上樁頭和斷接上引線兩種方法。拆熔絲上樁頭法必須由2名斗內電工配合完成,連接上引線與上樁頭的螺絲擰開后,1名電工利用絕緣桿固定上引線,使上引線同時與橫擔和另一名電工保持安全距離,另1名電工調換熔絲具。該方法存在三個缺點:一是安全性不強,當固定上引線的電工注意力不集中時,會造成引線的晃動,存在極大地安全隱患;二是必須逐相調換熔絲具,調換中相熔絲具時,兩邊相引線都是帶電的,絕緣遮蔽措施復雜;三是2名斗內電工同時作業不符合配網帶電作業的發展趨勢,既浪費人力,又造成絕緣斗內空間狹小,操作不便。斷接上引線法是將熔絲具上引線在近絕緣子端剪斷,完成熔絲具調換后,再用楔形線夾將斷開的上引線連接起來。該方法可以由1名斗內電工完成作業,但是存在兩個缺點:一是作業時間比較長,通常為60min,因為10kV線路多為絕緣線,在利用楔形線夾連接之前需要剝6個接頭;二是浪費材料,額外增加作業成本,因為連接三相上引線需要3個楔形線夾、3個子彈以及若干絕緣自粘帶,當上引線為25mm2銅線時,斷開的上引線必須更換為其他截面的引線,每次作業額外增加的成本為1000元。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熔絲具上引線絕緣固定支架,其能夠實現一名斗內電工作業,增加作業的安全性,同時不需要斷接上引線,縮短作業時間,提高作業的經濟性。實現上述目的的一種技術方案是:一種熔絲具上引線絕緣固定支架,包括絕緣桿,所述絕緣桿的一端設有安裝支架,另外一端設有支撐機構;所述安裝支架包括一個與所述絕緣桿套接的彈簧機構,以及一個位于所述絕緣桿端部的掛鉤,所述彈簧機構可沿著所述絕緣桿的軸向滑移;所述支撐機構包括支撐桿,所述支撐桿的一端與所述絕緣桿套接并可沿所述絕緣桿的軸向滑移,另外一端設有可對熔絲具上引線進行夾持的鉗具。進一步的,所述彈簧機構包括與所述絕緣桿套接的第一彈簧安裝部,所述絕緣桿上設有若干沿所述絕緣桿軸向排列的定位孔,所述第一彈簧安裝部上設有可插入所述定位孔的徑向定位螺栓,所述第一彈簧安裝部與所述掛鉤之間設有與所述絕緣桿套接的第二彈簧安裝部,所述第一彈簧安裝部與所述第二彈簧安裝部之間通過至少兩根與所述絕緣桿軸向平行的彈簧連接。再進一步的,所述第二彈簧安裝部靠近所述掛鉤一端的端面設有用于固定所述彈簧的卡槽。再進一步的,所述掛鉤由不銹鋼制成。進一步的,所述支撐桿上設有可將所述支撐桿與所述絕緣桿固定的切向定位螺栓。進一步的,所述鉗具上設有可將所述支撐桿與熔絲具上引線固定的緊固螺栓。進一步的,所述鉗具的開口處設有可將所述鉗具鎖緊的鎖具。進一步的,所述支撐桿與所述彈簧機構之間設有套接在所述絕緣桿上的限位環。采用了本技術的一種熔絲具上引線絕緣固定支架的技術方案,包括絕緣桿,所述絕緣桿的一端設有安裝支架,另外一端設有支撐機構;所述安裝支架包括一個與所述絕緣桿套接的彈簧機構,以及一個位于所述絕緣桿端部的掛鉤,所述彈簧機構可沿著所述絕緣桿的軸向滑移;所述支撐機構包括支撐桿,所述支撐桿的一端與所述絕緣桿套接并可沿所述絕緣桿的軸向滑移,另外一端設有可對熔絲具上引線進行夾持的鉗具。其技術效果是:其能夠實現一名斗內電工作業,增加作業的安全性,同時不需要斷接上引線,縮短作業時間,提高作業的經濟性。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一種熔絲具上引線絕緣固定支架。圖2為本技術的一種用于熔絲具上引線絕緣固定支架的支撐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請參閱圖1,本技術的專利技術人為了能更好地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進行理解,下面通過具體地實施例,并結合附圖進行詳細地說明:請參閱圖1,本技術的一種熔絲具上引線絕緣固定支架,包括一根絕緣桿1,絕緣桿1的總長度為1600mm。絕緣桿1的一端為安裝支架部分12,中間為絕緣部分13,絕緣桿1的另外一端為引線固定部分14。安裝支架部分12上設有若干沿著絕緣桿1軸向排列的定位孔121。安裝支架部分12設有一個安裝支架2。安裝支架2包括一個與絕緣桿1套接的彈簧機構,以及一個套接在絕緣桿1端部的連接套24,連接套24上設有掛鉤25。所述彈簧機構包括與絕緣桿1套接的第一彈簧安裝部21,以及在第一彈簧安裝部21和掛鉤25之間與絕緣桿1套接的第二彈簧安裝部22。第一彈簧安裝部21上設有可伸入定位孔121內的徑向定位螺栓211。第二彈簧安裝部22的靠近掛鉤25一端的端面設有卡槽221。第一彈簧安裝部21和第二彈簧安裝部22之間設有與絕緣桿1軸向平行的至少兩根彈簧23。彈簧23的一端與第一彈簧安裝部21固定,另外一端與第二彈簧安裝部22的卡槽221固定。安裝支架部分12的安裝位置選擇在桿頂雙橫擔上。安裝支架部分12由掛鉤25以及所述彈簧機構的配合完成。掛鉤25材質為不銹鋼,與桿頂雙橫擔的材質相同。通過徑向定位螺栓211與絕緣桿1之間配合,所述彈簧機構的位置可以根據桿頂雙橫擔的尺寸進行調整。安裝支架部分12的總長度為500mm,掛鉤25與所述彈簧機構之間的距離與桿頂雙橫擔的寬度相適應。絕緣部分13的絕緣有效長度為700mm.絕緣桿1采用帶電作業用絕緣管制作,型號規格為20mm×26mm×3000mm,能夠滿足帶電作業絕緣強度和機械強度的要求。引線固定部分14由套接在絕緣桿1上的限位環41和以及在限位環41遠離所述彈簧機構21一側與絕緣桿1套接的支撐機構。限位環41既是作業人員手持部分的界限,也是所述支撐機構所能到達的界限,用來保證本技術的一種熔絲具上引線絕緣固定支架具備足夠有效的絕緣長度。所述支撐結構包括與絕緣桿1套接,并可沿著絕緣桿1的軸向滑移的支撐桿42,絕緣桿1與支撐桿42之間通過切向定位螺栓43緊固。支撐桿42遠離絕緣桿1的一端,設有一個用于夾持熔絲具上引線的鉗具44,鉗具44上設有一個用于固定熔絲具上引線的緊固螺栓45,以及一個在鉗具44開口處將鉗具44鎖緊的鎖具46。支撐桿42可以在絕緣桿1上滑動,以適應不同長度的熔絲具上引線,支撐桿42位置確定后,通過擰緊切向定位螺栓43即可將支撐桿42固定牢固。熔絲具上引線嵌入支撐桿42遠離絕緣桿1一端的鉗具44中,先通過鎖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熔絲具上引線絕緣固定支架,包括絕緣桿,所述絕緣桿的一端設有安裝支架,另外一端設有支撐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支架包括一個與所述絕緣桿套接的彈簧機構,以及一個位于所述絕緣桿端部的掛鉤,所述彈簧機構可沿著所述絕緣桿的軸向滑移;所述支撐機構包括支撐桿,所述支撐桿的一端與所述絕緣桿套接并可沿所述絕緣桿的軸向滑移,另外一端設有可對熔絲具上引線進行夾持的鉗具。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熔絲具上引線絕緣固定支架,包括絕緣桿,所述絕緣桿的一
端設有安裝支架,另外一端設有支撐機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裝支架包括一個與所述絕緣桿套接的彈簧機構,以及一個位于
所述絕緣桿端部的掛鉤,所述彈簧機構可沿著所述絕緣桿的軸向滑移;
所述支撐機構包括支撐桿,所述支撐桿的一端與所述絕緣桿套接并可
沿所述絕緣桿的軸向滑移,另外一端設有可對熔絲具上引線進行夾持的鉗
具。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熔絲具上引線絕緣固定支架,其特征
在于:所述彈簧機構包括與所述絕緣桿套接的第一彈簧安裝部,所述絕緣
桿上設有若干沿所述絕緣桿軸向排列的定位孔,所述第一彈簧安裝部上設
有可插入所述定位孔的徑向定位螺栓,所述第一彈簧安裝部與所述掛鉤之
間設有與所述絕緣桿套接的第二彈簧安裝部,所述第一彈簧安裝部與所述
第二彈簧安裝部之間通過至少兩根與所述絕緣桿軸向平行的彈簧連接。<...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輝,華陳健,孫軍,傅銘,鄒康林,吳健成,夏震,鄭真,
申請(專利權)人: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上海;3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