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無人機的外掛電池固定裝置,包括底部墊板、頂部墊板等,所述第一電池框和所述第二電池框均有兩個,所述頂部墊板和所述頂部墊板通過兩個所述第一電池框和兩個所述第二電池框連接為一體,兩個所述第一電池框和兩個所述第二電池框分別對稱設置,兩個所述第一電池框上均設有電池板固定塊,所述底部墊板的安裝所述第二電池框的一端設有限位固定槽體,所述電池快拆墊板的底部設有與所述限位固定槽體對應的卡頭,所述電池快拆板的一端通過所述電池板固定塊進行固定,所述電池快拆板的另一端通過所述卡頭與所述限位固定槽體進行固定。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所用的零件結構簡單,易于加工,且電池裝卸具備快拆特性,使用方便。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無人機輔助裝置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無人機的外掛電池固定裝置。
技術介紹
隨著自動化控制技術的進步,目前市面上常見的多旋翼無人機已經變得十分容易上手,普通人只需經過簡單的培訓后,就可以操縱其在簡單環境中實現平穩飛行,這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多旋翼無人機的使用范圍,使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考慮將多旋翼無人機應用到各類領域。傳感器技術的小型化發展更是進一步推進了這種發展,將各種傳感器小型化,然后掛載在多旋翼無人機上成為了現在無人機發展的一大趨勢。現有的無人機的機身平整,沒有三維曲面,并預留了較多的螺孔及數據傳輸插口,方便使用者搭載自己設計制作的模塊執行不同的任務。無人機是通過安裝在其上的電池來提供能量進行運作的,但是與其匹配的電池的容量較小,不能支持無人機長時間運行?,F有的四旋翼無人機采用兩塊電池進行供電,一塊電池與飛控連接,提供該電池的電量、電壓、壽命信息,并為機身上的各個控制芯片及電機供電;而另一塊電池僅為電機供電,四旋翼無人機飛行平臺在安裝原裝配件后,使用兩塊電池的實際飛行時間較短,當外掛其他設備后,其飛行時間會進一步縮短;再者,如果需要在該平臺上安裝較大外掛設備時,需要對其動力進行更換,這會造成其實際飛行時間難以滿足實際使用需求;此外,使用兩塊電池并聯供電,容易出現一塊電池給另一塊電池充電的情況,影響電池壽命,造成飛行時的安全隱患。因此,如何提供一種簡單、易拆卸的固定裝置,能夠將航模電池固定到機身上,方便電池改裝使用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技術提供一種無人機的外掛電池固定裝置,方便了電池的改裝使用,具有結構簡單、易拆卸的特點。本技術通過以下技術手段解決上述問題:本技術的外掛電池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墊板、頂部墊板、第一電池框、第二電池框、電池板固定塊、電池快拆墊板、卡頭、限位固定槽體,所述第一電池框和所述第二電池框均有兩個,所述頂部墊板和所述頂部墊板通過兩個所述第一電池框和兩個所述第二電池框連接為一體,兩個所述第一電池框和兩個所述第二電池框分別對稱設置,兩個所述第一電池框上均設有電池板固定塊,所述底部墊板的安裝所述第二電池框的一端設有限位固定槽體,所述電池快拆墊板的底部設有與所述限位固定槽體對應的卡頭,所述電池快拆板的一端通過所述電池板固定塊進行固定,所述電池快拆板的另一端通過所述卡頭與所述限位固定槽體進行固定。進一步,所述電池板固定塊包括固定在一起的第一固定塊和第二固定塊,所述第一固定塊和所述第二固定塊上分別開設有半圓形凹槽,所述第一固定塊和所述第二固定塊的兩個所述半圓形凹槽形成可供所述第一電池框穿過的圓形口。進一步,所述底部墊板和所述頂部墊板具體可為碳纖維板,所述頂部墊板上開設有用于安裝避障模塊或傳感器的槽口。進一步,所述第一電池框和所述第二電池框具體可為鋁合金框體。進一步,所述電池快拆墊板上開設有用于安裝魔術帶或捆綁帶的槽口。本技術的外掛電池固定裝置,設置在無人機的安裝副電池的原有位置,使得四旋翼無人機可以換裝更可靠的整體式大容量電源,更換后的電池與所述電池快拆墊板進行固定,然后將其插入預留出的空間內,將所述卡頭卡入所述限位固定槽體中即可將電池與機身固定,增加電池使用時間,相比原有設計,本技術確保該無人機在電池選擇上有了更寬泛的選擇,方便該機進行動力改裝,增大起飛重量,提升續航時間,使該機能夠應用到更多相關領域;而且本技術所用的零件結構簡單,易于加工,且電池裝卸具備快拆特性,使用方便,安裝后能夠在提升機身整體強度與剛度。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外掛電池固定裝置的結構示意圖一;圖2為本技術的外掛電池固定裝置的結構示意圖二。如圖1、圖2,底部墊板-1、頂部墊板-2、第一電池框-3、第二電池框-4、電池板固定塊-5、第一固定塊-51、第二固定塊-52、電池快拆墊板-6、卡頭-7、限位固定槽體-8。具體實施方式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征。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技術進行詳細說明,如圖1至圖2所示:本實施例所述的外掛電池固定裝置,包括底部墊板1、頂部墊板2、第一電池框3、第二電池框4、電池板固定塊5、電池快拆墊板6、卡頭7、限位固定槽體8,所述第一電池框3和所述第二電池框4均有兩個,所述頂部墊板2和所述頂部墊板2通過兩個所述第一電池框3和兩個所述第二電池框4連接為一體,兩個所述第一電池框3和兩個所述第二電池框4分別對稱設置,兩個所述第一電池框3上均設有電池板固定塊5,所述底部墊板1的安裝所述第二電池框4的一端設有限位固定槽體8,所述電池快拆墊板6的底部設有與所述限位固定槽體8對應的卡頭7,所述電池快拆板的一端通過所述電池板固定塊5進行固定,所述電池快拆板的另一端通過所述卡頭7與所述限位固定槽體8進行固定。本實施例所述的外掛電池固定裝置,組裝時,首先在所述底部墊板1的上端相應的位置安裝所述第一電池框3和所述第二電池框4,其中,所述第一電池框3安裝在靠近機頭的一端,所述第二電池框4安裝在靠近機尾的一端,然后將兩個所述電池板固定塊5分別安裝在兩個所述第一電池框3上,使其在高度方向需確保所述電池快拆墊板6可正常插入,再將所述頂部墊板2安裝在所述第一電池框3和所述第二電池框4的上端,構成電池框架,然后將所述卡頭7安裝在所述電池快拆墊板6的底部,將所述限位固定槽體8安裝在底部墊板1上與所述卡頭7對應的位置,再將電池利用魔術帶或捆綁帶與電池快拆墊板6捆綁、粘貼連接后,插入所述電池框架中,最后將所述電池快拆墊板6的卡頭7與所述限位固定槽體8卡住,完成電池的安裝,將電池導線合理連接后即可使用。本實施例所述的外掛電池固定裝置,設置在無人機的安裝副電池的原有位置,使得四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無人機的外掛電池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墊板、頂部墊板、第一電池框、第二電池框、電池板固定塊、電池快拆墊板、卡頭、限位固定槽體,所述第一電池框和所述第二電池框均有兩個,所述頂部墊板和所述頂部墊板通過兩個所述第一電池框和兩個所述第二電池框連接為一體,兩個所述第一電池框和兩個所述第二電池框分別對稱設置,兩個所述第一電池框上均設有電池板固定塊,所述底部墊板的安裝所述第二電池框的一端設有限位固定槽體,所述電池快拆墊板的底部設有與所述限位固定槽體對應的卡頭,所述電池快拆板的一端通過所述電池板固定塊進行固定,所述電池快拆板的另一端通過所述卡頭與所述限位固定槽體進行固定。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無人機的外掛電池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墊板、頂部墊
板、第一電池框、第二電池框、電池板固定塊、電池快拆墊板、卡頭、限位固
定槽體,所述第一電池框和所述第二電池框均有兩個,所述頂部墊板和所述頂
部墊板通過兩個所述第一電池框和兩個所述第二電池框連接為一體,兩個所述
第一電池框和兩個所述第二電池框分別對稱設置,兩個所述第一電池框上均設
有電池板固定塊,所述底部墊板的安裝所述第二電池框的一端設有限位固定槽
體,所述電池快拆墊板的底部設有與所述限位固定槽體對應的卡頭,所述電池
快拆板的一端通過所述電池板固定塊進行固定,所述電池快拆板的另一端通過
所述卡頭與所述限位固定槽體進行固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人機的外掛電池固定...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東舟,顧圣駿,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伯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上海;3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