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轉子式機油泵組件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13304009 閱讀: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09 20:57
    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轉子式機油泵組件,泵蓋固定安裝在泵體的第一轉子軸孔外將T形臺階孔封住,外轉子安裝在T形臺階孔的大直徑段內,內轉子的大直徑段與外轉子嚙合傳動,內轉子的小直徑段伸入第一轉子軸孔內,內轉子的大直徑段與小直徑段分界面的根部設置有環形凹陷槽,泵蓋的內壁上設置有半環形的進油腔和半環形的出油腔,進油腔與出油腔相對設置并環繞在第二轉子軸孔外,出油腔其中一端部的內、外兩側分別延伸后形成“V”形尖頭用于沉積油渣,進油腔、出油腔正對內轉子與外轉子的嚙合位置。有效解決了內轉子因潤滑油含雜質而被卡死,以及內轉子和外轉子嚙合部位潤滑油供給不足的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機油泵
    ,尤其涉及一種轉子式機油泵組件
    技術介紹
    轉子式機油泵組件,主要由泵體、泵蓋、內轉子和外轉子組成。泵體上設置有第一轉子軸孔,第一轉子軸孔靠近泵蓋的端頭為外大內小的T形臺階孔,泵蓋固定安裝在轉子軸孔外將T形臺階孔封住,泵蓋的中部設置有與第一轉子軸孔對應的第二轉子軸孔。外轉子為圓環,安裝在T形臺階孔的大直徑段內,內轉子為T形環,內轉子的大直徑段與外轉子嚙合傳動,內轉子的小直徑段伸入第一轉子軸孔內。外轉子與T形臺階孔、內轉子與第一轉子軸孔之間均為間隙配合。工作時,內轉子帶動外轉子轉動,由于潤滑油中不可避免地存在鋁屑或其它雜質,這些雜質會造成內轉子卡死;同時,內轉子和外轉子的嚙合部分常常因為潤滑油供給不足造成磨損嚴重或轉動異響。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旨在提供一種轉子式機油泵組件,有效解決內轉子因潤滑油含雜質而被卡死,以及內轉子和外轉子嚙合部位潤滑油供給不足的問題。為此,本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轉子式機油泵組件,包括泵體、泵蓋、內轉子和外轉子,所述泵體上設置有第一轉子軸孔,第一轉子軸孔靠近泵蓋的端頭為外大內小的T形臺階孔,泵蓋固定安裝在第一轉子軸孔外將T形臺階孔封住,所述泵蓋的中部設置有與第一轉子軸孔對應的第二轉子軸孔,所述外轉子為圓環,安裝在T形臺階孔的大直徑段內,內轉子為T形環,內轉子的大直徑段與外轉子嚙合傳動,內轉子的小直徑段伸入第一轉子軸孔內,所述外轉子與T形臺階孔、內轉子與第一轉子軸孔之間均為間隙配合,所述內轉子的大直徑段與小直徑段分界面的根部設置有環形凹陷槽,所述泵蓋的內壁上設置有半環形的進油腔和半環形的出油腔,所述進油腔與出油腔相對設置并環繞在第二轉子軸孔外,所述出油腔其中一端部的內、外兩側分別延伸后形成“V”形尖頭用于沉積油渣,所述進油腔、出油腔正對內轉子與外轉子的嚙合位置。作為上述方案的優選,所述泵體和泵蓋為鋁合金壓鑄件,內轉子和外轉子為粉末冶金件。本技術的有益效果:(1)在內轉子的大直徑段與小直徑段分界面的根部增設環形凹陷槽,內轉子帶動外轉子轉動時,潤滑油中存在的鋁屑或其它雜質會沉積在環形凹槽內,避免雜質造成內轉子卡死;(2)在泵蓋的內壁上增設有進油腔、出油腔,并正對內轉子與外轉子的嚙合位置,可沉積足夠的潤滑油提供給內轉子與外轉子的嚙合傳動,從而避免異響,延長使用壽命;同時,在出油腔其中一端部上增設“V”形尖頭用于沉積油渣,內轉子帶動外轉子轉動時,潤滑油中存在的鋁屑或其它雜質會沉積在“V”形尖頭內,避免雜質造成內、外轉子卡死。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泵蓋的外側視圖。圖3為泵蓋的內側視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如圖1所示,一種轉子式機油泵組件,主要由泵體1、泵蓋2、內轉子3和外轉子4組成。泵體1上設置有第一轉子軸孔1a,用于安裝轉子軸。第一轉子軸孔1a靠近泵蓋2的端頭為外大內小的T形臺階孔,泵蓋2固定安裝在第一轉子軸孔1a外將T形臺階孔封住,正好將內轉子3、外轉子4壓住。泵蓋2的中部設置有與第一轉子軸孔1a對應的第二轉子軸孔2a,用于安裝轉子軸。外轉子4為圓環,安裝在T形臺階孔的大直徑段內。內轉子3為T形環,內轉子3的大直徑段與外轉子4嚙合傳動,內轉子3的大直徑段帶有外齒,外轉子4帶有內齒。內轉子3的小直徑段伸入第一轉子軸孔1a內,外轉子4與T形臺階孔、內轉子3與第一轉子軸孔1a之間均為間隙配合,以確保內轉子3、外轉子4安裝后能靈活轉動,轉子軸帶動內轉子3轉動,內轉子3帶動外轉子4轉動。以上所述與現有結構相同,在此不再贅述。內轉子3的大直徑段與小直徑段分界面的根部設置有環形凹陷槽3a。結合圖1—圖3所示,泵蓋2的內壁上設置有半環形的進油腔2b和半環形的出油腔2c,進油腔2b與出油腔2c相對設置并環繞在第二轉子軸孔2a外,出油腔2c其中一端部的內、外兩側分別延伸后形成“V”形尖頭2d用于沉積油渣,進油腔2b、出油腔2c正對內轉子3與外轉子4的嚙合位置。最好是,泵蓋2的外周設置有五個安裝孔2e用于與泵體1相連。進油腔2b一端大、一端小、中部最大,進油腔2b的中部位于其中兩個安裝孔2e之間;出油腔2c也是一端大、一端小、中部最大,出油腔2c的中部位于另外兩個安裝孔2e之間,“V”形尖頭2d位于出油腔2c的大端部。最好是,泵體1和泵蓋2為鋁合金壓鑄件,內轉子3和外轉子4為粉末冶金件。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轉子式機油泵組件,包括泵體(1)、泵蓋(2)、內轉子(3)和外轉子(4),所述泵體(1)上設置有第一轉子軸孔(1a),第一轉子軸孔(1a)靠近泵蓋(2)的端頭為外大內小的T形臺階孔,泵蓋(2)固定安裝在第一轉子軸孔(1a)外將T形臺階孔封住,所述泵蓋(2)的中部設置有與第一轉子軸孔(1a)對應的第二轉子軸孔(2a),所述外轉子(4)為圓環,安裝在T形臺階孔的大直徑段內,內轉子(3)為T形環,內轉子(3)的大直徑段與外轉子(4)嚙合傳動,內轉子(3)的小直徑段伸入第一轉子軸孔(1a)內,所述外轉子(4)與T形臺階孔、內轉子(3)與第一轉子軸孔(1a)之間均為間隙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內轉子(3)的大直徑段與小直徑段分界面的根部設置有環形凹陷槽(3a),所述泵蓋(2)的內壁上設置有半環形的進油腔(2b)和半環形的出油腔(2c),所述進油腔(2b)與出油腔(2c)相對設置并環繞在第二轉子軸孔(2a)外,所述出油腔(2c)其中一端部的內、外兩側分別延伸后形成“V”形尖頭(2d)用于沉積油渣,所述進油腔(2b)、出油腔(2c)正對內轉子(3)與外轉子(4)的嚙合位置。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轉子式機油泵組件,包括泵體(1)、泵蓋(2)、內轉子(3)和
    外轉子(4),所述泵體(1)上設置有第一轉子軸孔(1a),第一轉子軸孔(1a)
    靠近泵蓋(2)的端頭為外大內小的T形臺階孔,泵蓋(2)固定安裝在第一
    轉子軸孔(1a)外將T形臺階孔封住,所述泵蓋(2)的中部設置有與第一轉
    子軸孔(1a)對應的第二轉子軸孔(2a),所述外轉子(4)為圓環,安裝在T
    形臺階孔的大直徑段內,內轉子(3)為T形環,內轉子(3)的大直徑段與
    外轉子(4)嚙合傳動,內轉子(3)的小直徑段伸入第一轉子軸孔(1a)內,
    所述外轉子(4)與T形臺階孔、內轉子(3)與第一轉子軸孔(1a)之間均
    為間隙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內轉子(3)的大直徑段與小直徑...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蔡航
    申請(專利權)人:重慶迎洲壓鑄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重慶;85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a级毛片无码免费真人| 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幕有码| 无码少妇一区二区性色AV| 无码精品久久久天天影视| 精品三级AV无码一区| 国产AV天堂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精品无码免费不卡| 无码精品久久久天天影视| 亚洲人成人无码网www国产| 亚洲av无码片区一区二区三区| 久99久无码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亚洲久热无码av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乱子伦 | 无码av天天av天天爽|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麻豆 | 无码的免费不卡毛片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人妻无码中文字幕爆| 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看无码| 无码精品日韩中文字幕| 亚洲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啪亚洲国产精品无码| 日韩少妇无码喷潮系列一二三 | 真人无码作爱免费视频| 色综合久久久无码网中文| 亚洲av无码av制服另类专区| 亚洲中文字幕不卡无码| 中文字幕无码日韩专区免费| 国产在线观看无码免费视频 | 午夜福利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网站| 亚洲爆乳无码专区|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汌A√| 亚洲综合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中文AV人妻AV无码中文视频| 无码专区狠狠躁躁天天躁| 台湾无码一区二区| 精品久久亚洲中文无码| 久久精品无码午夜福利理论片| 精品人妻大屁股白浆无码| 蜜桃AV无码免费看永久| 亚洲一区二区无码偷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