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機油泵
,尤其涉及一種轉子式機油泵組件。
技術介紹
轉子式機油泵組件,主要由泵體、泵蓋、內轉子和外轉子組成。泵體上設置有第一轉子軸孔,第一轉子軸孔靠近泵蓋的端頭為外大內小的T形臺階孔,泵蓋固定安裝在轉子軸孔外將T形臺階孔封住,泵蓋的中部設置有與第一轉子軸孔對應的第二轉子軸孔。外轉子為圓環,安裝在T形臺階孔的大直徑段內,內轉子為T形環,內轉子的大直徑段與外轉子嚙合傳動,內轉子的小直徑段伸入第一轉子軸孔內。外轉子與T形臺階孔、內轉子與第一轉子軸孔之間均為間隙配合。工作時,內轉子帶動外轉子轉動,由于潤滑油中不可避免地存在鋁屑或其它雜質,這些雜質會造成內轉子卡死;同時,內轉子和外轉子的嚙合部分常常因為潤滑油供給不足造成磨損嚴重或轉動異響。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旨在提供一種轉子式機油泵組件,有效解決內轉子因潤滑油含雜質而被卡死,以及內轉子和外轉子嚙合部位潤滑油供給不足的問題。為此,本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轉子式機油泵組件,包括泵體、泵蓋、內轉子和外轉子,所述泵體上設置有第一轉子軸孔,第一轉子軸孔靠近泵蓋的端頭為外大內小的T形臺階孔,泵蓋固定安裝在第一轉子軸孔外將T形臺階孔封住,所述泵蓋的中部設置有與第一轉子軸孔對應的第二轉子軸孔,所述外轉子為圓環,安裝在T形臺階孔的大直徑段內,內轉子為T形環,內轉子的大直徑段與外轉子嚙合傳動,內轉子的小直徑段伸入第一轉子軸孔內,所述外轉子與T形 ...
【技術保護點】
一種轉子式機油泵組件,包括泵體(1)、泵蓋(2)、內轉子(3)和外轉子(4),所述泵體(1)上設置有第一轉子軸孔(1a),第一轉子軸孔(1a)靠近泵蓋(2)的端頭為外大內小的T形臺階孔,泵蓋(2)固定安裝在第一轉子軸孔(1a)外將T形臺階孔封住,所述泵蓋(2)的中部設置有與第一轉子軸孔(1a)對應的第二轉子軸孔(2a),所述外轉子(4)為圓環,安裝在T形臺階孔的大直徑段內,內轉子(3)為T形環,內轉子(3)的大直徑段與外轉子(4)嚙合傳動,內轉子(3)的小直徑段伸入第一轉子軸孔(1a)內,所述外轉子(4)與T形臺階孔、內轉子(3)與第一轉子軸孔(1a)之間均為間隙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內轉子(3)的大直徑段與小直徑段分界面的根部設置有環形凹陷槽(3a),所述泵蓋(2)的內壁上設置有半環形的進油腔(2b)和半環形的出油腔(2c),所述進油腔(2b)與出油腔(2c)相對設置并環繞在第二轉子軸孔(2a)外,所述出油腔(2c)其中一端部的內、外兩側分別延伸后形成“V”形尖頭(2d)用于沉積油渣,所述進油腔(2b)、出油腔(2c)正對內轉子(3)與外轉子(4)的嚙合位置。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轉子式機油泵組件,包括泵體(1)、泵蓋(2)、內轉子(3)和
外轉子(4),所述泵體(1)上設置有第一轉子軸孔(1a),第一轉子軸孔(1a)
靠近泵蓋(2)的端頭為外大內小的T形臺階孔,泵蓋(2)固定安裝在第一
轉子軸孔(1a)外將T形臺階孔封住,所述泵蓋(2)的中部設置有與第一轉
子軸孔(1a)對應的第二轉子軸孔(2a),所述外轉子(4)為圓環,安裝在T
形臺階孔的大直徑段內,內轉子(3)為T形環,內轉子(3)的大直徑段與
外轉子(4)嚙合傳動,內轉子(3)的小直徑段伸入第一轉子軸孔(1a)內,
所述外轉子(4)與T形臺階孔、內轉子(3)與第一轉子軸孔(1a)之間均
為間隙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內轉子(3)的大直徑段與小直徑...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蔡航,
申請(專利權)人:重慶迎洲壓鑄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重慶;8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