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橋梁鋼筋綁扎的胎具,橋梁包括構建橋梁主體的箱梁,胎具包括:沿箱梁的長度方向設置在箱梁上的行走軌道,行走底盤通過行走輪滑動設置在行走軌道上,若干組支架系統(tǒng)設置在行走底盤上,若干組弧形支架中的每組弧形支架安裝在各組支架系統(tǒng)上,若干組弧形支架的弧度與綁扎后的橋梁鋼筋的整體輪廓的弧度相配;其中,行走底盤上設置有用于卡置縱向鋼筋的第一鋼筋定位裝置,每組弧形支架上設置有用于卡置橫向鋼筋的第二鋼筋定位裝置。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可以對胎具內(nèi)的鋼筋進行可靠地定位,便于綁扎,在鋼筋綁扎完畢后通過行走輪沿行走軌道行走實現(xiàn)單跨箱梁的整體綁扎,實現(xiàn)內(nèi)模組立后的整體倒運,提高了施工效率,縮短施工工期。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橋梁建設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橋梁鋼筋綁扎的胎具。
技術介紹
箱梁為橋梁工程中梁的一種,內(nèi)部為空心狀,上部兩側(cè)有翼緣,類似箱子,因而得名。鋼筋混凝土結構的箱梁分為預制箱梁和現(xiàn)澆箱梁。在獨立場地預制的箱梁結合架橋機可在下部工程完成后進行架設,可加速工程進度、節(jié)約工期;現(xiàn)澆箱梁多用于大型連續(xù)橋梁。目前常見的以材料分,主要有兩種,一是預應力鋼筋砼箱梁,一是鋼箱梁。其中,預應力鋼筋砼箱梁為現(xiàn)場施工,除了有縱向預應力外,有些還設置橫向預應力;鋼箱梁一般是在工廠中加工好后再運至現(xiàn)場安裝,有全鋼結構,也有部分加鋼筋砼鋪裝層。在上述箱梁的施工過程中,橋梁內(nèi)部鋼筋需現(xiàn)場綁扎,因此費時費力、效率也低,但如果同時進行綁扎的話,綁扎完畢的鋼筋又無法整體倒運,因此造成施工工期的增長。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技術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橋梁鋼筋綁扎的胎具,能夠提高橋梁建設中的鋼筋綁扎效率,提高工作效率,縮短施工工期。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橋梁鋼筋綁扎的胎具,橋梁包括構建橋梁主體的箱梁,所述胎具包括:行走軌道,沿所述箱梁的長度方向設置在所述箱梁上;行走底盤,通過行走輪滑動設置在所述行走軌道上;若干組支架系統(tǒng),所述每組支架系統(tǒng)包括相對設置在所述行走底盤上的兩個支架;若干組弧形支架,所述每組弧形支架安裝在每組支架系統(tǒng)上,所述若干組弧形支架的弧度與綁扎后的橋梁鋼筋的整體輪廓的弧度相配;其中,所述行走底盤上設置有用于卡置縱向鋼筋的第一鋼筋定位裝置,所述每組弧形支架上設置有用于卡置橫向鋼筋的第二鋼筋定位裝置。對于上述技術方案,專利技術人還有進一步的優(yōu)化措施。優(yōu)選地,所述每組弧形支架包括兩個弧形支架單元,每個所述弧形支架單元安裝于所述一組支架系統(tǒng)中的一個支架的內(nèi)側(cè)。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鋼筋定位裝置包括若干個第一U形槽,所述若干個第一U形槽相互平行地沿所述行走底盤的長度方向設置,所述若干個第一U形槽的槽寬與所述縱向鋼筋的外徑相匹配。優(yōu)選地,所述第二鋼筋定位裝置包括固定在所述每組弧形支架上的多個角鋼,所述多個角鋼中的每個角鋼的里邊上均設置有第二U形槽,所述第二U形槽的槽寬與橫向鋼筋的外徑相匹配。更進一步,所述若干組支架系統(tǒng)中,在相鄰的兩組支架系統(tǒng)之間設置有兩根斜拉桿,所述斜拉桿兩端分別固定連接所述兩組支架系統(tǒng)中位于同側(cè)的兩個支架。本技術的優(yōu)點是:本技術所描述的胎具,是通過第一鋼筋定位裝置將縱向布置的縱向鋼筋定位在行走底盤上,通過第二鋼筋定位裝置實現(xiàn)將各個相平行的橫向布置的橫向鋼筋固定在各組弧形支架上,之后可以對胎具內(nèi)的鋼筋進行綁扎,在鋼筋綁扎完畢后通過行走輪沿行走軌道行走實現(xiàn)單跨箱梁的整體綁扎,實現(xiàn)內(nèi)模組立后的整體倒運,提高了施工效率,縮短施工工期。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描述:圖1為本技術實施例的胎具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所示胎具的A-A向剖面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2中的B區(qū)域的局部放大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2中的C區(qū)域的局部放大結構示意圖;圖5為圖4中的D向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行走軌道;2.行走輪;3.支架系統(tǒng);4.斜拉桿;5.行走底盤;6.箱梁;7.弧形支架;8.縱向鋼筋;9.第一U形槽;10.角鋼;11.第二U形槽;12.弧形支架單元;13.橫向鋼筋。具體實施方式
圖1為本實施例所描述的用于橋梁鋼筋綁扎的胎具的主視圖;圖2是圖1所示胎具的A-A向剖面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2中的B區(qū)域的局部放大結構示意圖,反映的是行走底盤上的第一鋼筋定位裝置的結構圖;圖4為圖2中的B區(qū)域的局部放大結構示意圖,圖5為圖4中的D向結構示意圖,兩者共同反映的是弧形支架上的第二鋼筋定位裝置的結構圖。本實施例描述了一種用于橋梁鋼筋綁扎的胎具,橋梁包括構建橋梁主體的箱梁6,所述胎具如圖1、圖2所示,其包括:行走軌道1,沿所述箱梁6的長度方向設置在所述箱梁6上;行走底盤5,通過行走輪2滑動設置在所述行走軌道1上;若干組支架系統(tǒng)3,所述每組支架系統(tǒng)3包括相對設置在所述行走底盤5上的兩個支架;若干組弧形支架7,所述每組弧形支架7安裝在每組支架系統(tǒng)3上,所述若干組弧形支架7的弧度與綁扎后的橋梁鋼筋的整體輪廓的弧度相配;其中,所述行走底盤5上設置有用于卡置縱向鋼筋8的第一鋼筋定位裝置,所述每組弧形支架7上設置有用于卡置橫向鋼筋13的第二鋼筋定位裝置。本實施例通過第一鋼筋定位裝置將縱向布置的縱向鋼筋8定位在行走底盤5上,通過第二鋼筋定位裝置實現(xiàn)將各個相平行的橫向布置的橫向鋼筋13固定在各組弧形支架7上,之后可以對胎具內(nèi)的鋼筋進行綁扎,在鋼筋綁扎完畢后通過行走輪2沿行走軌道1行走實現(xiàn)單跨箱梁6的整體綁扎,實現(xiàn)內(nèi)模組立后的整體倒運,提高了施工效率,縮短施工工期。進一步地,所述每組弧形支架7包括兩個弧形支架單元12,每個所述弧形支架單元12安裝于所述一組支架系統(tǒng)3中的一個支架的內(nèi)側(cè)。優(yōu)選地,如圖3所示,所述第一鋼筋定位裝置包括若干個第一U形槽9,所述若干個第一U形槽9相互平行地沿所述行走底盤5的長度方向設置,所述若干個第一U形槽9的槽寬與所述縱向鋼筋8的外徑相匹配。如圖4所示,所述第二鋼筋定位裝置包括固定在所述每組弧形支架7上的多個角鋼10,所述多個角鋼10中的每個角鋼10的里邊上均設置有第二U形槽11,所述第二U形槽11的槽寬與橫向鋼筋13的外徑相匹配。如圖5所示,我們可在所述角鋼10上設置多個用于卡置橫向鋼筋的第二U形槽,從而實現(xiàn)多根橫向鋼筋13在第二鋼筋定位裝置的定位、綁扎。更進一步,所述若干組支架系統(tǒng)3中,在相鄰的兩組支架系統(tǒng)3之間設置有兩根斜拉桿4,所述斜拉桿4兩端分別固定連接所述兩組支架系統(tǒng)3中位于同側(cè)的兩個支架。斜拉桿4可以提高整個胎具的剛性和強度,提高其使用壽命。當然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技術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能夠了解本技術的內(nèi)容并據(jù)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凡根據(jù)本技術主要技術方案的精神實質(zhì)所做的修飾,都應涵蓋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橋梁鋼筋綁扎的胎具,橋梁包括構建橋梁主體的箱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胎具包括:行走軌道,沿所述箱梁的長度方向設置在所述箱梁上;行走底盤,通過行走輪滑動設置在所述行走軌道上;若干組支架系統(tǒng),所述每組支架系統(tǒng)包括相對設置在所述行走底盤上的兩個支架;若干組弧形支架,所述每組弧形支架安裝在每組支架系統(tǒng)上,所述若干組弧形支架的弧度與綁扎后的橋梁鋼筋的整體輪廓的弧度相配;其中,所述行走底盤上設置有用于卡置縱向鋼筋的第一鋼筋定位裝置,所述每組弧形支架上設置有用于卡置橫向鋼筋的第二鋼筋定位裝置。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橋梁鋼筋綁扎的胎具,橋梁包括構建橋梁主體的箱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胎具包括:
行走軌道,沿所述箱梁的長度方向設置在所述箱梁上;
行走底盤,通過行走輪滑動設置在所述行走軌道上;
若干組支架系統(tǒng),所述每組支架系統(tǒng)包括相對設置在所述行走底盤上的兩個支架;
若干組弧形支架,所述每組弧形支架安裝在每組支架系統(tǒng)上,所述若干組弧形支架的弧度與綁扎后的橋梁鋼筋的整體輪廓的弧度相配;
其中,所述行走底盤上設置有用于卡置縱向鋼筋的第一鋼筋定位裝置,所述每組弧形支架上設置有用于卡置橫向鋼筋的第二鋼筋定位裝置。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橋梁鋼筋綁扎的胎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組弧形支架包括兩個弧形支架單元,每個所述弧形支架單元安裝于所述一組支架系統(tǒng)中的一個支...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錢有偉,段國鋒,宋澤安,吳剛,
申請(專利權)人:中鐵四局集團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