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縫紉機的帶防脫線挑線裝置,包括機頭、機座和傳動機構,傳動機構連接有挑線桿,其特征在于挑線桿端頭設有穿線孔,挑線桿端頭套有一母面朝外的母粘扣套,母粘扣套上設有與穿線孔對齊的過孔,與母粘扣套對應設有可粘在母粘扣套上的子粘扣,子粘扣上連接有第一掛鉤,機頭上連接有與第一掛鉤掛接的第二掛鉤,挑線桿下行至行程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三間在第一掛鉤和第二掛鉤的牽引下子粘扣與母粘扣套脫離;挑線桿下行時向下拉出縫線,為向上行程留出回線余量,避免向上行程將線拉出針孔,結構簡短,易于實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縫紉機構件,特別是一種縫紉機的防脫線挑線裝置。
技術介紹
縫紉機是制作衣服必不可少的工具,其效率高、做工質量好,一般都是有機頭、機座和傳動機構和附件組成,挑線桿是其中一個部件,在車制時可以將縫線向上拉緊,保證縫制衣物的質量,但現有挑線桿機構工作時仍有不足之處,在初始機針穿入引線后,挑線桿第一個行程很容易將穿入的線拉出針孔,就得重新穿線,費時費力,雖然有的時候,操作者可以故意拉長引線來解決這個問題,但是這樣會增加后續修剪線頭的工作量,這仍有待于技術創新加以解決。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縫紉機的防脫線挑線裝置。
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縫紉機的防脫線挑線裝置,包括機頭、機座和傳動機構,傳動機構連接有挑線桿,其特征在于挑線桿端頭設有穿線孔,挑線桿端頭套有一母面朝外的母粘扣套,母粘扣套上設有與穿線孔對齊的過孔,與母粘扣套對應設有可粘在母粘扣套上的子粘扣,子粘扣上連接有第一掛鉤,機頭上連接有與第一掛鉤掛接的第二掛鉤,挑線桿下行至行程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三間在第一掛鉤和第二掛鉤的牽引下子粘扣與母粘扣套脫離。
本專利技術也可以說是一種縫紉機的防止掉線裝置,所述子粘扣粘在母粘扣套上覆蓋穿線孔。
本專利技術也可以說是一種縫紉機的防止重復穿線裝置,所述母粘扣套內面粘接在挑線桿端頭上。
本專利技術也可以說是一種縫紉機的防掉線的挑桿裝置,所述母粘扣套兩側的過孔邊緣通過縫線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掛鉤和第二掛鉤為一牽引繩。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掛鉤和第二掛鉤為帶有開放口的掛鉤。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掛鉤和第二掛鉤為開口彈力閉合的彈力鉤。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掛鉤和/或第二掛鉤為一帶豁口的環,環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彈片,環的另一端設有斜面,彈片自由端位于環外搭接在斜面上。
進一步的,所述穿線孔處設有一與穿線孔對齊的環形片,環形片上周向設有3或4個向環形片軸線逐漸靠攏的彈片,彈片向環形片軸線逐漸靠攏的端頭內面設有倒齒。
進一步的,所述彈片向環形片軸線逐漸靠攏的端頭上設有適于縫線進入拉出的斜角。
本專利技術在挑線桿的端頭設置母粘扣套,使用時旋轉縫紉機的手輪將挑線桿調整到高位,穿線后將子粘扣粘接在母粘扣套上,壓住縫線,挑線桿下行時向下拉出縫線,為向上行程留出回線余量,避免向上行程將線拉出針孔,通過掛鉤位置和長度的設置使挑線桿下行至行程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三間在第一掛鉤和第二掛鉤的牽引下子粘扣與母粘扣套脫離,子粘扣與母粘扣套僅在縫制第一針時粘合向下拉線,其后均處于分離狀態不影響挑線,結構簡短,易于實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一整體結構示意圖及局部放大圖。
圖2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一挑線桿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二掛鉤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三掛鉤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四整體結構示意圖及局部放大圖。
圖6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四分解結構示意圖及局部放大圖。
圖中標號名稱:1機頭;2挑線桿;3穿線孔;4母粘扣套;5過孔;6子粘扣;7第一掛鉤;8第二掛鉤;9鋼絲;10鉤端;11環;12彈片;13斜面;14環形片;15彈片;16倒齒。
具體實施方式
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一如圖1、2所示,該縫紉機的防脫線挑線裝置,包括機頭1、機座和傳動機構,機頭是縫紉機的主要部分,各機構運動合配合循環工作,可以把縫料縫合起來,機頭連接在機座上,機座可用于工作平臺,傳動機構保證各機構協同動作,傳動機構連接有挑線桿2,挑線桿端頭設有穿線孔3,挑線桿端頭套有一母面朝外的母粘扣套4,母粘扣套為尼龍粘扣縫制或熱成型制成的可套在挑線桿端頭的套,母粘扣套上設有與穿線孔對齊的過孔5,用于穿線,與母粘扣套對應設有可粘在母粘扣套上的子粘扣6,子粘扣上連接有第一掛鉤7,機頭上連接有與第一掛鉤掛接的第二掛鉤8,掛鉤長度和位置保證挑線桿下行至行程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三間在第一掛鉤和第二掛鉤的牽引下子粘扣與母粘扣套脫離,本實施例第一掛鉤和第二掛鉤為帶有開放口的掛鉤。本實施例在挑線桿的端頭設置母粘扣套,使用時旋轉縫紉機的手輪將挑線桿調整到高位,穿線后將子粘扣粘接在母粘扣套上,壓住縫線,挑線桿下行時向下拉出縫線,為向上行程留出回線余量,避免向上行程將線拉出針孔,通過掛鉤位置和長度的設置使挑線桿下行至行程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三間在第一掛鉤和第二掛鉤的牽引下子粘扣與母粘扣套脫離,子粘扣與母粘扣套僅在縫制第一針時粘合向下拉線,其后均處于分離狀態不影響挑線,第一針的線頭可以預留的簡短,減少后期修剪,而且,這樣設計使得縫紉機工作的最初的幾針,特別是第一針和第二針都比較緊密,可以克服以往最初的幾針比較松散的缺點。
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二如圖3所示,該縫紉機的防脫線挑線裝置為了提高更可靠的連接第一掛鉤和/或第二掛鉤為開口彈力閉合的彈力鉤,由鋼絲9成型,其鉤端10靠彈力靠在鉤體上形成閉合的環形,可靠彈力打開扣合,連接更牢固。
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三如圖4所示,該縫紉機的防脫線挑線裝置第一掛鉤和/或第二掛鉤為一帶豁口的環11,環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彈片12,環的另一端設有斜面13,彈片自由端位于環外搭接在斜面上,使用時將彈片由斜面壓入環內,彈片緊靠環內壁,無開口牽拉變形小,連接更可靠。
本專利技術實施例四如圖5、6所示,該縫紉機的防脫線挑線裝置穿線孔處設有一與穿線孔對齊的環形片14,環形片通過螺釘固定在挑線桿端頭,環形片上周向設有3或4個向環形片軸線逐漸靠攏的彈片15,彈片向環形片軸線逐漸靠攏的端頭內面設有倒齒16,彈片向環形片軸線逐漸靠攏的端頭上設有適于縫線進入拉出的斜角,形成喇叭狀,使用時旋轉縫紉機的手輪將挑線桿調整到高位,穿線可由彈片根部的縫隙穿過,拉線可卡入靠壟斷,挑線桿首個下行程在倒齒作用下可向下拉線,上行不會脫線,當手續行程中向上挑線挑緊時線可由靠攏處脫出,進入常規縫制。
實施時,子粘扣粘在母粘扣套上覆蓋穿線孔,固定更可靠;母粘扣套內面粘接在挑線桿端頭上,也可母粘扣套兩側的過孔邊緣通過縫線連接,提高連接可靠性;第一掛鉤和第二掛鉤為一牽引繩,更易于調節長度,脫鉤位置更易于控制。
綜上所述僅為本專利技術具體實施例,但并不局限于實施例,還可各技術特征重新組合更多實現方式,凡在不脫離本專利技術構思的情況下,依本申請所做的等效修飾和現有技術添加均視為本專利技術技術范疇。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縫紉機的防脫線挑線裝置,包括機頭、機座和傳動機構,傳動機構連接有挑線桿,其特征在于挑線桿端頭設有穿線孔,挑線桿端頭套有一母面朝外的母粘扣套,母粘扣套上設有與穿線孔對齊的過孔,與母粘扣套對應設有可粘在母粘扣套上的子粘扣,子粘扣上連接有第一掛鉤,機頭上連接有與第一掛鉤掛接的第二掛鉤,挑線桿下行至行程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三間在第一掛鉤和第二掛鉤的牽引下子粘扣與母粘扣套脫離。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縫紉機的防脫線挑線裝置,包括機頭、機座和傳動機構,傳動機構連接有挑線桿,其特征在于挑線桿端頭設有穿線孔,挑線桿端頭套有一母面朝外的母粘扣套,母粘扣套上設有與穿線孔對齊的過孔,與母粘扣套對...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梅江為,鄒珺,陳智剛,吳豐華,鄒鈺,
申請(專利權)人:梅江為,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西;36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