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一種新型鏈條拆卸裝置,由螺紋頂絲、卡槽、卡板、滾子鏈條和壓板構成,該鏈條拆卸裝置是由所述的螺紋頂絲、卡槽、卡板、滾子鏈條和壓板從上至下依序設置安裝呈左右對稱的結構。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用于在機械修護過程中,拆卸鏈條,保障鏈條拆卸過程中不因發生物理形變而導致損壞,且主要是針對于滾子鏈的拆卸維修工作,屬于機械維修工具技術領域。采用上述結構的一種新型鏈條拆卸裝置,實現了快速高效的拆卸鏈條的同時也實現了有效降低拆卸難度和人工的勞動強度,并且不會損壞和造成鏈條物理形變,能夠對于不同鏈號、不同節距、不同銷軸直徑的鏈條均可實現快速拆卸。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拆卸滾子鏈條的裝置,具體的來說就是涉及一種新型鏈條拆卸裝置,用于在機械修護過程中,快速高效的拆卸鏈條,保障鏈條拆卸過程中不因發生物理形變而導致損壞,且主要是針對于滾子鏈的拆卸維修工作,屬于機械維修工具
技術介紹
日常生活中,鏈傳動作為機械三大傳動方式中的一種,其沒有彈性滑動和打滑,能夠保持準確的平均傳動比,需要的張緊力小,作用在軸上的壓力也小,可減少軸承的摩擦損失,當主動輪和從動輪中心距要求較大時其傳動結構簡單,能在溫度較高、有油污等惡劣環境條件下工作,被廣泛應用于工業機械、農業機械、機床中。通常滾子鏈是由內鏈板、外鏈板、銷軸和滾子所組成,其中內鏈板緊壓在套筒兩端,銷軸與外鏈板鉚牢。目前在機械維修、保養工作中,滾子鏈條拆卸一般多采用傳統方式,這種傳統的方式就是采用利用錘、鉗等普通工具敲擊鏈條銷軸以達到拆卸目的,但是這種傳統的方法往往造成了所需時間較長并且易造成鏈條物理形變導致損壞。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技術旨在提供一種可快速拆卸鏈條,實現有效降低拆卸難度和人工勞動強度,并且不會損壞和造成鏈條物理形變的一種新型鏈條拆卸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新型鏈條拆卸裝置,由螺紋頂絲(1)、卡槽(2)、卡板(3)、滾子鏈條(4)和壓板(5)構成,其特征在于:該鏈條拆卸裝置是由所述的螺紋頂絲(1)、卡槽(2)、卡板(3)、滾子鏈條(4)和壓板(5)從上至下依序設置安裝呈左右對稱的結構。
所述的螺紋頂絲(1)設置成圓柱形結構,置于整個裝置的頂部,所述的卡槽(2)由金屬卡槽(21)、卡槽螺孔(22)、移動滑軌(23)、固定壓板(24)、固定螺釘(25)、六角鎖緊螺母(26)和通孔(27)構成,其中,所述的金屬卡槽(21)與所述的固定壓板(24)通過所述的固定螺釘(25)固定連接,且所述固定壓板(24)上開有通孔(27),所述固定螺釘(25)上設有六角鎖緊螺母(26),在所述的金屬卡槽(21)上還分別設置有卡槽螺孔(22)和移動滑軌(23)。
所述的卡板(3)由金屬卡板(31)、卡板螺孔(32)和彈簧(33)構成,其中,所述的金屬卡板(31)設置為左右對稱的兩塊金屬卡板,所述的兩塊金屬卡板(31)中部通過彈簧(33)連接,且在所述的兩塊金屬卡板(31)上還均開有形狀結構相同的卡板螺孔(32)。
所述的卡槽(2)設置為移動式;所述的卡板(3)設置為活動式。
所述的卡板螺孔(32)中心距可調節。
所述螺紋頂絲(1)的直徑設定為滾子鏈條銷軸直徑最小值3.96mm,所述卡槽(2)上端面的卡槽螺孔(22)與下端面的卡槽螺孔(22)的直徑大小與所述螺紋頂絲(1)的直徑均設定為3.96mm。
所述壓板(5)與所述固定壓板(24)的通孔直徑取滾子鏈條銷軸直徑的極大值。
所述彈簧(33)的長度依據滾子鏈條節距取值范圍設定為101.6mm。
工作原理是:由螺紋頂絲(1)、卡槽(2)、卡板(3)、滾子鏈條(4)和壓板(5)構成的一種新型鏈條拆卸裝置,在進行滾子鏈條拆卸工作時,首先將需要進行拆卸的鏈條放置于卡槽(2)和壓板(3)之間,通過卡槽(2)在移動滑軌(23)水平方向的調整,保證金屬卡槽(21)上下端面的卡槽螺孔(22)與鏈條銷軸位置相對應,同時,通過卡槽(2)調節卡板螺孔(32)中心距,當其中心距等同于受拆卸鏈條的節距時,就對卡槽(2)進行固定,也通過調節卡槽(2)實現卡板螺孔(22)中心距的變化,從而能對不同節距的鏈條均可實現拆卸;在實施的過程中,螺紋頂絲(1)直徑取值3.96mm,從而可根據實際的需要有效的作用于銷軸直徑不同的鏈條;然后再利用六角鎖緊螺母(26)使被拆卸的鏈條在金屬卡槽(21)與固定壓板(24)間夾緊固定;被拆卸鏈條固定后,將卡板(3)放置于金屬卡槽(21)中,此時金屬卡槽(21)上下端面的卡槽螺孔(22)、卡板(3)上的的卡板螺孔(32)和固定壓板(24)上的通孔(27)均垂直相對,再將圓柱形狀結構的螺紋頂絲(1)從金屬卡槽(21)上端面卡槽螺孔(22)旋進,依次通過金屬卡槽(21)上端面卡槽螺孔(22)、卡板螺孔(21)、卡槽下端面卡槽螺孔(22)并作用于鏈條銷軸上,利用垂直于水平方向的軸向力將螺紋頂絲(1)從金屬卡槽(21)上端面卡槽螺孔(22)旋進將鏈條銷軸頂出,最后完成鏈條的拆卸工作。
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所產生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結構的一種新型鏈條拆卸裝置,實現了快速高效的拆卸鏈條的同時也實現了有效降低拆卸難度和人工的勞動強度,并且不會損壞和造成鏈條物理形變,能夠對于不同鏈號、不同節距、不同銷軸直徑的鏈條均可實現快速拆卸,特別是對于滾子鏈的拆卸維修工作體現的更為突出。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其中:
圖1為本技術裝置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技術裝置構成元件卡槽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技術裝置構成元件卡板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圖中標示:1—螺紋頂絲,2—卡槽,3—卡板,4—滾子鏈條,5—壓板;
21—金屬卡槽,22—卡槽螺孔,23—移動滑軌,24—固定壓板,25—固定螺釘,26—六角鎖緊螺母,27—通孔;
31—金屬卡板,32—卡板螺孔,33—彈簧。
具體實施方式
附圖為本技術一種新型鏈條拆卸裝置的結構示意圖。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做進一步說明,但它們不是對本技術的限定。
以下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描述。
根據下列附圖所示,一種新型鏈條拆卸裝置,由螺紋頂絲1、卡槽2、卡板3、滾子鏈條4和壓板5構成,該鏈條拆卸裝置是由所述的螺紋頂絲1、卡槽2、卡板3、滾子鏈條4和壓板5從上至下依序設置安裝呈左右對稱的結構。
進一步的,所述的螺紋頂絲1設置成圓柱形結構,置于整個裝置的頂部,所述的卡槽2由金屬卡槽21、卡槽螺孔22、移動滑軌23、固定壓板24、固定螺釘25、六角鎖緊螺母26和通孔27構成,其中,所述的金屬卡槽21與所述的固定壓板24通過所述的固定螺釘25固定連接,且所述固定壓板24上開有通孔27,所述固定螺釘25上設有六角鎖緊螺母26,在所述的金屬卡槽21上還分別設置有卡槽螺孔22和移動滑軌23。
進一步的,所述的卡板3由金屬卡板31、卡板螺孔32和彈簧33構成,其中,所述的金屬卡板31設置為左右對稱的兩塊金屬卡板,所述的兩塊金屬卡板31中部通過彈簧33連接,且在所述的兩塊金屬卡板31上還均開有形狀結構相同的卡板螺孔32。
進一步的,所述的卡槽2設置為移動式;所述的卡板3設置為活動式。
進一步的,所述的卡板螺孔32中心距可調節。
進一步的,所述螺紋頂絲1的直徑設定為滾子鏈條銷軸直徑最小值3.96mm,所述卡槽2上端面的卡槽螺孔22與下端面的卡槽螺孔22的直徑大小與所述螺紋頂絲1的直徑均設定為3.96mm。
進一步的,所述壓板5與所述固定壓板24的通孔直徑取滾子鏈條銷軸直徑的極大值。
所述彈簧33的長度依據滾子鏈條節距取值范圍設定為101.6mm。
實際的工作中,在進行滾子鏈條拆卸工作時,首先將需要進行拆卸的鏈條放置于卡槽2和壓板3之間,通過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新型鏈條拆卸裝置,由螺紋頂絲(1)、卡槽(2)、卡板(3)、滾子鏈條(4)和壓板(5)構成,其特征在于:該鏈條拆卸裝置是由所述的螺紋頂絲(1)、卡槽(2)、卡板(3)、滾子鏈條(4)和壓板(5)從上至下依序設置安裝呈左右對稱的結構。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新型鏈條拆卸裝置,由螺紋頂絲(1)、卡槽(2)、卡板(3)、滾子鏈條(4)和壓板(5)構成,其特征在于:該鏈條拆卸裝置是由所述的螺紋頂絲(1)、卡槽(2)、卡板(3)、滾子鏈條(4)和壓板(5)從上至下依序設置安裝呈左右對稱的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鏈條拆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紋頂絲(1)設置成圓柱形結構,置于整個裝置的頂部,所述的卡槽(2)由金屬卡槽(21)、卡槽螺孔(22)、移動滑軌(23)、固定壓板(24)、固定螺釘(25)、六角鎖緊螺母(26)和通孔(27)構成,其中,所述的金屬卡槽(21)與所述的固定壓板(24)通過所述的固定螺釘(25)固定連接,且所述固定壓板(24)上開有通孔(27),所述固定螺釘(25)上設有六角鎖緊螺母(26),在所述的金屬卡槽(21)上還分別設置有卡槽螺孔(22)和移動滑軌(23)。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鏈條拆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板(3)由金屬卡板(31)、卡板螺孔(32)和彈簧(33)構成,其中,所述的金屬卡板(31)設置...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潘文,陸俊平,劉文,何玉丹,曹玉江,尹堅,李天偉,楊帆,周亞琴,陳南葦,
申請(專利權)人:紅塔煙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云南;5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