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細化鋁硅合金凝固組織的方法,其方法包括鋁硅合金經常規的熔化、除渣、除氣、精煉各工序,其特征在于將熔融的鋁硅合金直接澆鑄入室溫冷卻液體中,實現不間斷的快速冷卻,即可獲得組織細化、均勻的鑄錠。本發明專利技術是通過簡單的鑄造工藝方法,可細化鋁硅合金的凝固組織,改善硅鋁合金的力學性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細化鋁硅合金凝固組織的方法,屬金屬合金鑄造工藝領域。
技術介紹
鑄造鋁合金作為傳統的金屬材料,由于其密度小、比強度高等特點,廣泛應用與航空、航天、汽車、機械等各行業。鋁硅系列合金具有良好的鑄造性能,較小的線脹系數,耐磨性能好,氣密性也很好。這種合金被廣泛地應用于各種鑄件。隨著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的鑄造鋁合金也得到迅猛發展。十二五期間,在國際的高度重視和支持下,我國鑄造鋁合金在產量和質量上都得到了巨大的提高。鑄造鋁合金的制備方法主要有重力砂型鑄造、重力金屬型鑄造、高壓鑄造、半固態成型等方法。重力砂型鑄造是最常用的成型工藝方法,可以制備大尺寸、形狀復雜的鑄件,但是冷卻凝固速度慢,造成合金組織粗大;重力金屬型鑄造樣品表面光潔,冷卻速度快,但是不適合制備大型、復雜的鑄件;壓力鑄造合金的致密度較高,但是成本較高,不適合制備大型鑄件;半固態成型成形溫度低,模具壽命長,但是易卷氣,產生氣孔等鑄造缺陷。上述方法的一般的鑄造工藝是:將鋁硅合金熔化、除渣或除氣、精煉,然后進行變質處理,變質處理之后將熔融的金屬液澆鑄入模具中,再將模具冷卻,直接得到鑄件產品或者得到鑄件坯料。
鋁硅合金在傳統的鑄造過程中冷卻凝固速度慢,易形成粗大的α-Al相、粗大Si相的凝固組織,這將嚴重影響材料的力學性能。有鋁硅合金凝固組織細化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添加細化變質劑,該方法是向熔融的合金液中添加細化劑、變質劑,通過異質形核和抑制晶粒長大實現細化凝固組織;另一種是物理方法,通過機械攪拌、電磁振動、超聲波處理等破碎粗大的凝固組織。上述兩種方法都存在不足之處,添加細化變質劑會引入雜質元素,物理方法所需設備復雜、投資較大。
針對以上現有技術,目前亟需一種細化鋁硅合金凝固組織的方法以及新的鑄造工藝。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細化鋁硅合金凝固組織的方法,特別是提供了一種冷卻液體直接作用于金屬熔體表面,實現不間斷的快速冷卻,即可獲得組織細化、均勻的鑄錠。
本專利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細化鋁硅合金凝固組織的方法,將熔融的鋁硅合金液直接澆鑄入冷卻液體中,實現不間斷的快速冷卻,即可獲得組織細化、均勻的鑄錠。
優選的,所述鋁硅合金澆鑄時的溫度為630~750℃。
優選的,所述冷卻液體的溫度為10~30℃。經過大量試驗驗證與分析,當冷卻液體的溫度為10~30℃時,得到的鋁硅金屬鑄錠的微觀組織形態和力學性能較好,當溫度小于10℃或大于30℃時,得到的鋁硅金屬鑄錠的微觀組織形態和力學性能都不理想。
優選的,所述冷卻液體包括水、鹽水或油。進一步優選的,所述冷卻液體為水。
優選的,根據鋁硅合金材料的情況,所述熔融的鋁硅合金液為硅鋁合金經過現有技術中常規的熔化、除渣、除氣、精煉工序后得到的鋁硅合金液,或者所述熔化的鋁硅合金液為硅鋁合金經過現有技術中常規的熔化、精煉工序后得到的鋁硅合金液。
優選的,所述熔化工序時溫度為630~750℃。
經過大量的實驗和分析,本專利技術的工藝方法適合各種鋁硅合金。
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
(1)本專利技術的細化鋁硅合金凝固組織的方法相比于現有技術,不僅工藝步驟、操作方法簡單、成本較低,而且效果顯著,可細化鋁硅合金的凝固組織,提高合金的力學性能。
(2)本專利技術將熔融的鋁硅合金液直接澆鑄入冷卻液體中,通過不間斷的液體中冷卻,鋁硅合金的凝固組織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細化、均勻化,粒徑平均尺寸為30μm,其中,初生相α-Al晶粒尺寸明顯細化,二次枝晶間距減小;共晶Si相細化,由粗針狀向細小的球狀轉變,分布更均勻,而晶粒大小對合金的力學性能具有較大的影響。
(3)現有技術中的鑄件成品往往是采用模具進行成形,而本專利技術不需要采用模具,直接將熔融的金屬液澆入冷卻液體中,得到形狀不均的鑄錠坯料,基于鑄錠形狀采用機械加工制備得到所需的鑄件成品,本專利技術為制備得到鋁合金鑄件成品提供了一種新途徑和新方法,拓展了鋁硅合金鑄造工藝。
附圖說明
圖1為鋁硅合金水冷卻法獲得的顯微組織形貌;
圖2為鋁硅合金常規鑄造法獲得的顯微組織形貌。
具體實施方式
本專利技術的內容通過實施例加以詳細描述,但不被實施例所限。本申請人意外發現將熔融鋁硅合金液澆鑄入冷卻液體中,得到的鋁硅合金鑄錠的微觀組織形態更加均勻、晶粒更加細化。
實施例1
本實施例先將鋁硅合金用常規的工藝方法進行熔化、除渣、除氣、精煉各工序后,取出合金液澆鑄入室溫冷卻水中,使其在水中不間斷的快速冷卻,即可獲得組織細化、均勻的紐扣鑄錠。將合金液澆鑄水中形成的紐扣鑄錠形狀不固定,然后采用二次加工的方法將其加工成所需形狀。
本實施例方法所用鋁硅合金的化學成分為Al-Si-Mg系合金。
本實施例采用的鋁硅合金接近A356牌號,其化學成分如表1所示:
表1鋁硅合金的成分
A356鋁硅合金在700℃下熔化、除渣、除氣、精煉后,所得金屬液在700℃下澆入水中,水的溫度為室溫25℃,凝固后即可獲得組織細化、均勻的凝固組織,如圖1所示。與傳統鑄造方法得到的凝固組織相比,如圖2所示,白色部分初生相α-Al晶粒尺寸明顯細化,二次枝晶間距減??;灰色共晶Si相細化,由粗針狀向細小的球狀轉變,分布更均勻。細化、均勻的凝固組織有利于合金力學性能的提高,測量得到其布氏硬度值為95HB,而傳統鑄造方法制備合金布氏硬度值僅為66HB。
從上述實施例可見,本專利技術工藝方法證明,不間斷的室溫水中冷卻可明顯細化合金的凝固組織。
實施例2
一種細化鋁硅合金凝固組織的方法,所用鋁硅合金的成分為表1所示,鋁硅合金在630℃下熔化、除渣、除氣、精煉后,所得金屬液在630℃下澆入油中,油的溫度為室溫30℃,凝固后即可獲得組織細化、均勻的凝固組織。
與傳統鑄造方法得到的凝固組織相比,初生相α-Al晶粒尺寸明顯細化,二次枝晶間距減小;共晶Si相細化,由粗針狀向細小的球狀轉變,分布更均勻。細化、均勻的凝固組織有利于合金力學性能的提高,測量得到其布氏硬度值為89HB。本專利技術工藝方法證明,不間斷的室溫油中冷卻可明顯細化合金的凝固組織。
實施例3
一種細化鋁硅合金凝固組織的方法,所用鋁硅合金的成分為表1所示,鋁硅合金在750℃下熔化、除渣、除氣、精煉后,所得金屬液在720℃下澆入鹽水中,鹽水水的溫度為室溫20℃,凝固后即可獲得組織細化、均勻的凝固組織。
與傳統鑄造方法得到的凝固組織相比,初生相α-Al晶粒尺寸明顯細化,二次枝晶間距減小;共晶Si相細化,由粗針狀向細小的球狀轉變,分布更均勻。細化、均勻的凝固組織有利于合金力學性能的提高,測量得到其布氏硬度值為90HB。本專利技術工藝方法證明,不間斷的室溫水中冷卻可明顯細化合金的凝固組織。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細化鋁硅合金凝固組織的方法,其特征是:將熔融的鋁硅合金液直接澆鑄入冷卻液體中,即可獲得組織細化、均勻的鑄錠。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細化鋁硅合金凝固組織的方法,其特征是:將熔融的鋁硅合金液直接澆鑄入冷
卻液體中,即可獲得組織細化、均勻的鑄錠。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鋁硅合金澆鑄時的溫度為630~750℃。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冷卻液體的溫度為10~30℃。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冷卻液體包括水、...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建華,周吉學,唐守秋,韓青有,李衛紅,王金偉,張琳琳,陳燕飛,
申請(專利權)人:山東省科學院新材料研究所,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