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專利技術主要涉及納米器件,并且更具體地,涉及制造亞3納米鈀納米間隙(sub-3nanometerpalladiumnanogap)。
技術介紹
納米孔測序(nanoporesequencing)是一種確定脫氧核糖核酸(DNA)鏈上核苷酸排列順序的方法。納米孔(也稱為孔、納米通道、洞等)可以是內徑幾納米級的小孔。納米孔測序背后的原理是關于當納米孔浸沒在導電流體中并且電勢(電壓)施加在所述納米孔時發生了什么。在這些情況下,由于離子在納米孔中的傳導產生的微小的電流都可以被測量到,并且電流量對納米孔的尺寸和形狀非常敏感。如果單個堿基或DNA鏈穿過(或者部分DNA分子通過)納米孔,這可以產生穿過納米孔的電流大小的變化。其他電學或光學傳感器也可置于納米孔附近,從而使得當DNA穿過納米孔時,DNA堿基可被區分出來。可使用各種方法驅動DNA穿過納米孔,從而使得DNA最終可穿過納米孔。納米孔的大小范圍可具有這樣的效果:DNA可作為一長鏈被強行穿過納米孔,一次穿過一個堿基,就像用線穿針眼一樣。最近,在應用納米孔作為快速分析生物分子(諸如脫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蛋白質等)的傳感器方面,人們越來越有興趣。特別強調用于DNA測序的納米孔應用,這是由于該技術具有將測序成本降低至每人類基因組1000美元以下的前景。
技術實現思路
根據一個實施方式,提供了一種在納米器件中制造納米間隙的方法。所述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制造納米間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晶片上設置氧化物;在所述氧化物上設置納米線;以及施加氦離子束將納米線切割成第一納米線部分和第二納米線部分,以在納米器件中形成所述納米間隙;其中,施加所述氦離子束切割所述納米間隙在所述納米間隙的至少一個開口附近形成了納米線材料的標志。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2013.06.19 US 13/921,3831.一種制造納米間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晶片上設置氧化物;
在所述氧化物上設置納米線;以及
施加氦離子束將納米線切割成第一納米線部分和第二納米線部
分,以在納米器件中形成所述納米間隙;
其中,施加所述氦離子束切割所述納米間隙在所述納米間隙的
至少一個開口附近形成了納米線材料的標志。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納米線材料的標志包括在
所述納米間隙的所述至少一個開口附近的納米線材料粒子。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進一步包括,作為施加所述氦離子束
的結果,確定納米線材料粒子嵌入所述納米間隙中,所述納米線材
料粒子在該間隙中連接所述第一納米線部分和所述第二納米線部
分。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進一步包括,當確定所述納米線材料
粒子嵌入所述納米間隙時,通過施加電子束去除所述納米間隙中的
所述納米線材料粒子。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進一步包括,當確定所述納米線材料
粒子嵌入所述納米間隙時,從具有納米間隙的納米器件陣列中棄除
在所述納米間隙中嵌入有所述納米線材料粒子的納米器件。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納米線包括鈀。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晶片包括硅。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氧化物是二氧化硅。
9.一種制造納米間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晶片上設置氧化物;
在所述氧化物上設置納米線;
施加氦離子束以將所述納米線側向窄化為第一納米線部分和第
二納米線部分,所述第一納米線部分和所述第二納米線部分在納米
器件中形成第一納米間隙;
其中,施加氦離子束將所述納米線側向窄化形成連接所述第一
納米線部分和所述第二納米線部分的橋;并且
在所述橋中切割第二納米間隙,以從所述第一納米線部分形成
第一延伸并且從所述第二納米線部分形成第二延伸。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納米間隙比所述第一
納米間隙細。
11.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將所述納米線窄化以使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晏·阿施蒂爾,白凈衛,邁克爾·A·吉爾洛恩,薩蒂亞沃盧·S·帕帕勞,喬舒亞·T·史密斯,
申請(專利權)人:格羅方德半導體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開曼群島;KY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