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天線結構,包括第一柔性線路板和至少一個第二柔性線路板,所述第一柔性線路板上設有折彎區和非折彎區,所述第二柔性線路板設置在所述第一柔性線路板的非折彎區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的天線結構,不僅可減小折彎處的應力,便于天線組裝;而且制造工藝簡單、組裝方式靈活性高。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天線
,尤其涉及一種天線結構。
技術介紹
眾所周知,對于復雜天線,單層柔性線路板不能實現天線的性能,為了實現天線的性能,需將多層柔性線路板壓合在一起。但是,天線在手機和筆記本等設備中組裝時,常常需要將天線進行局部折彎,以方便天線的安裝。而現有技術中的天線由多層柔性線路板壓合而成,在折彎處的厚度較厚,復雜折彎后容易回彈,導致組裝后產生柔性線路板起翹的問題。同時,天線有多層柔性線路板壓合而成,制作工序繁瑣,容易造成制程報廢,并且一個柔性線路板不良將影響整個天線的性能。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便于組裝且穩定性好的天線結構。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天線結構,包括第一柔性線路板和至少一個第二柔性線路板,所述第一柔性線路板上設有折彎區和非折彎區,所述第二柔性線路板設置在所述第一柔性線路板的非折彎區上。進一步地,所述非折彎區包括第一非折彎區和第二非折彎區,所述第一非折彎區、折彎區和第二非折彎區依次連接。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柔性線路板和第二柔性線路板上分別設有鍍金區,所述第一柔性線路板的鍍金區與第二柔性線路板的鍍金區連接。進一步地,還包括錫膏層,所述錫膏層覆蓋在所述鍍金區上,所述第一柔性線路板和第二柔性線路板分別通過所述錫膏層連接。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二柔性線路板設置在第一柔性線路板上的非折彎區,使得天線上需要折彎的區域只有一層柔性線路板,有效地減小了折彎處天線的厚度,從而可減小折彎處的應力,便于天線組裝;天線由多個簡單的柔性線路板連接而成,不僅可提高制程穩定性,而且制造工藝簡單、組裝方式靈活性高,當一個柔性線路板不良時,可對不良的柔性線路板進行更換或重新焊接,無需更換整個天線,從而節約成本。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實施例的天線結構的分解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實施例的天線結構的組合圖。標號說明:1、第一柔性線路板;11、折彎區;12、非折彎區;121、第一非折彎區;122、第二非折彎區;2、第二柔性線路板;3、鍍金區。具體實施方式為詳細說明本技術的
技術實現思路
、所實現目的及效果,以下結合實施方式并配合附圖詳予說明。本技術最關鍵的構思在于:天線由多個柔性線路板焊接而成且折彎區為單層柔性線路板,不僅可減小折彎處應力,方便組裝,而且制造工藝簡單、組裝方式靈活性高。請參閱圖1和圖2,一種天線結構,包括第一柔性線路板1和至少一個第二柔性線路板2,所述第一柔性線路板1上設有折彎區11和非折彎區12,所述第二柔性線路板2設置在所述第一柔性線路板1的非折彎區12上。從上述描述可知,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二柔性線路板2設置在第一柔性線路板1上的非折彎區12,使得天線上需要折彎的區域只有一層柔性線路板,有效地減小了折彎處天線的厚度,從而可減小折彎處的應力,便于天線組裝;天線由多個簡單的柔性線路板連接而成,不僅可提高制程穩定性,而且制造工藝簡單、組裝方式靈活性高,當一個柔性線路板不良時,可對不良的柔性線路板進行更換或重新焊接,無需更換整個天線,從而節約成本。進一步地,所述非折彎區12包括第一非折彎區121和第二非折彎區122,所述第一非折彎區121、折彎區11和第二非折彎區122依次連接。由上述描述可知,兩個第二柔性線路板2分別設置在第一柔性線路板1的非折彎區12上,避開第一柔性線路板1中間的折彎區11,使多個柔性線路板組合實現天線性能的同時,減小折彎區11的厚度,便于天線組裝。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柔性線路板1和第二柔性線路板2上分別設有鍍金區3,所述第一柔性線路板1的鍍金區3與第二柔性線路板2的鍍金區3連接。進一步地,還包括錫膏層,所述錫膏層覆蓋在所述鍍金區3上,所述第一柔性線路板1和第二柔性線路板2分別通過所述錫膏層連接。由上述描述可知,鍍金區3上涂覆錫膏層,可通過加熱方式使錫膏層融化后將第一柔性線路板1和第二柔性線路板2連接在一起,使第一柔性線路板1和第二柔性線路板2實現電連接和固定連接,此種連接方式工藝簡單,便于操作。請參照圖1和圖2,本技術的實施例一為:一種天線結構,包括第一柔性線路板1和兩個第二柔性線路板2,所述第一柔性線路板1上設有折彎區11和非折彎區12,所述非折彎區12包括第一非折彎區121和第二非折彎區122,第一非折彎區121、折彎區11和第二非折彎區122依次連接,兩個第二柔性線路板2分別設置在第一柔性線路板1的第一非折彎區121和第二非折彎區122上。第一柔性線路板1和第二柔性線路板2組合后可實現天線的功能,且天線上的折彎區11只有一層柔性線路板,可減小折彎處的厚度,從而減小折彎處的應力,便于天線組裝。第二柔性線路板2設置在第一柔性線路板1的非折彎區12上,第二柔性線路板2的數量可根據非折彎區12的數量進行設置。第一柔性線路板1和第二柔性線路板2上還分別設有鍍金區3,鍍金區3上覆蓋有錫膏層,采用Hotbar(熱壓熔錫焊接)方式對鍍金區3上的錫膏層加熱,錫膏融化后將第一柔性線路板1和第二柔性線路板2連接為一體,并實現第一柔性線路板1和第二柔性線路板2之間的電連接。綜上所述,本技術提供的天線結構,不僅可減小折彎處的應力,便于天線組裝;而且制造工藝簡單、組裝方式靈活性高。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術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技術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同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相關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術的專利保護范圍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天線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柔性線路板和至少一個第二柔性線路板,所述第一柔性線路板上設有折彎區和非折彎區,所述第二柔性線路板設置在所述第一柔性線路板的非折彎區上。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天線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柔性線路板和至少一個第二柔性
線路板,所述第一柔性線路板上設有折彎區和非折彎區,所述第二柔性線路板
設置在所述第一柔性線路板的非折彎區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折彎區包括第一
非折彎區和第二非折彎區,所述第一非折彎區、折彎區和第二非折彎區依次連
接。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馬軍強,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信維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