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加壓曝氣生物反應器,包括罐體、布氣管、進水管、濾料,罐體內部自上之下依次設置有進水管、濾料、布氣管,進水管由若干沿罐體截面方向布置的管體組成,各管體之間通過拐角連接件連接,進水管進水端伸出罐體側壁,進水管側壁設有出水孔;濾料下方設有濾板,濾板下方設有沿罐體截面方向布置布氣管,布氣管由若干管體通過拐角連接件連接,布氣管進氣端向下伸出罐體底部,布氣管管體側壁設有布氣孔;罐體底部設有出水管。將進水管、濾料、布氣管集成設置在密封罐體內,通過加壓起到提高曝氣反應速率的作用,提高了過濾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生物反應裝置,具體涉及一種加壓曝氣生物反應器。
技術介紹
曝氣反應工藝是80年代末在歐美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生物膜法污水處理工藝,集生物氧化和截留懸浮固體一體,能夠有效水中的有害物質;現有的曝氣反應一般是通過曝氣反應濾池進行完成的,但濾池在使用過程中反應效率過低,不能達到快速過濾的目的。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種能達到快速過濾的目的的新型曝氣反應裝置,本技術設計了一種加壓曝氣生物反應器。本技術的具體
技術實現思路
為:一種加壓曝氣生物反應器,包括罐體、布氣管、進水管、濾料,罐體內部自上之下依次設置有進水管、濾料、布氣管,進水管由若干沿罐體截面方向布置的管體組成,各管體之間通過拐角連接件連接,進水管進水端伸出罐體側壁,進水管側壁設有出水孔;濾料下方設有濾板,濾板下方設有沿罐體截面方向布置布氣管,布氣管由若干管體通過拐角連接件連接,布氣管進氣端向下伸出罐體底部,布氣管管體側壁設有布氣孔;罐體底部設有出水管。罐體管體上下兩端對應進水管和布氣管設有人孔;側壁對應濾料設有手孔及換料孔,對應濾料上方設有視孔,罐體頂部設有放空管及吊耳;所述濾料為石英砂或過濾陶瓷。視孔外側覆蓋有有機玻璃,有機玻璃通過壓板固定在罐體側壁上,有機玻璃與壓板和罐體側壁之間設有密封墊。罐體下方設有三個支撐腳,罐體放置在支撐腳上端與其底部相匹配的弧形端板上;所述拐角連接件為三通拐角或連接拐角;布氣管管體和進水管管體末端通過封頭密封;所述布氣管管體和進水管管體為upvc材料制成,通過槽鋼固定在罐體內壁上;濾板上均勻分布有濾孔,濾孔內裝配有濾帽,濾板通過槽鋼固定在罐體內壁上。四個出水孔為一組,若干組出水孔均勻分布在進水管管體上,所述出水孔組內四個出水孔均勻分布在同一進水管管體截面上;兩個布氣孔為一組,若干組布氣孔均勻分布在布氣管管體上,所述兩布氣孔均指向罐體底部,同一截面上的兩布氣孔與截面圓心成45度角。本技術的有益技術效果為:將進水管、濾料、布氣管集成設置在密封罐體內,通過加壓起到提高曝氣反應速率的作用,提高了過濾效率。【附圖說明】附圖1為本裝置結構簡圖;附圖2為本裝置俯視圖;附圖3為支撐腳結構簡圖;附圖4為視鏡結構簡圖;附圖5為進水管結構簡圖;附圖6為附圖5中A-A向截視圖;附圖7為布氣管結構簡圖;附圖8為附圖7中B-B向截視圖;附圖9為濾板結構示意圖;附圖10為濾板與濾帽裝配示意圖。圖中I為罐體、2為進水管、3為視孔、4為手孔、5為濾板、6為布氣管、7為人孔、8為支撐腳、9為出水管、10為槽鋼、11為換料孔、12為濾料、13為吊耳、14為放空管、21為出水孔、31為有機玻璃、32為壓板、33為密封墊、51為濾孔、52為濾帽、61為布氣孔、81為支撐腳端板。【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1一種加壓曝氣生物反應器,參見附圖1:包括罐體1、布氣管6、進水管2、濾料12,罐體I內部自上之下依次設置有進水管2、濾料12、布氣管6,進水管2由若干沿罐體I截面方向布置的管體組成,各管體之間通過拐角連接件連接,進水管2進水端伸出罐體I側壁,進水管2側壁設有出水孔21;濾料12下方設有濾板5,濾板5下方設有沿罐體I截面方向布置布氣管6,布氣管6由若干管體通過拐角連接件連接,布氣管6進氣端向下伸出罐體I底部,布氣管6管體側壁設有布氣孔61;罐體I底部設有出水管9。將進水管2、濾料12、布氣管6集成設置在密封罐體I內,通過加壓起到提高曝氣反應速率的作用,提高了過濾效率。實施例2—種加壓曝氣生物反應器,參見附圖1-10:包括罐體1、布氣管6、進水管2、濾料12,罐體I內部自上之下依次設置有進水管2、濾料12、布氣管6,進水管2由若干沿罐體I截面方向布置的管體組成,各管體之間通過拐角連接件連接,進水管2進水端伸出罐體I側壁,進水管2側壁設有出水孔21;濾料12下方設有濾板5,濾板5下方設有沿罐體I截面方向布置布氣管6,布氣管6由若干管體通過拐角連接件連接,布氣管6進氣端向下伸出罐體I底部,布氣管6管體側壁設有布氣孔61;罐體I底部設有出水管9。將進水管2、濾料12、布氣管6集成設置在密封罐體I內,通過加壓起到提高曝氣反應速率的作用,提高了過濾效率。罐體I管體上下兩端對應進水管2和布氣管6設有人孔7;側壁對應濾料12設有手孔4及換料孔11,對應濾料12上方設有視孔3,罐體I頂部設有放空管14及吊耳13;所述濾料12為石英砂或過濾陶瓷。視孔3外側覆蓋有有機玻璃31,有機玻璃31通過壓板32固定在罐體I側壁上,有機玻璃31與壓板32和罐體I側壁之間設有密封墊33。設置人孔7便于對罐體I內部裝置進行維修,手控可以隨時對濾料12是否需要更換進行檢查;設置放空管14可對罐體I內氣體進行排除;視孔3可對罐體I內反應進行實時監測。罐體I下方設有三個支撐腳8,罐體I放置在支撐腳8上端與其底部相匹配的弧形端板81上;所述拐角連接件為三通拐角或連接拐角;布氣管6管體和進水管2管體末端通過封頭密封;所述布氣管6管體和進水管2管體為upvc材料制成,通過槽鋼10固定在罐體I內壁上;濾板5上均勻分布有濾孔51,濾孔51內裝配有濾帽52,濾板5通過槽鋼10固定在罐體I內壁上,對反應氣體進行分布的同時通過濾帽52放置濾料12自濾孔51內漏出。四個出水孔21為一組,若干組出水孔21均勻分布在進水管2管體上,所述出水孔21組內四個出水孔21均勻分布在同一進水管2管體截面上;兩個布氣孔61為一組,若干組布氣孔61均勻分布在布氣管6管體上,所述兩布氣孔61均指向罐體I底部,同一截面上的兩布氣孔61與截面圓心成45度角,便于對反應氣體進行分布,增長反應氣體與待反應水接觸時間。【主權項】1.一種加壓曝氣生物反應器,包括罐體、布氣管、進水管、濾料,其特征是:罐體內部自上之下依次設置有進水管、濾料、布氣管,進水管由若干沿罐體截面方向布置的管體組成,各管體之間通過拐角連接件連接,進水管進水端伸出罐體側壁,進水管側壁設有出水孔;濾料下方設有濾板,濾板下方設有沿罐體截面方向布置布氣管,布氣管由若干管體通過拐角連接件連接,布氣管進氣端向下伸出罐體底部,布氣管管體側壁設有布氣孔;罐體底部設有出水管。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加壓曝氣生物反應器,其特征是:罐體管體上下兩端對應進水管和布氣管設有人孔;側壁對應濾料設有手孔及換料孔,對應濾料上方設有視孔,罐體頂部設有放空管及吊耳;所述濾料為石英砂或過濾陶瓷。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加壓曝氣生物反應器,其特征是:視孔外側覆蓋有有機玻璃,有機玻璃通過壓板固定在罐體側壁上,有機玻璃與壓板和罐體側壁之間設有密封墊。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加壓曝氣生物反應器,其特征是:罐體下方設有三個支撐腳,罐體放置在支撐腳上端與其底部相匹配的弧形端板上。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加壓曝氣生物反應器,其特征是:所述拐角連接件為三通拐角或連接拐角;布氣管管體和進水管管體末端通過封頭密封;所述布氣管管體和進水管管體為upvc材料制成,通過槽鋼固定在罐體內壁上。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加壓曝氣生物反應器,其特征是:濾板上均勻分布有濾孔,濾孔內裝配有濾帽,濾板通過槽鋼固定在罐體內壁上。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加壓曝氣生物反應器,其特征是:四個出水孔為一組,若干組出水孔均勻分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加壓曝氣生物反應器,包括罐體、布氣管、進水管、濾料,其特征是:罐體內部自上之下依次設置有進水管、濾料、布氣管,進水管由若干沿罐體截面方向布置的管體組成,各管體之間通過拐角連接件連接,進水管進水端伸出罐體側壁,進水管側壁設有出水孔;濾料下方設有濾板,濾板下方設有沿罐體截面方向布置布氣管,布氣管由若干管體通過拐角連接件連接,布氣管進氣端向下伸出罐體底部,布氣管管體側壁設有布氣孔;罐體底部設有出水管。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葛清波,劉剛磊,
申請(專利權)人:河南清波環境工程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河南;4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